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单元整体教学法

2020-03-03 14:26:3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利用单元整体教学法,打造语文增效减负课堂

一、语文课如何让“一地鸡毛”飞舞出“一片风光”

数学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模模糊糊一大片

二、语文课如何让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三、语文课如何让学生既得鱼又得熊掌

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订正作业„„ ,每天循环往复、无休无止,这似乎成了教师日常工作的缩影。为什么教师那么忙?忙到最后到底有哪些事情是让教师觉得真正有成就感的?每项工作单拿出来似乎都不是最重要的,就如“一地鸡毛”每一根拿起来似乎都很轻,但是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便会影响后续的工作。 语文之一地鸡毛

语文是唯美的,教你真善美,你接触的是圣贤的深邃,志士的壮志,你获取的是千载的辉煌,五色的彩石,你感悟的是追求和呐喊,鼓舞与震撼。一地鸡毛呢,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琐碎平庸,是菜篮子房子车子,物质俗气,是晋升关系交易,昏暗险恶。二者天壤之别,大相径庭。

问题是,语文你可以选择,生活你必须面对。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求学十余载,证书一大摞,满腔豪情应聘工作,老板是自己的小学就辍学的同学。生活就是这样,荒诞中是真实,搞笑时很严肃。一个哲学家可以耻笑一名渔翁不懂得人是什么的哲学命题,船翻时活着的却肯定是那名被嘲笑的渔翁。

这就是生活。能活着,才能活好。这才是真技能,大学问。

显然,这种学问,需要传承。书本无疑是最好的总结和载体。读书还是能给人生活的技能和智慧的。一个企业的老总永远只有小学水平,他的企业是大不了,长不了的;一个社会的国民始终只是捕鱼的渔翁,这个社会就是原始的,落后的。社会是要有读书人,要有文化人以及他们的思索的。

读书才能让人的格局变大,才能让人的境界提升。这也是真理,万古不破。 语文,牵着远古的文明,连着现实的生活,指着未来的发展。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再给生活以智慧,看似简单,实是深厚。语文教学,别再孤芳自赏,把镣铐解除,让语文和生活水乳交融,这才是立足课堂,放眼生活。

语文和一地鸡毛,似乎还是有联系的,有很密切的联系。

一、来自教师的问题

语文教学一向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吕叔湘先生曾说:“10多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甚至有人还指出:“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尽管措辞偏激,细想似乎有点道理,于是,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扎实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便成了全体语文老师共同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以“单元整体教学”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有效途径。

新学期伊始,我们又领到了新教材,办公室里一片议论声:“这么多的内容,怎么教得完?又得要赶进度了。”“这样的教材,老师累,学生也累。”“还说减负,我看,用新教材是越减负担越重了。”„„特别是到了期末测试前,有的老师因为安排不够合理,赶进度,一天学一课,作业量又多,学生家长都叫累,这无形中给学生增加了压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下降。如何更好地把握教材,达到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呢?一时间,我们都很茫然。在实践过程中,开始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一部分教师仍摆脱不了传统的单篇教学模式,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无论是哪一类课文,他们都要逐篇讲解,面面俱到,一般表现为解词一个程序,朗读课文一个程序,分析课文一个程序,分析写作特点一个程序。老师教课吃力,学生学习仍处于被动状态。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照样“不管你教科书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编,我们还是一篇课文一篇课文、一项内容一项内容地教”

二、研修主题

新教材不好教,教不完,原因何在呢?发现主要原因有:

(1)新教材课文内容多,知识面广,信息容量大。

(2)我们的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教材以单元编写的意义, 没有对教材进行整体的规划,在教学过程中只着眼于篇的教学,急于完成课文中的学习要求,而忽略了篇与篇的联系,忽视了单元训练的重点。

分析以上原因,我们几位教新教材的老师共同商讨,研究教材,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决定去尝试用单元教学的整体教学法,探索单元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由此,我们提炼出一个研修主题:探索单元整体教学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三、学习材料

(一)理论指导

1.语文课程标准体现整体性和阶段性

课程标准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目标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到总目标。

2.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路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3.“单元整组教学”所依循的基本原则

