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氏 起 源

2020-03-02 15:58:4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姓 氏 起 源 姓氏起源\\ 出自高阳。《苏洵族谱》云:“苏氏之先,出于高阳。高阳之子为称,称之子曰老童。老童之子生重黎及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长曰矾,为昆武。昆武始姓己姓,其后为苏、顾、温、董。”后苏氏繁衍于河南、河内,逐渐成为人数众多的一姓。 另一支苏姓出自少数民族。汉代辽东乌垣有苏姓。又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拔略氏改苏姓。 家乘谱牒 山西:祈州苏氏族谱不分卷苏氏族谱不分卷 江苏:常州苏氏族谱十八卷、常州苏氏族谱不分卷、江阴澄江苏氏族谱二十二卷首一卷、常熟琴川苏氏支谱四卷 浙江:象山昌国苏氏宗谱二卷、遂昌苏氏宗谱、馑县馑竹庄苏氏宗谱三卷 安徽:苏氏族谱四十八卷、休宁新安苏氏族谱十五卷、休宁新安苏氏族谱四卷、休宁新安苏氏重修族谱十卷附三卷 福建:同安苏氏族谱不分卷、晋江湖子苏氏族谱不分卷、安溪清溪珍田苏氏族谱一卷、安溪清溪湖山恒产张苍苏氏谱不分卷 江西:波阳苏氏出修总扑三卷图书馆二卷 河南:太康苏氏家乘二卷、许昌苏氏家乘一卷、许昌苏氏家乘二卷、鄢陵苏氏家乘三卷、鄢陵苏氏家乘六卷 湖北:武昌苏氏宗谱卷 湖南:浏阳苏氏武功修族谱三十一卷首二卷末一卷、苏氏次修宗谱卷 广东:苏氏族谱附武功书院世谱十卷附三卷、番禺苏氏房谱不分卷、南海苏氏族谱十卷 四川:眉山苏氏族谱一卷 聚集地 据有关史书及苏氏族谱记载,苏氏世居河内,先秦时有一支移居今湖南、湖北境内,一支移居东周洛阳,有名的有春秋时楚庄王有大夫苏从,战国时洛阳有苏秦、苏代、苏立三兄弟。西汉初,人;口充实关中,苏氏有一支迁至武功杜陵,后有一支迁至扶风平陵,均发展成为大族.同时,西汉还有北海、桂阳等地的苏氏。武功苏氏还有一支于西晋末迁至襄阳,有一支移居蓝田;扶风苏氏有后裔在邯郸作官,并在当地安家,形成赵郡苏氏。东晋十六国中原士族大举南迁时,苏氏有一批随之渡江,再江浙一带安家。唐代赵郡苏氏有一支移居四川;而河南苏氏曾两次向福建迁徙,一次是唐朝初年跟随陈政、陈元父子入闽开发漳州,一次是唐末随王潮入闽定居同安,发展成为大族。早期迁入湖南新化、安化梅山一带的苏氏称为梅山蛮,北宋时平定梅山蛮,苏氏有辛免者逃到今广西、广东、云南,也有逃到越南、老挝、泰国的。此后又有移居东南亚各国及欧美国家的苏姓。 苏姓,是台湾的第二十四个大姓。追溯台湾苏姓之源,要从大陆的苏姓说起。对此,《姓纂》和《苏洵族谱》上均有详尽记载。苏氏的始祖随着王潮到福建开基的。开基祖名叫苏益,同安的苏姓人士,可能都是苏益的后代。台湾的苏姓来自福建。苏姓的移台,是开始于乾隆年间。桥东里,八里乡。 历史名人 苏曼殊:文学家。原名玄瑛。后为僧,号曼殊。广东香山人,留学日本,漫游南洋各地,能诗文,善于作画,精通英、法、日、梵诸文,曾任报刊翻译及学校教师。与柳亚子等人交往。参加南社。其诗多伤感情调,小说运用浅近文言描写爱情故事,表现出浓郁的颓废色彩。翻译过雨果、拜伦的作品。另有《梵文典》、《苏曼殊全集》。 苏 洵:北宋散文家。字明允,眉州眉山人。深得欧阳修推誉。以文章闻名于世。曾任秘书省校书郎。主张抗击辽的攻掠,对大地主的土地兼并、政治特权很不满。由于文学上的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 轼:北宋文学家。眉州眉山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洵的儿子。嘉佑进士。曾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杭州通判,元丰二年又因作诗得罪朝廷而入狱。哲宗亲政时出任知州,其后多次被贬,元符三年病死于常州。与父洵弟辙称“三苏”。他写的文章挥洒畅达,因此他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雄放清新,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豪放,与辛弃疾合称“苏辛”。他的书法为宋四家之一。著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东坡易传》、《东坡书传》等。 苏 辙:北宋散文家,眉州眉山人,字子由。嘉佑进士。与父洵兄轼称“三苏”。 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政治态度与苏轼一致,文学上的成就不如其兄。 苏小妹:文学故事人物。相传为苏老泉女、东坡的小妹。聪明异常,在民间的许多小故事中都有她的出现。 苏 林:外黄人,三国时魏大臣,博学多才,官至散骑常侍。

