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人的未来之路

2020-03-01 16:41:3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营销人的未来之路 前一段中国营销传播网销售管理论坛上的一个帖子——《营销人,40 岁的 时候你在做什么》——点击率很高,很多网友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设 计中的“出路”有不少:挣够钱退休、做咨询顾问、猎头、做代理商、作家、回学 校读书等等。网友的讨论很热烈,这也反映出了一代营销人对未可知前途的不安 与思考。当燃烧的青春都已经献给自己所热爱或者并不怎么热爱的营销事业之 后,等到不惑之年,我们又将如何选择脚下的路? 却顾所来径 当打之年的中国营销人基本上出身于 60 年代后期和 70 年代,这和中国改 革开放的时间有关。在上世纪的 90 年代,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确立,中国 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进入了买方市场,营销作为一种行业也逐渐确立。在市场化 程度最高的快速消费品行业,宝洁在 1988 年进入中国,可口可乐在 1984 年开 始在中国设立瓶装厂。跨国巨头的进入,不仅带来了资本、先进的生产技术,也 为中国培训出了第一批营销人才,这些人才经过 10 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历练,已 经逐渐成为各个行业营销领域的中坚。但是,不确定性依旧存在,虽然到目前为 止营销人才都是紧缺的,但是这种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一方面,不少企业急于 长大,急于寻找优秀的营销人才,但是另一方面,却有不少优秀的营销人才正埋 没在某个平凡的职位中,甚至是失业。 带给我们每位营销人尊严的是我们的职业和职位,失去这些,事实上我们也 昨天还是某某企业的经理, 就什么都不是了。 我见过太多 30 多岁的营销经理人, 一场公司的政治斗争或者一次企业间的收购行为,转眼间变成了失业者。我相信 有这样经历的营销人是不在少数的,这是个高流动频率的行业,我们已经不再奢 望过去那种终生被一家企业雇佣的事情了, 我们有更多的选择——然而这也意味 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即便你能一直不失业,但是,企业的层级是金字塔型的,做 主管也许只要一年, 做经理也许要五年, 做总监也许要十年甚至更长, 再往上呢? 你想过吗? 未来之路 曾经在一次培训中,我们做过这样一个游戏:双腿并拢的时候左右摇晃自己 的身体——你会感觉到很容易失去平衡; 然后双腿分开一定的距离再摇晃自己的 身体——你会感觉保持平衡其实很容易。导师通过这个游戏告诉我们,你的延展 度决定了你的安全感。这些“延展”就是你的专业技能、学识、人际关系网络、经 验…… 我们来看看几种类型的职业发展,让我们一起思考自己的未来,未来要做些 什么,现在要准备些什么。 第一种类型是站在职业金字

塔的顶端——至少, 沿着这条晋升之路坚持地走 下去。这条路确实很崎岖,你也会越走越孤独,并且,你也需要一些好运气。走 这条路的人,往往最初的选择就是非常正确的——虽然这也许带着点偶然。在外 资企业发展的营销人,能做倒高位的,往往有这样的一些特点:有着非常好的教 育背景、熟练掌握英语、第一家进的公司通常就是著名跨国企业、熟悉并擅长运 用公司政治。在内资企业发展的营销人,通常通往高位的必要条件是对老板非常 忠心或者深受老板赏识、对做市场有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手法、擅长学习也擅长整合各种社会资源。 也许他们中的一些人会永远为企业工作下去, 他们将是真正意义上一生都献 给企业的人。他们和发达国家在战后的那一代人一样,勤奋、忘我地以工作为中 心。营销总监、总经理甚至 CEO 将是他们的目标,而且其中有一部分人也必将 达到。 那么他们需要为自己准备点什么呢?近几年来的“逃离外企”现象,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外企经理已经碰到了职 业发展的一个“集体瓶颈”,而且这个尤以营销经理为甚——再划地细点,是以在 总公司以外的销售经理为甚。这些销售经理的虽然能力不错,但是在教育背景和 英语能力上,普遍不及总部其它部门的经理,并且多年的“FIELD SALES”生涯, 或多或少已经让他们有点不适应总部的沉闷气氛,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江湖习气。他们的“逃离外企”,说到底,是一种对延续职业生涯的渴望。对他们而言, 如果要在外资企业继续发展, 需要的是以国际化管理风格而不是本地化管理风格 来加强自己的工作, 并且还需要为自己多做一些继续教育的投资——这些教育也 许是 CEIBS 的 MBA 文凭,也许是掌握更为熟练的英语能力。那么,如果下定 决心走时下流行的“空降”道路,也许更要做的是对中国本土企业文化的再学习, 否则,只能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一直在内资企业发展的营销经理,事实上也有被“杯酒释兵权”的危险,草根 的民营企业也许会在草创时期用很多自身其实有很多缺陷的江湖豪客型的营销 人才,但是,守“天下”或者打更大的“天下”需要的是更多专业人才。以前你可以 不懂什么是 ROI 什么是 CRM、ERP 而照做营销不误,但是,更高的职位需要 你的知识也要与时俱进。你要学习数字时代不断被更新了的知识,要掌握不断出 现的各种各样的电子工具,指望不懂供应链管理还做营销的时间,可怕不长了。 第二种类型是自己创业,做经销商或者是做营销咨询顾问。 做经销商的路,迟走不如早走。新产品上市的成功性越小,做经销商成功