“单元整组教学”是依据教材优势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与传统教学比较的基础上发现的一种有利开发课程资源、有利提高学习效率、且能被低年段孩子所接受的一种特殊学习方式。运用该方法进行教学活动,需遵循“五为”“四可变’’“四不能变”的基本原则。

五为: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兴趣培养为基点,以扎实基础为主要任务,以启迪心智为原动力,以能力形成为目标。

四可变:学习课次可变,学习方式可变,学习时间地点可变,评价方式可变。

四不能变: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指导思想不能变,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客观现实不能变,学科的本体(学习并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不能变,课程的目标(培养综合的语文素养)不能变。

4.运用单元整体教学法,要着眼四个方面

单元整体教学法是以教材自身编排的单元内容为整体,通盘考虑这一组课文的目标,强调突出每种课型(讲读课、阅读课、独立阅读课和基础训练)的特点和作用,使学生把在讲读课中获得的读写知识,运用带阅读课和独立阅读课中去,使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得以切实提高。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要着眼与以下四个方面:

(1)视单元为整体进行备课。教学之前,应从全册教学总目标出发,通览全组课文,明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它在本册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理清本单元训练重点在各篇课文中的教学要求和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2)弄清各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各类课文的特点,设计好教学结构。

(3)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语文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一个单元各类课文的教学,如果学完之后不从整体上加以总结概括,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则是零散的。这不利于发挥单元整体教学的功能。因此,应在教完一个单元的课文之后,以“读写例话”的内容为线索,复习该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加深印象,提高运用的能力。

(4)知识迁移,课外延伸,促进能力的全面提高。除在课内抓好各单元的读写说练外,还可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和写作素材。

5.“单元整组教学”的基本流程式及其说明 “基本流程式”图解

“基本流程”说明

“整体感知”是在单元内容学习之前,进行单元“导读”。其具体操作为:以单元开头的“导语言文字”为切入点,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听录音、看录像、自己试读或同座互读互听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初步了解本单元内所有学习内容的大意,初步感知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孕育求知欲望;与此同时,教师相机指导收集相关资料,为单课学习做准备。

“部分体验”指分课或分块学习。该环节是一个“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学习活动过程。它依据教材特点,可顺课次学习;也可依学生意愿,从多数学

生最感兴趣的一课开始,进行精读训练,其余内容,可根据深浅难易度酌情采用不同学习方式;还可根据学习需要(如:或利于训练朗读的,或利于练习口语交际的,或利于启迪心智的,或利于丰实想像的,等等)进行学习内容的重组。同时,在进行单课或分块学习时,注意课外资源的充分利用——课外积累为课内学习服务。

“整体感悟”,即学完本单元后,进行整体回顾交流:我学到了哪些知识(识字,写字,词、句、段、篇的积累,课文内容的理解,美、情、理方面的教育与感染,等等)?我掌握了哪些学习本领(识字写字的本领,背诵、积累的本领,听、说、做的本领,等等)?在此基础上相机向课外拓展:一面组织汇报课外阅读感受,交流积累收获;一面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6.“单元整组教学”特点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与依课次逐一平力教学活动相比,“单元整组教学”有如下优势:(亦可称“特点”)

(1)有利于培养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新课标》要求“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单元整组教学”便于从整体人手,借助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初级求知欲望(这个单元内容怎么都讲这个呀?一定还有很多类似的文章吧?),促其初步感知单元学习内容;在“部分体验”学习活动之后,再回到“整体”上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全面把握。长期如此循环渐进,学生的整体感知和把握能力会不断提高,良好的语感也将随之逐渐形成。

(2)有利于开发课程资源,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着重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而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单靠课堂“言说”。“单元整组教学”,可依据儿童认知能力和获知范围,将课堂和其生活世界结合起来,依单元专题采取较为集中的方法途径,学习收集有助于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料。让孩子通过与大量的语文材料(如图片、文字、他人语言、环境等)直接接触,开阔视野、积聚知识,逐渐形成整理并运用信息资料于课内外学习活动的能力。

(3)有利于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培养恒久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在低年段学习目标中多处强调“兴趣”的重要性,它是积极主动学习、形成求知能力的原动力。孩子在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学习形式,进入小学后,要有目的地完成一定量的学习任务,学习形式发生了变化。如果教师过多地将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给他们,易使其身心疲惫。“单元整组教

