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困难群众制度

2020-03-02 13:51:2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帮扶困难群众制度

为坚持把关心好、帮扶好困难群众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基础工程来抓,按照“思想上扶志,经营上扶技,生活上扶困”的原则,积极构建帮扶困难群众的长效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建立困难群众就业服务机制,增强致富本领。一是积极转变工作思路,采取有效措施,由“输血型”帮困向“造血型”帮扶转变,由简单的送钱、送物变为送信息、送技术、送岗位,多渠道、多形式帮助困难群众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他们的致富本领。二是抓好困难群众的实用技术培训。依托党校和农技培训学校,对困难群众进行科学种养、果树栽培和农产品加工等实用技术培训。三是通过报告会、现场观摩学习等形式,组织困难群众学习“再就业、自创业”先进典型,引导他们克服自身困难,树立发展信心。四是帮助困难群众更新观念,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主动学习新技术、新技能,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二、建立困难群众信息管理制度,实现动态管理。专门组织人员,对本辖区内困难群众进行调查摸底,全面掌握他们的家庭结构、生活状况、困难原因、有何特长、急需何种帮助等情况,并将调查情况进行分类登记造册。在对困难群众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排次的基础上,按年龄、居住地、致困原因等进行分类,采取因人制宜的办法进行帮扶。在帮扶工作中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强化帮扶工作的硬措施。一是对因缺乏技术、致富无门等原因造成困难的群众,在技能、资金等方面予以帮扶。二是对因年老体弱、患有疾病等原因造成困难的群众,在生活上给予帮助。三是对因

自然灾害造成困难的群众,下拨救济资金,帮助度过难关。四是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劳动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加强与辖区内非公企业和辖区外劳务部门的联系,帮助困难群众就业。五是落实保障政策。民政、工会、劳动保障等部门共同配合,确保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城乡居民最低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此外,重视做好困难群众的慰问工作。每年春节等重大节日,各级党组织都开展形式多样的慰问活动,给困难群众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并勉励困难群众要克服困难,发展生产,勤劳致富,体现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心。

三、完善困难群众帮扶载体建设,拓宽帮扶层面。积极为困难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建立起多形式的帮扶载体。一是开展“一包双联”活动。即领导干部包村联户活动。副科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至少联系一户以上贫困户或科技示范户,采取政策扶贫、观念扶贫、科技扶贫、项目扶贫、资金扶贫等措施,积极开展传帮带,全方位收集致富信息,多形式帮带群众共同致富。二是开展“我帮群众致富、群众帮我进步”实践活动。在职党员积极响应党支部号召,深入农村,倾听群众心声,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帮助群众致富,接受再教育,实现再进步。三是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我为社区做贡献”活动。如开展“一助一献爱心”活动。

四、建立健全关心困难群众保障制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将关心困难群众工作作为考核各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各级党组织负责人为关心困难群众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求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二是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对帮扶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三是结合对基层组织建设检查验收等工作,对关心困难群众工作进行督促检查,保证此项工作的落实。

联系帮扶困难群众制度

党员干部联系帮扶困难群众制度

结对帮扶困难群众

党员联系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制度

党员联系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制度

党员和干部联系帮扶困难群众制度

党员干部联系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制度1

街道党员联系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制度

困难群众帮扶工作记录

党员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工作计划

《帮扶困难群众制度.doc》
帮扶困难群众制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