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案

2020-03-01 21:14:4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济南的冬天》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语言大师老舍的一篇写景散文。文章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使笔下的山、水、城、人跟这“温晴”天气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温暖晴朗的济南冬天图景。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语言,以达到提高语言分析能力,接受情感熏陶的目的。掌握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并进行片段描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优美的语言。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2分钟)

同学们,当说起“冬天,大家会想到什么?”(请学生各抒己见,课件展示一些冬天的图片)那“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随着老舍去领略“济南的冬天”。

(二)作者介绍(2分钟) 简介作者、作品(课件展示)

老舍,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等。本文写于1931年春。

(三)检查预习(3分钟)

济(jǐ)南 镶(xiāng)上 着(zhuó)落 贮蓄(zhù xù)

地毯(tǎn) 水藻(zǎo) 髻(jì) 澄清(chéng)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秀气:清秀 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澄清:清亮

(四)整体感知课文

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后思考以下问题: 1.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温晴——无风、响晴、温暖 2.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全文围绕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3.同学们根据上面的理解,给这篇文章划分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1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亲身感受说明济南的特点是“温晴”,是个宝地。 第二部分(2~6段)具体描绘济南冬天的美景。先写济南的总体感受——暖和安适,然后用了三段分别写了冬天的山景和冬天的水色。

4.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文章的开头,作者采用什么方法来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的?

【明确】把济南和北平、伦敦、热带地方进行了对比的方法。 板书:没有风声——与北平比(奇迹)

响晴——与伦敦比(怪事) 温晴——与热带比(日光毒)

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四)合作探究,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文中描绘了山、水、城、雪等多幅画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老师举例:“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让山水具有人一样的状态,增添了趣味性。创造出一种舒适温馨的意境。

(过渡)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笔下如此娇媚动人,是因为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文中还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找出来,说说好在哪儿?也可以按照此句式来说明:我认为__________是最精彩传神的词语或句子,它妙在_________ 。

在提问学生后教师总结:(1)语言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生动贴切。 举例: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个句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四面环山的地形特点,同时,将小山写得像慈母般温存、可爱、慈善,生动而巧妙地突出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

b.“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手鞠表达了由衷的赞美之情。接下来具体描写山松的“青黑”色,突出其特点;又写了树尖上雪落成白花,是细节描写;最后以“看护妇”的比喻作结,整个儿都生动起来了。其中“呀”“吧”的口语词起到了让语言活泼起来的作用。

c.“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

d.“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写雪后夕晖,观察细致入微,非常美,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e.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2)词语选用上十分讲究。

举例:文章第五段用“卧”字,好在哪里?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调谐,有一字传神之效。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

补充:朗读第四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思考分别是按照什么方位顺序来层层铺写山景和水色的

【明确】山景: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水色: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五)小结

提问:为什么济南的冬天的景色会如此动人?

【明确】a.细致观察b.抓住特征c.安排顺序(角度)d.运用修辞e.情景交融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

【明确】本文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用准确、优美的文字,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济南冬天特有的美景,抒发了热爱祖国河山的可贵感情。(答题模式:文章用„„的方法,通过描写„„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六)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1.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能描绘出这么精彩的画面,为什么语言能如此优美?体会在写法上与学过的课文《春》有什么相同之处?

【明确】都能抓住特征;安排顺序(角度);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色彩绚丽。《春》还从多种感官角度来描写。

写好文章,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经过内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这两篇文章作者都写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动了,从而写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拟人才那么活灵活现,富有灵性,才能达到神似。

2.假如你是一位导游,冬季带领游客来济南,追随老舍的足迹,请你设计一下导游词。

(七)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应该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事物,作文时才能写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发现和写出事物的“灵性”;真正动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写的事物“真挚感人”。平日里,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事物,多想多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积累,为写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础。

(八)布置作业

1.摘录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或者你认为优美的句子,并说出你喜爱的理由。

2.写作练习:借鉴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你的笔描绘一副“校园秋景图”。

《济南的冬天》教案

《济南的冬天》教案

《济南的冬天》教案

济南的冬天教案

济南的冬天 教案

《济南的冬天》教案

《济南的冬天》教案

《济南的冬天》教案

济南的冬天 教案

《济南的冬天》教案

《《济南的冬天》教案.doc》
《济南的冬天》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