学”可有效调剂孩子的学习“胃口”,有效“刺激”孩子的求

知欲望。如“部分体验”课,可尊重孩子意愿,选择他们最喜欢的内容学起,若在选择上有分歧,可乘机开展学习竞赛;“整体感悟”课,为他们搭起“成果展示台”,进行擂台赛,让孩子们不断播种“兴趣”,不断收获“喜悦”,不断滋长“自信”。

(4)有利于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知识更新快的时代特点,为迎接高信息社会的到来做准备。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学会学习刻不容缓。作为具有“工具”作用的语文课程必须与时俱进:它由原来占总课时的30%左右减为占总课时的20%左右。课时减少,可阅读量增大——一至六年级现均为30篇以上,中高年级部分课文增长,低年段还不包括识字课。所以,除必须研究长文短学外,还要研究学一篇带多篇的方法,实现能力的迁移。然而,这种“能力”不是说来就来的,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万丈高楼平地起”,它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形成过程。“单元整组教学”可借助教材编写优势,进行快速获取知识信息和能力迁移的训练,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均能获得不同的质和量。因为以往“细嚼慢咽”式的教学是以知识的灌输、训练学生会答题为目标的,所以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厌烦病”(能力强的不愿反复听,能力弱的仿佛听“天书”)“依赖病”(“没学的我不会”)。

(5)有利于识字巩固率和识字能力的不断提升。

大量的课外阅读,一方面可使学过的字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多次复现,能达巩固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不断接触没学过的字词,为学生提供由初识到熟识的机会。因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词会通过各种途径去求教。为“单课体验”课中补充知识和“整体感悟”课中的“成果”展示竞赛活动做准备——这是他们学习的动力。这种有意无意的学习活动,既可避免机械的反复“劳作”,又在长知识的同时长能力。

(6)有利于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就是说学生的人文精神、道德情操及个性风采是其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每个专题中的课文都洋溢着时代气息、充满着童真童趣、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单元整组教学”能集中把握“专题”——从“整体感知”到“部分体验”阶段,再到“整体感悟”阶段,课内持续反复渗透,课外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从“感知”到“体验”,从“体验”到“感悟”,认识得到升华,情感得到熏陶,言行得到净化。

总之,“单元整组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余地和空间,为他们从模仿着学到创造性地学、从单一认知到多元思维创造了更多有利的条件。但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有利有弊。在实验中它留给了我们诸多值得深思和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如:

①它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单元整组教学”的主要思想注重整组教材内容的纵、横向联系,教师随时要根据学生学习活动需要将学习内容有机整合,适时适度地调整教学计划。教学时空、教学方法、课程资源的全方位开放,来自学生方面的许多知识信息、方式方法,随时会涌进课堂。教师必须做到对整组教材心中一盘棋,对孩子的意见要能虚心采纳(尊重孩子、保护其自尊心),而且要灵巧地选用(适量、适度)。这些,都要求教师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加强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厚实文化底蕴,扎实业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灵活多变的课堂活动形式。

②它更需要重视家庭语文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

低年级儿童因年龄、生活范围、认知能力都很有限,需借助外力从课内走向课外——家庭、家长是首选的课外学习资源。每个孩子都生长在不同的家庭,语文教育资源是丰富多彩的,若能积极开发、充分利用,学生的语文学习将获益匪浅。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这块资源地,通过各种形式沟通信息,共同帮助孩子走上自主获取知识的坦途,即使家庭条件(成员的文化素养、品质修养、职业性格、生活习惯,等等)参差不齐。

③它更需要潜心“因材施教”的研究。

“单元整组教学”注重整体感悟、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注重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巩固知识,注重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对天资有差距、家庭条件在短时间难以得到改善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挑战。如果把握不好,良莠距离会越来越大。这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面向全体学生,做到爱心一致,要求不一,方法有别。

④它更要求处理好扎实基础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单元整组教学”,无论是字、词、句基础的掌握,还是课文内容的理解,都有一定跨度,很容易顾此失彼,即:注重语言形象的整体把握,易使词句理解过于淡化;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易在学习时间分配上本末倒置„„时间一长,有可能使部分学生或养成惰性,读书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或只追求思维猎奇,对语文基础知识、语言基本功则不屑一顾。这需要教师始终不忘“语文教育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依存的,注意在打好语言基本功的起始年段,力避“揠苗助长”和“南辕北辙”现象的发生。

