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多项选择

2020-03-03 07:43: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国学经典多项选择

1 ( B )和( C)开创了清初经学致用的学风。A.王夫之B.顾炎武C.黄宗羲D.康有为 2 “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韩愈《进学解》)也就是说“勤”要做到( BCD)A.善于思考 B.手勤C.口勤D.脑勤 3 《传习录》记录了王守仁精湛的教学艺术,正确的是(ABD)。A.量力而精 B.因材施教 C.知行合一D.学贵自得

4 《大学》强调的是(ABCD)的统一。A.知B.情C.意 D.行

5 《学记》总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后概括出的“豫时孙摩”原则包括(ABCD)A.预防B.适时C.顺序D.观摩

6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 ABCD).A.审问之B.慎思之C.明辨之D.笃行之 7 关于家庭教育,颜之推的主张是(ABCD)A.尽早施教,严格教育 B.注重环境习染C.处理好家庭关系D.重视家庭的语言教育和注重道德教育

8 关于师德师风,黄宗羲对老师提出了哪些要求( ABC)A.真才实学 B.品行端正 C.身体力行 D.不干预政治

9 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颜之推提倡(ABCD )A.虚心务实 B.博习广见 C.勤勉惜时D.相互切磋

10 韩愈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也是一位有丰富经验的教育实践家。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ACD)等著作中。A.《师说》B.《张中丞传后叙》C.《进学解》D.《原毁》 11 韩愈关于教与学的主要观点是(ABC)A.勤学致知B.广泛涉猎,刻苦钻研 C.不计毁誉,勤于治学D.讨论辩难

12 君王要怎样做才能使国家的根本明显?(ABCD )A.很谨慎地对待奉承天意之事B.用修明的教育感化人民C.辨证法度是否适宜,区别上下使有秩序D.以上都正确

13 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BCD )三个部分。A.生产劳动 B.道德教育C.文化知识 D.技能技巧培养

14 乐得到推行了,有什么样的作用?(ABC )A.耳聪目明 B.血气和平C.移风易俗 D.以欲忘道 15 乐得到推行了,有什么样的作用?(ABC)A.耳聪目明B.血气和平C.移风易俗D.以欲忘道

16 梁启超主办过的刊物有( ABCD) A.《时务报》B.《清议报》 C.《新民报》D.《新小说》

17 伦理道德是(AB )A.政治的核心B.教育的根本C.社会的风气D.教育的过程 18 孟子的教育内容是(AB )A.人伦教育B.道德教育C.权术教育D.法律教育 19 孟子施教的目标是培养(ABCD )的君子。A.明人伦B.修身齐家 C.治国D.平天下 20 明清三大学者是( ABC)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张之洞 21 明清三大学者是(ABC )A.黄宗羲B.顾炎武 C.王夫之D.张之洞

22 入选四书的儒家经典有( )A.《孟子》 B.《论语》 C.《学记》 D.《荀子》 23 入选四书的儒家经典有( AB )A.《孟子》B.《论语》C.《学记》D.《荀子》 24 天下的道理除了君臣关系之理,还有(ABCD)。A.父子关系之理 B.夫妇关系之理B.兄弟关系之理C.朋友交往之理

25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主要有(ABCD)A.论性与习B.论学与思C.论知与行D.论教与学 26 王夫之的著作有(AB)A.《习性诸论》B.《书院》 C.《学校》 D.《取士上》 27 下列话语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有(BC)A.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B.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学不躐等

28 下列话语体现了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有(AD)A.不陵节而施B.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学不躐等

29 下列哪些是对王夫之的称呼(AC)A.船山先生 B.梨洲先生 C.一壶道人D.饮冰室主人 30 下列语句出自《习性诸论》的有(ABCD) A.习成而性与成也B.学非有碍于思 C.行可兼知D.善教者必有善学者

31 下面哪些表现音乐的道理与政治相通(ABCD) A.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 B.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C.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D.以上都对 32 荀子把教师提高到与(ABCE )同等的地位。A.天B.地C.君D.神E.亲

33 荀子的教学思想主要包括(ABCD)A.注重“积”“渐” B.闻、见、知、行结合 C.“虚壹而静”,专心有恒 D.解蔽救偏,兼陈中衡

34 研究乐可以提高内心修养,可以产生(ABCD)之心A.平易B.正直 C.慈爱 D.诚信 35 以下哪些是黄宗羲的教育思想( ABCD)A.力学致知 B.学贵适用C.学贵独创D.穷经经士 36 以下哪些言论是孔子讲学的内容 ( ABC )A.为政以德B.以礼治国 C.有教无类D.事异则备变

