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2020-03-02 06:03:1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创业学校体育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意见”,进一步贯彻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确立“健康第一”思想,以“研究、指导、服务、管理”为职能,深化课程改革为核心,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深入调查,注重工作实效,,建立以促进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努力提高学校体育科研水平。积极探索“一师一品”,努力提升我校体育教研工作水平。

二、工作重点

1、进一步贯彻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以深化课程改革为核心,改进教学行为重点。

3、积极配合县教育局工作,积极探索“一师一品”,努力将体育学科成为一门具有特色的、能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学科。

三、具体工作与思路

1、深入学习全面贯彻体育改革有关精神、政策与条例。进一步组织学科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及一系列有关的政策文件、信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体育与健康的宣传力度和体育信息资源,全面考虑安排工作流程,落实细则,制订行之有效的实施计划,采取措施,当好参谋,创造条件,提高体育工作质量。

2、确立“健康第一”思想,认真贯彻执行“三个标准”。认真贯彻执行“三个标准”, 以新课标(修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网络上报)、《国家学校体育卫生基本条件标准》。推广、普及工作,围绕增强、增进学生健康的核心目标,积极进行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3、以点带面,开展重点突破。发挥教研室研究、指导、服务、管理的职能。要从学制、课时、特色等考虑问题,要从学科教研制度、教师全轮听课、带徒、示范课、专题讲座、教研活动、课题研究、教学论文八个方面为抓手,,

4、改进教学行为重点,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采用选择性的教学。通过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挖掘教学艺术,进一步开展创新的教学模式(特色)探索,运用各种新颖的教学手段(最主要是新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利用现代化场地优势,提高器材的利用率和管理水平,保证体育课的质量。

5、提高体育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整合水平。要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促进体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及时了解和掌握教育信息,丰富教育、教学手段;要遵循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和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勇于探索创新。

6、全面贯彻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认真搞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调研工作(执行情况、数据统计、汇总分析、专题经验);建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

试上报系统的管理,要及时、及早、准确、按规范直接上报国家教育部“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及时获取反馈资料。《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关政策和问题的咨询服务与培训工作(包括家长)。对测试仪器要进一步管理、增添、经费到位,具体操作,接口要畅通

7、抓重点项目的培训与评比,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1)抓重点项目培训,建立各学区(新的区域概念)教学骨干教师梯队,有重点抓 青年教师指导工作,关注他们的成长;

(2)继续搞好体育教师基本技能和课堂教学能力培训,搞好论文、案例的评比、推荐等工作;

(3)建立区域性或更大范围关于新课程实验的合作与交流,利用各种学习与培训,广泛开展学习、交流、合作及时掌握信息,积极参与实验改革,改正工作方法,请有关专家进行新课程讲座或专题性、针对性的指导;

(4)通过各种媒体(计算机、网络)采集有关课改信息,订阅有关新课程书籍、资料,掌握课改动态,改正教学方法,探索体育科研工作新途经的。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5)继续抓好新城第一实验学校的教学教研指导工作;

(5)抓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培训、咨询、操作指导、上报工作等工作,要及早准备,力求进一步规范化。

8、完善教育评价制度

(1)建立新课程的有效评价机制和方法,编写中学新课程评价指导意见,修改小学生新课程评价指导意见;

(2)新课程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

(3)《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价与数据的建立;

(4)配合教育局有关部门制订课程改革的相应规章制度和评价的内容。

9、积极群体活动和竞赛。

在抓好新广播体操指导、组织、评比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广播操的质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提倡推广大课间活动和学校体育特色,坚持以经常锻炼为主,坚持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增强学生的全面素质。

10、提高体育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整合水平。要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促进体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及时了解和掌握教育信息,丰富教育、教学手段;要遵循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和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勇于探索创新。

11、进一步抓好规范化管理

(1)加强器材室的规范化,要有专用器材室,管理制度上有专人负责,器材摆放有序、整洁,经费投入和帐目清单清楚;

(2)对学校购置的体育器材,进行指导与监督。

12、积极参加县教育局、体育局下半年举办的各项体育竞赛活动。

13、中小学全面衔接工作。要拓展新视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衔接工作(思想、信息、资料、调研、指导、教学、训练、培养、交流及相应对策)。

三、体育教研活动安排

八月份(1)学期体育工作计划布置。

九月份(1)中小学衔接体育教学、训练情况调研;

(2)做好新广播体操的教授工作。

十月份(1)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上报工作;

十一月份

十二月份

一月份

2)组织学生参加县运会、全县广播体操大赛等竞技比赛。 1)组织全校老师聚焦“一师一品”,探索特色教学。 1)体育优质课选拔赛暨教学研讨活动。1)体育教研工作总结; 2)假期体育活动。创业学校体育教研组2013.8(( ( ( (

体育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瑞安市上半年体育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体育学科教研总结

体育学科教研计划

体育教研工作计划

体育教研工作计划

体育教研工作计划

体育学科5月教研总结

体育学科教研活动安排

体育学科教研活动大事记

《体育学科教研工作计划.doc》
体育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