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传读后感

2020-03-03 08:48:1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读《邓小平传》有感

姓名:倪浩浩

学号:

本书作者:理查德·伊文思翻译:武市红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1111250135 [英]1996年

读《邓小平传》有感

印象中对邓小平的记忆停留在几个长长的头衔上,党和国家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主要领导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基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的总设计师等,一系列高高在上的头衔把他推到了至高的地位,灿烂的光环让常人难以望其项背,似乎他一直离我们很远,似乎他本身就是一个应该被人们敬仰的人。

但最近在老师的推荐下,拜读了英国前驻华大使理查德伊文思的著作《邓小平传》,才揭开了蒙在我眼前的那层神秘的面纱,一个清晰真实的有血有肉的邓小平开始出现在我面前,让我近距离的了解了伟人的一生,纠正了我先前的误解。

理查德•伊文思以一个外国人的的视角,用不加修饰的质朴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代伟人波澜壮阔的一生,从一个山沟沟里小县城农民的儿子,到共和国的奠基者、开拓者,中间经历了怎样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又遇到了什么样的磨难,作者一一向我们道来,还原我们一个生活在人民群众之中的现实中的邓小平。

1904年邓小平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县牌坊村,原名邓希贤,早年接受中国传统的私塾教育,16岁时获得机会到法国留学,过着半工半读的生活,在那里他最早接受到了西方先进的思想理念,后来在那里加入了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始了早期的共产主义活动,并结识了周恩来,在周恩来的指引下,他接触到了更多的先进的共产主义理念,参加组织了很多罢工活动,在这一阶段他逐渐成长起来,并引起法国当局的注意,不得不回到国内。正如第二章中作者说“无论置身何处,邓的性格在十六岁和二十一岁之间应该已经形成了。但难以令人置信的是,他如此年轻就变得那么坚强、自信。”

后来回到国内,邓小平开始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从此紧紧地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

他的一生可以分为军旅生涯和政治生涯两个方面:

在军旅方面,抗日战争时期,他和刘伯承领导组建了一支可以和朱毛红军一样名留青史的伟大军队——刘邓大军,他们深入华北敌后,创建了太行、太岳等抗日根据地,像一把尖刀直插敌军心脏,大量牵制了敌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巨大贡献。后来在解放战争时期他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中原局、华东局第一书记。1949年9月,他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参加了开国大典。10月,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随后和刘伯承率部向西南进军,占领了云、贵、川、西康诸省,参加领导了进军西藏和西藏和平解放的工作,实现中国大陆的完全解放。

在政治方面,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他在这个会议上对中国共产党政策的历史转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立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同时,他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构想,按照这个构想,香港和澳门已分别在1997年和1999年回归中国。他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准则。在他的主持下,中国同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日本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恢复了中苏两党两国的关系,发展了

同周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他为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来进行现代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邓小平无论在军事还是在政治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正如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的,每一项伟大成就的背后,都必须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我们看到了邓小平的成功,但我们又是否了解他背后的艰辛呢?他在“三起三落”中所经受的苦难,在巨大变故中所保持的淡然,每一个都需要多么强大的内心世界,需要多么强大的承载力,这都是我们所无法企及的。

第一落,在20世纪30年代初,邓小平在中央苏区担任省委宣传部部长,因执行毛泽东正确路线遭到掌握中央权力的“左”的势力的批判和斗争,被撤销所任职务并受到党内“最严重警告”处分,贬为区委巡视员。后又在6月份又被中央军委调到总政治部担任秘书长。

第二落,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文化大革命”刚开始不久,邓小平就被指责为“党内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遭到全国范围声势浩大的声讨和批判。他当时担任的党中央书记处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务,未经任何正当程序便被撤销了。接着,随着林彪“一号令”的发布,已经65岁的邓小平又被发配至江西新建县的拖拉机修造厂劳动改造,当了一名普通钳工。到了1973年,才恢复总理职务,是为第二起。

第三落,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北京许多干部群众为悼念周恩来逝世,反对“四人帮”倒行逆施,自发地掀起了“**运动”。为此,邓小平又被指责为“**反革命事件”的“总后台”,并被撤销了所担任的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等党内外一切职务,只“保留党籍,以观后效”。 到了1977年,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恢复了职务,并且由此确立了新一代中央领军人物的地位,这是第三起。

三起三落,每一次都是由巅峰跌落到谷底,面对连续严厉的政治打击,若是我们常人,我想一定会精神崩溃,从此不再涉及政治,淡出政治舞台,过上清淡的普通人生活,但是这是邓小平,这是经历过长征,这是伴随革命一起成长的革命家,他面对一次次的打击,坦然的接受这一切,他没有自暴自弃,没有意志消沉,没有脱离政治舞台,因为他始终坚信,黑暗总会过去的,光明的太阳最终会突破层层乌云将光芒洒向中国大地,他在等待时机,在下放撤职期间,他没有徒劳的等待,而是在不断地思考改变中国的方法,他在为将来中国的发展谋道路,就像南宋陆游一样,即使赋闲在家,始终心忧祖国。这种种无不彰显了一代伟人无私无畏的品德,坚忍不拔的意志,海纳百川的胸怀,忧国忧民的风范。

读完了邓小平传,心情始终难以平静,伟人波澜壮阔的一生给我带来深深地震撼,作为一名大学生,尤其是在这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我们身上肩负的是振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使命,在这个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挫折,面对这些,邓小平已经给我们树立了最佳的榜样,我们始终要保持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磨练出坚强不屈的意志,敢于直面困难,这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发展,更是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邓小平传读后感a

邓小平传读后感

《邓小平传》读后感

《邓小平传》读后感

邓小平传读后感

邓小平传读后感

邓小平传读后感

(邓小平传)读后感

邓小平传读后感

《邓小平传》读后感

《邓小平传读后感.doc》
邓小平传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