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某技工院校学习考察报告

2020-03-02 01:04:1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赴XX技工院校学习考察报告

为拓宽视野、提升理念,积极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建设,2015年6月25-27日,由刘丽玲副书记、陈瑞江副院长带队包括机械系、电子系在内一行8人,对XX的XX市技师学院、XX市技师学院、XX学院、XX技师学院四所同类院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习考察。通过听取经验介绍、座谈交流、实地参观、边看边议等形式,学习了解各自院校的诸多先进经验,开阔了眼界,找到了差距,大家深感收益匪浅,启发很大,现将学习考察的有关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XX技师学院的发展状况

近年来,XX省政府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摆在突出的位置。在对技工院校的建设上,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不断加大投入,强化内部管理,技工院校整体办学能力和水平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为实施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培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建一批全国一流技师学院,通过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人才培养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和机制等举措,把技师学院打造成为XX省技工教育内涵发展的示范区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航空母舰”,助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

1、XX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技工教育工作,推动XX省技工教育取得跨越式发展。XX目前共有18所技工院校成功入围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项目,从2013年起,XX省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扶持3所技师学院(XXXX技师学院、XX省技师学院、XX机械技师学院)创建全国一流的技师学院。2014年XX省招生近30万人,在校生数达近90万人。

2、登高望远力促技工教育内涵发展。控制规模、调整结构、提升内涵、特色发展,这是XX省技工教育新的办学方针。以创建全国一流技师学院为抓手,XX省积极探索以提高质量和人才培养层次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道路。

1 高标准规划建设全国一流技师学院。适度控全日制招生规模,提高招生准入门槛,扩大对高中以上毕业生的招收比例,招收高中生比例达60%以上。培养层次全部在高级技工及以上,打造成为技师、高级技师研修、培养基地。同时承担四个方面的主要职能:探索有利于促进现代产业发展和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技能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政策和机制、开展高技能人才标准和工艺标准研发、打造世界技能竞赛品牌基地。

3、实施示范专业创建工程。XX将按照“做强品牌专业,提升特色专业,拓展新兴专业”的思路,鼓励各有关技师学院把示范专业建设作为创建的核心内容与重点之一,使其专业设置能完全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需要,所有专业均实现与行业、企业共建。

4、实施师资培训提升工程。XX省设立1600万元额度的技工院校师资培训专项资金,用于实施技工院校师资能力提升工程和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开展“双百双向”、“青蓝工程”等师资培训项目。

5、校企融合推行校企双制办学模式。积极借鉴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XX省正在建立和推行院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的“校企双制”新型办学制度,依托技工院校和企业双方优势资源,通过政府出政策、企业出岗位、院校出学位,校企联合招生招工、送岗送学、双制培养,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双主体作用,着力探索开展招生即招工的全日制双制班和招工即招生的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模式,目前已有30多所学校成为“校企双制”办学试点。三年来,XX省共有38所技工院校与113家大行骨干企业开展了对接合作,占全省155家大型骨干企业的73%,为这些企业优先输送毕业生3.89万人,开展校企双制办学培养了1.79万名技能人才,培训在职员工8万余人次,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生产实训中心260个。

6、创新机制优化技工教育工作环境。“十二五”期间,XX省每年安排1亿元用于技师学院建设;继续每年安排5000万元用于技工学校实训中心建设,同时,每年分别安排1600万元、5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开展技工院校师资培训和校园对接产业园工作,安排3亿元资金用

2 于扶持全国一流技师学院创建工作。目前,XX省技校每年可用专项资金增加到6.96亿元。

7、通过技能大赛,为学生搭建就业平台。把职业技能竞赛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和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XX省每年参加大赛项目达30多个,在全国技工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数控制技能大赛等国家级比赛中多个项目独占鳌头,特别是在2011年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上,XX省技工院校选手获得网页设计第六名;在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夺得2枚铜牌、6个优胜奖,占中国奖牌数的1/2。

8、建立了技校工作进展定期汇报交流制度,提高XX省技工院校领导班子的业务能力与素质,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国家和省组织的各种业务培训外,并且每两个月选择一个主题召集省技工院校进行汇报交流,不仅及时掌握了解各学校工作进展情况,也有助于相互学习借鉴,同时,还可以就最新的政策举措进行研究部署。

