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镇党委届期工作总结

2020-03-03 05:58:4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海河镇党委届期工作总结

(2010年12月)

我镇本届党委任期期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镇人民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争先进位创特色,五年全面达小康”的总体思路,突出“以工兴镇、创业富民”主题,发挥道口交通、基础产业、人文资源三方面优势,突破土地供给、资金融通、劳力转移、环境营造四方面瓶颈,重点建设“一区”:道口经济区,“两园”:道口经济区机械制造产业园、全民创业示范园,大力推进三个示范:全民创业示范企业、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新农村建设康居示范小区,努力培植四个特色:打造机械制造特色乡镇、叫响绿色农产品特色品牌、培植劳保纺织特色产品、建设高效农业特色基地,全力实施便民、惠民的重点实事工程,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体表现在:

一、主要指标达到承诺要求,实现了经济工作新跨越

预计2010年实现GDP12亿元,是2005年的2.1倍,年均增长20%;全镇人均GDP达21050元,较“十五”期末增110%。2010年全镇预计完成财政总收入3250万元,是2005年570万元的5.67倍,年均增长41.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

1 2120万元,是2005年373万元的5.68倍,年均增长41.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亿元,年均增长65%;定报企业开票销售实现1.1亿元,是2005年4600万元的2.4倍,年均增长25%;定报企业入库税金810万元,是2005年210万元的3.71倍,年均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000元,是2005年的1.7倍,年均增长11%。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达到和超过了本届党委对届期经济发展的承诺目标,尤其是财政总收入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比承诺数多62%和75%。

二、项目推进工作成效明显,开创了工业发展新局面

五年来,全镇共实施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34个,新增定报企业11家。2010年新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外资实际到账204万美元,分别是2005年的3.2倍和10.2倍,年均增长30%、159%。

1、特色产业招商不断有新突破。围绕打造机械制造特色乡镇和叫响绿色农产品特色品牌,开展了一系列的产业招商、敲门招商和驻点招商活动,引进和实施了具有一定投资规模的鸿中阀业、君威机械、凯利达机械、雄思环保设备、海力电动车等机械制造类项目8个,玉春农产品、沪泰食品、惠源米业等农产品加工项目10个,全镇工业形成了以阀门制造为重点的机械制造业、以稻米加工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业、以劳保服装为重点的纺织业为支撑的产业特色化格局。

2、重点园区招商不断有新进展。启动建设了集镇工业

2 园、道口机械制造产业园和全民创业示范园,在将园区基础设施全面配套到位的同时,把招引项目进园区和重点项目到开发区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共招引了沪泰食品、海力电动车、雄思环保、玉春农产品、智博箱包等12个项目进园,园区企业已形成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缴纳税收220万元。与此同时,由我镇引进的国玺纸业项目已经在县开发区安装设备,意向落户开发区的投资2亿元的杭洲庄城公司LED项目已正式签约。

3、重大项目引进不断有新提升。我镇招引和实施的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就达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达3个。五年来,从引进项目的体量和质量上都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先后引进了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2个,其中投入过亿元的项目达4个。投资1.6亿元的鸿中阀业是我镇第一个计划投资过亿元的项目;投资1.7亿元的沪泰食品项目是目前为止我镇投入最大、产品加工层次最高的农产品加工项目;投入3.2亿元的海力电动车项目,创造了海河项目投资总量、投资强度、科技含量和回报预期的新纪录。

4、在手项目建设不断有新形象。坚持实行项目建设“三个一”、“三到”式服务,推动了项目建设进度不断加快。五年来,先后竣工了鸿中阀业、君威机械、扬中渔具、凯利达涂装设备、稼宝肥业等千万元以上投入项目28个。沪泰食品、雄思环保、海力电动车等一批在建项目建设形象也十分

3 喜人,基本达到当年开工、一年内竣工达产的序时要求。全力开展企业挂钩联系服务工作,积极做好为企业办“两证”、招工、协调资金、化解矛盾等各种服务,引导华凯阀业、宏达针织、雅鸣塑业等一批骨干企业实施“两提一扩”工程,新增企业固定资产投入达1.8亿元。全镇定报企业总数已达15家,税收过50万元的企业达12个,分别比2005年多10家和11家。

