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平民化”的作文教学

2020-03-02 09:15:3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知识改变命运百度提升自我

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平民化”的作文教学

作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已为人们所充分认识,无论从考试角度还是从“人”的长远发展角度来看,作文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探究的。但对作文的重视似乎并不等于对“作文教学”的重视;虽然大小报刊上作文指导类文章数不胜数,但在众多中学的实际操作中,也许老师们公认的一点是,作文是不可教的,连作文课都是懒得上的;班里有“才子”“才女”的,老师也不会认为自己是“创造者”,最多也只是“发现者”“赏识者”;而我们的学生在作文竞赛中获奖,虽有老师获得指导奖,但也往往只是“荣誉称号”而已。既如此,是不是作文教学就不必进行了呢?当然不是,只不过,我们需要判别一个问题:我们的作文教学,是“精英化”教学,还是“平民化”教学;如果是前者,也许我们的作文教学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努力研究如何指导作文底子好的学生去广泛地阅读,怎样给他们调配“营养餐”,然后是定量作文、定期交流。如果是后者,我们关注的是广大作文底子不实(或者较差)、阅读量很少、对作文有厌恶感恐惧感(并不完全像有些报刊上说的那样是因为老师要求写的作文不能让他们自由地抒情)的学生。 很显然,不管是从考试的角度,还是从“人”的长远发展的角度,我们都要选择后者,尽管有太多的作文创新教法,实现的都是前者。 作文的平民教学实施的一些方式如下:

1、保持一定的作文量。“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熟悉总是必要的,没有足量的作文,必然会缺乏“手感”,而手不应心在所难免,所以安排作文一般情况下应保持两星期一篇,而且在收作文时特别关注那些平时不愿写的学生,不能让他们游离于作文之外,而要让他们在多写中去除对作文的厌恶恐惧感。

2、多种作文形式结合。这里的作文形式指自由选题、命题、话题等等,主要是从对学生的写作有无限制的角度来考虑。据一些高考命题、测评专家的意见,话题作文还是会持续一段时间,于是不可避免地高中作文教学也主要侧重于话题作文的训练,那么这会不会带来“话题疲劳”呢?尽管我们没有对此作过调查,但在作文训练的安排上,是有意识地采用多种形式交叉进行的方式,比如前次写的是话题作文,上次写的是自由作文,这一次就安排写命题作文。在话题作文的选择上,注重切合学生实际,在初阶段尽量不选话题对大半学生来说含蓄朦胧(如一些诗歌)或高深莫测(如哲理语录)或广大无边(如“人文素养”类题)的作文题,要让学生一看就明白,一看就好歹有几句可以说。命题作文则要努力贴近学生生活,既非迎合(比如写“我喜爱的一个明星”)也非“摸高”(比如写祖国世界之类的大题材),要可触摸,又要有一点精神心力的付出。比如有一次我就出了个题目叫《来吧,2005》。学生实际上未必对2005年有什么想象,但一写在黑板上,想象也许生了,亲和力也就生了;而且这个题目里“来吧”一词,呈现为神态,是拥抱的姿势,呈现为内心,是对新年的欢迎。我们从而联系到高三学生剩下的三个月,这题目的意义就在其中了:2005年对我们来说是深具意义的,我们将在六

