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门窗检测资料

2020-03-03 19:10:0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型材

GB 5237《铝合金建筑型材》分为六部分: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7106-2008》

一、定义及术语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外窗及外门的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试验室检测。检测对象只限于门窗试件本身,不涉及门窗与其他结构之间的接缝部位。

2、外门窗

建筑外门及外窗的统称。

3、标准状态

温度为293K(20℃),压力为101.3kPa(760㎜Hg),空气密度为1.202㎏/m3,试件条件。

4、开启缝长

外窗开启或门窗开启缝隙周长总和,以内表面测定值为准。如遇两扇搭接时,其搭接部分的两段长按一段计算。

5、试件面积

外门窗框外侧范围的面积,不包括安装用附框的面积。以内表面测定值为准。

6、气密性能

外门窗在正常关闭状态时,阻止空气渗透的能力;

7、水密性能

外门窗正常关闭状态时,在风雨同时作用下,阻止雨水渗透的能力。

8、抗风压性能

外门窗正常关闭状态时在风压作用下不发生损坏,(如:开裂,面板受损,局部屈服,粘结失效等)和五金件松动,开启困难。

二、分级 1.气密性能 分级指标

采用在标准状态下,压力差为10Pa时的单位开启缝长空气渗透量q1和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q2作为分级指标。

2.水密性能 分级指标

采用严重渗漏压力差值的前一级压力差值作为分级指标。 3.抗风压性能 分级指标

采用定级检测压力差值P3为分级指标。

三、检测装置 1.组成

检测装置由压力箱、试件安装系统、淋水系统及测量系统(包括空气流量、压力差及位移测量装置)组成。检测装置的构成如图1所示。

2.要求

(1) 压力箱的开口尺寸应能满足试件安装的要求,箱体开口的构件在承受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最大压力差作用下开口部位的最大挠度值不应超过5mm或L/1000,同时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且以不影响观察试件的水密性为最低要求。

(2) 试件安装系统包括试件安装狂及夾紧装置,应保证试件安装牢固,不应产生倾斜及变形,同时保证试件可开启部分的正常开启。

(3) 供压系统应具备施加正负双向的压力差的能力,静态压力控制装置应能调节出稳定的气流,动态压力控制装置应能稳定的提供3s-5s周期的波动风压,波动风压的波峰值、波谷值应满足检测要求。供压和压力控制能力应满足本标准

一、铝合金建筑型材壁厚、膜厚

⒈壁厚偏差等级由供需双方商定,但有装配关系的6060-T

5、6063-T

5、6063A-T

5、6463-T

5、6463A-T5型材壁厚偏差,应选择表3的高精度或超高精级。

⒉确定铝合金建筑型材系列;

⒊基材壁厚采用分辨率为0.5µm的膜厚检测仪和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在型材的不同部位分别测量表面处理层膜厚和型材壁厚(总厚度),测点不应少于3点。基材的实测壁厚为型材壁厚与膜厚之差并经过计算求得,精确至0.01mm,取平均值。

4.膜厚测流程和步骤: (1)先测量局部膜厚

在型材装饰面上某个面积不大于1cm2的考察面内作若干次(不少于3次)膜厚测量所得的测量值的平均值

(2)求平均膜厚

在型材装饰面上测量出的若干个(不少于5处)局部膜厚的平均值。

5处每处3个测点,局部膜厚取每处3个测点平均值,平均膜厚取5处的平均值。

阳极氧化:局部膜厚、求平均膜厚 电泳涂漆型材:复合膜局部膜厚

粉末喷涂型材:局部膜厚、求最小局部膜厚

氟碳漆喷涂型材:局部膜厚、最小局部膜厚、求平均膜厚

二、取样方法

1.建筑门窗抽样要求

根据南宁市建设主管部门“南建管[2004]55号”文件规定门窗的抽检比例:①超过20层的同一单位工程(单栋楼)抽检不同类型(推拉、平开)主规格窗各两组(共4组);②不到20层多层建筑但外窗面积超过3000㎡的抽检不同类型(推拉、平开)主规格窗各一组(共2组);③外窗面积小于3000㎡多层建筑对用量最多的窗抽检一组(每三樘为一组)。同一单位工程,外窗由不同厂家生产的,须分别抽取。

