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光缆验收报告

2020-03-02 13:44:2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电信光纤施工验收报告

工作概况

对集团原有光纤结构进行整改。

1、废除原有主干双模光纤,改换单模光纤线。

2、改变原有光纤结构走向,重新布局光纤网络结构。

示意图

改造前 改造后

3、更换光纤终端设备(改用高速单模光纤猫) 验收报告

施工单位:电信施工工程队

工程于2013年5月15日完成,预计施工期2天,实际施工期为4天。共铺设光纤线缆1.2公里、高速光纤猫6对、熔光纤接头16蕊.并应行政部要求对原有光纤线缆以及电话线缆规整。施工过程由集团行政部网管全程监督。 验收单位:集团行政部

施工单位:

验收单位:篇2:电信光缆线路工程验收

电信光缆线路工程验收

1、随工检验

(1)按国家机关规定,光缆线路工程均应实行监理制。由监理人员采取巡视、旁站等方式进行随工检验。对隐蔽工程项目,应由监理和施工双方签署《隐蔽工程检验签证》。

(2)光缆线路工程的随工检验,应按下表的项目及内容进行

光缆线路工程随工检验项目内容

2、光缆线路工程初步验收

(1)干线光缆线路工程初步验收(简称工程初验),应在施工完毕并经工程监理单位预检合格后进行。业主(省级)在收到监理单位“关于工程初验申请报告”后一周内组织工程初步验收。初验工作,一般可分档案、安装工艺、传输特性测试和财务、物资等四个组,分别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和评议。初验组认为有必要时可对隐蔽工程质量进行复查。

(2)光缆线路的安装工艺、传输特性应按下表的项目内容进行检查和抽测。安装工艺和测试数据应符合设计和规范的相关标准,测试数据还应与施工单位提供的竣工测试记录相符或吻合。

光缆线路工程初步验收项目内容

(3)初步验收会议应在全面检查和抽测后对施工质量进行评议,工程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标准的为合格。

(4)初步验收会议还应对施工图设计能否指导施工进行评议。施工图设计应达到的深度要求按相关规范或规定。

3、光缆线路工程竣工验收

(1)干线光缆线路工程的竣工验收,应由业主的主管单位(集团公司)组织进行。

(2)光缆线路工程竣工验收,应在初步验收合格并经3~6个月的试运行后进行。

(3)光缆线路工程竣工验收的准备,应由各业主(省级)组织竣工验收检查测试组,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①初步验收会议上提出的工程遗留问题应整改处理合格。

②中继段的光纤特性、光缆线路对地绝缘等指标,应进行近期维护普测的基础上进行重点抽测,各项指标应符合标准。

③检查、抽测项目,可参照初步验收的项目内容。

(4)工程竣工验收应对工程质量及档案、投资决算等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及有关管理部门的工作进行总结。竣工验收通过后颁发验收证书,正式投产。篇3:光缆验收规范

目 次

前 言 iii 1 总则 1 2 引用标准 1 3 定义 2 4 光缆的出厂检验 2 5 光缆材料的运输和仓储 2 6 光缆的到货检查和验收 3 7 线路复测 5 8 光缆配盘 6 9 光缆敷设 6 10 光缆接续 21 11 光缆成端 23 12 竣工验收 23 附录1 光缆开盘测试报告 28 附录2 直埋光缆底宽和顶宽及埋深要求 30 附录3 气送光缆硅芯管规格、性能和埋深要求 31 附录4 架空光缆的净距、挂勾程式和敷设工艺 32 附录5 光纤接头、光纤编号及光纤色谱表 34 附录6 光缆全程损耗测试记录 36 附录7 竣工技术资料 37 附录8 本规范用词说明 54 前 言

电力通信光缆是电力系统重要的基础设施,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是电力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规范和完善电力通信常用光缆的施工方法,保障光缆工程的建设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参考资料在正文“2.引用标准”中给出。

