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2020-03-03 14:21:3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多管齐下做好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班级:44444 姓名:55555 学号:46545646

多管齐下做好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而教师在教育发展中也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因此,优先发展教育,就必须优先发展教师教育,培养一大批质量较高,素质较好的教师队伍,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特别是,当前党中央国务院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十分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只有师资队伍的水平提高了,其他发展农村教育政策的综合效应才能释放出来。否则只能事倍功半。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那么,如何让农村学校或者薄弱学校的教师也能快速成长,从而实现城乡学校的师资均衡,促进教育公平呢?

(一)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

目前农村中小学的教师队伍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来看,都与城市学校的差距较大,不能适应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特别是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要树立科学的课程观,教学工作中不在单单是教书匠,而是课程的实施者、创造者,教师要能根据课程标准、学生的实际、现实的课程资源等,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等;教师要能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发展的需要等,开发校本课程等。这些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都是新问题、新要求。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应抓住这一机会,建立和完善新的教师培训机制,开展以新课程为主的新一轮教师培训。要通过在职培训、专题研修、教学研究、远程教育、送教下乡、观摩示范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村教师业务的能力,使农村教师熟悉新课程,掌握新课程的主要特点,树立现代教育观、质量观和学生观,特别要使农村教师树立科学的课程观、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终生学习的自觉性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观念和能力。

(二)积极开展城乡对口支援,对口交流和城乡教师轮岗制,充分利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对口支援、对口交流、城乡互动是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数量不足、素质不高、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有效途径。我国东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大中城市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教师的水平也相对较高。既是在同一地区,也存在着城市学校教师超编、农村学校不够的问题。一些地方也采取了城市教师支援农村学校、发达地区教师支援落后地区学校等措施,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城市学校支援农村学校有多种方式。

1、大中城市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模式。这种模式是根据农村学校实际需求,鼓励和组织本地大中城市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计划,重点是充实边远贫困地区教师资源薄弱学校的师资力量,并尽可能建立和完善区域内长期稳定的“校对校”对口支援关系,鼓励和支持城镇办学水平高的中小学与农村学校建立办学共同体,通过“结对子”、“手拉手”等多种有效形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教育部实施了“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

2.县域内城镇中小学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加强教师统筹管理工作,合理配置城乡教师资源的前提下,实施县域内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规划;特别要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控制城镇中小学教师编制,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的结构比例,积极促进城镇学校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定期选派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交流任教,并统筹安排落实好其他城市的教师到当地农村支教的工作。对急需补充的新教师,要求实行公开招聘制度,优先满足农村中小学的需要。

3.农村教师特设岗位模式。这种模式是针对当前农村学校合格教师紧缺的突出矛盾,在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师资紧缺的义务教育学校设立一定数量的教师岗位,公开招募大学毕业生到岗任教,其目的在于逐步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增强教师队伍活力,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4.高校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模式。其目的在于引导和促进高校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鼓励支持新任公务员和被招募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支教。同时,选派一定数量的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的新聘青年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并作为培养锻炼高校青年教师的重要途径。

5.师范生实习支教模式。这种模式是由西南大学等高校率先试点取得经验后进一步推广的。主要做法是师范院校和其他举办教师教育的高校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农村学校实习支教至少一个学期,在农村学校建立实习基地,选派教师带队组织实习指导。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不足、教师素质不高的等问题,同时使部分农村教师有时间外出进修、学习。另外还可以加强师范生的实践环节,提高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帮助师范生了解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了解国情。 6.各种形式的智力支教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包括“短期支教”、“兼职支教”、“送教下乡”、“送培下乡”、“特级教师讲学团”巡回下乡送教,城镇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带教或“走教”、“联聘”等形式,其目的在于缓解农村学校紧缺师资不足的矛盾。

(三)根据农村中小学学生数量,合理定编、重新核编,坚决杜绝教师队伍有编不补、其他部门干部挤占教师编制的现象。

特别要适应“普九”发展的需要,根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生数量现状和变化情况,合理为学校定编,重新核编,增加农村教师编制,确保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要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足额配置教师,确保教师编制不被挤占。要坚决克服教师队伍有编不补的现象,减轻现有教师的工作负担,避免产生新的代课教师。

(四)妥善处理当前已经存在的代课教师。

目前在农村学校,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代课教师。较多代课教师的存在,不仅影响教育教学质量,降低已有教育投入的效果,而且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代课教师数量太多,集聚到一定的程度,会成为一个难以处理的社会问题,而他们每个人背后又有家庭、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等作为利益相关者,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另外,代课教师本身素质不高,缺乏培训,没有强有力的约束机制,也会造成一定的教育问题,比如伤害学生、责任心不强而导致教育事故等等。而这些都可能会引起社会问题,影响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代课教师的问题。对于目前的代课教师,通过统一考试、专家评价等,对其中水平较高的,择优转正,并保障在边缘、贫困地区的中小学任教;对那些水平一般的,可以提供机会,进行一定时间的集中或分散培训,切实提高其水平,并分配到边缘地区的农村小学继续任教;对于那些水平较差或不具备从教条件的,坚决辞退

(五)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鼓励优秀人才从事教师职业、优秀教师安心教师职业、广大教师乐于在农村任教的政策,为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目前农村教师拖欠工资现象基本克服了。但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教师待遇较低,住房较差,工作环境较差等依然是影响农村教师工作积极性、制约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当前要切实贯彻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使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要略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另外,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村教师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大、工作条件艰苦,因此对工作在农村中小学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的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更好的待遇。要通过推进素质教育和改进管理、提高教师水平等来减轻教师的职业压力,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在高等学校要建立鼓励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的激励机制和政策导向。对到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任教的毕业生应免去助学贷款或给予学费补偿。提高农村教师特别是西部边缘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待遇,激励他们安心工作,并努力提高业务水平。设立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设岗位,鼓励城市优秀教师和优秀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任教;提高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标准,对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任教的教师根据其任教年限和工作业绩实现梯度工资,对工作满十年以上的教师给予特殊津贴,满二十年的给予更特殊的津贴,使那些教学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够扎根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长期服务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

(六)用好用足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扶持政策。

当前,为了解决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问题,国家启动并实施了“大学生西部志愿者计划”和“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并设立了专门的“农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这些计划都是中央财政负担,因此西部地区各省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尽可能多地申请岗位,接受相关人员,并提供相关的条件使这些志愿者能够下到农村中小学,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教育的发展有赖于教师。因此,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优先发展教师教育,加大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改革力度,切实提高教师质量是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

湖南省泸溪县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总结

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师资队伍建设制度

《农村师资队伍建设.doc》
农村师资队伍建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