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自测题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

2020-03-03 06:37:5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作业要求

第一章自测题

(请认真闭卷自测,自查学习本章的效果。不掌握理论,是难以实践的,何况我们的理论本身就往往阐明了应如何实践;每题16分,卷面4分,总100分)

一、《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

答:教学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在于揭示客观教学规律,通过建立自己的教学范畴和理论体系具体、系统地表述出来,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科教学论。

分析表明:学习是现代学科教学论范畴体系的逻辑起点。同时,筛选出整个课程的三个基本的教学范畴:发展、教学、心理,分别揭示了课程教学的三个本质属性:教学价值观、教学职能观、教学过程观。其理论展开则分别形成了“三维教学目标论”、“诱思教学和谐论”、“探究学习方式论”,这些理论的具体运用则形成了“认知教学设计论”,是三个教学范畴的综合运用,由此构建成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学习”则贯穿始终。

于是,“道法自然”,我们揭示了组成《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的四大部分理论的相互关系及整体结构如图5所示。

图5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从教学的基本功能出发,认识了教学系统的科学发展观乃是以学生个性地全面和谐发展为本,并将其具体化为开展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即“教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论”,是“发展”范畴的自然展开;然后运用我国优秀的和谐文化,认识了“教学职能观?诱思教学和谐论”,以四大教学规律奠定了教学系统的基础理论,是“教学”范畴的自然展开;接着,融合教学的四个子机制,以“教学过程观?探究学习方式论”,认识了教学过程的运行机制,是“心理”范畴的自然展开;最后,揭示了“教学技能观?认知教学设计论”,归纳出实现上述理论创新的具体操作规范,落实了实践创新,归纳出了“认知教学设计论”,是三个教学范畴的综合运用。

这就是《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的纲领。纲举则目张。

二、如何理解素质和素质教育?有人说:应该一手抓“应试教育”,一手抓“素质教育”。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答:综观现代世界范围的一切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民族素质的竞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进步程度,主要取决于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的提高,关键取决于教育发展水平。这就决定了: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便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舍此没有别的选择。

“素质”二字体现了教育目标,因而更形象、更生动、更具有时代特征。它充分体现了教育思想适应时代的要求而发生的深刻变革:从“以知识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

所谓素质,乃是人自身以先天遗传的生理、心理特征为基础,在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特别是教育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认识客观世界,求得幸福生存的全部必备因素。这就是说:素质是遗传性与习得性的和谐统一体。其中,习得性为素质的发展提供了客观依据。学校教育则为人的素质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时空条件。

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宗旨,使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简而言之,素质教育就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人的素质既有同一性,也有差异性,只有发展了每个人的素质的差异性,才能培养出全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优秀人才。这正是我们极为重视人的个性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基本原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共产主义社会看作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应该逐步使人具有某些自由个性的特征,

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特征,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就是实现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主体性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人才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有人说:应该一手抓“应试教育”,一手抓“素质教育”。这种说法不对,因为素质教育就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三、如何理解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如何理解“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答:

(一)教学是学校一切教育工作的主旋律

现代教育的基本功能主要是通过教学来实现的,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仍然沿用着三百多年来的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在基础教育阶段,课堂教学大致占学生在校活动总时间的3/4以上。这就决定了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最普遍、最基本的途径,是学校一切教育工作的中心、主旋律、重中之重。只有首先提高了教学质量,才能谈得上提高教育质量。

因此,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谁抓住了课堂教学,谁就掌握了素质教育的主动权,谁就奏响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嘹亮凯歌。

课堂教学既然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那么,教学改革就是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教学科学研究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先导工程。探讨在教学领域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适用于素质教育的学科教学论,及其在中小学各学科的具体运用,是我们研究的基本目的。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真正落实了,才谈得上人的素质的提高,才能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出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二)致力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始终是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理论界定是:“大面积”是指全体学生。振兴中华,需要各级各类优秀人才,并不只是高级优秀人才。“教学质量”是指学生个性在知识、能力、品德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发展,并不仅仅指考试成绩。