本规范的附录

2、附录

3、附录4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范的附录

1、附录

5、附录

6、附录7为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由广电通信中心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 广电集团电力通信中心、佛山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杰、何杰、林卫铭 1 总则

本规范规定了电力通信用光缆运输和仓储、到货开盘检验、安装和施工、竣工和验收要求,是电力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的依据。适用于本系统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电力光缆线路工程。

各种光缆线路工程所用器材的程式、规格、质量等均应符合本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工程中不准使用未经鉴定合格的器材。

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操作规程应贯彻本规范的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电力光缆通信线路,包括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和普通光缆。

本规范未列入之内容按设计文件办理。

本规范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属广电集团公司。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的条文。本规范实施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2357 通信用多模光纤系列 gb/t 9771-2000(所有部分) 通信用单模光纤系列 gb/t15972-1998(所有部分) 光纤 总规范(eqv iec 60793-1-1995) gb/t 7424.1-1998 光缆 第1部分 总规范(eqv iec794-1-1-1996) gb/t 7424.4-2003 光缆-第4部分:分规范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gb/t 12507.1-2000 光纤光缆连结器第1部分:总规范 dl/t 832-2003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788-2001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767-2003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用预绞丝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 766-2003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用预绞丝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yd/t 908-2000 光缆型号命名方法

ydj 44-89 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 jb/t 8137-1999 电线电缆交货盘 iec 60794-4-1-1999 光缆 第4-1部分:用于高压架空电力线的光缆 iec 60794-4:2003 光缆 第4部分:分规范-沿电力线架设的光缆 ieee std 1138-1994 用于公用电力线路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ieee标准 en187200:2001 电子元件质量保证一致体系—分规范—沿高压电力线(ocepl)架设的光缆

3 定义

3.1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opgw) 具有普通架空地线和光纤通信能力双重功能的复合线缆。 3.2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d)

自身包含必要的支撑系统可在电力杆塔合适位置上加挂的介质光缆。 3.3 普通光缆

用于常规埋地、管道或架空的光缆。 3.4 光单元

由光纤及其金属和/或非金属保护材料构成的光缆部件。 3.5 额定拉断力(rts) ad和opgw结构的计算拉断负荷。 3.6 最大允许张力(mat) ad和opgw在预期最恶劣运行条件下的最大张力,一般推荐为40%rts。 4 光缆的出厂检验

在光缆交货前,应根据合同进行出厂检验,除非另有约定。 必要时,应根据约定进行光缆与金具的适配性检验并签署验收报告。 5 光缆材料的运输和仓储 5.1 光缆的包装和盘具要求 5.1.1 光缆产品应盘装出厂,小尺寸的软光缆或设备内光缆可成圈出厂。每盘(圈)光缆只能是一个制装长度,除非另有约定。 5.1.2 光缆应紧密整齐地绕在包装盘上,每盘实际长度应根据经确认的配盘表规定的长度,不充许负公差。光缆的外端应当牢固的固定在缆盘内,两端应密闭并具有表示端别的颜色标志。通常,始端a为红色,末端b为绿色。其内端在不损坏缆盘的情况下应能很容易的移出不少于3m的长度,供性能测试用。 5.1.3 缆盘的筒体直径、最外层与侧板边缘的距离参见表1。 5.1.4 缆盘上应标明:

a) 制造厂名称和产品商标; b) 光缆标记; c) 长度; d) 毛重(kg); e) 制造年、月;

f) 表示缆盘正确旋转方向的箭头; g) 保证贮运安全的其它标记。 5.1.5 每盘opgw上应附有合格书,合格书上应标明: a) 盘号; b) 产品标记;

c) 每根光纤的光衰减实测值。 5.1.6 缆盘的尺寸和承重应符合要求。

表1 缆盘的筒体直径、最外层与侧板边缘的距离

光缆型式 缆盘的筒体直径 最外层与缆盘侧板边缘的距离(mm) ad 30倍光缆外径 60 opgw 25倍光缆外径 30 普通光缆 符合相关规定 符合相关规定 5.2 光缆附件的包装

