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2020-03-02 17:26:2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浅谈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内容摘要]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都受到影响,中国也不例外。本文分析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成因与经过、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之策。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经济影响 对策

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成因与经过

全球性金融危机人称金融风暴,广义上是形容因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狭义上是指本次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次级贷款是指那些放贷给信用级别较低和收入证明缺失的借款人的贷款,因而存在较高违约风险。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主要是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由于风险较大,次级按揭贷款的利率较高,金融机构为获取更多利润,把“次级贷款”门槛降得很低。在追逐利益的动机下,美国次级贷款规模迅速攀升。美国是一个低储蓄、高消费的国家,不但国民大手大脚借债消费,而且国家也鼓励大规模负债和超前消费,同时银行监管能力与银行金融创新程度的不匹配监管制度和措施没有及时跟上,加之中介机构的作梗,推动了此次金融危机的产生。 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是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导致的与次级债相关的损失,金融机构纷纷出现严重亏损,就是所谓的次贷危机阶段;紧接着次贷危机升级为债务危机,产生了“骨牌效应”,引发了衍生证券跌价,优质债、信用卡债、企业债等全面债务偿还危机,经济出现恶性循环,进入了债务危机阶段;由于心理恐慌和信用缺失的传导,次贷危机向着全面信贷危机演变并恶化,经整个金融链条的不断扩散和升级,促成了美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危机,这是信贷危机阶段;此后美国金融机构把高风险的次级抵押贷款捆包成金融衍生产品推销给全球投资者,使本应的一个区域内发生的房贷危机,快速地经多渠道向国际市场输出,金融危机的不断加剧和蔓延,引发了全球金融风暴,另外多国与美国大型金融机构盘根错节,欧洲、亚洲等诸多国家金融机构受到巨大冲击,使美国的金融危机向全球金融危机发展,进入了全球性金融风暴阶段。

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尽管次贷危机的影响主要集中于欧美,但它可能通过其广泛的投资者、衍生品及影响市场预期和实体经济等多渠道向其他地区乃至全球蔓延,美国及世界经济未来增长的风险也增大,因而应该更加清醒地看待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境外投资市场风险增大。

(1)经营不景气而蒙受损失;

(2)在次贷危机背景下,为寻求资金安全,会有更多的资金涌向美国国债,美元资产组合和资产定价势必重新调整,这给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投资和中资银行外汇资产运用带来巨大风险;

(3)一些走出去的企业与美国本土企业合资或合作因危机影响将导致一定的利润缩减;

(4)华尔街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美国经济衰退,抑制美国市场的消费需求,从而影响到中国的出口业增长。

(二)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股市和金融市场中的流动性会产生影响,其一,这几年通过外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股市,金融危机引发的国外资产组合调整和对中国新兴市场的重估,欧美投机性资金会调整风险高收益大的投资取向,撤资回国以缓解流动性和融资危机;其二,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向好、投资回报率高、美元降息、人民币加息及持续升值等因素,我国及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市场成为国际游资的安全避风港,加速热钱流入,阻碍央行抑制流动性过剩,将进一步推高股市和房市价格,促使资产泡沫化和通货膨胀加剧,潜伏了金融危机隐患。上述因素均加大了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

(三)我国的汇率制度受到挑战。

美国经济下滑对就需要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目前人民币与美元息差缩小、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热钱流入加快、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使我国处于加息与否、急速升值与稳步小幅升值之间的两难抉择,这使我国的货币政策和汇率制度受到严峻的挑战。

(四)我国房地产市场风险加大。

(1)随着美国次贷危机蔓延,美国投行有撤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计划,出现了抛售在华房地产资产的现象,呈现了潜在的流动性危机,这让低迷的我国房市雪上加霜。

(2)金融危机使人们的心理预警增强,打击购房者的购房信心,市场的观望气氛更加浓郁。

(3)我国房地产信贷没有信用分级和风险定价,假按揭和假资产收入证明时有出现,风险相对集中在银行体系内,随着央行近年多次加息,按揭贷款步入违约的高风险期。

(4)银行给房地产的贷款在减少,上市融资的方式也随着股市下跌而破灭,房地产融资的两个主要渠道均受到阻碍,加之二次购房受限、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提高等等政策,房地产资金供应紧张。

(5)此次金融危机会挤压掉中国房地产自身的泡沫,同时也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房地产贷款所面临的风险。

(五)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通过外贸渠道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1)对出口的影响。中国是高储蓄低消费的国家,经济主要依赖国外需求,对出口的依赖程度较高,尤其是美国占我国出口贸易中的50%,美国国内需求下降极大地抑制了中国的出口,在国内消费乏力的情况下,出现产能过剩和供给过度的问题,而政府必将采取宏观