9、统筹职业教育发展。XX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技工教育,出台了《XX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统筹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决定与规划纲要、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等有关技工教育政策,在2011年就出台了技工院校与职业学校在发展规划、招生平台、经费投入、资源配置和人才培养评价标准等“五统一”政策,确立了技工院校与职业院校“双轮驱动、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二、考察的主要收获

这次考察的四所同类院校及公共实训基地,他们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模式,成功的校企合作经验,显著的教育教学成果,跨越式高速度快发展的创新机制,以及勤于创业、勇于创新、敢于创造的精神,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归纳为以下九个特点: 特点之一:办学理念新。

XX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思想解放最早的省份,走访的XX、XX、XX,无论是哪所学校,都给人留下“理念先进”这样深刻的印象。

3 XX技师学院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平台,与国内外同类院校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与知名企业结下了深层次的合作;院长刘海光是XX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的院长,刘海光院长是原扬州技师学院院长、江苏扬州中德培训学院院长,担任XX技师学院院长后便将其中德联合办学的理念带入该院,并建立了“学习型工厂”,创建最接近企业的实践教学、能产生双重价值的培训、把培训内容与企业流程相链接、将培训与就业相链接,并聘请外教担任“学习型工厂”的教学工作。

XX技师学院秉承“技能教育、技能就业、技能成才的办学理念,实施“以市场岗位需求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主线,以掌握两项技能为特色,以职业素质提高为基础”的技工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XX技师学院结合XX省及XX市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需要,在专业设置上坚持与市场接轨,以就业为导向,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与阿里巴巴合作建立电子商务实训基地,成为电子商务专业的领头羊。

XX省技师学院作为XX省人社厅直属学校,以“崇德尚技、博学精工”为办学理念,根据新型产业的需求,开设“工业机器人”专业,按照一体化教学改革要求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

XX市XX技师学院“育人以德为首、成才以技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转变办学观念,坚持走规模发展、内涵发展和科学发展之路,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具有国际眼光和超前思维意识,善于学习和引进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和办学成果,创造了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新模式。

特点之二:发展速度快。

XX紧紧抓住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的机遇,认真理解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抓住重点,快速发展,办学规模迅速扩张,办学实力迅猛增强,在校生数量和教学质量快速提高。为支持技工教育的发展,XX省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扶持3所技师学院(XXXX技师学院、XX省技师学院、XX机械技师学院)创建全国一流的技师学院。XX省政府及XX市政府出资11.3亿用于整合后的新校区建设(基础建设、设备采购、

4 师资培训等)。XX技师学院以XX市公共实训基地(与XX技师学院隔路相望)为依托,将新校区建在XX市职教园区,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服务性功能。这些院校办学实力强,实习演练基地建设和企业接轨,特别受到企业的青睐和支持。师资队伍建设上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不断增强办学实力。各院校在校学习的学生数量稳步增长,几所技师学院均具有万人以上的办学能力。

特点之三:结构层次高。

从我们考察的情况看,这些院校的教育教学结构经过多年的调整,已经高度优化,高度集中,并且特色突出。XXXX技师学院把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定位于是颠覆性的教育变革,一批十分年轻的教师队伍,站在技工院校课程改革的前沿,正引领着我国技工教育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最新潮流。XX技师学院在教师引进上打破传统思想,招聘企业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毕业生,并经过教学能力的培训及考核合格后方可聘用,具备技师(高级技师)+本科条件可直接解决编制。XX市技师学院是在全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过程中,以高技能人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由省委常委、副省长肖志恒同志亲自提议建设的技工院校。为适应企业对技能人才规格需求不断提升的需要,四所技师学院均设立了初中五年制高技班,高中三年制高技班,高中四年或四年半制预备技师班。逐步形成了以高级工为骨干,以预备技师为龙头的人才培养格局。其中高级工及高中生占所有学生的比例达到70%。

