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美育功能进行德育教育

2020-03-02 21:58:4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发挥美育功能进行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运用美育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根本在育人,德育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我校是一所普通初级中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学校生源主要来自周边6所小学,每年从外地转入学生250—300名。学生家长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不到家长总数的10%,家长总体文化水平不高。生源中50%是本地居民子女,另外50%是外来务工者子女。学生的家教较缺失,对学习的认识模糊,对前途概念不明确,学习较被动,抄袭作业的现象较严重,更严重的是在每个班完全不做作业的学生人数占到了全班总人数的10%。家长缺乏对孩子的引导,加之本地居民封建思想教严重,外来务工的家长忙于生计,无暇管教孩子。总体来看,学生家长文化水平偏低,生源构成复杂,学生基础总体较差,学校的管理难度较大。长期以来,有不少学生存在德育上的逆反、智育上的厌学、学生的家教较缺失,对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前途理想概念模糊,学习较被动,抄袭作业的现象较严重,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高,学校办学效益提高不快,在一定情度上阻碍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作为德育工作第一线美术教师,如何在自己任教的学科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的德育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学生素质,是我多年来反复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十

二、三岁至十

五、六岁之间。初中阶段的学生基

本上属于少年时期,开始步入青年时期。是从童年到青年的过渡时期,在他们身上一方面保留了童年期富于幻想、可塑性强等特点,另一方面已出现了青年的某些年龄特点。他们身体的发育还不成熟,体力和意志还不太强,易于冲动,缺乏克制能力,兴趣广泛而不稳定,好动而容易犯规,对于生活中的善恶美丑还缺 乏辨别能力。

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美育,在中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我校在文化宣传开拓一个全新的教育模式,我们以“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倡导以君子之风,育有德之才,在校园里走廊通道至每个围墙角落,我们都精心设计了艺术、文学、历史、科技等专题的宣传,让同学们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我国数千年的民族文化,感悟到我国传统美德,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也从我国数千年的民族文化中开阔视野、扩大认知领域,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目的。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在美育课教学中我是这样做:

(一)、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

欣赏李可染的《王维诗意图》、《崇山茂林源远流长图》等山水画,让学生领略其作品的崇高之美,博大之怀,深厚之实,肃穆之境,领略其画的线条粗犷,壮美,墨色的光华照人,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瑰奇壮丽。油画《南京大屠杀》,以刽子手、堆积如山的尸体、与啼哭着的小男孩的强烈对比,生动地再现了南京大屠杀的悲烈场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讲述那段难忘的历史,揭露日本右翼势力掩盖历史真相的不齿之实,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激发了学生献身祖国、保卫祖国的情感。又如:王羲之“宛若惊龙,漂若浮云”的书法,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秦始皇兵马俑的威武雄壮,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培养学生分辨美丑的能力

如鉴赏古希腊雕塑《米洛斯的维纳斯》时,引导学生围绕人体美的标准进行讨论, “断臂维纳斯”是古希腊艺术家的杰作,但有的学生却戴着“黄”

色眼镜去审视她,这实际就是单纯地从作品中寻找感观刺激,满足于生理上产生的快感,而没有从精神上产生美感,堕入了低级趣味,这就脱离了艺术欣赏的本质。通过欣赏“维纳斯”这件作品,帮助学生认识美的时代性、阶级性和多层次性,并转而欣赏“维纳斯”的古典、和谐、健康、自然之美。不仅让学生领略了女性丰腴典雅、端庄宁静之美,而且清除了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出现的种种误区,确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在工艺美术欣赏,结合服装的艺术,使学生了解各种服装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如何着装才能体现青少年的青春活力,与时下的非主流着装的美丑分辨,如何做到仪表美,展现当代青少年青春风采。或歌颂、或批判,达到了重在参与、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如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就是力量与健美的和谐统一,这表明体质体能的发展过程就是按照美的原则、美的规律塑造美、追求美。在对《掷铁饼者》深入分析、鉴赏并进一步了解作品来龙去脉的同时,还能以健康的美感引发学生强健体魄的自觉性。欣赏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这幅在格雷契寺院食堂墙壁上的宏大画面,严整、均衡,而富于变化,无论从构思的完美、情节的紧凑,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以及表现手法的纯熟上都堪称画家艺术的代表。它也是人类最优秀的绘画作品之一,由于它的问世而使达芬奇名扬世界。不仅使学生重温了过去学过的世界历史的知识,加深了理解,而且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受到了美的熏陶。