37 以下属于黄宗羲的著作有( ABC) A.《学校》B.《取士上》 C.《广师说》D.《书院》 38 用来实行天下通理的天下通德有(ABC)。A.智慧B.仁爱C.勇敢D.道义

39 在《对贤良策》中,董仲舒主要针对文教政策提出了以下哪三点建议?( ABC)A.罢百家以尊儒; B.立大学以养士;C.行贡举以选士;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0 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宣扬性三品说,“三品”指(BCD)A.上中下三等人B.上智之人C.下愚之人D.中庸之人

41 朱熹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 AD )A.小学B.中学C.幼稚园D.大学

42 朱熹在长期的大学教育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教学原则(ABCD)。A.自动和适时的启发B.勇猛奋发和温故时习C.教人有序不可说等D.笃行、博学与专精结合

43 朱熹总结出六条“朱子读书法”。分别是(ABCD)A.循序渐进,熟读深思B.虚心涵咏,切己体察 C.着紧用力 D.居敬持志

国学经典单项选择

1 “ 人有坎壈(lǎn),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与今天提倡的(C)观点相符。 A.从小学习B.晚年学习比年轻学习更重要 C.终身学习D.中年更要注重学习

2、“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的正确解释是( B) B.人们爱孩子,很少能做到平等对待,从古到今,这种弊病一直都很多。 3 (A )别号饮冰室主人,他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A 梁启超 4 (A )倡导了“诗界”和“小说界”革命A 梁启超 5 (A )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A.纪 B.记 C.计 D.既 6 (A)的精神贯穿在《大学》始终。A.伦理道德教育

7 (B)体现了荀子很重视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8 (C )的实现需要有人性的依据,故要尊重德性,发扬自己的先天的善性。C.学习和教育

9 (C)不是黄宗羲的代表作A《学校》B《取士下》 C《习性诸论》 D《取士上》 10 (C)是我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的概括和总结。A.《大学》B.《论语》 C.《学记》D.《中庸》

11 (C)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的。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B.登高 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C.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D.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2 (D)在中国教育史上开创了与教育“内发说”截然相反的教育“外铄论”。A.孔子B.孟子 C.墨子D.荀子

13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这个回答体现出孔子( A )的治国思想。A.取信于民 .B.为政以德 C.讲究礼节 D、.因材施教 14 A.取信于民 .B.为政以德 C.讲究礼节 D、.因材施教

15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A)A.《论语》 B.《学记》 C.《四书集注》 D.《孟子》

16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继承和发展了孔子讲过的( C )的关系。 A.教与学 B.师与生C.学与思、学与行D.行与知

17 “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对“诚”的正确理解是( C )A.不自己欺骗自己 B.不做不该做的事情 C.不自己欺骗自己,不做不该做的事情D.讲信誉

18 “传道、受业、解惑也”的“业”指( C )A.事业 B.学业C.古人“六艺”之业 D.专业知识 19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此句说明读书的方法是( C) A.熟读B.精思C.熟读与精思D.泛观博取

20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原毁》选读)其中“修”的正确解释是(D )A.修养B.修身C.养性情D.进修,求上进

21 “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朱子语类》)提倡读书比较 好的方法是(B) A.广闻博览 B.熟读而精思 C.多方汲取 D.反复思考

22 “凡与人言,称彼祖父母、世父母、父母及长姑,皆加尊字,自叔父母已下,则加贤字,尊卑之差也。”说明对待不同辈行的长辈,正确的态度是( B )B.分长幼和辈行对待 23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说明“风俗”传承中,卑者、幼者与尊者、长者之间的关系是( D)D.尊者长者影响卑者幼者

24 “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从教育的角度说明( D )A.言教的重要性 B.身教的重要性C.身教胜于言教D.教育者的 人格魅力有利于言教 25 “夫养生者先须虑祸,全身保性,有此生然后养之,勿徒养其无生也。”与当今学校德育强调的(C)一致。C.安全教育

26 “夫虞氏之不为政久矣”中的“虞氏”指:( A )A.虞舜B.虞姬C.虞美人D.其他 27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说明孩子的教育( C)A.应该严格 B.应该慈爱C.应该严格与慈爱结合D.应该因人而异。

28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的意思是(A )A.声音 B.声乐C.歌曲D.名声

29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原毁》选读)其中“重”的正确解释是( B )A.重要B.严格C.以„„为重D.重视

30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此话意在强调成大事者,应该( B )B.磨练意志

国学经典多项选择

多项选择

多项选择

人力资源多项选择

证据学多项选择

犯罪学多项选择

合同法最全多项选择

党基本知识——多项选择

法规多项选择(推荐)

心理健康竞赛多项选择

《国学经典多项选择.doc》
国学经典多项选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