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写景作文(动植物篇)

2020-03-04 01:16:1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高考写景作文(动植物篇)

真情导语

一片静寂的海中,生命开始了。在黑暗中孕育,就像幽深的泥土,为了光明而生长,然后长成一棵茂盛的生命树,开花结果,开枝散叶。我们人类也仅仅是这棵树上的一个枝杈。人们经常说动植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也经常从动植物身上获得启迪。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请试着用自己的触角,认真地观照它们,也许这些你曾经觉得淡而无味的内容、烂熟于心的事物会在一瞬间焕发奇异的光彩。如果你是生活的有心人,试着重新审视它们,在看似不可能处进行嫁接、想象,在庸常处作绝妙的联想,锄去世俗的青苔后,定会走入一个豁然开朗的新天地。无论我们的阅历如何,在生命的长河中,肯定都曾有冲击我们心灵的浪花,荡漾我们情感的水波,左右我们人生方向的急流。文学如果是一棵茂盛的植物,它的根必定深入生活的土壤,满树的花朵只源于冰雪中的一粒种子。

例文精批

落叶的魅力

爷爷家附近有一排钻天杨,每至深秋,便黄叶纷飞,飘然落地,落地时轻拍起几丝干枯而柔弱的脆响。静静地,不悲凉,不伤感,不落寞,也不雄壮。

我喜欢走在落叶上的感觉,淡淡的金黄反射着夕阳的柔光,让人顿生暖意,也驱走了秋日的清冷。层层叠叠的落叶将平整的水泥路面覆盖得严严实实,于是没有了城市的烦躁,像是归还这片静谧的土地以自然的本色。走在上面,清脆,绵长,有说不出的诗意和禅意。根据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我知道这每一片落叶都是由于树分泌脱落酸而促使其与树分离。但,我却依然固执地相信,叶与树之间有着某种情感上的约定,有着不为人知的悄然告别……

升入高三时,母亲知道我压力大,总是提议到外面走走。依然是深秋,我和母亲沿着通往外环的公路走到南面的山根处,那里是许多老人晨练的地方,如今已是满山金黄,满地金黄。每当略带寒意的秋风吹过,总带走几片飘摇在枝头的黄叶。我感到亲切不已,静静地欣赏着在这秋阳中飞舞的精灵们,体味着一种难得的愉悦。

我走了很久才发现,母亲在我身后不远处慢慢地跟着我,脸上涂上了一层温暖的阳光和阳光一般温暖的微笑。我走过去:“妈,怎么不走?”“你先走,妈看着你就行。”我知道,母亲又把我当成了那个长不大的孩子。我拨开一片落在母亲发际的黄叶,竟惊讶地发现了几根纯白的发丝。我的内心一阵战栗。深秋了,岁月不饶人呀!

我和母亲并排走着,看到母亲不时弯腰拣起几片保存完好的黄叶。我不禁心生疑惑,却也未曾在意。我在想:母亲是在保存下这诗意浓浓的秋景和暖意融融的落日吧!

直到后来的一天,我放学回家,才发现母亲将那几片已被精心制成标本的黄叶放在我的相册中。我顿生感慨,久久伫立,静静回味……

每一片落叶都饱含着树的思念,每一次静静的飘落都面对着无声的微笑与含泪的离别。于是,根把每一片落叶都永久地珍藏在泥土中,珍藏起每一片叶子的轻舞飞扬的梦和树的浓浓的思念。

于是,我对落叶更生出了一份敬畏和感动。落叶的魅力不在于它寄托了多少离别的悲情,而在于,它用自己的飘落告诉人们,告诉这个世界:有一种爱叫做放手,有一种别离是为了飞得更高!

母亲说:“明年上大学的时候,别忘了家。”

我说:“我会的!”

这是落叶告诉我的!