特点之四:环境吸收力强。

考察的这四所院校,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都具有吸引人才的特殊引力。一流的技工需要一流的教师,当地政府对技工学校的大力投入,沿海地区的优惠政策,对技工教育的先进理念,无疑是吸纳人才的“助推器”。在这些学校我们可以看到博士生、硕士生、海归人员比比皆是,德国、澳大利亚等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的专家和技术人员长期在校交流指导工作,学校成了人才的聚集地,这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育优势,沿海地区的环境及城市建设无形的在为技工教育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5 特点之五:技能竞赛氛围浓

四所技师学院中有三所学校都是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XX技师学院为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中国赛区XX省集训基地,XX省技师学院为世界技能大赛电子技术项目中国集训/选拔基地,XX市XX技师学院为世界技能大赛CAD机械设计项目和制冷与空调项目中国集训/选拔基地。XXXX技师学院于3月23日—3月26日组织了世界技能大赛部分参赛项目XX邀请赛,在含英、日、韩、美等国选手参赛的比赛中,XXXX技师学院的学生在CAD机械设计项目、空调制冷项目均斩获了

一、二等奖。另外XXXX技师学院学生在之前的世界技能大赛4进2的选拔赛中成功的获得了第43届巴西世界技能大赛CAD机械设计、制冷与空调、信息网络布线、网络系统管理四个项目的入场券。四所院校均拥有国家级技术能手、省市技术能手多人。

特点之六:实训设施完善

几所技师学院在各个专业中均具有完善的先进实习实训设备。XX市政府安排6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XX技师学院实训设备的购买,重点武装6个实训中心;XX省技师学院光建立的工业机器人专业一体化实训设备就近500万元;XXXX技师学院仅一台车铣复合中心(7轴)含装调、工量刃具等附属设施花费近1000万;XX技师学院所购置的数控设备大多为瑞士进口设备。

特点之七:校园文化浓厚

XX省技师学院一进入校门就是一个校园文化长廊,道路两侧几乎每隔10米左右就有一块牌匾,内容涵盖教师简介、技能大师简介、技术能手简介等。XX技师学院、XX技师学院、XXXX技师学院均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为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建立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特点之八:师资培训力度大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建设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的能力决定了学校发展的上限,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几所技师学院非常都会根据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每年都会拿出一定的经

6 费根据专业及产业需求推荐3—5人赴职业教育圣地德国等国家进行培训,学习国外的先进职教理念。另外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开展教师对外交流、校本培训等。

特点之九:校企合作、校际合作成果显著。

几所技师学院建立了多种校企合作模式,合作企业广泛,签订都是深层次的企业合作,其中有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校际间交流,积极与国外院校(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奥地利维也纳应用科技大学、德国()大学等)开展合作,签署合作协议。初步形成技工教育体系的现代化、国际化。

三、感受和启示

这次四校学习考察之行,是一次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技工教育的好机会,也是一个反思不足,谋划重点,明确方向的好过程,我们从中得到“四点启示”。

一是有眼力才有魄力。四所院校的成功发展,首先得益于他们具有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他们不仅夺开放之先机,而且紧紧抓住国家对职业教育几次大的政策机遇,以开阔的眼界、超前的思路、超凡的措施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在考察中我们鲜明地感受到,除了政策、地缘条件等一些不可比因素外,我们之所以和人家差距较大,最根本的、最重要的还是差在思想上,差在精神上。走过的这些学校,听对方介绍经验,全都是从加快发展的角度出发,只要认准的事,就大胆试,大胆闯,就讲怎么干,不在意怎么看,体现出了唯发展是举的工作魄力。从我们的实际看,现在已经远远落在了后面,决不能再按部就班,坐失良机,止步不前,必须解放思想,登高望远,只争朝夕,勇于创新,敢于拼搏,唯有如此才能加快学院的发展。

二是有“外力”才有活力。考察的这学校,无不把校企合作、国际间交流合作、校际联手借助外力发展作为强校的重要手段,采取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招大商,引大资,上大项目。

7 三是有载力才有张力。四所院校大手笔规划建设的新校园区,已经成为吸引学生就读和企业投资的最佳载体,以高起点的规划、完善的基础设施、一流的管理服务,优质的教育资源,吸纳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这些学校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储蓄所,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突出。“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要加快我院的发展,实现龙江旗帜的目标,必须把学校基础建设摆上“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