问题则在于什么是“提高”?所谓“提高”,是指某一集体以及构成该集体的每一个成员,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是以该集体的初始教学质量水平为基准,与某一范围内对照组的教学质量水平相比较而言的。就学生个人而言,也是如此,与自己的初始水平比较,与自己的进步幅度比较。因而,这种“提高”是相对的,而不是以理想化的优秀水平为标准,去进行绝对比较。

“提高”的标准,既要考虑“质量”,更要强调“效率”。也就是大家平时所说的: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我们始终认为: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诱思探究教学30多年来的大量改革实践表明:教师会教了,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总之,《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以构建高质量、高效率的有效课堂教学为宗旨。

四、如何理解教学系统的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为本”的三维内涵是什么?如何从多元智力论理解“全面发展”?如何以“和谐图”理解发展的评价原则?

答: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明确指出了发展的绝对性,永恒性,以及对事业的极端重要性。强调“发展”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共性。

科学发展观包含着发展的核心价值、基本内容和评价原则。

微观的科学发展观,既要遵循宏观的和中观的科学发展观,更要分析本身的微观特性,更具体地有针对性地明确自身微观的发展问题。

教学系统的科学发展观应该具体表达为:以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

这一教学价值观,要求把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放在教学过程的核心地位,深刻反映了当今时代发展的特征,揭示了教学的本质特征,强化了教学培养学生个性的历史使命,从而成为教学系统的生命和灵魂。

首先,“以学生为本”是指发展的核心价值,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

“以学生为本”明确的回答了:为谁发展?为培育学生个性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开拓型创新型人才而发展,这正是教育事业,特别是教学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价值定位所决定的。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礼记?学记》)可见,“教学相长”的本意是指:教师要“诲人不倦”,必然要做到“学而不厌”,和学生一样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但有人却片面理解,认为“教学相长”中的“学”是指学生,由此提出什么师生“共同发展”,甚至宣扬“互惠双赢”。

应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确实都得到了发展,但两者的发展不能相提并论。首先,性质不同。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系统本身的功能性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则是各行各业均存在的职业性发展;其次,价值不同。学生的发展是以自身的发展为价值取向,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的发展是以实现学生的发展为价值取向的发展,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再次,目的不同。教学系统是为了培育学生,不是为了培育教师而存在的,职前、在职培育教师完全是为了更好地培育学生。

“以学生为本”也回答了:靠谁发展?任何人成就任何事业,既不是靠生而知之,亦不是靠教而知之,全都是靠学而知之。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形成,不能靠教师讲授,也不能靠课程传递,而是靠学生自身在教师和课程引导下通过同化或者顺应,用一个个知识点循序渐进的构建起来。所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系统中处于自身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主体地位,此地位决不能动摇。

可见,认知心理学的同化理论,应该是“以学生为本”的心理学基础,没有学生自身的同化和顺应,就没有教学系统的基本功能的实现。 “以学生为本”具备三维内涵:其一,不是某一部分学生,而是全体学生,应该以全体学生为本。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学要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公平的服务。其二,不仅是指当代学生,而且包括未来若干代学生,就是多代学生。其三,对每位学生个体而言,不是获得单方面发展的学生,而是获得多方面发展的学生。

真正实现了“全体”、“多代”、“多方面发展”,也就保证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全面发展”是指发展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指出了“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毛泽东在1944年也肯定了一个人个性发展的需要:“„„解放个性,这也是民主对封建革命必然包括的。有人说我们忽视或压制个性,这是不对的。被束缚的个性如不得解放,就没有民主,也没有社会主义。”

教学的终极目标,乃是使每个人天生的秉赋得到充分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并非依靠外力使个体得到均衡发展,并非智育中各学科成绩全部优秀。教学应该重视人的自由发展,真谛在于道法自然,在于培育每个人的生命的天性,使其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顺其自然地获得全面和谐发展。

多元智力论阐述了个人遗传的智力,并非各种智力均衡存在,而是各有强项和弱项。教育、教学的任务,就是发现、强化强项,弥补、甚至淡化弱项,使个人以强项为基础,获得全面和谐发展。

