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井镇农村党建交流材料

2020-03-03 20:17:2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夯实党建基础 建设盐井和谐新农村

盐津县盐井镇党委

盐井镇位于盐津县境中部,处于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镇国土面积230.1平方公里,辖10村4社区,354个村民小组和30个居民小组,总人口57830人。镇党委辖11个总支,72个支部,有党员1346名,其中女党员296名。近年来,镇党委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三级联创”和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为抓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四个长效机制和云南基层党建工作十八项制度,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推动了和谐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把抓学习教育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努力提高党员队伍的政治素质

为了打造一支素质高、作风硬,适应时代发展的党员队伍,镇党委针对全镇党员思想实际,在加强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理论素质、依法行政能力和服务大局意识。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坚持镇党委中心学习组的学习制度,做到了学习有笔记、有体会、有交流,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二是严格制度经常学。坚持《党建活动日》、《党员活动日》、《三会一课》等制度,以现场会、座谈会、部门业务会、站所负

1 责人会为阵地,经常性地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和科学文化知识;三是思想政治、业务知识双重学。在强化党性教育的同时,注重农村党员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用电视、影碟等媒体进行教育,聘请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村种植行家进行专项培训,增强了农村党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四是适应形势灵活学。大胆地请进来、走出去,由镇党委牵头,组织镇领导班子成员、部分站所负责人、村支部书记,先后到元谋、宣威等地考察学习蔬菜、花菇等种植技术,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危机意识,激发了党员干部的拼搏意识,盘活了党员干部在农业综合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点子意识。通过加强学习教育,使全镇党员干部的自身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作风明显转变,服务意识明显增强。

(二)把抓班子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着力点,进一步增强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1、着力加强镇党委班子建设。一是抓核心、增合力。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要求,不断完善镇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大事会上集体议,小事分管领导放手抓。书记为“班长”,抓好宏观调控、调查监督,这样既避免了“上推下诿,无所作为”的粗放工作局面,又避免了“群雄林立,各自为政”的危险工作局面。同时,加强镇领导班子的团结建设,坚持开展谈心活动,党政领导之间、镇村两级干部之间坚持谈心交心进行沟通,统一 2 认识,消除顾虑,协调工作,增进了镇领导班子之间、镇村两极班子之间的团结,使党委“一班人”在思想上合心,步调上合拍,工作上合力。二是抓中心、促发展。在实现全年目标任务过程中,镇党委积极发挥组织领导作用,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多数领导已能静下心思谋大事,扎下根子办好事,扑下身子干实事。三是抓作风、树形象。对领导干部进行民主评议,切实做到了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整体印象与平时量化考核相结合,进一步规范党员干部的从政行为,使领导干部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

2、着力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一是树“旗子”,选好村党支部书记,建好支部班子。选拔素质高、党性强、观念新、开拓意识浓、发展思路好、群众威性高的优秀党员担任支部书记和班子成员,今年利用换届的机会,在70%的村成功实现了“支书主任一肩挑”,有力提高了村党支部团结带领群众加快发展、维护稳定的本领,村支部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发挥,党员带领群众谋富致富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二是淘“金子”,积极发展新党员。把年纪轻、觉悟高、能力强、作风好、求进步的农村优秀青年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大力培养选拔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过得硬、发展上有本事、人民群众信得过,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各类人才进入村级班子。着重从回镇的退转役军人中挑、从致富能人和回镇大中专毕业生中选等多种

3 途径配强村干部队伍。三是除“渣子”,畅开“出口”。通过对党员的民主评议,加大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力度。四是定“杠子”,抓好制度建设。建立党员活室,完善各种制度,推行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良好运行机制。五是选路子,帮助群众致富。即确定经济门路,由村支部牵头,帮助群众定盘子、出点子、挣票子。

3、着力加强党员队伍素质建设。一是强化学习培训,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文化素质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真正让全体党员干部用知识武装头脑、用理论指导实践,用科技带动致富,为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关键时候站出来,党员身份亮出来,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树立在思想上带头进取,工作上带头苦干,作风上带头深入,纪律上带头遵守的良好形象。