四是有实力才有引力。XXXX技师学院在一体化课程改革上做的努力,是经过大胆的尝试的重要举措,几年来他们紧紧抓住教学改革这一学校发展的关键环节,开拓创新,在专业设置、教学模式、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教育教学实践中创立八大品牌优势,确立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的新理念,通过选送骨干教师赴国外培训,激励学历技能提升等长效机制,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因为有了教学上国内首屈一指的实力,也就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和资金的聚集,引起国内外同行高度关注和尊敬,形成了良性发展和最具吸引力的职业院校。

四、几点建议

XX同类学校的成功经验和作法可资借鉴。可比与不可比并不重要,重要是的我们受到了鞭策,拓宽了思路,重要的是我们要在可比中深刻反思,迎头赶上,在不可比中立足实际,创造业绩。学先进,重要的是学精神、学思路、学作风、学胆略。根据他们经验,结合我院的实际,我们有九点建议。

建议之一:XX等南方省份积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建议市政府积极推动,由人社局牵头,汇同发改委、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到南方省份实地考察,加强技工院校的全面建设。

建议之二:充分利用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有关政策,加大对技工院校基础建设及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南方省份则采取积极措施,通过实施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并以财政拨款、教育专项资金、再就业资

8 金、失业保险资金等方式对技工院校直接投入。XX市从财政直接拨款11.3亿元,进行XX技师学院新校区建设。

建议之三:加强对省厅直属院校的扶持力度。去年,XX省拨给XXXX技师学院教学设备投资就高达6500万元。我省因尚属经济不发达地区,全省每年教育专项资金仅有 1500万元,在资金的投入上无法与XX相比,过去的做法是分散到各个院校使用,形不成强有力的支持,如果省厅将这部分专项资金用于对直属院校的教学设备投入,把有限的资金集中投入使用,攻其一点,将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另外,省厅直属院校应比照XX市对技工院校学生每年1200元财政补助,支持厅直属院校解决目前的资金短缺问题。

建议之四:制定有利于技工教育发展的技工院校招生政策。目前我省技工学校招生步履艰难,其原因有很多,但是技工教育和普通教育在招生中不处于同一个平台的现象十分突出,当地教育部门要求各中学不得将生源流向技工院校,即使到技校就读的学生也是本校的淘汰生,对技工教育的发展环境十分不利。将技工学校纳入教育部门统一的招生规划中。

建议之五:进一步加强技工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技工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做好人才稳定工作。一是要开阔技工院校教师的视野。通过选派骨干教师赴职业教育开展好的国家进修学习,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掌握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动态和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趋势,瞄准国际先进水平。二是加大对技工教师的培训力度。没有一流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把教师培训工作提升到发展职业教育的“首中之首”的高度去认识,把教师培训工作作为一项制度常抓不懈,通过长期系统的专业培训,及时提高技工教师的整体实力,提高教学质量,与国际高水平接轨。三是努力做好人才稳定工作,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对于急需引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简化聘任手续,开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在职称评聘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在教师生活福利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妥善安排,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心情舒畅地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

9 建议之六:加强对各种专项资金使用工作中的疏通工作。XX省在对技工院校的投入方面,除了政府利用财政拨款外,还出台了对教育专项资金、就业资金、社会保险资金等使用办法,放宽了在技工院校建设中的使用权限,扩大了资金的使用范围,减轻了财政投入的压力。

建议之七:加大对学校的实质性整合。由于不是实质性整合,各自校区分片管理,达不到优化资源的整合目的。因此必须打破八校目前的条块分割的格局,集中优势实现实质性整合。

建议八: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建议九:根据产业升级要求适时开设特色专业,打造品牌专业!

10

赴兄弟院校学习考察报告

赴某考察报告

赴某考察报告

赴某考察报告

技工院校工作总结

技工院校工作汇报

赴某学习虹鳟鱼养殖的考察报告

赴某学习虹鳟鱼养殖的考察报告

赴泰国学习考察报告

赴温州学习考察报告

《赴某技工院校学习考察报告.doc》
赴某技工院校学习考察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