2.铝合金型材壁厚抽样要求

外门窗框、扇、拼樘框等受力杆件,根据GB5237.1-2008表13要求每批取型材根数的1%,不少于10根。一般取10根,每根长度为200㎜。

3.铝合金型材膜厚/涂层厚度抽样要求

外门窗框、扇、拼樘框等受力杆件,根据GB5237.1-2008表13要求每批取型材根数的1%,不少于10根。一般取10根,每根长度为200㎜。

4.铝合金型材韦氏硬度抽样要求

根据GB5237.1-2008表13要求每批(炉)取2根型材,从每根型材上切取1个试样。一般取每根长度为200㎜。

二、门窗检测环境要求

2.1 铝合金窗:对试验环境无要求 2.2 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门窗

三、塑料型材状态调节和实验环境要求

四、韦氏硬度检测流程和步骤:

⒈依据GB 5237.1-2008标准规范要求,6063-T

5、6063A-T5才做韦氏硬度试验;

⒉将试样置于砧座和压针之间,压针应与试验面垂直,轻轻压下手柄,使压针压住试样。

⒊快速压下手柄,施加足够的力,使压针套筒的端面紧压在试样上,在表头上读出硬度值(精确至0.5HW) ⒋再次测量时两邻压痕中心间的距离应不小于6mm ⒌在测量较软的材料时,表头指针在瞬间达到最大值,随后可能会稍稍下降,此时测量值以观察到的最大值为准。

⒍在一般情况下,每个试样至少测量三点

⒎以至少三点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硬度值,计算结果修约到0.5HW。

五、门窗试件检测准备 1.试件要求

试件应为按所提供图样生产的合格产品或研制的试件,不得附有

任何多余的零配件会采用特殊的组装工艺或改善措施。

试件必须按照设计要求组合、装配完好,并保持清洁、干燥。 2.试件数量

相同类型、结构及规格尺寸的试件,应至少检测三樘。 3.试件安装要求

(1)试件应安装在安装框架上。

(2)试件与安装框架之间的连接应牢固并密封。安装好的试件要求垂直,下框要求水平,下部安装框不应高于试件室外侧排水孔。不应因安装而出现变形。

(3)试件安装后,表面不可沾有油污等不洁物。

(4)试件安装完毕后,应将试件可开启部分开关5次,最后关紧。

六、检测顺序

宜按照气密,水密,抗风压变形P

1、抗风压反复受压P

2、安全检测P3的顺序进行。

1、确定试件检测前是否需要进行状态调节,调节时间、实验室环境是否达到规范要求。

2、试件尺寸量测,并计算开启缝长度及试件面积,并记录实验室温度和气压。

2、按要求安装试件。

3、进行气密性检测

(1) 录入试件相关信息及实验室温度和气压 (2) 开关5次,最后关紧 (3) 正预备加压

检测前分别施加三个压力脉冲,压力差 绝对值为500Pa,加载速度约为100Pa/s,压力稳定作用时间wei3s,泄压时间不少于1s,待压力差回零后,将试件上所有可开启部分开关5次,最后关紧

(4) 开关5次,最后关紧 (5) 密封试件上的可开启部分缝隙 (6) 附加空气渗透量检测

安图2检测加压部分逐级加压,每级压力作用实际约为10s,先逐级正压,后逐级负压

(7) 去除试件密封措施按上述步骤进行总渗透量检测 (8) 分级指标值确定

将三樘试件的q1,q2值分别平均后对照表1确定按照缝长和按照面积各自所属等级。最后取两者中的不利级别为该组试件所属等级。正负压测值分别定级

4、水密性能检测 (1)确定试件的检测方法

工程所在地为热带风暴和台风地区的工程检测(应采用波动加压法);定级检测和工程所在地为非热带风暴和台风地区的工程检测(可采用稳定加压法)

(2)录入试件及工程信息

(3)试件开关5次,最后关紧,并进行预备加压 (4)开关5次,最后关紧。 (5)淋水

对整个门窗试件均匀地淋水,稳定加压淋水量为2L/(m.min)