这样的事例处处皆是。22岁的弱智青年胡忆舟(乳名舟舟)智商只有30,甚至连球是什么形状都不清楚。然而,在父母和社会的关怀下,他的智力的微弱闪光点却得到了充分发展,他的生命同样焕发出应有的光彩,使他既为社会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又在社会中找到了自己应有的精神世界。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亦可以说:舟舟也是一位个性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现实人才。这应该是对“全面发展”的应有认识。

强化个性品质的培养,应该是中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色,更充分地发挥他们的天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既为国家、为民族贡献一些具有独特性的天才,也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如果过分地关注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如果只喜欢学生唯唯诺诺,实际上却鼓励了学生的片面发展,

第三,“和谐发展”是指发展的评价原则。

三维教学目标,即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是教学系统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化,应保证知识、能力、品德的全面和谐发展,并以此作为评价原则。

我们不妨以“和谐图”的譬喻来理解“和谐发展”。如图1—1中的平面图所示。分别以三个圆表示“知识”、“能力”、“品德”。三个圆处于同一个系统中,他们相互影响,相互配合,其交集,即相互重叠的区域,我们称为“和谐区”,表示学生所获得的全面和谐发展。如果每个圆由单色构成,那么“和谐区”就是三种单色的复合色,我们称此复合色为“和谐色”。如果三个圆全部相互重叠,则“和谐区”最大,学生获得的全面发展最理想。

素质教育就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教学,就是保证“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三维教学目标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

三维目标中缺少了任何一维,“和谐区”就缺少了一种单色,就不是三种单色所组成的和谐色了,学生就陷入了片面发展。长期以来,各地盛行的片面追求升学率,严重的忽视了能力和品德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分低能者”,被称为“应试教育”;开展素质教育后,有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认为培养能力比学习知识更重要。提出了“以发展智力、能力为核心的新的教学观”,又在实际教学中实行“强化过程、淡化结果”等行动口号,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热热闹闹一场空”的怪现象,高考中的“南京现象,”就折射出这一畸胎的影子;文化大革命中片面的突出政治,搞“三机一泵”等忽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凡此种种,都是片面发展的教学,均谈不上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也都是与素质教学水火不相容的。

也可以从立体图来理解“和谐发展”。学生个性获得全面和谐发展,则以处于三维空间的点V表示。如果缺少了三维目标中任何一维或两维,点V将落到了某一平面上或者直线上,意味着陷入片面发展的境界,而成为一个残缺不全的人。

图1-1 三维教学目标和谐图

可见,能否和谐发展,则成为评价教学系统自然发展的最高原则。

“以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开启发展这个根本问题的钥匙,对整个教学系统具有灵魂的意义。有魂则聚,无魂则散。为了保证教学系统的健康发展,我们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必须时刻高举教学之魂。

五、如何理解“三维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中,应分别坚持那些基本要求?

答:为了实施素质教育,为了实现教学系统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必须坚持“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的三维教学目标。它既是教学生发的起点,也是教学复归的终点。三维目标都具体内含于各学科课程之中。

一、掌握知识

知识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认识与适应客观世界的经验总结和概括。实质上,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主观反映。知识的体系就是科学。广义而言,知识代表人类的总体认识和经验结晶。其中,学科课程知识仅是其具体成果的一部分,主要包含在传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之中。

(一)知识就是力量

创业素质总是建筑在丰富的知识基础之上。就社会而言,当今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实际上是知识的差距。没有科学知识的传播,就不会有经济的持续发展。就个体而言,知识的掌握是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的先决条件。

尽管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但基础知识从来都是一个人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它在课程体系中应该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保持相对稳定性。尽管知识在“激增”,在“老化”,但在基础教育中,那些奠定基础的知识,必须牢固掌握。何况,知识是知识经济的基本资源。没有广泛深厚的知识贮存,何谈创新?

