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全员育人实施方案

2020-03-03 14:34:0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和学生一起成长,做幸福教师

——XX中学全员育人实施方案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新课程改革,提升学校办学水平,贯彻落实滕州市教育局关于中小学全员育人特色学校建设的文件精神,在全校实施以“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为主要方式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管理机制,构筑起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形成“和学生一起成长,做幸福教师”的浓厚氛围,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 严格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的总体要求,实施全员育人,形成育人合力,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提高育人管理效能,形成“和学生一起成长,做幸福教师”的长效育人机制。

二、工作目标

总的目标是全面落实新课程要求,建立全员育人新机制,逐步形成“和学生一起成长,做幸福教师”的长效育人机制,促进学校良性与可持续发展。

(一)创新规范养成管理机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二)建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教会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不断进步。

1

(三)建立学校、导师、家长多位一体的育人体系,促进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三、实施要求

实行全员育人责任制,学校成立全员育人领导小组,并使全员育人责任到科室、到人。通过“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一)、管理育人

管理育人主要由政教处负责牵头实施,实施主体是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班主任。学校领导干部是全员育人的组织者和首要责任人,通过开辟育人新渠道,实行定点联系级部、班级,了解育人落实情况;多点联系学生,加强育人实践,获得育人体验;定期联系家长,增强沟通与交流。努力推进各项管理机制的创新,建立科学的政绩导向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和督导监督机制,科学评价学校和教师的工作以及学生的发展水平;以规范办学行为为基础,全面推行精细化育人,层层落实管理责任,加强过程督查,提高管理效能。

班主任要发挥班级的管理核心作用,营造良好的班级育人氛围;加强与课任教师、家长的联系,形成育人合力。

管理育人共分三个方面:

1、是岗位管理育人。政教处和团委,要根据《中学德育大纲》、《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上级有关德育工作的文件精神为依据,健全学校德育工作规章制度,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大纲所规定的八个方面的教育。

2

安监办要加强安全教育,上好安全教育课,举行安全演练,让学生了解常发的安全事故和预防规避安全事故的办法,掌握自护自救技能。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并及时消除隐患。

教导处要指导和监督全体教师设计落实课堂“三维教学目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为德育主渠道的作用。

总务处要教育学生爱护公物,节约用水、用电,节约粮食和蔬菜,加强后勤队伍建设,做好在后勤服务过程中对学生的管理和安全工作。

工会和办公室要加强师德教育,恪守师德规范,要求全体教职工爱岗敬业,热爱学生。

级部主任要落实岗位目标中的“德育目标”,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和常规管理工作,结合本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本年级的德育工作。

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和育人工作安排,与本班任课教师一起创造性地开展育人工作。

校长和分管校长要结合岗位职责做好督查与评价所分管部门育人工作的完成情况。

2、是值班管理育人。值班领导,要根据值班职责,要对值班当天学校的工作全面负责,严格管理,认真填写值班记录,并向校长做好汇报并向相关部门或个人进行工作反馈。

3、是帮包管理育人。落实“帮包责任制”。(1)是全体领导班子做到“八个一”,即:每名干部帮包一个班级、帮包一个优秀生、帮包一个学困生、帮包一个特长生、帮包一个家困生、帮包一个待转生;(2)是全

3

体科任教师分别帮包所任教班级一定数量的学生,形成全员育人的格局。

(二)、教学育人

教学育人是全员育人的主阵地,主要由教务处负责。教学育人包括两个方面:(1)是课堂教学育人,所有学科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都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德育目标(即新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达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德育问题,并随时进行教育。另外,要对课堂上学生的管理负全责。任课教师上课,首先看教室内有无缺席的学生,如果有,教师应在第一时间问清原因,必要时与班主任联系核实。(2)是实行导师制。育人导师是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的引路人,是学生思想成长的培育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辅导员。所有的任课教师,都要帮包一定数量的学生,做学生成长的导师,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全面发展负责,帮包成绩与教师个人的绩效挂钩。

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操作方法可概括为一种理念、两大目标、三个步骤、四项原则、五项制度、六大职责。

一种理念:任课教师人人都是导师,学生个个得到关爱。

两大目标:①使师生关系更融洽,注重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把教师的关爱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②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寻找发展其潜能的有效方法,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

三个步骤:①教师人人争当导师,师生双向选择结成对子;②导师与学生共同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成长计划和导师工作方案;③导师利用有效时间、不同场合开展有针对性的“导育”活动,即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

4

引导、学习上的辅导、心理上的疏导、生活上的指导”。

四项原则:①个性化原则。教师必须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善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要把每一个学生当作一首风格迥异的诗,学会欣赏学生,学会分享学生的快乐。②亲情化原则。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尊重学生,给学生以父母般的关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③渐进性原则。遵循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实施教育。④实效性原则。加强过程管理,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全面关爱学生,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

五项制度:①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制度。为每一位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追踪学生成长轨迹。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及社会关系详细情况;学生的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素养、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学生心理、生理、身体健康状况;对学生每月的表现及每次考试成绩逐一记录,分析对照。②谈心辅导与汇报制度。导师每两周至少与结对学生谈心或辅导一次,每次谈心、辅导内容要有记录,并要求学生每周一次向导师汇报思想、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情况。③建立家长联络制度。按市教育局要求,开展“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导师每月至少一次对学生进行电话家访,每学期至少一次上门家访,及时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状况进行了解,并对其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作出相关判断。④建立个案分析制度。学校每月集中组织导师进行个案分析,个案分析做到有主题、有案例、有剖析,并提出诊断方案,指导个体实践。⑤绩效评价制度。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对师生进行多元化评价、过程性评定和质性评定。以是否有利于指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计划,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是否有利于指

