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考察学习报告

2020-03-02 11:14:0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关于赴上海市考察学习报告

2012年8月15日,在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绿色建筑中心的六位成员开始了为期4天的外出专业考察。这次去的地方是上海,是我们第一次集体外出考察,对于我们建筑行业的学子来说,接触一些现代的大都市、看看一些经典的建筑以及参加一些建筑方面的展览都是件帮助非常大的事情,让我们的眼界不会局限在学校里我们仅仅看到的东西,而是让我们更多的去与时俱进,不与时代脱轨。同时感谢老师给予我们这次外出考察的机会,让我们有机会学到很多,拍到了很多对我们专业有用的照片,还收集了一些相关资料。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汇报如下:

展览篇

一、诺曼福斯特展 15日下午达到上海后,就直向奔诺曼福斯特展。这次展览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现自1967年事务所成立以来,在20个国家完成的227个项目。主题涵盖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超高层建筑、城市规划、历史以及文化,展出的内容突出了事务所作品类型的多样性,展示了多个事务所目前正在中国进行的项目的细节,包括杭州中信银行总部大楼、位于南京的一幢新大厦以及位于上海的万通房产开发项目,体现了福斯特事务所在中国项目日趋增长。

展览同时展出了已完成的部分高端项目的初始模型和草稿,如北京国际机场、汇丰银行、香港赤腊角机场(香港国际机场)、启德邮轮码头以及香港新九龙文化区等。此外还有法国的米洛大桥、纽约的赫斯特大楼以及伦敦的瑞士再保险总部大楼等作品也悉数参展,参观时还意外邂逅了曾在世博园内与我们相识的阿联酋馆,让人倍感亲切。这些珍贵的模型和图片,将事务所过去四十年以来的作

品,以时间轴的形式一一呈现,从过去,到现在,然后展望未来。通过展示草图以及从与业主初次会面到建筑竣工,再到使用后研究的设计过程的特殊展示,为访客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深入了解福斯特事务所工作内容的机会。这两百多件作品不仅展现的是“建筑之艺术”,它们还在向人们传递着建筑设计的价值观。

二、上海新国际 博览中心——集成住宅、木别墅暨轻钢房屋展览会。 据了解,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由美国Murphy/Jahn设计事务所设计,是一最具现代艺术性的展览场馆,整个展览设计概念高效、简洁、清晰。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的入口大厅,明亮气派,可安排来宾登记、信息查询或作为小憩、洽谈之地。观众从这可方便快捷地进出各个展厅。整个展馆高挑宽敞,设施先进,配备齐全,能满足各类展览会的要求。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它的建立不仅为展览界提供了崭新的舞台,也将成为上海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据会展相关负责人员介绍,本届展会将展示:各类集成房屋、木质别墅、组合式吊装房、集装箱房、木塑复合材、科技木、阳光板、耐力板、屋面瓦、塑钢门窗、及其它配件及材料等。我们这次主要参观了W2集成住宅、木结构馆。

我在参观一些展览品及与专业人员的交谈中了解到,集成住宅的房屋体系可分为三类,即冷弯薄壁型钢体系,是由轻钢框架结构及复合围护构成,能够满足

单体各种规模的房屋建设需求,适用于7层以下建筑。钢木体系采用轻钢框架结构与木结构相结合的绿色建筑体系,适用于度假村、高档别墅、会所等建筑。木结构体系采用2x4的建造体系,适用于四层以下各类建筑。产品具有环保节能、抗震抗风、经久耐用、居住舒适和施工快捷等特点。它的类型有预制化特色房屋和预制化普通房屋。特色房屋最袖珍的可针对旅游市场的超小型度假屋;最低碳的可发展中国家的独立式及联排式保障屋;最快速的建造度假酒店的客房;最只能的可能源自给自足的智能化住宅;最奢华的可做当代简约风格的高档住宅产品。而普通房屋能够满足学校、养老院、医院、商业设施、新农村居民以及减灾救灾房屋等多元化的建筑需求。

虽然发展前景一片美好,但是,从现阶段的发展看,集成住宅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因为市场对轻钢结构住宅了解得太少,存在太多误区,把轻钢结构住宅等同于仅能遮风避雨的廉价房,却没有看到它各方面优秀的表现。这样,迫使企业在开拓自己的业务的同时,不得不进行常识扫盲。另一方面,目前正是开创初期,国内真正拥有集成住宅技术的企业太少,这导致市场上的产品良莠不齐,不合格的产品大大影响了集成住宅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在中国,轻钢结构住宅还是建造行业的一个新事物,它的集成化系统大大节省了建造时间,提高了建房的效率。可以预见,轻钢结构住宅的未来一定是充满了机遇与挑战。

