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综合学科集体备课计划

2020-03-02 23:21:0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4年春季综合学科集体备课计划

集体备课是学科教研的基本形式,是提高教师备课能力和上课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集体备课就是利用集体的智慧与知识,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通过教学信息的交流与互补,在课前对教材、对学生、对教法、对学法、对课程资源等进行充分的准备与整合,以及课后对上课情况的充分反思和提出改进策略,从而达到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能够营造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气氛,能够及时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教师的成长周期,促进教学质量整体提高。

一、集体备课的思路:

骨干教师引领,全体科学教师参与,钻研教材教法,狠抓课堂落实,鼓励求实创新,重视课后反思。

二、运作机制

1、制定集体备课计划,根据教材确定单元集体备课主备教师及内容。

2、主备教师初备。主备教师提前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学资源,钻研教学手段、方法,提出问题或设想;写好“单元集体备课主备稿”,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力求规范、科学。

3、集体研讨。各备课教师要充分准备,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瞻前思后,集体讨论时,先由主备教师围绕主备稿说课,其他备课组教师充分研讨,要求人人发言,共同研讨、集思广益,对备课进行讨论、优化,教研组长作好详细记录。

4、教师个人二次备课。在合理使用共性教案的基础上,备课组教师结合集体智慧,在研讨深化的基础上写出具有个性特点的课时教案,体现集体智慧结晶。在进入课堂实施教学之前,教师根据集体讨论和自己对主备教案的解读,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并进行课堂教学实施,以便更好地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

5、教后反思。要养成反思的习惯,要及时对课堂上的得失、感受、发现做好记录,加以分析与研究,填写好分头施教记录表。

6、备课流程:

制定计划个人初备集体研讨教师个人二次备课教后反思。

三、工作要点:

1、研究学生:备课时应充分考虑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生的年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还应备好学生上课时可能会提出的各种问题,做到“胸有成竹”。

2、研究教法:第

一、选择教学方法时,在考虑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要兼顾各个方面,所选择的教法要富有教学哲理,能随机应变。

二、要有创新意识。教师讲课的方式要有“新意”,要在“新”、“奇”上下功夫。要注重激发学生兴趣,不断创设学习情境,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给予学生宽阔的思维空间。第

三、教师的语言要生动、有趣,富有鼓动性。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有赖于教师富有鼓动性的教学语言。

3、研究学法: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方法。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不同的学法及不同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自学自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不懂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4、探究有效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实践和集体智慧,逐渐归纳、探索出适合我校综合实践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

四、检查考核:

1、综合科教研组制定计划,教研组长安排好主备人和备课内容。

2、加强监控与管理,主备教师主备稿提前经过教研组长审核(提前一周),如不合格,则要求主备人在当天对教案进行修改,直到合格。

3、严格考勤制度。教研组长安排好本组集体备课,保证备课时间。要按照规定的时间,按时到达指定的地点,进行集体备课,不得随便迟到或缺席。出勤情况纳入教师绩效考核。

4、每个年级的科学教师务必带上自己的教学参考书、教科书和相应的备课资料参加活动。每位科学老师将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成功的经验、做法加以整理,以便讨论交流。教师教学实践后,备课组长要收齐分头施教记录表,以便下次集体备课时讨论交流。

5、结合本班实际修改:必须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补充,甚至再创造,力求体现一种共性和个性完美的结合。

6、及时反馈改进:为了吸取经验,总结教训,要求老师课后及时反思,记下课堂发生的事件,每次集体备课时首先讨论交流上周教后感,必要时请有关专家解难释疑。

语文学科集体备课计划

集体备课计划

集体备课计划

集体备课计划

集体备课计划

集体备课计划

集体备课计划

集体备课计划

集体备课计划

集体备课计划

《春季综合学科集体备课计划.doc》
春季综合学科集体备课计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