5

导学生的品德与个性的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为主要依据,建立和完善师生绩效评定内容和评定方式。

六大职责:①帮助、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上的细节表现,防止和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产生和发展。②关心学生的学业进步及个性特长发展,合理指导学生的学习。③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指导学生的生活和心理。④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引导学生参加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⑤善于与学生家长、其他科任教师联络,全面了解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困惑。

育人导师制的管理与考核:

导师的选聘:政教处、教导处组织各班主任具体操作,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①班主任向学生提供所在班级的任课教师名单并通过一定渠道向学生公布任课教师的信息资料,让学生了解各教师的情况;②通过简单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需要;③学生根据自己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需求选择可能对自己帮助最大的教师。学校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初步列出导师名单;④导师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班级情况,选择4-5名学生;⑤学校根据师生双方的选择,在充分尊重导师和学生的前提下对师生的互选做适当调整,最后确定导师与受导学生,以保证每位导师带徒计划的完成;⑥导师和受导学生见面签订协议,规定师生双方承担的义务与职责。并记入档案。⑦顽劣生,首先由班主任、班级任课教师中的班子成员、共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承包,其次由一般任课教师承包。具体承包分工由班主任负责。

6

考核评价 :导师制对学生强调多元化评价,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在学习上看学生主动学习,有计划学习情况,学习进步情况;同时看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与个性发展情况。学校建立导师评价激励机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学生成绩、学生行为习惯、教师帮扶常规。

导师的工作列入学校常规管理的一部分,导师的全部活动都要认真作好记录,导师按要求及时、认真地填写好《导师工作手册》。学校组织教学常规检查时一并进行,纳入教师教学常规考核中。

政教处负责学生德育、体育、卫生、纪律等的检查,量化赋分,纳入班级及教师考核。具体量化办法:从《综合考核实施细则》中师德和教育教学效果部分各拿出一定分值作为基数,进行量化。具体做法:一是加分:每学期以上一次考试所承包学生的平均成绩(总分)为依据,在班内每上升一个名次,给该导师加若干分,每降一个名次减若干分。加分的幅度大于减分;二是扣分:依据《班级量化方案》,一学期学生的总扣分数除以10,即为该导师的扣分数。如果学生因在课堂上违纪扣分,同时扣上课教师与该导师相同的量化分。依据导师过程性材料检查标准,将导师的过程性材料纳入量化。

(三)、服务育人

学校工作的各个岗位都是育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职员岗位通过其优质的服务,弥补了任课教师无法达到的课外时空,弥补了课堂育人内容的不足。通过高品位、高水平的服务,让学生感到亲情无限。服务育人的主体是为学校教学、管理和师生员工生活服务的部门工作人员。落实学生活动职员全员参与制,教辅人员参与查课、查操、卫生、课间巡查工作,

7

政教职员参与环境卫生保洁、自行车排放等工作。

①优质服务。工作人员要寓教于服务之中,做到服务热情、办事周到,说话和蔼,以优质服务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②为人师表。工作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注意外表形象,做到举止文明,礼貌待人,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表率。

③建章立制。工作人员要结合工作岗位,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④关爱学生。对学生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各种不良行为有监督、教育、报告的责任。

政教处、团委和安全办、教务处、办公室、总务处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根据本部门的职责,结合个人的工作,灵活做好德育工作。如食堂生活老师要教育监督检查学生养成节约饭菜的优良品质,“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并认真遵守就餐纪律。水电工要教育监督检查学生用水用电安全,并养成节约水电的习惯。公物管理员要教育监督检查学生爱护公物。花木管理员要教育监督检查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等。以上所有的检查结果都纳入班级量化。

(四)、环境育人

环境育人是通过有目的地利用环境、有计划地建设环境及开发环境育人功能并驾驭环境育人的活动。其育人主体为学校文化。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以主题文化影响学生,让学生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开展读书活动,打造书香校园,让先进文化在校园传播,在师生中入脑入心。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组建各类学生社团,通过健康丰富的校园文体、

8

科技节、社团活动营造出良好的育人氛围。

对人的管理有两种,一种是显性的行政式的管理,一种是隐性的环境熏陶。后者就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陶冶着学生的性情。由于它是潜移默化的,所以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我校十分重视环境育人环境,着力打造可以育人的环境。

在平时的校园管理或巡视中,当学生出现突发性事件,首先发现的教师即为首遇教师,首遇教师应当及时妥善处理,并及时向相关领导或部门汇报。如果视而不见和不作为,视情节轻重,严肃处理。

通过实行全员育人,真正实现“只要有学生的时候就有管理者,只要有学生的地方就有管理者”。

9

和学生一起成长

做幸福教师

——XX中学全员育人实施方案

滕州市XX镇XX中学

2013.10

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

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

全员岗位育人实施方案

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

某中学全员育人制度

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实施方案

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

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

中心小学全员育人工作实施方案

西岗中学“一岗双责”全员岗位育人制实施方案

《中学全员育人实施方案.doc》
中学全员育人实施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