调控措施来限制产能,容易导致通货紧缩,另一方面,出口受抑也增加了就业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连环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2)对进口影响。国际大宗商品均使用美元标价,美元贬值造成大宗商品和原材料如石油、农产品、能源等价格持续上涨,降低企业利润空间,引发通货膨胀,对以进出口加工为特点的我国企业盈利构成极大压力。

三、应对之策略

根据上述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笔者认为应对之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加强金融监管,规避境外投资的风险

要增强金融发展的独立自主和风险防范意识,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评级和风险预警机制,加强风险管理;调整投资结构,发展综合经营,提高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把对外开放与金融自主结合起来,坚持自主是基础,要在自主的基础上利用对外开放的机遇,趋利避害,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应与国内市场的发育程度和政府的监管能力相匹配,稳妥推进海外扩张,通过资产的在各区域的合理分布实现风险的配置,有效规避或降低总体风险;稳步推进衍生产品市场发展,为各行业创造应对利率、汇率风险的避险工具。

美国的金融危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经济的增长。但是也应当看到,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能源和资源价格在经济低迷和衰退的影响下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我国可以利用世界能源和资源价格走低,这一有利时机促进经济发展。

(二)调整外汇储备战略

调整与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和江率制度,完善对外汇储备资产的多元化策略,改美元资产为主为多种货币资产共存,同时优化美元资产的投资结构;购买海外石油及其他稀缺资源,参股收购相应海外企业;尽可能购买有助于培育国内自主创新的海外次核心技术、先进设备;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支持国内居民对外金融理财与投资,以鼓励“藏汇于民”。

(三)加强房地产市场的监管

我国的监管部门应设立房地产等行业风险预警机制、危机升级后的处理措施,以避免危机发生或有效应对危机。金融机构应建立和完善个人征信系统,实行严格的贷款审核制度和风险管理措施。推进资产证券化,增加融资渠道,实现信用风险的分散和转移,同时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

(四)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

(1)扩大就业,提高人民可支配的工资收入。我国人力资源总量比较大,既决定了我国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优势,也决定了我国比较大的就业压力。充分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未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发展劳动密集产业,符合我国的资源和要素供给特点,有利于解决我国就业问题。发展劳动密集产业并不排斥技术密集的产业,许多高技术产业,如计算机软件、技术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也是劳动密集产业,我们应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就业率,进而提高人民可支配的工资收入,扩大内需,用国内的消费来消化“过剩”的产能。

(2)由国家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例如医保、教育、养老保障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快落后地区校舍改造,增加城市和农村的低保补助,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促使公众减少“预防性”储蓄,增加内需。

(3)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将带来投资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基础

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将带动钢铁、水泥等原材料产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我国劳动密集产品的国际市场空间还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国际市场要求我们必须提升产业结构和技术等级,生产和出口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力求避免贸易摩擦和争端,因此,政府应当出台相应政策促进出口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出口企业要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市场,鼓励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落实市场多元化战略。

四、积极应对,共度难关。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是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首要关注的大事,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中央政府约需投资4万亿元。

上述的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体现了中央应对经济危机的决心和采取的有力措施,从中也传递出了新信息:

(1)发出了保增长的强有力信号。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超重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就是要以提振内需弥补外需的不足,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其中约4万亿新安排的投资对经济的接到至关重要。

(2)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民生工程位列进一步扩大内需之首,通过对民生工程的投入,改善居民生活、增强消费能力,拉动消费、促进发展的意图十分明显。

(3)扩大投资规模与优化结构并重。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但着眼于拉动经济增长,更强调夯实基础、保障民生,体现了扩大投资与优化结构并举,此举为应对危机的应急之策,更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

(4)以投资带动消费,以消费促进增长。眼前靠投资,长远靠消费,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可以为消费创造条件,提高国民收入更是直接拉动消费的举措。

(5)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增添后劲。它既能发挥投资对经济直接拉动的作用,又能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目前,我国的经济状况正朝着企稳向好的方向发展,开始出现复苏的迹象,这得益于政

府的政策调控和财政投资的拉动,但应对危机不能单靠政府,经济主体应当用好政策,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不断创新。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把二者内在地、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应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进行科学的政府宏观调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经济将平衡回升,度过难关,走向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梅新育:国际金融传染机制的新特点 中国金融 2007(18)

[2]张明:透视美国次级债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国际经济评论 2007(5)

[3]杨迤: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相关分析 世界经济 2000(2)

[4]黄序和:金融海啸的成因、经过及对我国的影响 金质大讲坛选萃 2009(1)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全球性通货紧缩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及对策

全球性通货紧缩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及对策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经济影响论文

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及对策

金融危机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与对策分析

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和启示

《浅谈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doc》
浅谈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