从落叶的色、形、声、神几方面描写,细腻传神。

科学使人远离了诗意,而作者却固执地回归到诗意。

“飞舞的精灵们”一语贴切生动。

感情真挚,浓浓的母子情溢于言表。

为下文埋下伏笔。

照应母亲拣落叶,揭示母亲的深情。

落叶承载着深深的情感,浓浓的厚意。

落叶给人的启示。

深情结尾,引人思考。

真情感言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善于在平凡的、易被人忽略的事物中发掘出深刻的内涵。作者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对亲情细微的体察,对人生深刻的思考都融入到行云流水、自然朴实的语言中,读之令人感喟。虽是90后的学生,但我们从文中感觉不到桀骜与叛逆、不满与牢骚,充溢于文中的是作者对自然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对亲情的感恩,朴实而真切,自然而真挚。生动形象的语言,清新贴切的比喻,自然亲切的拟人,都使文章文采斐然。

佳作展评

秋·暖

万事万物总是有着别样的美丽。

——题记

几场秋雨把街面的暑气冲得干干净净,似乎连砖缝儿里的热气也给赶了出来。蝉的合唱停止了,蝴蝶的舞裙想必是叠得整整齐齐——秋季来临了,她们的演出也该结束了。

秋风起了,叶落了。

院子门口的墙根来了一只小狗,也不知是谁养的,自打天凉了以后,整天不回家,就相中了这块地方。我会时不时怜惜地给它弄口吃的,它倒也实在,从不挑食。我佩服它的眼力见儿,天气凉了,那确实是最后一块温度适宜的地方了。

我不与它争,从墙根下面搬走小凳,找别的去处。它仰头目送我,却没有一丝感激的意思。哼!真没良心,它认为那就是它的领地,早就在那里撒过尿占好的,兴许还笑我鼻子不中用呢(狗不会笑吧?也许心里是会的,只是不肯用表情配合而已)。

我的小凳终于在园子的一处落脚,园子里的花草仍旧茂盛得看不出将走完生命历程的迹象。平素淡淡的草木气息在这时节肆意地散发出来。不仅如此,叶与花分到了同样多的颜色,一眼望去,还分不清栅栏下面那些醒目的植物到底是叶还是花。一春一夏始终单调的绿妆,在人们看要倦了的时候,却突然变换了样子,似乎一夜之间就大红大紫了。

叶子也有一次生命灿烂的机会。

这万千种生命,不管庞大如山还是细若草芥,上天赐给它们的机会是均等的。只要安心等待,属于自己的季节总会来到。

园子里还有一种草,叫地丁。这是我到园子一角的小屋里,找园丁——那个驼背的大爷大声询问了好几遍才知道的,大概是地面上的补丁的意思。它们“爬”在地上一片一片的,也算是名副其实了。

园子里自然也少不了虫子,少了的话,似乎就显得太寂寞了,它们悄没声儿地在花草灌木中飞来爬去,但我却怎么也找不到它们的栖息地。

蝉以单唱的方式最后收场。夏天,它们累坏了,只要天气晴好,它们在午间的大合唱就从来没有停播过,之后集体消失。经过槐树的时候,我曾仔细寻过,它们确实已经离开了。

再有就是蚂蚁,它们轻快的脚步声让其他响声给淹没了。

蟋蟀是独奏演员,在秋天的傍晚,坐在小凳上,细致地听,灵魂会随着花草的气息游离去了,世界被它们无限地简化了,栅栏下花草消失了……想想,曲子近乎天籁,它们确实与我们同在一个空间吗?或许它们藏身于某处,便超脱了凡俗,得到了安宁。

一场霜雪下来,园子惨白的惨白的,秋草的颜色更艳了,虫子却好像懒了下来,终于没有了声息。我心里明白,它们都还在。

冬天,万事万物都在简化,它们在四季的更替中进入了下一个历程。

生命和生命就这样充斥于这个狭小却又包容的世界,彼此之间没有彼此。

真情感言

作者对生活细微的体察,正是本文饶有趣味的原因。文学创作首先需要文学的心理品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物不平而鸣”。文人就要多情,写文章就要有心理动机,多思考,多感悟,让自己多一点“不宁静”。同样,“激动”“伤心”“快乐”等等情绪都是产生优秀作品的心理契机,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善于把握这种契机,写出优秀的文章来。作者的情感在文章中起举纲张目的作用。情感是文学的入口,语言是文学的出口。文学语言的最大特色就是间接性,无论描写,无论抒情;无论白描,无论修辞,语言都要有暗示性和寄托性。在这一点上,作者都有很好的表现,值得我们借鉴。

写景作文篇

小学生作文写景篇

写景篇

小学作文辅导。写景篇

作文技能训练—写景篇

写景篇2

简快作文写景篇教案

小学生作文好句好段写景篇

小学生优秀作文经典写景篇(3)

高考满分作文赏析篇

《高考写景作文(动植物篇).doc》
高考写景作文(动植物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