肖姓是一个源于中国的姓,中国大陆简化字出现后,很多人认为“萧”是“肖”的异体字,或认为“肖”是“萧”的简化字。于是不少“萧”姓者为书写简便,把“萧”写作“肖”。而也有观点认为中国原来就有“肖姓”,但与“萧姓”的源流不同,这也有待考证。

必要说明

一般认为,肖姓是萧姓的俗称。萧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六。

但也不可否认,历史上确又曾经寥若晨星地冒出过“肖”姓,尽管非常罕见,或出于某少数民族,或因故由“萧”演变而来的。明代凌迪知的《万姓统谱》卷103:“肖:汉,肖安固。肖始、肖玉、肖雩、肖同(俱陈留人,见《印薮》)。明,肖靖,襄城人,宜德中解元。”

国中将:肖向荣(梅县籍)、肖望东(吉安籍)、肖新槐(宜章籍)。

开国少将:肖平、肖前(万安籍)、肖森(永新籍)、肖锋(泰和籍)、肖大荃(吉安籍)、

肖元礼(万安籍)、肖友明(攸县籍)、肖文玖(吉水籍)、肖永正(麻城籍)、肖永银、肖

全夫、肖远久、肖志贤、肖应棠、肖学林(永丰籍)、肖荣昌(吉安籍)、肖思明(永新籍)、

肖选进、肖剑飞、肖新春(永新籍)、肖德明。以上2/3出自客家聚居地。

《黄埔军校三百名将》列有肖芳(红一军三师师长)、肖乾(国民党中将)、肖人鹄(工农革命军五军军长)、肖作霖(原国民党中将)。

萧姓历代名人:萧姓族人在家族史上地位比较显赫,出现众多的皇族。萧姓族人曾出皇帝11人,皇亲众多。其在历史上注重文化,文人墨客能诗善画者众。如唐宋时

萧姓10个宰相,均为大作家,另外,其宗族诗人画家也众多。前面提到的萧望之,为西汉大臣,宣帝时历任左冯翊、大鸿胪、太子太傅等官,公元前51年曾主持会议,评议儒生对《五经》同异的意见。元帝即位,以师傅甚受尊重。南朝时的萧姓名人,均出自南兰陵萧氏家族,例如:齐武帝次子萧子良,封竟陵王,官至太傅,曾延揽文士,抄五经百家,编成《四部要略》千卷,又著有内外文笔40卷;南齐宗室萧子云,通文史,著有《晋书》110卷,又善草隶书;梁武帝萧衍,长于文学,精乐律,并善书法;萧衍之弟萧宏;为大富翁,家有库房百间,积钱3亿余,他物不计其数;萧衍第三子即梁简文帝萧纲,亦长于文学,第七子即梁元帝萧绎,生平著作甚多,今存《金楼子》辑本。隋末,有后梁宣帝曾孙萧铣,于618年称帝,都江陵,割据长江中游等地,有兵40万。唐代有萧瑀、萧至忠、萧嵩、萧华、萧复、萧俛、萧邺、萧寘、萧仿、萧遘等10人任宰相。南宋有诗人萧德藻。辽国有景宗后萧太后,圣宗时摄国政,还有精通契丹文、汉文的史学家萧韩家奴,女诗人萧观音,大臣萧思温、萧孝穆、萧惠、萧奉先,将领萧挞凛。元代有戏曲作家萧德祥。清代有画家萧云从。近现代有著名京剧演员萧长华,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萧楚女。侨居大洋洲波利尼西亚的萧瑞光,以拥有财富超过1亿美元,被列入“世界华人亿万富豪榜”。萧(肖)姓赣南名人还有出自宁都的民族气节坚强的宋代爱国诗人萧立之;出自会昌的明代名医萧九贤;出自龙南的修筑三南公路的主持人萧升墀;出自于都的蒙冤而逝的红军青年将领红二十军代军长萧大鹏;出自信丰的革命从自家起的著名共产党人萧凤鸣等。于此可见,萧姓人才济济。

萧何,萧姓最早的名相。汉初大臣。曾为沛县吏。秦末佐刘邦起义。他随起义军入咸阳即收取秦政府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和当时的社会情况。楚汉战争中,荐韩信为大将,以丞相身份留守关中,输送土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起了重要作用。后封酂侯。定律令制度,协助汉高祖消灭异姓诸侯王。