a) 应用符合要求的纸箱、木箱、铁箱包装。 b) 对悬垂线夹,耐张线夹内层条应在其中心位置或安装起始位置涂有颜色标志,使金具缠绕长度符合要求。 c) 对耐张线夹外层条,在距心形环预绞丝两组交叉处应涂有颜色标志标出起缠位置,以确保预绞丝有效长度符合标准。 d) 每组预绞丝应备有标签,注有生产单位、生产日期、型号、适用缆径等。 e) 包装箱外应注明“防潮 勿压”字样并避免弯曲变形。 5.3 光缆的运输和仓储

a) 缆盘必须竖直放置,不允许平放和堆放,并要有防移动的措施; b) 光缆盘滚动应按标明的指示标志进行,但不得作长距离滚动; c) 光缆装卸应轻吊轻放,禁止将缆盘直接从运输机械上滚下或拖下; d) 在运输过程中要用适当的吊车或叉车,吊装时要用合适的缆绳从缆盘轴孔中穿过;用叉车时,不允许与外层的光缆相碰; e) 光缆应避免遭受挤压、冲撞和其他任何机械损伤,防止受潮和长时间暴晒; f) 若使用全木盘,在运输转移过程中和过程后,必须检查紧固钉是否需要重新整固。 g) 储运温度控制在-40℃~+60℃,如果超出这个温度范围,交付使用前应进行复检。 6 光缆的到货检查和验收

开工前,应对运到工地的光缆、器材的规格、程式进行数量清点和外观检查,如发现异常应作重点检查,对光缆、连接器等还应进行光学特性、电特性的测试。工程所用光缆器材必须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应核对厂方提交的产品测试记录所列项目及指标,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设计要求或订货合同规定。 6.1 到货检查 6.1.1 产品资料核对 a) 核对光缆的规格、长度、工程名称等,并与光缆施工设计图对照。检查出厂的测试记录和合格证。对照技术文件审查光纤的类别、几何尺寸、光学性能和光缆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等指标。 b) 审查配套金具的合格证和出厂检验记录,核对金具数量和型号规格是否与施工设计要求相符合。

6.1.2 产品外观检查 a) 检查缆盘包装是否损坏,再移去缆盘的包装材料和缆盘护垫,仔细检查护垫、缆盘以及缆盘上最外层的光缆外皮有无损伤,光缆端头封装是否良好,对于包装严重损坏或光缆外皮有损伤的,应详细记录,在光缆指标测试时作重点检验。 b) 仔细察看缆盘的中心通孔边缘,确认是否由于运输不当导致缆盘中心通孔受损以及通孔内是否存在障碍物。

c) 检查金具外观上是否有在运输中遭到损坏以至于使金具强度降低。

对于包装损坏严重或光缆外皮有损伤的,应做好记录,并在光缆开盘测试时作重点检验。 6.2 光缆开盘检验

6.2.1 结构及完整性检查

检查内容见表2,如有不符应作记录。 表2 结构及完整性检查

序号 检查内容 opgw ad 普通光缆 1 结构完整性及外观 √ √ √ 2 松套管色别 - √ √ 3 不锈钢管标识 √ - - 4 管内填充物 √ √ √ 5 光纤识别 √ √ √ 6 光缆结构尺寸 √ √ √ 7 绞合节距 √ - - 8 外层绞向 √ - -

9 内垫层和外护套的厚度 - √ √ 10 缆芯结构 √ √ 11 缆内填充物 √ √ √ 12 光缆标志 - √ √

13 标志的牢固性 - √ √ 14 计米标志 - √ √ 15 计米长度 - √ √ 6.2.2 开盘测试

光缆现场检验应测试光纤衰减常数和光纤长度,所测数据可与出厂数据对比,以核查在运输中受损的状况,该数据还可与安装后所测数据比对,以检验在安装过程中和接续后的变化(建议用同一台仪表)。