会馆篇

一、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 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位于上海市市政府大厦的东侧,馆顶4只象征上海市的市花白玉兰的巨大白色钢帽在艳阳下熠熠生辉,她与西侧水晶宫般的上海大剧院一左一右相映成趣。总投资2.6亿元的城市规划展示馆主体高43.3米,地面5层,地下2层。城市规划展示馆不仅有利于市民参观了解城市的发展变化和未来规划,更有利于向国内外宾客介绍上海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情况,树立上海对外开放的国际大都市形象的展示。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的主题,是“城市、人、环境、发展”,它向人们叙述了上海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型大都市的演变过程,反映了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面貌的巨变。

一层大堂内的“上海之晨”艺术模型,拉开了游客参观的序幕,“百万市民大搬迁”的巨型浮雕与LED大屏演示墙,烘托气氛,进行各种演示。夹层的历史文化名城厅整体反映了上海变迁的百年沧桑,展示了上海城市发展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二层的临展厅综合反映了上海市民的整体文化、艺术修养。三层的总体规划一厅重点介绍了上海城市发展的今天与明天,以上海核心区域城市主题模型为中心,采用声、光、电集成技术反映上海至2020年,内环线内规划与现状的城市景观。四层的总体规划二厅重点展示了上海未来发展的各项专业规划。五层设环形临展展览厅及休闲观光环廊和多功能会议影视厅以及B1的“上海1930”风情街以上海30年代独特的建筑风貌,向观众展示上海近代典型的法式、英式、日式、西班牙等式的建筑和典型的石库门里弄。

二、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储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享有盛誉。站在博物馆大门前,看一下这个新馆的造型,他的设计是方形基座与圆形放射型相结合,有着鲜明的空间感。“方”象征着四面发放,“圆”意味着文化渊源之蹲往复还,乇鹗馆的四座“拱门”弧线,体现了开放的世界。整座建筑犹如一尊放大有耳的中国古代青铜器。如果过从高空俯瞰,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圆盘形的房屋恰似一面巨大汉镜。不仅蕴含了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天圆地方”,凝聚着中华文明结晶,更体现了我们是基于现代科技,面向世界、面向

未来的时代感。从色调上看,整个馆的颜色是灰灰的、淡淡的米红色,给人以沉稳的感觉。

在参观过程中,发现有些游客戴着像耳机的东西,由于好奇便上去询问了情况,原来上海博物馆除了采用先进的消防安保设施、电化教育设施、文物图书资料电脑管理系统和楼房自动化管理系统、陈列室和库房有自动化控制温湿度设备外,各专题陈列室的讲解工作由事先编制好程序的轻巧听讲器担任,观众可以根据文物编号,使用按钮选择任何一件文物的讲解词,包括汉语和多种外国语种,陈列室还备有电脑控制的放象机,向观众提供各种有关的文物图象和专业知识。上海博物馆还建有一批研究工作专用室和用于学术报告和辅导活动用的演讲厅,设有同声传译和音象系统。这些一流的设施,为国内外游客提供了良好的参观环境,体现了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品位。

三、上海历史陈列馆

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位于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内,是反映上海近代历史变迁的形象陈列,展示面积达一万平方米.整个陈列馆由“华亭溯源。“城厢风貌”、“开埠掠影”、“十里洋场”、“海上追踪”,“建筑博览”、“车马春秋”七个部分构成。在“建筑博览”这个部分中展示的是各种风格,各种时期的住宅和名人住宅,比如:虹桥路2409号英国乡村风格住宅(今为私人住宅)、汾阳路79号法国晚期文艺复兴式住宅(今为工艺美术研究所)、中西合璧式的国立上海医学院附属医院等。

整个陈列馆内的展览布置以及通道的指引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值得学习的,怎么样做才能让人不走回头路的参观,不需要太多指示就能很顺利的引导参观者走完所有路线等这些问题在做一个展厅或者会馆的时候都是要考虑的问题。

建筑篇

一、外滩

外滩位于上海市中心黄浦区的黄浦江畔,它是上海的风景线,周围还有位于黄浦江对岸浦东的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地标景观,是去上海观光游客的必到之地。外滩有着 “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

建筑是外滩的一大特色,比如:底段与上段都是巴洛克式造型,中段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是上海高层建筑中最年长的建筑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设计上仿效英国古典主义,也参照日本帝国大厦的东风饭店;上海第一幢钢结构大楼有利大楼;日本近代西洋建筑与古典建筑风格相结合的产物,外立面采用花岗石的华夏银行;英国哥特式建筑风格,外墙采用花岗石贴面的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等等。

