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太平事迹材料

2020-03-02 04:25:0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尊敬的来宾,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文化志愿者郑凤枝,今天我给大家讲述的是

为群众放弃“金饭碗”端起“泥饭碗”

-----记南陵县村官胡太平的先进事迹

这是一个偏僻的山村,荒凉、贫困曾是这里的标签。这里有一个倔强的村官,在山沟里开路,在石缝中找水,从泥土里淘金。这个山村叫龙山村,如今早已走上致富路,成为风景秀美、远近闻名的先进村。这位村官叫胡太平,他放弃“金饭碗”端起“泥饭碗”,昔日的同行年收入千万,而他如今的月工资不过千元,却无怨无悔。

一、山沟里掘出幸福路

龙山村位于南陵县何湾镇西南角,地处芜湖、铜陵、池州三市交汇处。村里没有稻田,2300 多村民散居在10个大大小小的山坳里。

胡太平是个土生土长的龙山人。早年,他利用当地特产“凤丹”,做起了药材生意。然而,正当他的事业蒸蒸日上时,一场选举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1996 年4 月,他当选为村委会委员。面对村民的信赖,他毅然放弃经商,死心塌地地做起了村官。

当选村官后,胡太平发誓,一定要修一条路,让村民走出大山。然而,很多人为老胡捏了把汗——缺少施工人员,资金尚无着落。村民张光新说:“当时有不少人不理解……老胡就一家一家上门做工作,一次不行就两次,直到人家同意为止。”

1999 年初春,胡太平拉起施工队,开始进山筑路。大到路线走向,小到雷管使用,细到占地协商以及资金筹措,他都亲自参与。每

天天不亮,他便赶往工地。一根安全绳将自己吊在半山腰钻岩筑路,胡太平演绎着龙山“愚公”的传奇。夏日,汗水浸透衣衫;冬天,棉衣湿过几遍。因为劳累过度,他数次晕倒在路边。一次放炮炸山出了问题,胡太平冒着生命危险跑过去将导火索拔了出来,掐灭雷管引线,大伙都被他吓出了一身冷汗。

这些年,龙山村共计投入345 万元,先后修建四条水泥路和三条砂石路。但他仍不甘心的说:“到明年,我要让龙山村村通路,彻底解决山民出行难的问题。”至今,胡太平仍在奔波,筹集修路资金。

二、石缝中流出甘甜水

打通山路,带领村民走出大山的愿望实现了。然而,乡亲们吃水难、用电难的问题,仍让老胡看在眼里,急在心头。龙山地表水奇缺,当地村民饮水要翻越几座山去肩挑背扛;13 个村民组从上个世纪80 年代起就陆续通电,但变电设施陈旧,每到用电高峰,村民家里的电扇还不如手摇扇。

当获悉新农村建设安全饮水工程和农村电网改造项目信息后,胡太平便马不停蹄地赶到县城了解情况。回到山村后,他对村民们说:“我们龙山人一定要和城里人一样,喝上自来水,用上放心电!”

在龙山这样的山沟,上马水、电项目,要担不小的风险。山沟里乱石丛生,接通自来水本来就不容易,何况预算110 万元的项目,当时只有37 万元资金;而且电网改造需要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而龙山村却是个传统的劳务输出村,劳动力短缺怎么办?老胡又一次把自己逼到了“绝境”。

面对困难,胡太平没有犹豫,他再度挺直腰杆,发动全体党员,带领全村群众,为通水、用电甩开膀子干了起来。那阵子,胡太平在操劳日常工作之余,白天铺水管子,晚上背电线杆。苍天不负有心人,2008 年底,一座日供水150 吨的自来水厂建成投产。看到自家流出了清澈的自来水,用上了安全的放心电,村民们脸上笑开了花,老胡却累弯了腰。“水管里淌出了书记的汗水,电线杆压弯了党员的腰杆。”这是村民们发自内心的称赞。

三、泥土中淘出致富金

龙山村主要经济来源是“凤丹”。然而,交通信息闭塞,让这个山村一度以贫困闻名。“守着金山却要饭?再也不能让乡亲们受穷了!”胡太平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凤丹”的招牌响起来。

“凤丹”即凤丹皮,为中药“六味地黄丸”配方中的一味主药材。凭借当年从事药材经营积累的人脉,他三次前往外省,联系生产此药的一家龙头企业。为了省钱,他住最便宜的旅馆,吃最简单的便餐。老胡的淳朴和执着终于感动了药厂的管理层。一项药材规模化种植项目花落龙山,药厂重磅投入,与当地签订千亩药材生产基地协议,不仅为当地凤丹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当年,全村凤丹种植收益超过200万元。胡太平还先后引进了锌矿厂、渔具厂等多家企业,给村民就业带来了福音。

胡太平说: “靠山吃山,除了要大力发展凤丹外,我们还引进太子参,种植特色西瓜;依托西山风景区,大力扶持农家乐、土特产等旅游经济;围绕山场做文章,发展林业经济。”

今年54 岁的胡太平,在山沟里一干就是16 年。凭着那股倔劲、韧劲和闯劲,他帮村民甩掉了贫困帽。胡太平先后被评为全县优秀党支部书记、芜湖市道德模范、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和全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还多次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市、县党代表。

在龙山村,说起胡太平这位村党支部书记,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村民彭来子说:“为了村里,他吃了很多苦。别的不说,就说路,过去到丫山镇要1个多小时,现在20分钟就到了。”

村民陈银花说:“ 过去,我们在村口一个井里打水,人多了要等上半个多小时,还要挑回家里。现在水龙头一扭,水就来了,水还干净。”

村民孙彩霞说:“过去凤丹皮收得再多也卖不了多少钱。胡书记引进了一家制药厂,他们和我们签合同,有多少要多少,卖的价钱还比外面高。”

面对村民的赞誉,胡书记却显得很平静,他说:“为老百姓做事,做成事老百姓就会肯定你、喜欢你,这样比赚再多的钱也值得。”

这就是龙山村的老书记---胡太平.他为群众放下老板的”金饭碗”,捧起了村官的”泥饭碗”.让我们向这位优秀的基层干部致以崇高的敬意! 谢谢大家!

胡佩兰事迹

胡娜事迹简介

胡继汕的事迹

胡曼精神事迹心得

胡斌等烈士事迹

胡德军事迹简介(2000字)

胡国清优秀事迹

【最新】胡佩兰事迹观后感

关于学习胡万春事迹心得体会

胡集镇王大会创业事迹

《胡太平事迹材料.doc》
胡太平事迹材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