测试仪表应经过计量部门校验并取得合格证,测试方法按iec、itu-t、国标等规定。 光纤衰减偏差要求见表3。

长度偏差宜为0~+100m的正偏差。

光缆护层对地绝缘电阻应符合相关标准。

测试完毕后光缆端头应重新密封并恢复包装。

光缆开盘测试项目及格式见附录1。 表3 损耗测量精度要求

光纤类型 工作波长 单位长度衰减偏差(db/km) 精确要求 一般要求

多模光纤 850nm 0.1 0.2 1300nm 0.1 0.2 单模光纤 1310nm 0.03 0.05 1550nm 0.03 0.05 6.3 其他器材的检验

光纤连接器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互换性,带尾纤的连接器尾纤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外皮无损伤,连接损耗和尾纤各项参数符合合同规定或设计要求;

各种粘接材料、粘接剂、堵塞剂应检查其使用有效期,凡超过有效期的一律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管道光缆所用塑料子管的材质、规格、盘长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7 线路复测 7.1 路径选择

全面符合国家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综合考虑运行安全、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等因素。 明确线路起讫点及中途必经点的位置,按线路起讫点间距离最短原则。

一般应尽可能选择长度短、特殊跨越少、水文和地质条件好的路径;尽可能避开森林、绿化区、果木林、公园、防护林带等,当必须穿越时应尽量选取最窄处通过,以减少砍伐树木;尽可能少拆迁房屋及其他建筑物;尽量少占农田;尽可能避开地形地质复杂和杆塔稳定受威胁的不良地段。

在保障线路运行安全的前提下,为使线路建设更加经济合理,在某些区域不得不进行障碍跨越时,可适当考虑光缆对电力线、通讯线、铁路、公路、通航河流、房屋等的跨越。

电力特种光缆(ad/opgw)原则上随输电线路选择路由,并充分考虑光缆机械、电气及耐环境影响性能。

普通架空光缆、特种光缆的引下光缆等在跨越障碍物时,最小净距应符合附录4规定。 7.2 路由复测

以批准的施工图设计为依据,核对路由走向、敷设位置和接续点环境是否安全可靠、便于施工维护,如环境变化必须对施工图进行修改时,属小范围的修改由施工单位提出具体意见经建设单位同意确定;属较大范围的变动(如改变敷设方式、改变路由等),应做实地勘察,做出比较方案并经设计单位同意后报原批准单位批准。

复测中继段距离时应根据地形起伏丈量,核算敷设总长度应充分考虑接头重叠长度、各种必篇4:本地网光缆工程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定稿) 东莞本地网光缆工程设计、施工、验收规范

本地网光缆网是本地网业务的基础网络和主要载体,随着“光进铜退”不断深入推进,光缆建设不断增多。为延续本地网光缆工程在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的标准一致性,不断提高光缆工程设计水平和施工竣工质量,提升光缆资源占用规范性和光网资源数据准确率,提高新建光缆工程一次性验收通过率,确保光缆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及时转入维护,参考《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 5012-2010)》,结合东莞本地网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基本思路是:针对不同网络层级的光缆、不同的施工场景,制定不同的设计、施工、验收标准,即光缆网络分层级,光缆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分等级。

第一部分 光缆类型 1.1.中继光缆:连接不同镇区之间的母局或接入网机房(含模块局、光纤站,以下同)之间 的光缆,按资源编码规范要求以zjg作为光缆标识。 1.2.odn光缆:指各镇区内母局机房、接入网机房、光交接箱之间互联的光缆。 1.3.引入层光缆:指各镇区内母局机房、接入网机房、光交接箱连接光分线箱、接入点以及

各类应用型光缆,包括视频监控点、大客户、epon专线、c网、wifi、fttb等场景的末梢接入段光缆。

1.4.ftth光缆:指pon网络中,引入小区以及小区内连接光分线箱的光缆。 1.5.当出现新建光缆无法归类到以上四类光缆分类的情况,由验收组织部门负责召集各验收

