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业论文

2020-03-03 14:30:1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浅谈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措施

摘要:近几年来, 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却逐渐显露,、农药化肥的滥用、畜禽养殖中产生的排泄物量不断增大、工业废弃物及生活污染日益严重,农村环境的污染,不仅影响了农民的身体健康,制约了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对城市的发展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针对这些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农业环境、污染问题、防治措施

农村环境常常被人们称作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支撑点, 但是却也是城市污染物的接受点。21世纪以来, 我国大力改善城市环境, 重点放在污染大的厂区的迁移以及城市内部的绿化面积的扩大,却将污染转移到了农村,特别是在城镇化程度比较高的发达地区的周边农村, 这一问题更加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农民的收入不断增长,农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但经济增长的同时却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环境保护因素,致使农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 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与农村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环境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环境保护是农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

1 当前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1.1农业生产环境污染

1.1.1农药 化肥的超量使用造成面源污染

在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毋庸置疑, 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是最见效手段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 据统计,我国年化肥使用量4637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达 40t /km2, 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 22.5t /km2的安全上限 农药年使用量为130 万吨,只有约 1 /3 能被作物吸收到,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全国9.3 万 km2耕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并直接威胁到人体健康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使用,造成污染物在土壤中大量残留,直接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土质结构改变,土壤板结, 通透性差,影响农作物对化肥的吸收,化肥流失又加剧了河流和湖库等水体的富营养化,影响土壤自净能力,形成恶性循环农药作为化学产品本身就是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它不仅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 造成大气土壤和水体污染,而且威胁到了生物的多样性在我国很多蔬菜种植基地, 蔬菜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污染了城乡居民的餐桌,出现了菜农不吃本地菜的怪现象建农业大棚形成的农膜残片难以自然降解,影响了土壤的渗透性,影响了

作物生长。

1.1.2 畜牧业发展造成的污染

在农村,畜禽养殖多为无序分散状况, 且数量较多, 大量畜禽粪尿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不仅对大气、地表水造成恶臭和富营养化污染, 甚至还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特别是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其污染危害更加严重,一些养殖场的粪便随地堆积,污水任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周围的环境。如果不对畜牧业发展造成的污染进行有效地处理,将进一步导致环境恶化,进而威胁农产品安全和人类健康。

1.1.3秸秆焚烧污染

随着农村生产方式的变化,大部分农作物稻轩被焚烧或抛弃于河道沟渠、道路两旁,不但造成了资源与能源的浪费,也污染了大气、水体,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比如,农村每年用作燃料的木材大约有114亿立方米,耗柴草大约1175亿立方米。除了少部分农作物稻杆用于家畜词料、农村生活燃料以及直接还田以外,绝大部分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浪费现象十分严重。秸秆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恶英、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严重污染了农村大气环境,给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1.2工业生产污染

1.2.1工业“三废”造成的污染

中国农田遭受工业“三废”污染的已有1亿多亩,引起的粮食减产每年在100亿公斤以上。使用污水灌溉、被重金属镉污染的耕地有20余万亩,涉及11个省25个地区;被汞污染的耕地有48万亩,涉及15个省21个地区,污染严重的耕地早已弃耕。由于一些工矿企业管理不善,废水处理未达标或不经处理直接外排等,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大面积受到污染,直接危害水产养殖业,死鱼事件常有发生。由此而使人民身体健康受到危害,一些地区与水污染有关的癌症及其他疾病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

1.2.2乡镇工业的污染

20世纪7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尤为迅速,不仅为农民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由于乡镇数量较多,设备简陋、布局混乱、工艺陈旧、技术落后,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过高,大部分乡镇企业缺乏防污治污设施,使污染危害在农村地区变得尤为突出,不仅污染了农村地区的空气质量,也对农村居民的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比如据统计,近年来乡镇工业的“三废”排放占总量的比例不断上升,废水由0.56%上升到了16.6%,废渣由11.84%上升到了16.2%,全国三分之二的河流均遭受到乡镇企业的污染,受到污染土地达133万公顷。

1.2.3重污染, 排放高的企业由城市向农村迁移

由于绿色城镇的生态建设目标以及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重污染,排放高的企业逐渐由人口密集的城市向人口稀疏,劳动力价格低的农村迁移。 这些企业大多数是进行技术含量较低, 且不具备全面的三废处理系统的粗放型“高污染, 高能耗” 生产, 由于管理和监查体系不够完善以及三废处理的成本较高, 使得农村污染的控制和治理都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加重了农村环境的负担。 工业生产产生了大量的三废污染, 未经及时有

效处理直接排放, 成为比较严重的污染源头。 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 使得一些个体小砖窑作坊在我国农村地区随处可见, 其产生的烟雾和粉尘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健康。伴随着农村自然资源的不断耗损和工业排放的加剧,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需要人们的关注。

