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讲座

2020-03-02 11:10:0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对孩子表扬有讲究

表扬孩子不管用怎么办

情景对话

淘淘上幼儿了,能够自己做些简单的事,但稍微难一点的事他无论如何不愿做。

淘淘非常得意地对妈妈说:“妈妈,我自己穿上褂子了。” 妈妈太高兴了:“宝贝真棒!我早就说过,你是个聪明的孩子。”

淘淘骄傲地说:“我还会扣扣子呢。”

妈妈乘胜追击:“宝贝真棒,妈妈太喜欢你了!妈妈相信,你肯定也能自己穿上裤子!”

淘淘噘起小嘴:“我不会穿裤子,妈妈帮我穿!” 妈妈继续鼓励到:“淘淘最棒了,肯定能自己穿上是不是?妈妈相信你。”

淘淘不高兴了:“妈妈,我不会穿。”

妈妈:“好孩子,我知道你可能干了,自己试着穿一下好吗?”

淘淘把裤子扔到一边不理妈妈了。 教育故事

一直坚信的多表扬、少批评的育儿真理如今失灵了,妈妈感到很迷茫,于是请教了儿童教育专家孔老师。 孔老师听了妈妈的叙述,说只要我给你举个例子你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不过你得先完成我提出的一个要求。”孔老师故作神秘。

“你看见对面那座居民楼了呈?你顺着外面那根管子爬上去。”妈妈向外看了看,我怎么可能顺着管子爬上去!“

“我想念你要以的,我对你有信心,你一定能够爬上去!”孔老师一个劲地鼓励她。

“呵呵,孔老师,干吗要我爬楼啊?”妈妈有点莫名其妙了。

“这就是我的要求,只要你能爬上去我就帮你解决孩子的问题。”孔老师笑着对妈妈说。

“孔老师,您说着玩儿的吧。为什么要爬楼呢?再说我怎么可能爬上去呢?”妈妈越来越糊涂了。

“但是我相信你,我相信你一定能爬上去。因为我对你充满了信心,你就应该听我的话,按我说的爬上去。”孔老师调皮地一笑。

“哦!哈哈,孔老师,我明白了,我知道您在说什么了。您在用我对儿子说的话对我说吧?”妈妈恍然大悟。 你明白我在说什么了吧?孔老师会心一笑。就是我给孩子提的要求不符合他的水平,我还在使劲鼓励他、表扬他,认为只要我鼓励他、表扬他、他就应该去做,就应该能做好。 是的,我想说的就是这个,你是不是认为我的表扬与鼓励其实是在为难你?鼓励、表扬不是万能的,也得鼓励、表扬到点子上才能起作用。明明他没有能力做到的一件事,妈妈却千方百计地鼓励自己去做,他就会认为妈妈的表扬纯粹是为了让他做某件事情,并不是他真的有那么优秀值得妈妈表扬。渐渐地,你的任何鼓励就失效了,甚至产生更不利的效果。从此他会时刻警惕、防范你的表扬,看看你是不是有目的,是不是对他不利。如果你想让孩子自己试着做一件他以前不会做的事,首先应该教给他怎么做。 专家课堂

很多家庭存在案例中反应的情况。很多父母知道对于小孩子要多鼓励,这一点没问题,但是怎么样表扬孩子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很多家长就不知道了。妈妈的表扬只注重结果,功利性过强,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使情况更坏。其实表扬也是需要技巧的,要弄清楚为什么表扬孩子、应该怎么样表扬孩子等问题,这样才能实现孩子在表扬中不断进步的良性循环。

一、为什么要表扬孩子

家长们都会发现,要想让孩子听大人的话,就要经常表扬孩子。

适时地表扬孩子的优点是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家长经常使用表扬这种手段。但是,并非所有的表扬都会对孩子产生良好的影响,表扬如果不当,不但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二、发掘孩子的优点