相关部门开会讨论按以上四类光缆分类进行归类处理。

第二部分 光缆线路设计、施工、验收规范

管道光缆(含管道引上): 2.1.管道包含电信产权(包含电信租用)管道、非电信产权管道,以下管道光缆设计、施

工、验收规范无特殊说明的,为管道光缆设计、施工、验收通用性规范,非电信产权管道光缆施工、验收规范有不同的做特殊说明。 2.2.禁止在电力公司管道、下水道、污水管、排水渠内敷设光缆;禁止在非电信产权的管

道中敷设中继光缆、odn光缆。 2.3.非电信产权的管道包含客户或物业范围管道、其他通信运营商管道、非电力类市政公

共管道。 2.4.在他通信运营商管道、非电力类市政公共管道布放光缆,应取得业主同意,验收时应

提交业主方确认的管道使用确认书,光缆工程设计方案及施工应布放pe子管。 2.5.禁止在长途光缆管孔(含pvc大孔和pe子管)内敷设本地网光缆。 2.6.扩建中继光缆、odn光缆时,应结合网络系统的整体性,在光缆设计阶段,应优先考

虑不同道路的电信产权管道上扩建新路由光缆,以增强网络安全性。 2.7.在电信产权管道中,由于现场无管道(孔)资源,需与通信光缆同子管布放的要求明

确如下:24芯以上(不包含24芯)光缆不允许与光缆同子管布放;24芯以下光缆(包含24芯)可以与光缆同子管,且同一路由管道段(人井—人井之间)中同一子管不超过2条光缆,光交接箱下方引上处、管道架空或挂墙引上处,同一子管不超过3条光缆;引入光交接箱的非局向光缆,不得与连接光交接箱的局向光缆同子管;同子管布放段落应在竣工图纸上注明。

