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2020-03-02 19:31:5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常见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1、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其所具有的认知、情感、社会等方面的特征都将对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产生影响。进行学习者分析,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和学习风格,以便为后续的教学系统设计步骤提供依据。通常学习者分析包括:对学习者认知发展特征的分析,对学习者的起点水平分析,确定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变量,对学习者学习风格的分析,对学习动机的分析等。

2、学习需要分析

学习需要分析的目的在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对解决问题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确定最终要解决的问题;后续问题解决策略的选择和评价标准的确立将以此为基础进行。学习需要分析就是在给定的情境下,运用内部参照需要分析法或外部参照需要分析法等方法,揭示学习者现状与期望之间的差距,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设计

在教学系统设计中,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规范,直接影响到教学是否能沿着预定的、正确的方向进行。在学习需要分析阶段所确定的目标是教学的总目标。要使总的目标落实到整个教学活动体系的各个部分中去,必须对实际的教学活动水平做出具体的规定,即分析与编写具体目标的教学目标。在分析和确定教学目标时,为了避免目标的模糊性与抽象性,一般强调用行为术语来表述学习结果或描述学习者的变化,但这样做往往会使教学目标变得琐碎,难以把握。因此,还需要在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的指导下,针对教学目标进行分类分析和设计,这样不仅使得琐碎的目标变得有序,还可以防止目标分析中的疏漏与偏颇。

4、教学内容分析

分析教学内容的工作以总的教学目标为基础,旨在规定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和揭示教学内容各组成部分的联系,以保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内容效度。这一环节主要的工作有: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对教学内容的编排,确定单元目标,对内容进行初步评价以及分析教学内容类别及性质等。

5、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在教学活动中,选择与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是达到优化教学的重要前提。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一般认为应该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学科特点、教师特点、教学环境、教学时间、教学技术条件等诸多因素来选择并有机组合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整体优化。常见的几种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训练法、和实践法、合作学习法、示范模仿法、强化法等。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方法往往与教学媒体结合起作用,究竟哪种方法与哪种教学媒体结合起来最有效,需要教师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不断地尝试和探索。

6、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

所谓教学媒体的选择,是指在一定的教学要求和条件下,选出一种或一组适宜可靠的教学媒体,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媒体的选择比较复杂,一般地应该遵守目标控制、内容符合、对象适应等原则。

7、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 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总和。由于学生的需求不同,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也不同,不存在适用于一切教学活动的最优策略。教学设计者需要掌握一系列适用于不同目标、内容及对象的各种教学策略,在教学设计实践中选取并综合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创造出最有效的教学环境,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常见的教学策略有:加涅的“九段教学策略”、奥贝尔的“先行组织者策略”、“示范——模仿教学策略”等。

8、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通常包括制定评价计划、试用设计成果和收集资料、归纳和分析资料、报告评价结果等几项工作。

摘自《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考试说明》

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美术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常见教学环节标题

教学的基本环节

教学设计 环节

教学环节设计

有效教学的基本环节

三、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基本环节

常见瑜伽基本动作教学

《常见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doc》
常见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