(三)把抓廉政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着眼点,努力提高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针对少数干部“奢、浮、懒、假”的不良行为,镇党委高度警惕,并积极采取“领导带头、行为规范、及时整治、源头治理、制度约束”五项措施,把廉政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一是强化领导,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任务量化细化,层层落实责任,落实到分管领导和承办部门,定期检查考评,强化责任追究。二是规范干部从政行为。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在公务和社交活动中都要严格遵守

4 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三是加大查办案件力度 ,严厉惩处违法腐败分子,做到有案必查,查必有果。四是狠抓源头治理工作,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源头治理工作重点做到四个管好,即:管好“钱、权、人、事”,不断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立足教育防范,着力解决了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五是加强干部管理,严明纪律,提高工作效益。镇党委制定了《关于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管理的规定》,制定了机关学习制度、干部值班制度、请销假制度、廉政制度等,有力加强了干部职工的管理。全镇干部激情高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全面完成了“普九”、“抗震救灾和民房恢复建设”、“人口与计划生育”等一系列攻坚工作。

(四)把发展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落脚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在狠抓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同时,积极谋求经济的发展,让党建与经济在发展中“互动”,有力促进新农村建设。2006年末,全镇实现生产总值23237万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农业农村经济收入达到6020万元,比上年增长6.6%;人均纯收入1196元,比上年增收156元。今年,目前已实现国家税收110万元,占全年目标的85%;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50万元,占全年目标的78%;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增加160元。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镇党委、政府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思路,因地制宜,在全镇启动了4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其中把水田村陈家坪小组确定

5 为小康型新农村示范点,高桥村郑家坝小组确定为富裕型新农村示范点,桃子村湾子小组确定为温饱型新农村示范点,水田村孙家坪小组确定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新农村示范点。各示范点建设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稳步推进。

在水田村陈家坪小组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中,镇党委着重加强党支部建设,通过开展“发展经济走在前面,学用科技走在前面,树立新风走在前面”的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多发展一片葡萄园、多出栏一头商品猪、多增加100元现金收入”的要求,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带头致富的支部书记张光泉,通过发展养殖和第三产业,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500元以上,修建了住房720个平方,并拿出186个平方为全组建设了文化娱乐室和科技培训室;村民骆永权在支部的帮助下发展养殖业,今年养猪36头,上半年出栏23头,收入2.36万元。根据陈家坪距县城较近的实际,支部着重加强对群众进行适用技术的培训,组织群众进城务工,全组有劳动力128人,外出务工76人,其中技工56人,小工头12人,主要从事建筑和装修工作,年平均收入10000元以上。为了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支部还带领群众栽种了连片葡萄60亩,为示范点群众持续增收奠定了基础。在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增加收入的同时,通过村民推选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建立规章制度,组织群众整治村容村貌。通过理事会,把支部的要求变成群众的意愿,完善民主管理,让村民的事村民议,村民的事村民办,村民的家园村民建,充分发挥

6 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积极争取各级补助资金36万元,组织群众投劳投资78万元,实施了“五通十建三清理”工程,绿化、硬化村组公路干道1500米,院坝2000平方米,房屋亮化42户,建沼气池57口,改厕、改橱36户,改厩25户,使水利路打到了家门口,自来水流进了厨房,卫生间成了水冲式,村民走上了平坦路,喝上了干净水,用上了清洁灶、卫生厕,住上了整洁房,呈现出了“道路宽畅明亮、庭院干净整洁、路边绿树成荫、地里瓜果飘香”的新景象。在示范点的带动下,全镇形成了“支部号召、党员带头、群众唱主角”的新农村建设良好氛围,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常德市澧县盐井镇农村水利建设调研报告

镇农村党建经验交流

盐井镇“两基”工作情况汇报

盐井镇中学 “扫黄打非”工作方案

宁远堡镇党建工作交流

某镇党建工作交流材料

盐井镇完小 美术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盐井镇专题组织生活会总结

农村党建工作表彰会议交流发言稿

农村党建工作表彰会议交流发言稿

《盐井镇农村党建交流材料.doc》
盐井镇农村党建交流材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