1.3生活污染

1.3.1农村自身产生的生活垃圾污染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的生活垃圾产生量日益增多,成份也越来越复杂,造成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大。过去农村的生活垃圾主要以菜叶、尘土、纸张等易分解的成份为主。近年来,农村的生活垃圾成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垃圾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迅速增加,在乡镇企业发达的地区还有大量的工业垃圾产生。目前在农村,有效的垃圾清运处理系统还没有建立,垃圾不能及时回收和有效处理,随处倾倒的现象比较普遍。垃圾的堆放不仅占用和毁损了大量的道路和土地,产生的氨、硫化物、酸性有机污染物、碱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有害气体和污染物还会造成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成为农村环境最大的污染源之一。

1.3.2生活用水污染

由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对生活污水的处理不到位,甚至很多地区直接将生活污水排入周围的环境,不仅污染了地下水源,影响了农业生产,也对农民的身体健康构成极大的隐患。禽畜粪便、生活垃圾、工厂污水、固体垃圾、农药、化肥、农膜等等, 严重污染了农村的水环境体系,大多数河流已被污染,有的河流由清清小溪,变成了污水沟臭水沟。农村饮用水大部分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监测, 很多群众不能喝上干净达标的水。据统计,我国近3 亿的农村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其中1.9亿人的饮用水中有害物质含量超标据调查,目前全国农村有6300 多万人饮用含氟量超过生活饮用水标准长期饮用高氟水,轻者形成氟斑牙,重者造成骨折,丧失劳动能力。可见,农村生活污水已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2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2.1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型

以高投入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环境的污染,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应当综合分析农业粗放型生产方式的特点,加大对农业生产的科技投入,逐步建立完善的农技推广体系,引导广大农民科学种植 合理养殖,逐步走上新型农业化道路 要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按照高产 高效 优质 生态 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 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 要促进高功能 无污染 易降解农膜的研发与推广应用,促进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 固化气化发电技术的应用,加快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

2.2科学规划 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认真做好村镇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统筹规划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在固体废弃物特别是生活垃圾处置方面,合理规划、分

类指导、建立垃圾集中收集、转运、处置设施;二是在生活污水处理方面,要结合村镇实际、科学规划环境设施、采用分散治理和集中治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三是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方面,将村镇环境建设规划与农业产业规划,特别是畜禽养殖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宜养区等区域,控制和集中处理畜禽养殖业污染。

2.3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

环保投入的实质是对环境的一种补偿,是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保证。发达国家环境治理的经验表明:要控制环境恶化的趋势,环保投入须达到GDP的1.5%,而我国环保投入一直以来都低于这个比例。因此,应尽快建立和完善政府、集体和个人多渠道的农村环境建设投融资机制,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保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投入。重点支持饮用水源的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工程。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原则,研究农村区域间的生态补偿方式。

2.4加大环保的宣传和教育力度

充分利用广播 电视 宣传栏 报刊和宣传资料等媒体, 大力宣传环保知识 环保技术 环保行为 生态道德等环境保护的方针 政策和法规 不仅要强化农村基层干部的环保意识, 还要对广大农民进行宣传, 加大对在校学生的宣传教育 要让广大群众知道应该做什么, 可以做什么, 不能做什么 让广大群众明白: 环境保护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走生态农业之路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 也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 。

2.5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要强化法律监督 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坚决杜绝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 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和农村环境污染行为 保护治理成果。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树立统筹规划、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理念,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将改善农产品品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真正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提高执政能力建设,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重要举措,作为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3结语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我国政府必须面临的大事,农村环境直接影响到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影响到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甚至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应该充分认识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强秸秆还田,保护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加大对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生活垃圾、禽畜养殖场废物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保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参考文献:

[1] 曲 聪.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解决对策.北方环境,2011,23(12)132-133

[2] 王 洋.农村环境污染危害及其防治对策.绿色科技,2011,6

[3] 卢艳丽,闫百瑞,宋志博.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北方环境, 2011,2011(1-2)132-133

[4] 段 培.浅谈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对策.能源环境

[5] 许 亚.浅谈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农业资源与环境

[6] 张晓红.浅谈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资源与环境, 2007NO.34,125

[7] 王金慧, 冯建春, 魏茂瑞.浅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科技信息,2008 35,765-766

[8] 蒋知栋,位蓓蕾,李 耀.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成因分析.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1(3)4-7

[9] 俱国鹏, 房 妮.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及防治对策.科技信息,2008,26

[10] 魏晋,李娟,冉瑞平,王琛, 邓良基.中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研究综述.生态环境学报 2010,19(9): 2253-2259

[11]何晓燕.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研究——以四川盐亭县为例.中南林业大学

结业论文

结业论文

结业论文

结业论文

结业论文

结业论文

结业论文

结业论文

结业论文

结业论文

《结业论文.doc》
结业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