因此,“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列宁)任何对“知识就是力量”产生怀疑、或者忽视的观点,都是极为错误的。

(二)知识教学的基本要求

学科课程教学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认识世界与适应世界所需要的本学科的最佳基础知识结构,就是指在本学科中那些最普遍、最基本、最具有代表性的概念、规律和思想组成的知识系统,并且是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能够被学生所接受、理解,难易适度的知识系统。

在任何情况下,知识及其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都不能动摇。这是因为:能力的发展和品德的培育,只能在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离开知识的学习过程,能力和品德就成了空中楼阁。

应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放在知识教学的首位。最根本的是让学生在体验性、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牢固地掌握具有迁移力的生动活泼的知识结构。如果不经历真正的体验、探究过程,而单纯的传授、灌输知识,其结果,既难以获得具有生命力的有用知识,更谈不上发展能力和培育品德。这正是我们把掌握知识作为了三维教学目标的首位的基本原因。

二、发展能力

(一)能力的内涵

所谓能力,是指顺利完成一定活动的心理特征,客观上表现为顺利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

能力总是与一定的活动任务联系在一起的,总是和某种活动的定语相联结,如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工作能力等。知识可以遗忘,但能力往往伴随人的一生。因此,现代教学论特别强调发展能力。在素质教育中,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全面发展的“重点”,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当前,关于能力的提法很多。在具体教学时,各学科都要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科学还要注重实验操作能力;语文和英语教学则要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等。总之,各学科要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所侧重。

(二)发展能力的基本要求

能力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只能在动态中形成,必须创造形成能力的时空条件。一般来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形成,主要通过“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两种途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实现体验性、探究性学习,既能使知识活化,更能充分地发展各种能力。

发展能力一定要结合知识的学习过程去进行。课程有其能力价值,它凝聚在知识之中,不思则暗,深思则宽,不着重分析、挖掘,不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就会落空。

凡是学生能够运用感官自己亲身体验的,应该让他们去独立完成,凡是学生能够自己思维的,应该让他们去独立思考。学生亲自投入教学活动,认识了客观规律,就能逐步学会;亲身投入过程中,会找规律了,就能逐步会学了。那种“教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的教学弊端,完全剥夺了学生创造性思考和实践的机会,还谈得上培养能力吗?

发展能力必须持之以恒,并要结合知识体系有目的、有计划、有序列、有层次地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提高。发展能力和培育品德一样,不能像掌握知识那样立竿见影,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春风细雨,点点滴滴;寓于知识,潜移默化;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各科协作,各尽其能。

能力有其独特的结构,往往与科学方法、基本技能紧密结合在一起,它凝聚于知识之中,又往往由知识转化为一些独特的能力。因此,要特别善于挖掘和运用科学方法,并注意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其熟练掌握应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三、培育品德

个体人自身相对稳定的个性品质的总和,称为品德。

历来的教育都把“传道”放在培育人才的首位,即所谓德育,表明了培育品德的重大意义。因而,培育品德也就必然成为课程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

人的能力特征和品德特征的总和,则构成了一个人的人格。一个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既应该掌握丰富的知识,更应该具备高尚的人格。

(一)品德的心理基础

认知系统和情意系统是同一心理活动的两个方面。在人们的一切实践活动中,认知系统的职责是认识客观世界,情意系统则起着动力功能,它们共同构成了人们认识世界与适应世界的心理运行机制。情意因素能够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大脑神经细胞的活动,对认知因素产生着更为巨大的影响。情意因素不活跃,必然影响一个人智能的发展,对于一个人在一生中能否取得成功往往起着关键作用。

我们在教学中也常常发现,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并非智力差,而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他们的情意因素没有充分发挥动力调控作用。表现出对学习没信心、没兴趣、缺乏毅力等。如果我们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加以诱导,他们也能迅速赶上去。

可见,品德是以人的情意因素(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等)为其心理基础。

(二)培育品德的基本要求

品德的具体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人类的、特别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所结晶的崇高品质,都内含在品德之中。

具体来说,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体系,应该包含四个维度: 1.政治品质。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等。