用心爱心专心 1

月跨过一个横栏,我们将在这个夏天迎来生命的一个大转折;面对2005,我们有紧张有苦味,但更有胜利的希望和拥抱的热情。自由作文是最自由的一种文体,写自己想写的即可,只求真实。 对于“真实”这一点,有强调的必要。一方面,我们强调,平时阅读文章汲取营养,是要领会文章的精神,而不是把一篇好文章摄取进脑子里,在适当的时候再把它“吐”出来,那岂不是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且不说高考明言“不得抄袭”,对自己来说,也是对自身力量的蔑视,是造假。另一方面,我们要破除学生简单的真实观。学生往往认为,“真实”就是写出自己的内心想法(恐怕很多老师也就是这么认为的),以为写出高三的苦,写出生活的枯燥等等就是真实。这当然不是不可以写,但这必定是浅层次的“真实”,比如它就没有体现出一个人的“责任感”来。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强调,真实也是分浅表和深层的,浅表的真实,只表达出了“感受”中的真实,并没有经过思想的过滤;而深层的真实则是经过思想的过滤的(思想是否具有相当深度又是另外一个问题),是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精神力量的。我们在写作文时,必须强化“深层的真实”,比如在高三的苦、生活的枯燥中寻找学习、生活的意义;而只要认真去挖掘了,深层的真实是会呈现的。不过我们在设题时,也不能过于强化社会伦理道德感,因为这会导致“掺水”作文的大量涌现。社会伦理道德并非不重要,但它的重要不应该是体现在考场作文这样的敏感时间,而应该体现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它已成为我们社会的一种“缺乏症”,那么在考试中体现还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还是要在“让我们对自己负责”此类角度找题,让学生努力去发掘自身在社会的意义,对自己对他人的意义等等,这样或会更真实些。另外,我们还要破除“阴暗=真实”、“光明=虚假”这样的等式。学生会制造“光明”,也会制造“阴暗”。而且现在的学生标榜个性,已不大愿意“光明”了,一门心思地“阴暗”,在阴暗中求“深刻”,于是学生作文总是一片沧桑。这后者是我们在“作文打假”行动中特别要留心的。

3、加强基础性指导。为什么说是基础性指导?只因更多地追求能让那些作文方面的“贫下中农”拥有一篇完整成形的文章,也即,我们要做的工作其实不是“锦上添花”(当然偶尔也需要),而是“雪中送炭”,因为我们必须考虑到,我们面对的学生,有不少是连写情书(这应该是最能体现一个学生的“才情”的了)也是病句、错别字满天飞的。于是,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三字”原则,即:字迹干净,字形正确,字数写足。在这个原则之后,才是句、段的问题。要做到“基础性指导”,作文前的要求仅仅是一半,而且分量很轻,重心落在作文后的批改上。从指导的“三字”原则就可以想见批改的难度,所以我们采用的方式是分组改,一个班一般分为三四个大组,一次作文就主要完成对一个组的作文批改,三四篇1轮;而对一组的作文的批改则要求详细,有实在的点评。批改后,在全班作情况反馈,反馈时也读一读文章,但不是某位同学的“独舞”,而是许多同学的妙语集粹,是文字的群舞,也即,不是要求发现一篇好作文,

而是只要发现一个好词,一句妙语,一段妙文即足矣。

4、阅读是必要的。阅读其实应该放在前面,之所以放在后面,只因在高中语文教学上,“读”在事实上是最受欺压的。因为面对的是大多数学生,是不仅仅在语文学习上的“贫困”生,我们不能奢求他们为了作文去读多少名著。我们是努力让他们去关注触手可及的阅读材料,比如语文书,哪一篇不值得我们反复咀嚼?再如读本,我们何曾好好赏读哪怕是浏览一下?撇去此二者,我们平常做练习遇到的阅读语段,也多为“名段”“美段”,值得好好读的。这是最现实的阅读设想。 我们强调,“平民化”的作文教学关注大多数学生,因为我们往往会忽视这一点。当我在杂志上看到老师们津津乐道于一堂作文课的成功,读到老师们推荐的一篇篇美妙的文章,想到的是更多的学生是在“沉默”着。我们有责任让他们去发出尽管也许不美妙但完整、真切的声音,这就需要我们从基础的地方做起。

(no.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断想

(no.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感研究述评

(no.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应与时俱进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论文

(no.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课堂合作教学浅探

(no.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历史的选择》读后感

(no.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活动课的探索

(no.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漫谈

(no.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课改的反思

(no.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论文与语文教学论文的区别

《(no.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平民化”的作文教学.doc》
(no.1)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平民化”的作文教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