1、俯下身去找孩子的优点

如果家长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可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没有几件一是“闪光”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就孩子的年龄而言,做好一些看似简单的事已经不容易了,良好的行为得不到强化,失去教育孩子的最佳机会。如果家长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只看到缺点,孩子就会意识到,只有缺点能引起家长的注意,这容易导致孩子强化其不良习惯。

2、发掘孩子潜在的优点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具备了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水平,二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在这种水平下的儿童要借助成人的引导、帮助,才能解决问题。他把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这段距离定义为最近发展区。显然,最近发展区应该是孩子发展的重点,也是家长教育的重点,它提醒家长着眼于孩子最具现实性的发展点,而不是只看到习以为常的优点。要在了解、掌握孩子行为表现的基础上,关注并及时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能及各种变化,特别果注意挖掘孩子潜在的优点,也就是把握其发展的可能性,并鼓励、促进孩子这方面的发展。 比如,孩子纯粹是出于好玩,挥着扫帚在院中做扫地状。虽然孩子只是在游戏,家长却可以因势利导,及时表扬他爱劳动的行为,这就对孩子进行了恰当的引导,使孩子知道劳动是一种美德。

3、注意孩子的进步

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动态的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孩子的进步往往是很细微的,如果不加注意可能观察不到。家长可以设定一个目标作为参照,考察孩子离目标的差距。孩子 发展中难免出现反复,只要方向正确,偶尔的退步是可以谅解的,但是避免实质性的退步。

4、对孩子进行过程观察

家长不仅要注意孩子取得的进步,还应注意孩子取得进步的过程。享受过程是一种良好的人生态度。赏识孩子不应该只赏识结果,更要赏识奋斗的过程,这样才能帮助孩子走向成功。

三、表扬孩子的原则

1、勤于表扬

对孩子表现出来的优点,只要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增强其信心,家长就要慷慨地给予表扬。孩子年龄越小,表扬应该越多,并随年龄的增长逐渐提高表扬的标准。

2、及时表扬

家长发现孩子的优点时,比如孩子刚做了一件家长所期待的事情时,应立即给予表扬,不要拖延。否则,时间一长,孩子就弄不清自己为什么受到了表扬,因而对这个表扬不会有什么印象,更提不到强化好的行为了。在孩子的心目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

比哪家长希望孩子玩耍后自己收拾好玩具,尽管孩子从来不这样做,家长也有必要坚持重复这一要求,直一有一次孩子把玩具放在玩具盒里,表扬的时机就来了。“你把红色的皮球放进了玩具盒里,真好,妈妈帮你把绿球和黄球也收起来好吗?”

3、表扬要具体

家长在表扬孩子的时候应该特别强调孩子令人满意的具体行为,表扬的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

比如,孩子看完书后,自己把书包放回了原处,并摆放整齐。如果这时家长只是说:“你今天表现得不错。”那么,表扬的效果就会打折扣,因为孩子不明白“不错”是指什么。家长应该说:“你自己所书收拾这么整齐,我真高兴!”

4、慎用物质奖励

许多家长认为,口头表扬和精神鼓励固然重要,但是物质奖励也不可或缺。在这些家长看来,如果能经常给孩子一些物质奖励,孩子就会更好地与父母合作,从而使孩子表现得更优秀。因此,这些父母平时总是会留意寻找妥当的礼物,以便及时奖励孩子。的确,物质奖励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 ,但是过我的奖赏就如同贿赂,对孩子没有太多的好处。心理学家指出,儿童的某些行为只靠单纯的外在刺激维持时,一旦刺激减弱或消失,其行为也随之消失。“贿赂”孩子,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因此,物质奖励要慎用,不要把它作为一种惯用的、例行的方法,更不要买十分昂贵的礼物来讨孩子的欢心。比如孩子喜欢吃果冻,妈妈可以提前买些果冻藏在家里,等孩子有了值得夸奖的行为之后,就不经意地拿出果冻给他吃。

