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知识点总结(优秀)

2020-03-02 15:17:1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知识点总结

一、民族关系(西藏、新疆、匈奴)

(一)、西藏

1、唐与吐蕃关系——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及意义【七年级下册 第23页】、

2、元: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七下第68页】

3、清:顺治帝册封*;康熙册封*;1727年设驻藏大臣【七下第109页 】

4、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及意义【八年级下册 第4页】、

5、一五计划交通运输业成就——修筑川藏、新藏、青藏三条公路【八下第19页】、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意义【八年级下册第56页】

7、对西藏民主改革,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成为重要牧区【八下第57页】

7、21世纪初修建——青藏铁路

(二)、新疆七上 第82页(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路线及作用;设立西域都护)七下第22页(唐:设安西都护和北庭都护)、七下第111页(清: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伊犁将军管辖新疆) 八上第12页(左宗棠收复新疆)

(三)匈奴

七年级上册 第59页(秦:积极防御策略——秦始皇派蒙恬修筑长城,北击匈奴)第78-79页【(汉:先和后战——和亲:王昭君出塞(汉元帝) 出击:公元前119年,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漠北战役】

(四)民族间友好往来的史实:昭君出塞、金城公主入藏、文成公主入藏

危害:严重挫伤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经验教训: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四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目的、时间、开始村庄、含义、作用)(八下42页)

【思考题】请你为解决“三农”问题提点合理化建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加强农业投入,减轻人民负担;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调动人民劳动积极性)

四、中国近代化和现代化的探索

二、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友好往来;抗击外来侵略)

(一) 友好往来史实与作用 (1)、开通丝绸之路(七上 第82页)(2)、鉴真东渡日本(七下29页)(3)、玄奘西游《大唐西域记》(七下31页)(4)郑和下西洋(要详细掌握)(七下93—95页) 【历史意义】——有利于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加强中外友好关系

(二)抗击外来侵略史实与作用(1)戚继光抗倭(七下96页)(2)郑成功收复台湾(七下104页) (3)雅克萨之战(七下105-106页)(4)土尔扈特回归祖国(七下111页) 【历史作用】——巩固国防,维护国家的统一以及领土主权完整

三、关注民生 关注“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1、我国古代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的措施

(1)汉朝:汉高祖七上67页 汉文帝 汉景帝(文景之治)

吸收秦亡的教训,减轻徭役兵役赋税;奖励耕作;关心农桑;提倡节俭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七上102页)曹操——垦荒耕田(七上119页)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3)(七下第8页)唐朝: 唐太宗——吸收隋亡的教训,减轻赋税农业工具——曲辕犁 筒车 (4)(七下56页)宋朝:占城稻——越南天下粮仓——苏州、湖州推广棉花种植南宋——经济中心南移完成 (5)元朝:(七下68页)元世祖——禁止圈地;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开凿运河 (6)明清:(七下115页)引入新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棉纺织业发达——江苏、南京 (七下124页)徐光启——《农政全书》历史价值:农业百科全书 (7)建国后(四次生产关系调整)

第一次:土地改革(起止时间、改革文件及内容、历史意义)(八下12页) 第二次:农业合作化运动(原因、起止时间、意义)(八下23-25) 第三次:人民公社化运动(原因、时间、危害、经验教训)(八下27)

(一)近代前期的探索(1840-1919)

1、洋务运动【(八上28页)口号、代表人物、主要企业、性质、作用】

2、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八上32页)主要内容及影响】

3、辛亥革命【(八上36页)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1912.1.1)、历史意义】

4、新文化运动【(八上40页)代表人物、口号、主阵地、内容(前期:民主与科学 后期:马克思主义)、性质、作用】

(二)新民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1919-1949)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找到一条适合中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市,最后夺取城市政权的道路在这条道路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答: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2、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建立第一支革命坚强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长征的性质——战略大转移;局部抗日战争开始——九一八事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解放军开始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解放军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

3、中共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长征的意义;西安事变的意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重庆谈判代表人物及签订的文件;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

4、重要会议:一大;二大;遵义会议;七大

5、国共两党两次合作、两次分裂 (1)第一次合作(1924——1927):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北伐);第一次分裂(1927——1937)中国进入十年内战时期,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也给日本入侵造成可乘之机 (2)第二次合作(1937——1945):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第二次分裂(1945-1949)中国进入解放战争时期,最终打败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迎来了光明的新中国。同时,国民党败退到台湾,造成祖国大陆和台湾的分离。

(3)国共两党和与分的启示:合则两利,斗则两害;国共两党应该第三次合作,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作出贡献。

【对台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经济局面:相互促进,互补互利台湾统一的有利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国际威望不断提高;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人心所向台湾统一的不利因素:台独分子或台独势力的干扰;美国等少数国际反华势力的阻挠破坏】