2.8.在电信产权管道中,由于现场无管道(孔)资源,需与通信电缆同孔布放的要求明确 2.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如下:禁止光缆与电缆同子管布放;中继光缆、odn光缆布放需要与电缆同大孔布放的,需由施工单位提交报告,并由建设、设计、施工、验收部门共同现场确认;中继光缆、odn光缆与电缆同大孔必须布放pe子管,避免电缆回收拉伤光缆;引入层、ftth光缆与电缆同大孔原则上要求布放pe子管,管道资源确实紧张的,允许布放纺织子管。 客户或物业范围管道(非电力线环境下):原则上要求布放pe子管或纺织子管;如受现场条件限制确实无法布放,可直接穿放光缆;客户或物业要求不放子管的,验收时应与客户或物业的现场确认。 客户或物业范围管道(电力管道或电力沟渠环境下):必须布放pe子管;施工前应提交现场情况报告(电子邮件);施工时,要求pe子管和光缆在远离电力线一侧布放;电力管道中布放pe子管和光缆,应避免与电力线同大孔;在井内对光缆做保护,并绑扎、固定到远离电力线的一侧或上方,禁止与电力线绑扎在一起;电力沟渠中应将pe子管和光缆沿远离电力线的一侧沟渠壁面固定、绑扎,禁止把子管和光缆直接放在沟渠底部。 子管敷设要采用三色或四色满容量敷设;经过非直通人手井的布放子管(含pe子管和纺织子管),必须将子管截开;pe子管在井内出pvc大管10~15厘米处截平,并套上塞鼓,不敷设光缆的空子管要套上子管端帽。 关于纺织子管的使用要求:144芯以上(包含144)优先采用pe子管,管道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纺织子管,需在竣工图纸上注明;中继光缆禁止使用纺织子管,只能使用pe子管。 在人井内应顺着井壁绑扎整齐牢固,新建光缆不能与其它光、电缆线交叉;光缆应绑扎在托架上,没有托架的应在人井内壁加装或利旧膨胀螺丝固定;光缆在转弯井内转角处要绕人井弯角外侧固定,井内光缆无需使用保护管对井内光缆进行保护。 井内光缆盘留不需要缠保护皮;引上处光缆盘留原则上放置在人手井内(距离引上点1~2个人手井);光缆盘留的绑扎和固定采用套塑扎线,不能用扎带或其它材料代替,绑扎点3~4个;管道光缆盘留圈(为圆形)直径50cm;两个光缆盘留间隔不超过1000米。 中继光缆、odn光缆井内光缆盘留要求:中继光缆、odn光缆井内光缆盘留原则上盘留在人井或双页手井内;人井内单个盘留长度10~12米,手井内单个盘留长度6~8米,光缆接头的两侧光缆各按以上长度一半盘留;每条光缆最少应在进入电信机房、光交接箱等电信设施前1~2个人手井内或机楼地下室进行盘留;光缆成端-成端、成端-接头、接头-接头等光缆熔接点之间长度达到1000米及以上的,路由中间应增设1个光缆盘留;光缆长度超过1000米的,每增加1000米,路由中间增设1个光缆盘留;光缆路由中间接头盘留的,应结合光缆全长考虑,在全程路由中均匀分布盘留。 引入层光缆、ftth井内光缆盘留要求:人手井内单个盘留长度5~6米,光缆接头的两侧光缆各盘留3米;光缆成端-成端、成端-接头、接头-接头等光缆熔接点之间长度达到1000米及以上的,路由中间应增设1个5 米光缆盘留;光缆长度超过1000米的,每增加1000米,路由中间增设1个5 米光缆盘留;光缆路由中间接头盘留的,应结合光缆全长考虑,在全程路由中均匀分布盘留。 遇到杆路架空或沿墙附属的管道引上点,设计和施工中,光缆盘留优先放置在引上前1~2个人手井内,若现场条件受限的,可固定在电杆头或墙壁上;引上处的盘留应结合光缆全程盘留一并考虑,不予重复盘留。 管道光缆应按设计进行盘留(含接头盘留),并在竣工图纸上标明盘留位置、长度; 光缆盘留应绑扎在托架上,没有托架的应在人井内壁加装膨胀螺丝或利旧固定;管道 2.19. 2.20. 2.21. 2.22.光缆盘留的固定采用套塑扎线,不能用扎带或其它材料代替。 每个人井内光缆要悬挂资源牌,光缆在引上人手井内和引上顶点位置要挂资源牌,资源牌要与光缆段资源编码一致,光缆牌的固定采用套塑扎线,不能用扎带或其它材料代替。 管道光缆引上处,原本没有引上管的,应采用pvc管或钢管增加引上管,出土高度2米,且一次性放满pe子管(每个大孔4条子管),要求pe子管向下穿过引下拐角处到达人手井内,向上到达吊线下沿20cm处;引上管应结合现场环境,采用抱箍、镀锌铁线(2.2以上)进行固定。 在人手井内新建管道引接、连接时(俗称“开窗”),禁止在人井口下方(俗称“井脖子”)开孔。 人井井圈损坏、井盖丢失、人井被埋等管道路由设施问题,不作为光缆验收不通过的

事由,相关维修问题由相关县级分公司负责整改,非电信资产人井由县级分公司负责联系业主整改。

杆路架空光缆: 2.23.禁止在树木、竹竿(梯)等非正常杆路路由上布放光缆;禁止在广电杆路、电力杆(塔)、

路灯杆、监控杆等非电信杆路上布放光缆。 2.24.原则上禁止跨越国道、省道、市级公路、镇区主干道(含双向四车道及以上)、繁华

商业街新建杆路架空光缆。杆路架空光缆跨普通公路、杆路架空过工厂或公司大门口,若原吊线没有悬挂反光标识的,需补充悬挂反光标识。 2.25.新建架空杆路,杆路走向、电杆拉线(撑杆)埋设位置、杆高杆距、拉线程式、光缆

