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贯通一体化培训小结

2020-03-03 02:39:2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高职贯通一体化课程开发及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感想

在2014年10月31日至2014年11月28日,本人与本校邹晶老师一同参加了,由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和上海市交通学校联合举办的《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中高职贯通一体化课程开发及教师教学能力》专项(项目)市级培训。培训地点在上海市交通学校,参加培训的是来自全市各个中职的、各个岗位的老师,有一线的班主任、任课教师,也有参与中高职贯通项目的学校领导,每个人都是抱着学方法、重探讨的心情来参加此次培训。

此次培训目标,是通过培训使参训的教师充分探讨中高职贯通试点工作中在人才培养目标、贯通培养管理机制、一体化设计课程体系、中国职贯通师资队伍建设、校本教材、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方面的做法及存在的问题,分享中高职教育贯通的实践经验。

培训共计72个课时,在培训的过程中,有来自全市各个层面的专家来做讲座,有来自职业教育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的蔡跃博士、职业教育上海市交通学校项目主要管理人员朱建柳副教授、交通学校校长、商业会计学校校长等重量级人物。

通过剖析国内外及上海市典型中高职贯通案例,研讨中高职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交流、考察体验、活动模拟和专家答疑等多种培训方式让大家了解到目前培养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师对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进行一体化设计的能力。

中高职的衔接归根到底就是课程衔接,没有课程衔接,中高职的协调发展必然流于表面。开展中高职教师一体化办学能力的培训,对提高教师制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和实施教学计划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通过此次培训,加深了对中高职贯通工作内涵的理解,也了解了中高职贯通不是简单的3+2模式,而是应该在基础文化课中渗透相应的专业知识,在专业课中加入职业和德育教育。中高职贯通教育培养模式不再只是简单的物理上的叠加,而更类似于“化学变化”。中高职贯通教育不仅是学习时间缩短一年,学校在课程方面的改革更是最大的亮点。从课程上进行改革,以由浅入深、由点到面,以能力为主线的整体设计思路,重新组合课程,节约之前重复学习的时间,使得知识结构呈现连贯性。学校老师将“吃透”中高职教材,并编写校本教材,为学生更科学、合理地编排、衔接好中高职的全部课程。

现阶段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还没有建立,中高职的衔接仅停留在政策层面。通过中高职衔接对课程体系,从中职到高职进行一体化设计,则有利于避免这些问题,大幅度提升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设计,不能是对现有课程体系的简单重组,而是必须以中高职衔接后的长学制为基础,根据人才培养总体年限重新规划人才培养目标,然后再依据所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设计。中高职的衔接归根到底就是课程衔接,没有课程衔接,中高职的协调发展必然流于表面。开展中高职教师一体化办学能力的培训,对提高教师制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和实施教学计划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次培训的一大亮点在于,在培训的最后,给予老师们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相互交流,探讨每个学校存在的问题,大家将自身存在的疑惑都提出来,取长补短,很多老师都觉得,通过这样的讨论,比单纯的听讲座有更好的效果。

通过本次培训,我觉得,高职贯通国际商务专业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更明晰了以能力为主线的整体课程体系设计思路,为我校国际商贸专业重新组合课程,编写校本教材提供了依据,也为我校创建上海市特色示范学校、建设国际商务专业特色课程指明了方向。

上海市振华外经职业技术学校

朱颖

2015年1月

中高职贯通总结汇报

中高职贯通教学管理工作条例

中高职一体化总结

中高职贯通学生德育工作特殊性研究论文

中高职贯通毕业后拿的是什么文凭

初中生选择中高职贯通——5年制大专怎样

数控加工一体化培训小结

“中本”贯通 介绍

中高职一体化学生管理工作衔接探索[定稿]

浙江省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方案

《中高职贯通一体化培训小结.doc》
中高职贯通一体化培训小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