5、表扬要与其他教育手段相结合

孩子的行为总是好与不好、闪光点与缺点并存。表扬能巩固和加深孩子的行为或行为好的方面,但对纠正孩子不好的行为或行为不好的方面则作用不是很大。这时,仅运用表扬这一教育手段往往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有时甚至会因滥用而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而在对孩子进行表扬时,将表扬和其他教育手段巧妙地相结合,往往能使表扬和其他教育手段相辅相成,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四、如何正确地表扬孩子

1、表扬不宜过头

对孩子的表扬不要过多过滥,避免让孩子觉得自己比别人都强,事事都要争“第一”,不允许别人超过自己,也不允许自己失败,听到别人受表扬就生气,看见自己比别人差就发脾气。这种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的争强好胜性格,是一种追求完美的人格倾向。有这种人格倾向的孩子,过分追求完美,忍受不了生活中的挫折,今后他们会活得很累。

家长有时让孩子在亲朋好友面前展示他们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表扬,会起到良好的效果。但这种表扬也要有一定分寸。一些被当众夸惯了的孩子,有一点好的表现没被注意以,就会委屈,甚至有的孩子为了夸奖而弄虚作假,这样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2、表扬的方式要恰当

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表扬方式。对年龄较小的孩子,在口头表扬时,如果同进给他一个吻,一次拥抱或者其他的身体接触,效果将更好。对大一点的孩子,表扬方式可以储蓄一些,比如心领神会地向他们眨眼睛,或者竖起大拇指,表示你已经注意到了他做的不错。家长要不断地尝试,留意哪一种表扬方式对自己孩子更好。

3、注意表扬的语气

有的家长表扬孩子时不注意语气,影响了表扬的效果。比如孩子有一天突然洗了自己的小袜子,家长便说:“哟,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你也知道洗袜子了。”这样的话有讽刺挖苦的味道,让孩子听起来很不舒服。又比如孩子给妈妈捶了几下背,妈妈就说:“啊,我儿子有用了,过几年我老了,你就好好伺候我吧。”这样的话显然也不是孩子想听的。

4、注意表扬孩子的动机

孩子有时会“好心”办“坏事”。例如,孩子想“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去接了一杯水,回到房间里不小心把水洒到床上了。如果家长不分青红皂白一顿批评,孩子也许就不敢尝试自己做事了。如果家长冷静下来说:“这样孩子的心情就释然了,不仅喜欢自己的事自己做,还会非常乐意帮你去干其他家务。因此只要孩子是“好心”就要表扬,再帮他分析造成“坏事”的原因,告诉他如何改进,这样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5、表扬孩子的努力和方法

就像故事片中的妈妈一样,很多家长经常表扬自己的孩子说“你真聪明”,这样做往往只能让孩子变得“自负”面非“自信”。另一方面,也会使孩子在遇到新的任务时,更愿意挑选那些能使自己成功的任务,以换取再次的夸奖,想永远当大人眼中的聪明宝宝。他们害怕失败,也总是逃避有困难的任务,实在躲不开的话,他们多数会放弃努力,甩手不干了。可以说,这种针对孩子的人人物质的表扬,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6、请他人来表扬孩子

除了父母以外,也可以请其他人来表扬孩子,比如亲戚和朋友。这样会进一步增强孩子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表现不仅得到了父母的认可,还得到了更多人的称赞。至于表扬的理由和角度,倒不心要求其他人和父母完全一致。如果其他人能够找到更多的理由去表扬孩子,那效果反而会更好。这样可以引导孩子去思考其他人的说法与观点,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很好,所以才会得到不同类型表扬。

家教讲座

家教讲座

家教讲座观后感

班级家教讲座

家教讲座主持词

家教讲座心得

家教主题讲座通知

家教讲座主持词1

家长会——中三班家教讲座

—学年第一学期家教讲座2

《家教讲座.doc》
家教讲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