5、存量资产招商不断有新起色。仅2010年就利用东田电子、海河轧花厂、银旺公司等存量资产新上海力电动车、金牛纺织、络社家纺、惠玲服饰等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6个,盘活存量土地80多亩、闲臵厂房1.9万平方米、存量设备资产6400万元。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开启了集镇建设新纪元

1、集镇建设登上新台阶。集镇建设全面破题,彻底改变了集镇建设零散混乱的状况,两次修改制订了《海河镇集镇建设规划》,把建设集镇和经营集镇结合起来,把发展集镇和管理集镇统一起来,按“先规划、后建设”和“组团开发、统一管理”的原则,大力实施集镇开发建设工程,有效地推动了集镇建设规模迅速扩张、品味明显提升。“十一五”前,海河集镇只建设了一条长约0.9公里的水泥路。“十一五”期间,先后兴建了创业街、海湾路、富民大道、幸福大道、伯森西路,合计8公里。新建了横跨海河的海湾大桥和

4 海关大桥,全面铺开了集镇“四纵三横”的主框架,沿新建道路开发门面房及住宅楼1000余间、计18万平方米,新增人口5000多人。与此同时,加强集镇功能配套,组织实施了集镇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新增集镇绿地30000平方米、路灯100盏、排水管道3000米。对老街道路面进行了重新整修,对集镇环境开展综合整治,对部分地段老街民房进行改造,对后街巷配套了公共卫生设施,对集镇交通环境进行了整治,有效地提高了集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2、农村道路建设达到新水平。努力向上争取指标与资金,多方筹措镇级配套费用,积极实施农村水泥路和砂石路建设工程,累计投入4500万元,新建农村级水泥路35公里、二级公路13.5公里,架设农桥58座,铺设砂石路300公里,实现了全镇16个村居主干道联网、路面硬质化的目标,形成了等级公路镇村通、村村通、东西连接、南北贯通的农村公路网络,彻底改变了以往雨天半身泥、晴天一身灰的落后面貌,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促进了农副产品流通。

3、农田水利建设实现新突破。持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积极开展冬春水利建设,累计投入1500万元,新建、维修排灌泵站60座、封闭闸10座、涵洞200座,疏浚大中沟8条计40公里、干沟10条计50公里,完成土方300万方。争取国投资金7747万元,实施完成东南片和西片两个大型土地整理项目,整理面积合计5.6万亩,新建闸站

5 桥涵2000多座、水泥渠50000多米、砂石路110多公里,全镇90%以上的土地达到了旱涝保收的要求。

4、农村环境有了新改善。积极实施“植树造林、绿化家园”活动,累计投入1000万元、植树700万株,配套完善了道路绿化、村庄绿化和农田林网,绿化覆盖率达20%。大力度整治农村环境,积极实施清洁水源、清扫家园、清理田园的“三清”行动,基本改变沟河水流不畅、水质变差和房前屋后的脏、乱、差的不良状况,初步建立了农村环境长效保洁的管理机制。

四、高效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开拓了农民增收新渠道

1、抓牢示范引导。大力开展

十、百、千农业产业结构示范引导工程,突出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农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在新、老S329沿线先后培植了宏宇、海盛、沪阳等三个设施农业示范园区3000亩。新上了投资3000万元的玉春冷库项目,投资120万元培大育强华北的黄金梨示范园,培植了兴华、玉梅等3个百万元纯效益养殖场。五年累计培植起万只鸡、千只鸭、千头猪或50亩水产等农业示范大户1000个、村级高效农业示范点100个、镇级高效农业示范园10个。

2、抓实结构调整。根据“一村一品”的总体规划,大力培植地方支柱特色产业,在巩固提高梨果、水稻制种、南美白对虾养殖等传统支柱产业的同时,通过引进新品种、新

6 技术和新投资主体,积极发展羊角椒、菊花、苗木花卉、露天蔬菜等新产业项目。至今年底,全镇共发展各式大棚2000个,“一亩两千”总面积达2.8万亩。川彭村的菊花,革新、塘洼、华北村的羊角椒等都已发展成为高效农业的成功范例。