接头位置、盘留光缆位置、杆路总长度等需与工程设计相符,新设电杆、拉线影响线路及交通安全,要加拉线反光套管。 2.26.新建杆路架空的,中继光缆和odn光缆吊线高度不低于6.5米,其他光缆吊线高度不

低于5.5米。 2.27.利旧杆路架挂光缆时,工程设计中应对杆路强度进行核算,保证安全。利旧杆路布放

光缆,要求沿线电杆不得有严重倾斜,倾斜10度以上的电杆,应在设计中做扶正方案;利旧电杆不得破裂、露筋,设计路由存在此类情况的,应在设计中做更换方案;利旧吊线架挂光缆时,工程设计中应对旧吊线机械强度进行核算,为保证吊线安全,要求不得利旧严重腐蚀或断股的吊线,应在设计中做更换方案或新增吊线;吊线下垂的,应在设计中做吊线收紧方案。

2.28.利旧杆路架空吊线跨路的,中继光缆和odn光缆吊线高度不低于5.5米,其他光缆吊

线高度不低于4.5米,不符合以上要求则需更改设计路由。 2.29.利旧杆非跨路部分的架空杆路,利旧杆路吊线高度不低于4米,不符合以上要求则需

更改设计路由。 2.30.沿架空杆路敷设的,附挂中继光缆和odn光缆的,同一吊线附挂不超过3条光缆(含

新增其他光缆施工),且禁止中继光缆和odn光缆与电缆混合同吊线;其他光缆允许与100对及以下电缆同吊线。 2.31.沿架空杆路敷设的,禁止光电缆同挂钩,光缆挂钩间距要求50±3cm挂钩均匀、不走

位,新建光缆与吊线、原有光电缆无交叉。 2.32.杆路架空光缆接头盒可以安装在电杆或者吊线上,并固定牢固。 2.33.杆路架空光缆盘留不需要缠保护皮;光缆盘留(含接头盘留)须安装牢固,盘留绑扎

整齐美观,符合设计要求;杆路架空中继光缆和odn光缆盘留圈(为圆形)直径50cm,其他光缆直径40cm,盘留长度和绑扎要求(含绑扎使用材料)参考管道光缆盘留标准。 2.34.新建光缆要求每条电杆悬挂资源牌,资源牌要与光缆段资源编码一致,光缆牌的固定

采用套塑扎线,不能用扎带或其它材料代替。 2.35.根据《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 5102-2010),杆路架空光缆与其他线路设施交越

时,最小净距离按以下要求执行:

替代)包封保护。

2.37.禁止在杆路架空路由上套pe子管敷设光缆。

挂墙光缆【不论是否利旧吊线】 2.38.挂墙光缆利旧吊线时,工程设计中应对旧吊线机械强度进行核算,为保证吊线安全,

要求不得利旧严重腐蚀或断股的吊线,应在设计中做更换方案或新增吊线;吊线下垂的,应在设计中做吊线收紧方案。 2.39.沿挂墙路由吊线要求采用钢绞线,禁止用铁线替代或采用光缆自承式施工;城中村、

工业区、住宅区等建筑密集区跨3米以内小路的可采用套塑钢丝绳或小型钢绞线施工;挂墙光缆跨普通公路、杆路架空过工厂或公司大门口,若原吊线没有悬挂反光标识的,需补充悬挂反光标识。 2.40.原则上禁止在正常的挂墙路由上套pe子管敷设光缆,特殊环境下必须使用pe子管保

护的,在以下各规范要求内说明。 2.41.光缆沿房屋墙壁敷设的:沿墙段落,挂墙高度不低于3米,ftth光缆可按小区物业要

求适当调整挂墙高度和挂墙施工方式,施工前提交施工情况说明(电子邮件);挂墙跨路段落,在城中村、工业区、住宅区等建筑密集区的,高度不低于3.5米;跨车行道的不低于4米。