外滩除了建筑本身别具一格外,街景的装点也是别出心裁。外滩段的街廓建筑讲究个性,构成了拼贴的场景效果。单单新古典主义墙面和巴洛克山花墙就异彩纷呈,英国式的、意大利式的、法国式的、西班牙式等等。譬如,当初惠罗公司的新折衷主义风格,汇司公司和礼记洋行的新巴洛克清水红砖墙及扁平连券,汇中饭店相间的红砖白墙和印度式侧向柱廊,沙逊大厦的美国装饰艺术造型和绿色穹隆顶等,都是性格鲜明的建筑范例。路面是街廓的重要组成。材料的改换记录了时代的变迁。道路线型从折线变得弯曲,街廓天际线由平坦渐趋起伏,从四坡屋顶为主,到带有局部山花和穹窿的平顶渐多。除了建筑和路面,街廓还需要其他的装点要素。路灯、招牌、幌子、商标、广告等商业“行头”,甚至还有反映时尚的行人服饰、姿态特征,这些要素共同组成了街廓的场景。外滩段受西洋街景规则约束,“行头”一般在檐下门楣处,挑出墙面的距离严格受限。路灯以新艺术运动的铁花装饰最受青睐。而其他路段则多用中式装点,商号横幅可以跨街,招牌、幌子允许远挑,街景装点得如戏台幕布一般。

二、东方明珠塔

如果说外滩是上海的“万国建筑博览群”,是上海的风景线,那么东方明珠塔则是今天上海标志性景观。它于1991年动工,1994年竣工,其塔主体结构高350米,顶端天线桅杆高118米,塔总高468米,创造了当时亚洲第

一、98米,263米,350米处分别设有观光层,能让游客从不同高度鸟瞰上海市的风光。东方明珠塔从设计、施工到安装都是中国人自己独立完成的,它的建成,表明我国在超高层建筑中设计水平和施工技术已跃入世界先进行列。塔的外表造型,具有鲜明的东方传统建筑风格,选用了东方民族喜爱的圆体作为基本建筑线条,主体由三个斜筒体、三个直筒体和11个大小不同的球体组成,形成巨大的空间框架结构。远远望去,犹如一串明珠从白云蓝天中串联而下,直达绿地,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人们说,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打造一件建筑的精品往往从立意设计开始。世界第一高楼——阿联酋迪拜塔,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SOM设计的,设计理念为“沙漠之花”。在三个方向如花瓣张开,隔10层有一个平台,外墙采用不锈钢装饰条,在视觉上显得特别显眼。而中国的建筑师则是从唐代诗人白居易“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脍炙人口的名句中找到了设计东方明珠塔的灵感。中华民族深厚

的文化底蕴让中国自己的建筑师打造出这一无愧于中国无愧于世界的建筑经典之作。

三、同济大学及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同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

校,是中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 作为这次上海考察的最后一站,收获颇多。学校里面也有不少有名的建筑,比如文远楼,它是中国第一座现代主义建筑,包豪斯风格,传说如果同济地震,这栋楼绝对不塌。再是图书馆,远处看上去没有什么,但是仔细看,它的活动空间都是悬在空中,整幢楼只有中间落地,这对力的要求非常严格。另外是同济大学综合楼,这是为庆祝同济百年校庆建造的全国高校钢结构第一高楼,是一幢集教学、科研、办公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除了对学校里面的建筑有了一定的认识外,在园林景观上也有一定的学习。从乔灌木搭配、树池做法到园林小品、屋顶花园等。

四、上海虹桥站

在候车之余,参观了下虹桥火车站,它是一座高度现代化的中国铁路客运特等站。总占地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相当于3个**广场的面积。它采用的是大面积透明穹顶设计,最大限度引入自然光照以节约电能,同时大量采用太阳能发电、电能余热利用等多项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建有亚洲单体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通过站台两侧雨棚上安装的面积达6.1万平方米的太能电池板,每年可发电639万度,年减排二氧化碳6600多吨,节约标煤2254吨。这也是新型建筑新技术里面太阳能的利用。在这么大面积,人流量非常多的环境里,在如何使乘客能够有序走动,商场怎样布置能够吸引更多的顾客等问题都与交通道的设置有密切关系。

最后总结:

四天的考察学习很快结束了,回到工作室后我对这次的收获进行了整理与概括。通过这次考察,我的收获很大,开阔了眼见,同时也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审美观。除了看一些经典建筑,学习一些设计风格与理念外,还在一些细节上也增加了见识。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在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里面有个展览箱(右图所示)用的方法是侧拉式的,按照年代为顺序,可从箱子里侧面拉出展板,这样的方法不仅节省了空间,更加美观,而且由参观者自己拉出展板看内容,使它更加有神秘和趣味感,同时增加激发人的探索欲,另外一点就是这样对它有一个很好的保护性,因为平时都是放在箱子里面的。除了这个之外,展览馆里用展览墙、电子书本以及自己动手做模型等,在以后做展览馆的过程中都是可以借鉴的。

在考察学习后,我应该将这次所见所闻结合实际,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上去,并再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量。

汇报人:章君

汇报时间:2012年8月30日

上海考察学习汇报

上海材料展考察学习报告 (500字)

赴上海浙江考察学习情况报告

上海花卉园艺博览会考察学习报告

上海考察

上海考察

赴上海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赴上海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赴上海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赴上海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上海考察学习报告.doc》
上海考察学习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