一、认真学习新课标,钻研新课标,把握好新课标的精神实质。

新学期教学开始前,要将《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同以前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进行比较,分清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明确新课标突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重视文学教育、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指导思想,从整体上全局上了解全套教材的教学目的、要求、内容、编排意图、训练线索,做到对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心中有数,从而居高临下,处理各册教材。

二、深入钻研教材,了解新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特点,认真备好每一堂课。

钻研、理解教材的方法比较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1.整体把握法:新教材到手后,用一两个星期从头至尾通读教材,掌握新教材的总体结构分为哪几个阶段,本册教材又属于哪一个阶段。然后,再了解本册教材的侧重点,了解各教学单元、听说训练、写作训练、汉语知识的编排情况,了解各单元的教学重点,速读每篇课文。如对新教材初中语文第一册运用整体把握法钻研教材时,必须明确以下这些内容:这册教材每单元分“阅读”、“口语交际”、“写作”、“写字”、“综合性学习”等部分,教材后面还附有《名著引读

(一)》、《汉字的形体》、《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等内容。在“阅读”部分中,第

一、

二、三单元为记叙文,第四单元为小说,第五单元为童话、科幻故事,第

六、七单元为古诗文。在“写作”部分中,有记事、写人、写景、编童话科幻故事、改写古诗等训练。在“写字”训练中,主要是学习写楷书。在“综合性学习”中,有“学会利用图书馆”、“调查社会用字情况”、“主题探究学习”等内容。另外,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还编写了课外语文读本,作为初中课本的必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此基础上再通读每篇课文。通过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做到对整个教材心中有数,然后再全面安排、精心规划,以便按要求完成每册教材的教学任务。

2.单元理解法:教师每教一个单元之前,必须明确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深入钻研理解本单元内的每篇课文,做到对每篇课文心中有数,写作、听说训练有计划安排。如果采用单元整体教学,则更要如此。一般说来,对单元的理解可分以下六步进行:(1)掌握单元教学重点;(2)单元内课文的类型、任务及其教学重点;(3)单元内各篇文章在写法上、内容上的大致比较;(4)单篇课文各自的主要特点;(5)编者将此单元内课文编在一起的意图,以及安排课文类型的意图;(6)练习的处理。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写好本单元的教学安排,或本单元的整体教学设计。

3.单篇钻研法:这是一种常用的钻研教材的基本方法,即从单篇课文的钻研入手,把理解教材的任务落实到每一课。在这里教师应独立地、认真地、深入地从各个方面去钻研每一篇课文,诸如这篇文章的历史背景、目的所在、思路线索、结构语言、艺术风格、独特技巧以及字词的读写理解、句段的咀嚼分析、板书和练习的设计都应钻研和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安排好教学时间和教学步骤。最后,再精心设计,写出单篇教学计划——教案。

教材是供老师创造的,只是一个“本子”,而不是什么不可造次的“圣经”。现在,储春红老师探索了“单元组块式教学”法,让我们产生了很深的期待。 1, 教师必须明确单元教学的整体目标,确定单元教学的重点。

一个单元一般有5到6篇文章,甚至更多,新教材每个单元已经按一定的主题排列,如第五单元的主题为“步入书林”。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可能每篇课文都在课堂上精讲,时间和课时量都不具备,因此选取什么为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对单元教学来说就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教师将学生引向何方,将直接影响到单元教学的效果。一开始面对“步入书林”这一单元时,我也一筹莫展,后来经过反复思考琢磨,终于确定了以“感知序言――品读序言――写作序言”为具体过程的引导七年级学生“关注序言”的单元教学目标,应该说这个过程是艰难的,但一旦解决了这个问题,后面师生所有的学习都有了一个明确的中心。