2.42.沿围墙敷设的,应以美观、安全为主:砖体围墙的,光缆应尽量敷设在围墙内侧或围

墙顶部平面,并绑扎美观、固定牢靠;栏杆式围墙的,应优先考虑在物业或客户范围内侧墙根套pe子管直埋,并在竣工图纸中明晰标明直埋光缆地点和深度;或在用户要求下,沿墙根固定。

2.43.禁止中继光缆和odn光缆沿围墙路由敷设;光缆沿墙敷设,附挂中继光缆和odn光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缆的,同一吊线附挂不超过3条光缆(含新增其他光缆施工),且禁止中继光缆和odn光缆与电缆混合同吊线;其他光缆允许与100对及以下电缆同吊线。 光缆沿墙敷设,允许光电缆同挂钩,光缆挂钩间距要求50±3cm挂钩均匀、不走位,新建光缆与吊线、原有光电缆无交叉。 挂墙敷设光缆不能经过垃圾堆或易起火的地方,原则上应避开经过酒店、大排挡、饭堂、工厂等有烟囱口或废气口路由;无其他路由时,要用角铁支架撑开间隔不少于30cm,光缆要套pe子管保护,子管延伸出受热区外30cm。 挂墙光缆挂资源牌:要求直线距离每隔50米、挂墙拐弯处附挂一个光缆资源牌,跨路、跨巷的两端挂资源牌。 任何环境下禁止光缆随意摆放,严禁光缆沿阳台、楼顶敷设时不固定,应避免光缆挂在阳台、窗户防盗窗上。 光缆引入小区、用户或基站的,要求沿墙体固定好光缆,以美观、安全为主,原则上应优先采用沿弱电井或弱电槽敷设,尽量避免沿外墙引入三楼(含三楼)以上楼层尽量避免沿外墙引入三楼(含三楼)以上楼层;楼内没有弱电井或弱电槽的:若外墙具备钉固条件(使用半圆不锈钢铁条和墙壁螺丝)情况下,使用6分pvc管(20mm)保护,并按墙壁光缆规范钉固;若外墙不具备钉固条件,一般使用角铁(墙体上下方各一个)加1.6钢绞线收紧,光缆加6分pvc管保护绑扎在钢绞线上。 挂墙光缆光缆盘留不需要缠保护皮;原则上路由中间挂墙段落不做光缆盘留,实际需要设置盘留(如按设计中间有接头)的,盘留应绑扎整齐美观,挂墙光缆中继光缆和odn光缆盘留圈(为圆形)直径50cm,其他光缆直径40cm,盘留长度和绑扎要求(含绑扎使用材料)参考管道光缆盘留标准。 挂墙光分线箱旁的光缆盘留以美观为主:按施工实际需要,进出光分箱的光缆都需要盘留,长度原则上控制在 3 米以内,3米的长度包含:光缆在箱体内裸纤的盘留长度、光缆出箱体的下留自然弧长和光缆在箱体上方的打圈盘留长度;光缆盘留圈的直径不得超过 40 厘米;原则上光缆盘留根据箱体进线口统一放置在光分箱的左侧或右侧上方(不低于箱体下沿),采用叠加方式放置,不得分列盘留、多处盘留等,光缆盘留采用带钩膨胀螺丝固定;光缆盘留只需绑扎好,无需用电工胶布或其他管套包裹;光分箱体旁的引线(包括引入箱体、离开盘留的段落),新放光缆必须用绑扎到旧光缆上,务必与原有光缆保持走线一致;因敷设原因过长的,要求将光缆拉到沿墙段落处。

电信光缆线路工程验收

电信公司光缆维护中心抗洪救灾事迹材料

电信传输局抗洪救灾确保光缆安全事迹材料

电信FTTH光缆施工简易书面流程规范

光缆接续

通信光缆施工

光缆抢修合同

国防光缆保护

光缆保护方案

国防光缆保护措施

《电信光缆验收报告.doc》
电信光缆验收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