●萧劲光,萧姓在解放军军衔最高的将领。1920年参加革命。次年赴前苏联学习。1922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共。1924年回国后,任国民革命军师党代表。参加了北伐战争。此后历任军区参谋长兼政治部主任,军团政委,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参加了长征。历任陕甘宁留守兵团司令,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第四野战军副司令兼十二兵团司令和政委,解放军海军司令,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七届候补中央委员,中共

八、

九、

十、

十一届中央委员。

●萧华,萧姓最年轻出名的、解放军最年轻的上将。客家聚居地兴国人。12岁加入共青团。14岁转入中共,同年参加红军。历任共青团兴国县委书记、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部长,17岁任少共国际师政委,后任军区司令兼政委、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十四兵团政委。解放后,曾任解放军空军政委、总政治部主任、总干部部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军事科学院第二政委、兰州军区第一政委,中共八届、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时39岁。著有著名的《长征组歌》。

●萧龙友,最著名的中医之一。自幼攻读经史的同时即自学中医。1897年开始,任过一些官职,公暇钻研中医中药学。1928年弃官从医,1934年与名中医孔伯华创办北京国医学院,任院长。解放后,历任中医研究院顾问、名誉院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委员等。

●萧朝贵,太平天国最著名的主将。贫农出身。1844年经冯云山介绍加入拜上帝会。善领导会众,稳住群心。1851年1月参加领导金田起义,任右弼又正军师,领前军主将。在永安晋封为西王。1852年率部永安突围,大败清军,斩四总兵,在桂林城外击毙清军悍将乌兰泰。同年率部奔袭长沙,中炮受伤而牺牲。

●萧统,萧姓最著名的南朝梁文学家。武帝长子。武帝天监元年,立为太子,未及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信佛能文。曾招聚文学之士,编集《文选》30卷,对后代文学颇有影响。后人辑有《昭明太子集》。

●萧照,萧姓最著名的南宋画家。金兵陷汴京(今河南开封)时,他在太行山参加义兵,遇画家李唐,随至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得到李唐传授画艺。任画院待诏。擅画山水、人物、松石,墨重笔健气势郁茂。存世作品有《山腰楼观》《中兴瑞应》等图。

●萧子显,萧姓最著名的南朝梁史学家。齐高帝萧道成之孙。累官至吏部尚书、侍中,后出为吴太守。曾采各家《后汉书》,考正同异,成书百卷。又撰成《齐书》60卷,即《南齐书》。

●萧友梅,萧姓最著名的现代音乐教育家。出自客家聚居地中山。曾留学日本、德国。归国后,主持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和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1927年在蔡元培支持下创办国立音乐院(后改名为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撰有《普通乐学》等书,并作歌曲《问》《国耻歌》等数十首及钢琴曲等。

●萧国宝,萧姓最年轻牺牲的名人。1949年参加解放军。次年加入中共。历任战士、副班长。1950年11月,在一次剿匪战斗中,英勇冲入敌阵,为夺取匪机枪,3次负伤。部队遭遇敌火力阻击时,他用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发射口而牺牲,使后续部队取得了重大胜利。他生前所在连被命名为“萧国宝英雄连”。

●萧颖士,字茂挺,萧姓最著名的唐代散文家。唐开元年间进士,曾任秘书正字、扬州功曹参军等职。致力于写作古文,自谓“平生属文,格不近俗,凡所拟议,必希古文”,“魏晋以还,未尝留意”。与李华齐名。后人辑有《萧茂挺文集》。

●萧三,萧姓最著名的现代诗人。出自客家聚居地湘乡。1920年5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中共,同年底到前苏联东方劳动大学学习。在此期间和陈乔年把《国际歌》译成中文。1924年后任共青团湖南省委书记、中共张家口地委书记及共青团北方区委书记,共青团中央组织部长、代理书记。1927年参加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1930年,任教于莫斯科东方学院。1939年5月回国到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翻译部主任,陕甘宁边区文协主任,主编《大众文艺》及《中国导报》。1946年任华北文协主任,发表《毛泽东传略》。解放后,历任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局长、全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对外文委主任。

共和国开国名人

●萧劲光,开国大将。

●萧 华,开国上将。

●萧 克,开国上将(嘉禾籍)。

姓氏“刘”的起源

中国姓氏的起源[1]

丁姓氏的历史起源、来源

姓氏的定义、起源及分类

关于自己姓氏起源的调查报告

百家姓瞿,瞿姓氏的历史起源、来源

百家姓慎,慎姓氏的历史起源、来源

百家姓夔,夔姓氏的历史起源、来源

百家姓蒙,蒙姓氏的历史起源、来源

百家姓闻人,闻人姓氏的历史起源、来源

《姓 氏 起 源.doc》
姓 氏 起 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