2, 教师必须给学生具体的问题导向,才能将单元教学做实,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单元教学的整体目标有了,如何引导学生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有具体的问题作为引领,才能给学生自主阅读这些课文时有明确的导向。这一点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是在教他们读书的方法。为此我抓住了课文的主要特点,结合学生的初步认识,设计了两大核心问题:(1)借助《译者序言》和《序》探讨序言本身的精彩;(2)借助《前记》和《译本前言》探讨序言有益于提升理解作家及其作品。在此基础上再将学生分组重点研讨。经过实践,我认为这两大核心问题给了学生明确具体的阅读方向,可操作性非常强,后来课上学生精彩的发言和课前有目的的深入课文的钻研是分不开的。

当然,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单元教学也应该没有绝对统一的固定的模式。这次的单元教学的实践为我今后的教学新教材提供了一次有益的尝试,我想这样的尝试肯定还会有的。

所谓的单元教学,就是教师以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教学单位,依据一定的教学程序和方法进行教学,以达到优化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单元教学法是以精粗结合,举一反三,以少求多的教学法,它既达到了优化的效果,又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与传统的单篇教学不同,传统的单篇教学是按同一模式一篇1篇地不管知识重复与否,学生接受与否一律由“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模糊,无所适从之感,难以拓展视野,学到真正的知识。因此,单元教学法比传统的单篇教学法优越得多。

首先、它有利于教师正确制定单元定标——单元达标——单元测标这一基本教学模式。

一单元教学前,教师首先制定单元目标,单元目标是一单元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一单元教学评价的依据。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都是每册总目标的合理分解。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思想性、社会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它有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任务,有汉语知识、文学常识,阅读知识和写作知识等自成体系又有骨内不可分离的综合性知识结构。所以语文单元教学中教师制定单元定标时就得从教育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三方面入手,即根据大纲要求和每一册、每一单元的教材要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地制定出思想品德、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目标。

要进行单元教学,教师还必须从单元预习和单元导读两步入手,制定单元达标过程。根据语文“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规律,根据系统性中的“整体性”原则,指导学生做好单元预习。单元预习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任务要明确,预习质量要符合要求。单元预习完成后,就进入单元导读,单元导读按 “导读课”和“自读课”的不同进行,导读课主要体现一个“学”字,学习教师导给的规律性知识和方法;“自读课”主要体现一个“用”字,运用导读课上学到的知识、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此外,语文单元教学中,教师还必须编制一系列的单元检测题等来制定单元测标,单元测试题知识覆盖面要广,能力考查要比较合理。检测后,教师认真做试卷分析,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单元回授,给下一单元的教授奠定牢固的认知基础。 单元定标,单元达标和单元测标制定得好,就能有利于单元教学。

第二、它有利于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

单元教学的基本精神是以单元为单位,在比较高的层次上把握知识结构,减少教学过程中不必要的重复和教学过程中过渡性的环节,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也就是说,在组织单元教学过程中,用最经济的时间,选择最优的教学手段,获得最大的知识效益和最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实现各种语文能力的最佳组合。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要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明确各个单元的具体目标及其语文能力训练重点,通晓本册教材的内容,掌握整套教材体系,做到宏观控制,微观入手。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教学内容不必要的重复,或由于疏忽造成的知识遗漏,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量。

古人云:“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我认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大胆地运用单元教学的方法,就会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本领,它比“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单篇教学好得多。以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为例,本单元所选课文均是古今中外有名的戏剧,授课时就没有必要一篇篇的讲解,而只能以某一篇目为纲,把戏剧的基本含义、基本内容、中外戏剧的差异等知识串进各篇内容中,让学生阅读课文后,教师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启发、引导学生回答就可以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决不能颠倒关系。至于这些课文中的一些疑难问题,都可以用在前面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及提问技巧去解决。据我实践,单元教学法比单篇教学法耗时少一半左右,而学生所掌握知识却多得多,更主要的是调动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