3、抓好龙头带动。深入宣传,广泛发动,耐心沟通,促进土地向能人大户集中,全镇累计流转土地38000亩。强化农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引导、制度完善、学习培训、业务交流,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组织化程度,累计成立水产养殖、稻米加工、梨果销售等专业合作组织14家,农民经纪人队伍已发展到180人。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培植了稻米加工、水产冷冻、梨果保鲜等农业龙头企业13家,总投资达2.3亿元。

五、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推进,创造了民生发展新业绩

全面发挥党组织在落实中央、省、市各级惠农政策中的领导作用。实施三期五保老人“关爱工程”,累计投入200多万元,建成全县设施条件一流的敬老院。逐层逐级强化安全意识,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重抓安全隐患的整改和安全责任的落实,五年来全镇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加强法治教育,深入开展“普法”活动,提高了法治海河建设水平。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工作网络,落实“三防”措施,努力打造“平安海河”品牌,连续七年被市表彰为“社

7 会治安安全镇”。重抓计划生育工作,将征收计划外生育社会扶养费和开展优生优育基础服务结合起来,建好世代服务中心,开展全过程的计生服务,有效遏制了计划外生育反弹势头。全面推进教育区划调整,撤并村小农中6所,促进了教育资源的整合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开展网上海河建设工程,全面展示海河三个文明建设成果,提升海河在外形象。大力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全镇农民参保率达99%以上。全力改善农民医疗条件,组织实施了“村级卫生所达标工程”,帮助建成了中心卫生院病房楼和康复中心。组织实施好农村养老保险统筹工作,参保率达95%。进一步实施“双入户”工程,全镇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2000户,双入户率从2006年的8%上升到92%。加强矛盾调处网络建设,逐级落实信访稳定责任制,推行开门办公,开展“金桥行动”,促进了稳定形势进一步好转,五年来未发生有重大影响的恶性信访稳定事件。

六、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促进了党员干部整体素质新提升

大力实施党的建设创新工程,加强党员的思想建设,扎实开展科学发展观学教活动,加强学习,深入剖析,狠抓整改,不断提高各级党员干部科学发展水平。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三套班子分工分管责任,形成了思路清晰、职责明确、目标具体、分工合理、团结协

8 作的领导集体;认真执行组织人事制度,在干部的提拔任用、推荐上坚持公开、竞争和实绩导向的原则,探索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全面推进村级班子优化整合,着力提高村(居)干部的执行力,在机关和事业单位人事任免上引入竞争机制。把关心同志、爱护干部作为建好干部队伍的重要方面,在全面落实上级各项提高干部待遇政策的同时,对镇办人员、村组干部也建立了不断增长的待遇机制,并实现了这类人员养老保险全覆盖。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层层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建立“廉情”沟通制度,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的产生,保持清正廉洁的党风政风。人武、统战、老干部、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心下一代等工作都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取得了较好成绩。

回顾本届党委的履职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海河的发展和进步,主要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高瞻远瞩、引导有方、知人善任搭平台,得益于全镇上下精诚团结、和衷共济、凝心聚力谋发展,得益于各层各级埋头苦干、负重奋进、迎难而上出实招,得益于党员干部开拓创新、敢为人先、解放思想闯新路,得益于广大干群不甘落后、奋力赶超、拼搏进取争一流。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虽然我们的发展在总体上已经起步,但经济总量仍然较小,发展速度相对于周边镇区仍然偏慢,经济发展水平与射阳西片中心镇的地

9 位很不相称;虽然工业经济发展有所加快,但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产业结构、税收结构不平衡、不合理矛盾突出;虽然我镇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很大,但在国家宏观政策进一步调整的大背景下,项目落户、土地供给、资金融通的“瓶颈”制约十分凸显;虽然市场经济观念已深入人心,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思想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科学发展、建设民生、创业致富的理念需进一步增强;虽然海河人民总体淳朴善良、顾全大局,但也有极少数群众个人私欲膨胀、见利忘义,他们歪曲党爱民惠民的政策规定,无视国家法律法规,打着维权旗号,以上访为要挟,谋求自身非正当利益,制约了一些重点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了社会大局整体稳定。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海河镇党委届期述法述廉总结

镇党委班子五年届期工作总结

届期工作总结

镇届期工作总结

党委班子届期工作总结

乡镇党委班子届期工作总结

乡镇党委班子届期工作总结

届期目标

海河

镇党委工作总结

《海河镇党委届期工作总结.doc》
海河镇党委届期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