功的 概率也越小。渠道的变革,对这条创业之路有很大的影响。作为商品流通中间环 节的经销商,随着渠道变革正在完成一个“大小小大”的转变。区域同类别产品的 经销权垄断,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私营经销商企业的发展,至今已经有 10 多年的历史,近年来的显著特点是专业化和专业垄断加速。未来的区域内每个大 经销商将会越来越成为某类产品的代表——这个是卖水的,这个是卖化妆品的, 这个是卖打印机的,这个是卖空调的。经销商和制造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 也将越来越紧密,留给你创业的空间,也必将越来越少。糊口也许是可以的,但 是做大,需要的条件实在太多了,生意是会越来越难做的。现在要做大一个新产 品的难度要比十年前难太多了。我的不少同行们的创业经历也证明了这点,虽然 他们在营销上的能力比十多年前走出国有批发企业的第一批经销商们要强的多, 但是,最好的机遇显然并没有给到他们。他们也时常戏谑地说自己无非是“花钱 买了份工作”。小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是很弱的,你不长大,注定要成为渠道变革 的又一个牺牲品。对于他们而言,通过行业内积累的人际关系网络,找寻机会, 找寻突破口做大,成为细分市场区域内的翘楚是很重要的。 那么做营销咨询顾问呢?说实话, 其实做营销的人和做营销咨询顾问的人是 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现在自诩为“营销实战派”的顾问,我个人并不看好。他们 或多或少缺乏专业顾问的训练和经验,也或多或少给人以江湖术士的味道。做的 好营销的人并不见得一定做的好营销咨询顾问。之所以现在“营销实战派”顾问颇 为吃香是和我们的本土市场还不成熟有关的。这种“不成熟”你能指望它多久呢? 我想,尽管你可以骂麦肯锡不懂中国市场,但是,如果本土咨询公司想要做大, 他们还是你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未来, 也许你也可以转行, 做作家、做企业家、做教师……做什么都有可能, 对未可预知的未来,你可以做的是发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所在,为前景做更多的 规划。去学校充电、结交更多的朋友、积累更多的资金,甚至是写更多的营销和 管理的文章。 未来工作像什么 事实上,未来的工作性质也会发生不少变化。我相信人性化的趋势将越来越 明显,这点已经在西方和国内的外资企业中得到了体现。我们并不是为了工作而 生活,而是为了生活而工作。 SOHO、自由职业者近年来越来越多,也证实了这种人性化的趋势。我们更 多地考虑自己的家庭、考虑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营销这种高弹性的工作 也许也会出现变化,网络可以让你

营销人成长之路

我国中央空调未来营销之路

未来之路

未来之路读后感

4未来之路

读书笔记未来之路

《未来之路》读后感

《未来企业之路》读后感

建筑业未来三年之路

未来之路之预测

《营销人的未来之路.doc》
营销人的未来之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