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推荐]

2020-03-03 13:53:2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本班有学生38人,其中男生26人,女生12人。大多数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很感兴趣,学生对社会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社会常识和社会生活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体验”、“尝试”、“调查”、“讨论”等方面,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促进良好的品德形成和社会良好发展。

二、教材编排

本册教材分别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徇丽多彩的世界》有四篇课文,第二部分《日益繁荣的祖国》有三篇课文,第三部分《密切联系世界》4篇课文,第四部分《我们共有的家园》4篇课文。教材的编排方式新颖,通过大量富有真实感的照片和精美的插图,在潜移默化间对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避免了枯燥、空洞的说教,有助于儿童亲近和理解社会,发展和完善自我。采用此种呈现方式,既能够满足教师自主开发教材的需要,又能够满足学生实现多样化学习的需要。

三、具体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5、拓展教学空间: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

四、课时安排

1.追谁人类文明的足迹 2课时 2.浓缩人类文明的经典工程 2课时 3.大千世界,万种风情 2课时 4.环游世界各地 1课时 5.祖国建设突飞猛进 2课时

6.中华民族圆了“飞天梦” 2课时 7.祖国,我为你骄傲 1课时 8.从丝绸之路到WTO 2课时 9.熠熠生辉的中西文化 2课时 10.风靡海外的中国制造 2课时 11.广泛合作与交流 1课时 12.神奇的地球 2课时

13.地球给人类敲响警钟 2课时 14.快快才与环保行动 2课时 15.共建美好家园 1课时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推荐].doc》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推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