对提高基层领导班子执政能力的几点思考

2020-03-03 21:28:3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对提高基层领导班子执政能力的几点思考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十六大和以胡锦涛同志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我们党的建设提出的一个新课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要看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基层领导班子处于我们党执政体系的终端,其执政能力应该更具体,人民群众也往往从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角度来看待我们党的执政能力。

一、提高基层领导班子执政能力的重要性、必要性 中央提出的执政能力,这是对全党而言的。当前,在部分基层领导当中有这么一种不正确的认识,认为执政能力是中央的事,是上级的事,我们基层班子和干部只要跟着走,照做着就是了,无所谓执政能力。我认为,执政能力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由于各级领导班子所处的地位和职责不同,其执政能力的具体要求和实际体现,也是不一样的。毫无疑问,中央是执政能力体系中的中枢,起宏观把握作用;省、市一级党委是执政能力体系中的躯干,起支撑作用;基层领导班子处于终端位置,起基础性作用。

1、基层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是党的整个执政能力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领导班子是党的组织体系的基础。只有每一个基层领导班子都健全而充满活力,党的整个组织才能坚强有力、朝气蓬勃。如果基层领导班子没有执政能力或执政能力很弱,党的整体执政能力就成了空中楼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落脚点,也是执政能力大小、强弱的直接体现。

2、基层领导班子的功能体现了执政党执政能力的基本内涵。基层领导班子在实践中为大政方针的发展与修正提供

1动力和依据,适时向上级党委提出有关党的方针、政策、措施的建议,向党员和人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基层领导班子处在建设与改革实践的第一线,是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的基本动力,没有基层领导班子作用的发挥,党的执政能力就无从谈起。

3、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直接为民服务的承担者,事情有没有办好,群众满意不满意,是党的执政能力的直接体现。群众看党的执政能力强不强,他们首先看到的是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能力强不强,作风好不好,实事办没办,自己有没有得到实惠,基层领导班子能力强、作风好、办实事,群众得到了实惠,他们就说党好,党的执政能力强,否则,就会给出相反的评价。

二、基层领导班子执政能力的主要方面

十六大报告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明确提出了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的要求。基层领导班子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应针对自身特点和本地实际,把这五个方面的要求进一步具体化,紧紧围绕本地区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不断提高执政水平。从基层的角度讲,我觉得,其执政能力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性贯彻执行党的政策的能力。基层领导班子既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要结合本地、本单位实情不断开拓进取,做到务实创新。基层领导班子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决定时,不能光提号召,更应该注重实干,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下,既吃透

上情,又摸清下情,依据实际情况,解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而不是照搬照抄。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既不能墨守陈规、亦步亦趋、老调重弹,又不能一届班子一个号,一个领导一个令,朝令夕改,抛弃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要坚持好传统、好作风、好经验,同时又要积极探索新规律、开拓新途径、创造新经验。

2、发展地方区域经济的能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社会生产力,把经济搞上去,是我们党的根本任务。基层领导班子处在经济建设的第一线,是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前线指挥”,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放松。经济是否得到发展,是衡量基层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强弱、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志。基层领导班子抓好经济,加快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如果搞不好,势必会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发展经济要从本地出发,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如高新开发区,就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3、解决实际问题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基层领导班子处在社会基层第一线,直接面对群众,每天都有大量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既要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更要善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协调不同利益群体关系,有效抵御来自各方面的风险,营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提高基层领导班子解决实际问题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不仅是基层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的经常性工作,也是实践性很强、内容极其丰富的领导艺术。基层领导班子要从发展地方经济和稳定社会的大局出发,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认真做好协调和解难工作,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比如,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安置、社会保障、征地拆迁、社会治安、群体性事件等,对这些问题不仅要高度重视,还要把工作做

深、做细、做实,切实帮助解决问题,防止矛盾激化,以维护社会稳定。

4、依法办事的能力。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基层领导班子要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和法治结合起来,运用法律处事理政。要把执政的方式纳入法制的轨道,把党组织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变成符合宪法、法律的决策。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结合起来,以提高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如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现在上级规定两个三分之二,即:组织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代表通报征地情况,到会的村民代表三分之二同意,才能进行征地。这是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坚决执行。同时,还要正确对群众加以引导,做好思想工作,使农民群众理解和支持征地拆迁工作。

5、为民办事的能力。执政就是掌权,掌权就要为民谋利。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承担为民做实事、办好事的重要任务。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基层领导班子,一定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倾听群众呼声,着力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如区、县(市)和乡镇一级,每年的人代会。都要制订和通过为民办事的承诺。村一级每年也有实事项目安排,这样,群众就能亲身感受。

三、提高基层领导班子执政能力的主要途径

1、加强学习,掌握真本领。现在学习的内容很多,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科技的知识浩如烟海,对于基层领导班子成员来说,大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个是学习社会,学习人民群众的实践。从基层领导工作来说,当前最根本的是要学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人才观,同时努力学习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学习有关的方针、政策、法

律、法规,学习一些现代科技知识和历史知识,增强做好实际工作的本领,使班子每个个体的素质,上升为整体的能力,这样,基层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还要特别重视向人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拓宽思路,真正把提高执政能力蕴含于具体实践之中。

2、调查研究,弄清真实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尽管基层干部整天和群众打交道,对一些基本情况有所了解,但是当前信息瞬息万变,群众的思想也随时在发生变化。因此基层干部,也要放下电话机,走出办公室,到一线去,到群众中去,到矛盾比较集中的地方去,发现真情实况,真正了解掌握群众到底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然后结合实际逐个加以认真解决。

3、求真务实,体现真绩效。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要使实劲,不能玩虚招。要牢记“两个务必”,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讲实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图虚名声、不摆花架子、不搞“形象工程”、不上“政绩工程”,以改革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研究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多干群众急需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夯实基础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事,以实绩赢得人民的信赖和拥护,以实际行动体现党的执政能力。

2004年7月29日

提高基层执政能力建设

提高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

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思考

对提高乡镇党委执政能力

对提高乡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

浅谈如何提高基层执政能力的认识和思考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执政能力

关于提高乡镇党委执政能力的思考

学以致用,提高执政能力

依法提高执政能力

《对提高基层领导班子执政能力的几点思考.doc》
对提高基层领导班子执政能力的几点思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