(四)、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艺道以人品为先,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体现着作者其人的品格。人如其画,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开设艺术欣赏课,不仅仅是单纯欣赏名人的作品,更主要的通过美术作品,欣赏作者高尚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做人的道理。众多的艺术家都是热爱自己的事业的,俄国画家列宾说:“我热爱美术甚于自己的生命”,李可染大师也对学生谆谆教导,成大事须有大志向,要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思想境界。荷兰画家凡.高在阿尔的狂风与烈日中面对自然,用蓝和金黄的混合

与对比创造着神秘颤动的色调,终成一代名师。可见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才能成为一代英才。名家大师往往具有正直的人格。齐白石老人在抗战时期毅然辞去艺专学校的职务,深居简出,闭门谢客。日军抄了老人的字,他毫不畏惧,寄愤怒于书画,在一幅《水墨螃蟹》上题诗“处处草泥乡,行到何处好,昨岁见君多,今年见君少”,辛辣讽刺了日本侵略者,体现了刚正不阿的人格。达到了内在人格和外在作品形象的交融统一。白石老人木匠出身,刻苦作画,晚年任中国美协主席,党和国家给他极高荣誉,但他毫不骄傲,自称自己为“鲁班门下”,不忘自己是个普通的木匠,谦谦君子之风昭露无遗,大师的人格魅力正体现如此。这些大师的崇高的理想、正直的人格及敬业的态度,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心里。

(五)、以美育人,培养人生目标

人生最怕不没目标,没有追求,学生成绩差,对学习没兴趣的原因大多不是不会学,是在学习中感受不了学习乐趣,甚至把学习看作是人生中的一件苦差,看不到人生的美好,我在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对学生实施美育,注重开展丰富多采的美育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使美育和德育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培养他们的人生目标。美的教育,美的熏陶,促进了班风、校风建设,也使一些后进学生有了明显的进步。初三年级的一名姓郑的女同学平时不太守纪律,不爱学习,学习成比较绩差,经常迟到早早退,还喜欢闹闹事、打打架,家庭又疏于管教,是典型的“双差生”。在学校文化艺术节中,我发现她很喜欢绘画,且画也画得很有创意,还知道她从小就想成为一名时装设计师的梦想,我就以此作锲机,鼓励她在这个方面发展,跟她交朋友,谈怎才能把美术学好的心得,鼓励她在学好美术的同时还要把文化课学好才能真正发挥她的特长,将来才能顺利考上高中、大学,才能得以更进一步得到深造,以后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还把她的绘画作品作一次专场展出,让她在同学中展示她特长,受到其他同学赞许,发掘她的闪光点,增强她自信心,让她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还让她辅导其他同学绘画,她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学校领导和教师及时表扬了她,并鼓励她把关心集体、为集体争光的表现转到纪

律和学习上来,近半年来,这名学生无论是在学习上、行为表现上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

自2006年开始,我校连续举办了文化艺术节,学生们或吹拉弹唱,或吟诗作画,或精心制作手工艺品,或凝神聆听美学讲座,或进行书法、棋类比赛„„他们的艺术才华和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去年三月,在我校举办的第二届文化艺术节,共收集同学们的画作近千幅,表达了学生们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怀,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良好的组织纪律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我们还通过板报评比、辩论会、自编小报、摄影等形式开展全校性的美与丑的大讨论,使学生们懂得什么是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丰富多采的美育活动,学生们鉴赏美、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他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和道德修养水平也随之得到提高。现在,当你走进学校大门时,值周的学生会向你送去微笑和问候。你会看到楼前的花坛花团锦簇。学生车棚的自行车码放有序,楼两侧的壁报栏绚丽多彩。我们针对美术特长班学生爱好美术的特点,组织他们古元术馆,让他们亲眼目睹祖国灿烂的绘画艺术,亲身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宙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道一主编《美术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2]陈洛加主编《美术鉴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3]减福军《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浅析》,原载于《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美育教育——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发挥美育的德育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挥德育教育功能

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发挥评价功能

学校书法的美育功能

试论美育的经济功能

发挥关工功能

发挥协会功能作用

发挥进修学校功能作用

《发挥美育功能进行德育教育.doc》
发挥美育功能进行德育教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