6、共产党领导的部队不同时期名称的变化:十年内战时期(1927-1937)——中国工农红军、红军;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八路军、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中国人民解放军

(三)建国初三十年的探索(1949-1978)

1、成就:新中国的成立【(八下4页)意义】;土地改革【八下12页(文件及意义,作用)】;抗美援朝【八下7页】;一五计划【八下18页(成就与作用)】;三大改造【八下23页(原因、意义)】;科技【八下90-105页】与外交成就【八下76-84页】

2、失误: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八下27页(失误原因、危害、经验教训)】;文化大革命【八下32页(危害:践踏了民主法治建设;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摧残了教育文化事业)】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

1、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情的国富民强的道路——改革开

放之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八下38页(内容、作用)】、改革开放【八下42页(对内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的作用)】

3、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地位【八下48页】 (1)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2)面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核心问题: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部署

(5)1992年邓小平南方视察讲话及意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十五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怎样评价邓小平——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今昔对比】明清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行改革开放这一国策——使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国际威望不断提高

五、重要的社会改革或变法(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商鞅变法【(七上38页)时间、在位国君、内容、作用】

2、北魏孝文帝改革【(七上115页)时间、目的、内容、作用】

3、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八上32页)背景、序幕、领导人、内容、影响、失败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没有充分发动群众;脱离中国国情;封建势力过于强大)】

4、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作用\\ 改革开放\\如何评价邓小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5、查理·马特改革【(世界史上册28页)内容、作用】

6、日本大化改新【(世界史上册25页)时间、在位统治者、学习对象、内容、作用】\\明治维新【(世界史上册119-120页)背景、统治者、内容、作用】

7、俄国1861年改革【(世界史上册117页)背景、时间、在位统治者、内容、作用】 【思考题】: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改革前改革后的共同之处?

8、美国罗斯福新政【(世界史下册22页)背景、最大特点、中心措施、作用】

9、苏俄新经济政策【(世界史下册7页)时间、领导人、内容、作用】\\斯大林模式【(世界史下册9页)时间、形成标志、特点弊端、经验教训】 \\赫鲁晓夫改革【(世界史下册60页)失败原因——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戈尔巴乔夫改革【(世界史下册61-62页)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苏联解体;给我们的启示: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1、经济全球化【(世界史下册95-97页)含义、形成的原因、具体表现、影响】

2、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如何应对?【(世界史下册98页)】例举21世纪以来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采取的措施?【2001年承办第九次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八、中国古代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及巩固统一的措施(七上57页)

1、建立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

2、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

3、焚书坑儒

4、修筑长城,北击匈奴

5、修建灵渠 【思考题】如何评价秦始皇

(二)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措施及作用(七上6

8、6

9、7

4、79页)

1、政治上:实行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2、思想上:采用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经济上: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4、文化上:设立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5、军事上:公元前119年,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作用】使汉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三)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四)明朝君权加强的措施(七下88-91页)

1、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

2、设立锦衣卫东厂特务机构

3、八股取士

4、削藩与迁都北京

(五)清朝君权加强的措施(七下100-111页)

1、设立军机处

2、大兴文字狱

【思考题】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加强思想统治方面的措施是什么?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加强了思想统治/制定政策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要不断创新,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九、大国发展史

六、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三次重大变动

1、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世界史下册18页)评价、解体标志】【凡尔赛和约及九国公约的内容】

2、二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即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世界史下册84页)冷战政策的含义、开始标志、冷战的表现(政治、经济、军事)、古巴导弹危机】

3、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世界史下册90页)多极化的作用;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美国挑战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动的科索沃战争及影响】

七、中国与经济全球化

(一)美国发展史

1、独立的美国——独立战争(世上72页)

2、统一的美国——南北战争(世上111页)

3、创新的美国——罗斯福新政(世下22页)

4、发展的美国——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世下48页)

5、霸道的美国——冷战(世下84页);科索沃战争;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6、美国三次科技革命(世上14页、124页;世下102页)

【思考题】美国发展历程给我们什么启示?【国家的独立和统一是强大的根本;改革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重视科技教育是发展的保证;要善于抓住机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战略决策】

(二)日本的发展史

1、大化改新(世上24页)

2、明治维新(世上119页)

3、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世下54页)

4、中日友好交往史实: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鉴真东渡日本(七下29页);1972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八下82页); 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七下29页)

5、日本侵华史实: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八上16页】;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八上20页】;九一八事变【八上70页】;七七事变【八上74页】

6、如何正确处理中日关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加强团结合作,共同发展;加强一个中国的原则;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中考复习初一历史重要知识点

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点归纳

中考历史知识点

山西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山西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中考复习)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七上历史重要知识点中考复习

中考复习初中化学溶解知识点总结

中考 三角形知识点复习归纳总结

中考复习道德部分知识点总结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知识点总结(优秀).doc》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知识点总结(优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