2.思想品质。乃是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核心。譬如,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成功心态、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等等。

3.道德品质。世界各国均在大声疾呼:当代青少年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怎样做人”?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历来具有优秀的传统美德和行为规范,其中许多并不需要现代包装,就可以继承下来。绝不可脱离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去构建所谓“全新的德育体系”。

4.科学品质。坚持科学,反对迷信。譬如,献身科学的理想和信念,追求真理的火热情感和坚强意志等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习惯、科学作风,以及创造精神、严谨学风等。一个科学品质低下的民族,是难以实现四个现代化建国战略的。

显然,这四个维度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

课程教学中的培育品德和发展能力一样,要挖掘课程的教育价值,结合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要结合学生的具体行为规范在动态中进行。同时,要注重“以人育人”,重视教师的示范性,发挥身教的功能,时时处处潜移默化、感染培育。

和发展能力一样,培育品德也要特别注意持之以恒和潜移默化。

六、试任选一课题,分析该课程的基本价值。

答:振兴中华,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科教兴国,必须实施素质教育。这已经成为国家的意志和政策。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必须明确: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综观现代世界范围的一切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民族素质的竞争。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进步程度,主要取决于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的提高,关键取决于教育发展水平。这就决定了: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便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舍此没有别的选择。

“素质”二字体现了教育目标,因而更形象、更生动、更具有时代特征。它充分体现了教育思想适应时代的要求而发生的深刻变革:从“以知识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

所谓素质,乃是人自身以先天遗传的生理、心理特征为基础,在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特别是教育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认识客观世界,求得幸福生存的全部必备因素。这就是说:素质是遗传性与习得性的和谐统一体。其中,习得性为素质的发展提供了客观依据。学校教育则为人的素质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时空条件。

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宗旨,使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简而言之,素质教育就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人的素质既有同一性,也有差异性,只有发展了每个人的素质的差异性,才能培养出全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优秀人才。这正是我们极为重视人的个性获得全面和谐发展的基本原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共产主义社会看作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应该逐步使人具有某些自由个性的特征,

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特征,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所谓素质教育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就是实现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主体性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人才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现代教育的基本功能主要是通过教学来实现的,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仍然沿用着三百多年来的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在基础教育阶段,课堂教学大致占学生在校活动总时间的3/4以上。这就决定了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最普遍、最基本的途径,是学校一切教育工作的中心、主旋律、重中之重。只有首先提高了教学质量,才能谈得上提高教育质量。

因此,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谁抓住了课堂教学,谁就掌握了素质教育的主动权,谁就奏响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嘹亮凯歌。

课堂教学既然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那么,教学改革就是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教学科学研究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先导工程。探讨在教学领域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适用于素质教育的学科教学论,及其在中小学各学科的具体运用,是我们研究的基本目的。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真正落实了,才谈得上人的素质的提高,才能为国家、为民族培养出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始终是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理论界定是:“大面积”是指全体学生。振兴中华,需要各级各类优秀人才,并不只是高级优秀人才。“教学质量”是指学生个性在知识、能力、品德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发展,并不仅仅指考试成绩。

问题则在于什么是“提高”?所谓“提高”,是指某一集体以及构成该集体的每一个成员,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是以该集体的初始教学质量水平为基准,与某一范围内对照组的教学质量水平相比较而言的。就学生个人而言,也是如此,与自己的初始水平比较,与自己的进步幅度比较。因而,这种“提高”是相对的,而不是以理想化的优秀水平为标准,去进行绝对比较。

“提高”的标准,既要考虑“质量”,更要强调“效率”。也就是大家平时所说的: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我们始终认为: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诱思探究教学30多年来的大量改革实践表明:教师会教了,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

总之,《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以构建高质量、高效率的有效课堂教学为宗旨。

诱思探究学科论第一章自测题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第一章自测题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第一章自测题(定稿)

第二章自测题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第三章自测题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第二章自测题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作业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DOC)

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作业

《第一章自测题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doc》
第一章自测题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