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科普示范县工作情况汇报

2020-03-02 13:21: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县创建科普示范县工作情况汇报

我县历届县委、政府十分重视科普工作,从2004年就把创建“**省科普示范县”作为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2005年初县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了领导,强化了措施,创造性地开展了各项科普活动,增强了县域公众的科技意识,提高了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全县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作了积极贡献。现将创建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认真制定科普工作规划。

创建“科普示范县”是一项任务十分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我县将科普工作纳入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紧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主题,围绕创建“省科普示范县”这一工作目标,把科普工作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来抓。为了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县委、政府专门成立了创建**科普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由**任副组长,成员由宣传部、教育局、环保局、科技局、文化局、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领导担任。创建领导组办公室设在科协。同时,县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科普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开展创建“**省科普示范县”的实施方案》。县委、政府领导每季度听取一次科协工作汇报,总结前段创建工作的情况,并研究部署下阶段的创建工作,及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化解矛盾,确

保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将科普工作纳入有关部门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定期召开各成员单位科普工作汇报会,形成了各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参与“创建”活动的格局。

二、健全组织,形成严密的科普组织网络。

建立健全科普网络是搞好科普工作的基础,我们一直将科普网络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一是县科协独立建制,配备有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较强的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年轻有为,能够适应科普工作不断发展的新形势。

二是健全乡(镇)、村科普组织。2004年建立健全了各乡镇科协组织机构,各乡镇科协主席由副科级以上领导兼任,并以*文件正式任命,使基层科普工作纳入正常轨道。同时也要求十大口和企事业单位确定一名副职分管科普工作,并把科普工作列入了全县年终责任制考核项目,把全县经济工作暨劳模表彰大会上的科技战线劳模名额增加到10名,使全县上下形成了重视科普工作的强大合力。2004年县科协下发了《关于在全县范围内建立科普基地》的通知和《关于创建科普示范乡(镇)、村、户活动的实施意见》,2005年全县已有3个乡镇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科普示范乡(镇),有8个村被确定为科普示范村,建立6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200户科技示范户。同时,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开展了科普示范基地的创建,如气象局建立了气象科普基地,新建学校建立了科普示范教育基地。

三是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稳步发展。目前已在全县建立了各种学会(协会)9个,会员815个,协会经常性地开展活动,及时传播农业科技新成果,普及先进的农业

科技和管理办法,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同时,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网络,全县县直各学校均配备了辅导员,建立科技人才库,对全县高级职称科技人员182名,中级职称科技人员1477名,初级职称科技人员1903名,共3992名科技人员,分类分层建立档案,为科技人员开展各层次、各形式的学术交流提供了方便。

目前全县已形成了以县科协为枢纽、以县级学会(协会)为支柱、以乡镇科协为基础、以科普示范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覆盖县、乡(镇)村、户的科普网络体系。

三、加大投入,保证科普经费的落实。

由于创建工作点多、面广,为了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县财政加大投入力度,2005年县科普经费保证按全县人口人均0.3元/人及时定额划拨县科协。科普经费主要用于科学普及、技术培训、科普宣传、学术交流等活动,为我县科普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基础。同时,各乡镇也配套一定经费支持乡镇科协活动。

四、改善条件,加强科普设施建设

为使科普设施更加健全,科普手段更加现代化,全县把科普设施建设纳入市政建设、文化建设规划之中,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在科普惠农行动工程开展中,县委、政府出台了《*县“科普惠农行动工程”实施方案》[*发(2005)27号],成立了专门领导组,由分管农村工作的副书记担任组长,分管科协工作的县委常委担任常务副组长,分管“三农”工作的副县长担任副组长,抽调各相关单位全力配合。领导组先后召开了县、乡、村三级动员大会。在资金筹集渠道上,采取“上级补一点,政府出一点,基层拿一点”的方式,县、乡、村多方配合,为构建遍及城乡的科普网络提供

了资金保障。在全县100个村建立了100个高标准、高质量科普信息栏,100个科普服务站,确立了100个科普信息员。一站、一栏、一员的建立,成为了农村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和科技普及的重要载体,成为了广大科技人员深入农村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五、拓展领域,不断开展科普实践活动

1、举办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和科技下乡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宣传活动,积极营造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氛围,充分利用全国科普日和科技活动周这一契机,每年举办二次大型互动式科普宣传活动,组织农业技术讲师团深入农村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安全科普宣传活动。活动期间,举办科普讲座10次,听讲人数共达30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10余种,发放份数1万份,科技培训10余场(次),受训人数2000人次,让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人各得其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使广大干部群众的科技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2005年我县被评为全省科普宣传先进单位。

2、开展农村党员、基层干部适用技术培训

抓好以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和种养专业户为对象,以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以掌握1—2项适用技术为目的的培训教育,使其中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从而带动广大人民走上科技致富的道路,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切实有效的途径。

坚持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技培训,我们通过对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领导干部的培训,使他们不断增加科技知识内容。2005年10月请北京农学院何忠伟教授为全县副科以上300名领导干部做了题为构建和谐社会知识报告会,帮助各级领导干部了解和

掌握科技发展现状和趋势,全面提高了他们的科技意识、科技素质、科学决策能力和驾驭现代市场经济的能力。

3、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开展科技传播

几年来,我们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等传媒的作用,大力宣传科技进步、科技知识,*广播电视台每周开设《***》《服务与消费》等15分钟科普专题栏目,为了给广大科技人员提供一个宣传交流展示自己的平台。我们创办了《**科普动态》,及时反映了我县科普动态,展示我县科技创新成果,介绍科技工作者事迹,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学术交流阵地,为县委、政府的正确决策做了机关宣传。另外还实现了科普报刊村村通,使广大群众科学意识明显增强,改变了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生产模式,懂得了用科技发展致富。

4、开展多种形式的青少年科技教育

青少年科技教育是我县科普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四有”新人和科技后备力量的重要举措。我们在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中,注重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向青少年传播科技知识和科学思想,倡导科学精神,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2005年县科协与县教育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通知》,并成立了**县青少年科技创新领导组及评审委员会。

五、齐抓共管,确保科普示范取得明显效果

近年来,全县各级党政部门,工、青、妇等都结合各自的工作和工作对象的特点,组织开展科技活动,科协充分发挥科普主力军作用,结合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推广适用技术。通过科普活动,每年都

有新的科技示范户和科技带头人涌现。通过这些种种有效的形式和手段,向全县广大群众传授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了全县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并能够自觉抵制各种愚昧迷信和歪理邪说,全县无恶劣影响的封建迷信、伪科学活动,无邪教组织,从而推动了全县农村经济文化的全面快速发展,为服务“三农”和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贡献。

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县科普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与创建“省科普示范县”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我们的任务还很艰巨,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财力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抓科普工作落实的措施和办法有待于进一步丰富和创新;制度建设仍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正视差距,大胆创新,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努力实现我县科普工作的新突破。

二OO六年三月

南郑县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工作汇报

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总结

创建科普示范县工作总结

创建科普示范县讲话

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实施方案

创建科普示范县经验材料

农民工示范县创建工作汇报

统计局创建广西科普示范县实施方案

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工作情况汇报

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

《创建科普示范县工作情况汇报.doc》
创建科普示范县工作情况汇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