2(6)加压

在淋水的同时施加稳定压力。定级检测时,逐级加压至出现严重渗漏为止。工程检测时,直接加压至水密性能指标值,压力稳定作用时间为15min或产生严重渗漏为止

(6)观察记录

在逐渐升压及持续作用过程中,观察并参照表6记录渗漏状态及部位

(7)分级指标值的确定(记录每个试件的严重渗漏压力差值。以严重渗漏压力差值的前一级检测压力差值作为该试件水密性能检测值。如果工程水密性能指标值对应的压力差值作用下未发生渗漏,则此值作为该试件的检测值。三试件水密性能检测值综合方法为:一般取三樘检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如果三樘检测值中最高值和中间值相差两个检测压力等级以上时,将该最高峰值降至比中间值高两个检测压力等级后,再进行算术评价。如果3个检测值中较小的两值相等时,其中任意一值可视为中间值)

5、抗风压检测

(1)确定测点和安装位移计,

a)对于测试杆件:测点布置见图6。中间测点在测试杆件中点位置,两端测点在距该杆件端点向中点方向10 mm处。当试件的相对挠度最大的杆件难以判定时,可选取两根或多根测试杆件(见图7),分别布点测量。 b)对于单扇固定扇:测点布置见图8。

c)对于单扇平开窗(门):当采用单锁点时,测点布置见图9:

取距锁点最远的窗(门)扇自由边(非铰链边)端点的角位移值δ为最大挠度值,当窗(门)扇上有受力杆件时应同时测量该杆件的最大相对挠度,取两者中的不利者作为抗风压性能检测结果;无受力杆件外开单扇平开窗(门):只进行负压检测,无受力杆件内开单扇平开窗(门):只进行正压检测;当采用多点锁时,按照单扇固定扇的方法进行检测。

(2)开关5次,预备加压,开关5次 (3)变形检测

先进行正压检测,后进行负压检测,并符合以下要求:

a)检测压力逐级升、降。每级升降压力差值不超过250 Pa,每级检测压力差

稳定作用时间约为10s。不同类型试件变形检测时对应的最大面法线挠度(角位移值)应符合表7的要求。检测压力绝对值最大不宜超过2000 Pa。

b) 记录每级压力差作用下的面法线挠度值(角位移值),利用压力差和变形之间的相对线性关系求出变形检测时最大面法线挠度(角位移)对应的压力差值,作为变形检测压力差值,标以±P1。

c) 工程检测中,变形检测最大面法线挠度所对应的压力差已超过P3′/2.5时,检测至P3′/2.5为止;对于单扇单锁点平开窗(门),当10 mm自由角位移值所对应的压力差超过P3′/2时,检测至P3′/2 为止。

d) 当检测中试件出现功能障碍或损坏时,以相应压力差值的前一级压力差分级指标值为P3。

(4)反复加压检测,检测前可取下位移计,施加安全设施。

a) 定级检测和工程检测应按图5反复加压检测部分进行。

b) 定级检测时,检测压力从零升到P2后降至零,P2= 1.5P1,且不宜超过3 000 Pa,反复5次。再由零降至 - P2后升至零,- P2=1.5(- P1),且不宜超过- 3 000 Pa,反复5次。

c) 工程检测时,当工程设计值小于2.5倍P1时以0.6倍工程设计值进行反复加压检测。

(5)定级检测或工程检测

a)定级检测时,使检测压力从零升至P3后降至零,P3=2.5P1,对于单扇单锁点平开窗(门),P3=2.0P1;再降至-P3后升至零,- P3=2.5(- P1),对于单扇单锁点平开窗(门),- P3=2 (- P1) 。

b)工程检测时,当工程设计值P3′小于或等于2.5P1(对于单扇平开窗或门,P3′小于或等于2.0P1)时,才按工程检测进行。压力加至工程设计值后降至零,再降至-P3′后升至零。当工程设计值P3′大于2.5P1(对于单扇平开窗或门,P3′大于2.0P1)时,以定级检测取代工程检测。

三试件综合评定:定级检测时,以三试件定级值的最小值为该组试件的定级值。工程检测时,三试件必须全部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铝合金门窗

铝合金门窗设计说明

铝合金门窗(规范)

铝合金门窗合同

铝合金门窗文案

铝合金门窗可行性报告

铝合金门窗型材规格

铝合金门窗招标文件

铝合金门窗施工方法

铝合金门窗技术要求

《铝合金门窗检测资料.doc》
铝合金门窗检测资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