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

2020-03-03 13:59:1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一章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

环境管理:通过一定的手段,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环境容量许可范围,对从事集团和个体行为实施监督控制,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环境规划:人类为使社会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具体安排。

关系: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紧密相连,难以分割;但是两者又存在各自独立的内容和体系。 规划是职能是环管的首要职能;环境目标是共同核心;共同的理论基础

目的是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基本任务是转变人类社会的基本观念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对象: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个人、企业、政府行为)。 五大手段:法律手段、经济、行政、技术、宣传教育。

三个路标: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中国环境管理和规划五大改革1由传统发展方式开始转向可持续发展模式2由环境污染治理进入自然生态的恢复与建设阶段3由对局部地区的工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进入到对国民经济总体结构的战略性调整4在对城市和工业污染加大治理度的基础上,开展了对重点地区和重点流域的治理5环境与规划管理由传统的行政命令加计划,转向依法行政和管理。

第二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和管理体系

基本方针政策体系:三同步三统一;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为何我国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1.国情(人均资源短缺、环境难以持续)2.环境状态(局部有所控制整体仍在恶化)3.履行国际公约责任。

三大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污染者付费”政策、“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环境法律责任按性质分环境行政、环境民事、环境刑事责任。环境民事责任:因破坏环境资源而造成他人损害的,实施过失责任原则;因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实行无过失责任原则;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故意、过失等法定免责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八项制度:1.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3.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度4.污染集中控制制度5.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6“三同时”制度7.排污收费制度8.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关系:层次性、包含性、系统性

第三章 相关理论

米勒生态学三定律1.多效率原理或极限性原理2.相互联系原理或生态链原理3.勿干扰原理或生物多样性原理

生态工业园艺区为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总量控制:目标控制、容量控制、行业控制

第四章 数学基础

环境数据的表示方法:列表法和图示法

数据特征分为:位置特征数(算数、加权、几何、调和平均数);离散特征数(级差、差方和、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变异系数);分布形态特征数(偏态和峰态系数)

精密度(测量值之间的一致程度)正确度(指测量值与其真值的接近程度)准确度(被测量对象测量值之间的一致程度以及其真值的接近程度。是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综合反映)

第五章 综合分析方法

环境预测方法:定性(内推法、经验判断法、专家预测法)定量(趋势外推法、回归分析法、马尔特夫法)

环境统计:用数字反应并计量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和环境变化对人的影响。

环境质量预测:预测各类污染物在大气水体等环境要素中的总量、浓度以及分布变化,预测可能出现的新污染物种类和数量,预测规划期内有环境污染可能造成的各种社会和经济损失 环境审计:对特定项目的环境保护情况,包括组织机构、管理、生产及环境保护设施运转与排污等情况进行系统的、有文字记录的、定期的、客观的评定

第六章 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

基本原则: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环境综合整治的原则;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增值并重的原则;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强化管理原则 工作程序:规划的编制、规划的申报与审批、规划的审核

环境规划文本:技术档案文本、环境规划文本、环境规划报审文本

实施条件:将环境规划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环境规划的分解、落实环境保护资金 第七章流域水环境规划

流域:河流的干流和支流所流过的整个区域, 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

流域水环境问题:水质和水量问题流域水污染繁殖的特点:设计地域宽,跨多个省市、市县区域;河流水文条件复杂变化大;同一水体兼具多种功能;污染源种类多、情况复杂

内容: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各种标准,提出水体功能区划和水质控制指标;确定水质超标河段和主要污染物;确定各河段主要污染物的环境容量;确定各排污口的允许排污量;预测污染治理费用、提出最佳规划方案

第十章 环境管理模式

一般发展趋势:以行政管理手段为主的基于末端控制(排放、治理、回收利用)的传统环境管理模式向以多种管理方式综合运用为主的基于污染预防(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管理模式的转变

美国自愿性伙伴合作计划:针对高环境风险污染物而设定的计划、全球环境问题的计划、自我承诺改进的综合性计划

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按照自然生态系统位置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 污染预防:在人类活动各种过程中,采用消除或减少污染控制措施,以达到尽可能消除或减少各种过程产生的废物,最大限度地节约和有效利用能源和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十一章 组织层面的环境管理

清洁生产:在生产过程、产品寿命和服务领域持续地运用整体预防的环境保护战略增加生态效益,减少对人类和环境危害内容:清洁的能源、生产过程、产品、服务;

路径:资源综合利用、改进工艺设备、改进操作加强管理、革新产品体系、采取必要的末端处理、组织范围内清洁生产审核思路:3个层次(污染源清单→原因分析→减少废物产生的方案与实践)8各方面(6个输入:原料、能源、技术工艺、设备、过程控制、人员管理;2个输出:产品、废物)审核对象:组织(企业);方式:企业自我、外部专家、咨询机构审核 类型:自愿审核、强制审核;步骤:筹划和组织、预评估、评估、备选方案的产生和筛选、可行性分析、方案实施、持续清洁生产

环境管理体系模式:PDCA模式 规划 实施 检查 运行六个阶段:管理者决策与准备、初始环境评审、体系策划与设计、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编制、体系试运行和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

第十二章 产品层面的环境管理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GB、HJ强制性标准ISO14000 和 /T 非强制性标准

面向环境的三项标准:环境管理体系EMS、环境审核FA、环境行为评价EPE;面向环境的三项标准:生命周期评价LCA、环境标志EL、产品标准中的环境指标EAPS

生命周期评价:对一个产品系统的生命周期中输入、输出及其潜在环境影响的汇编和评价。 环境标志:一种标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标签,是产品的“证明性商标”,它表明该产品不仅质量合格,而且具有多种环境优势

环境规划学

生态环境规划

新农村环境规划

社区环境规划

环境规划与管理

环境规划与管理

最新环境规划重点

环境规划学习题

环境规划总复习

嘉峪关农村环境规划

《环境规划.doc》
环境规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