第三、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语文单元教学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有内在联系的几篇课文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单元教学的定向环节制定单元教学的目标,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再进行单篇施教,在“比较”、“检测”、“评价”的环节中对全单元进行整体审视。说通俗一点,所谓单元教学,就是教师以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教学单位,通过一两篇讲读课的教读,有目的地带动单元中其他课文的教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学习,达到教是不教的目的。因为单元教学有这些特点,所以它有利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语文毕竟不象数理化那样学了一个公式定理就能用它来解决其他问题,迅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所以,在以讲读带自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必须教给他们一定的自学方法。具体来说,语文单元教学要 (1.)教给方法,突出一个“巧”字,即先让学生读一下本单元的课文标题,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此举目的在于对本单元各课文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是阅读,阅读是关键,阅读时让学生作一定的批注,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下观点和疑问,读完全单元之后,把批注归纳起来,批注要写得精练,写出最本质的东西。(2)、单元贯通,突出一个“串”字。现行语文课文的编排,比较突出实用性,也十分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各册各单元的课文都具有理论上的联系和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教学时,必须把单元的全部知识串在一起,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教学。通过\"串\"讲,有利于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理清每一单元的知识。(3)、讲练结合,突出一个“记”字。记,是讲练的综合运用,要促进“记”,就要处理好讲练的关系,讲是练的运用。单元教学的讲包括教师讲(即上所述)、学生讲。学生讲就是课前讲自己不懂的地方,课中讲自己不同的见解,课后讲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讲,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锻炼自学能力,同时,也避免单由教师唱独脚戏的局面。更主要的是强化了记忆,加深了印象。通过\"讲\"得到的知识虽有增进,但还不牢固,还要练,即多做练习,以强化记忆。练习的布置要有科学性和艺术性。(4)、由浅入深,突出一个“序”字。语文单元教学目前还未普及,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教学经验,多数学生还停留在传统的单篇教学方法上。为此,单元教学之初必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先用一定的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多读多思,勾画出本单元的基础知识,难点重点,弄清要解决的问题,看教师是怎样引导解决的,这样逐步引导学生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一步步地深入下去,单元教学才会得到尽快普及,才会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最后、它有利于教师建立新型的阅读教学的结构。

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要摒弃传统的课堂阅读教学模式,建立新型的阅读教学结构。传统的程式化教学,体现在课文教学上就是不分文体、不分主次、不管学生好恶、一味按同一模式教学:阅读+解题+作者简介+时代背景+词句解释+段意归纳+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习题解答,堂堂课如此讲,篇篇课文如此教学。这种教学的特点是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思维的结果,轻思维的方法过程;重分析写了什么,轻视分析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要这样写。这种教学的结果,学生只有一堆枯燥的有关某篇文章的纯理性认识和记住一些琐碎知识,而不具备独立阅读这类文章的能力,既不能领略到文章整体美的内蕴,更不能从阅读中体味到写作的真谛。而单元教学的方法正弥补了传统阅读教学模式这方面的不足。现今语文教材是以文体为单元归类编排的课文,那一篇篇的课文犹如数、理、化教材中的例题一样,数学老师的教学并不是要求学生背下这些例题的内容,而是要求学生从这个例题的讲解中学会解答这类题目的方法。单元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学会读这类文章和写这类文章的方法,并通过这类文章的学习,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辽宁魏书生老师教导学生的成功事例,早就证明了整体把握的作用和意义。否则,只孤立地抓单篇教学,课堂阅读教学就只能给人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感觉。可见,单元教学它有利于教师建立新型的阅读教学结构。

以上所论,单元教学有它的优越性,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很多教师还不完全知道单元教学的好处,不能真正地运用它于提高学生素质上,只是空喊单元教学,实际还停留于单篇教学。另外,单元教学运用得不好,容易出现单纯的搞纵横联系,架空分析,结果是,学生只见单元,不见课文,只见皮毛,不见本质。

总之,语文单元教学是当前教学活动的重要课题,是教学改革的方向,我们应该对单元教学作更深层次的探索。单元教学本身还有一个充实、完善的过程,我们一定要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来进行教改实验,否则就不能够很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语文课如何让学生既得鱼又得熊掌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寻求语文教学中工具

性与人文性的平衡点 收藏本文

分享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语文知识训练课以致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位置,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了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于是随之而来的是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新课堂形式层出不穷。可是语文课中有些现象就值得反思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对字词句等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几乎没有涉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了。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琅琅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独到分析和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素养怎能提高?从哲学的角度来讲,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一组对立统一的教育理念,它们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了工具性,人文性就成了无源之水、......

如何利用单元整体教学法

单元整体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

单元整体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

整体语言教学法

单元整体

单元整体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高中英语24字整体教学法

单元整体阅读

单元整体教学

浅谈单元整体教学

《如何利用单元整体教学法.doc》
如何利用单元整体教学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