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外后备干部培养制度

2020-03-02 21:53:5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石亭镇党外后备干部培养制度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工作规定》和有关的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努力培养和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代表性强、与党亲密合作的党外后备干部队伍,为我镇领导班子建设提供充足的干部储备。

二、工作目标与任务

为确保培养选拔党外后备干部工作的有序、有效进行,按照中央统战部关于党外后备干部“一职二备”的要求,计划在三年内(2009——2011年),建立起镇人大、政府领导班子副职三个层次的党外后备干部梯队(不包括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后备干部)。

三、后备干部人选的基本条件和资格

1、一般是科员(股级)现职,有一定代表性的民主党派、无党派干部;

2、年龄以35周岁以下的干部为主体(一般应占70%以上),最高年龄不超过40周岁,30周岁以下的干部要占有一定比例;

3、应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4、身体健康。

四、培养选拔措施

(一)突出重点,把提高能力和素质作为党外后备干部培训与实践的核心内容

1、加强理论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理论和政策水平。在三年内,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习什么”的原则,根据后备干部个人的具体情况,逐个制定具体的培养方向、培养措施及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培养。一是对没有参加过理论培训或理论素养相对偏低的,强化理论培训。有计划地选派党校学习,或在党校举办专题理论培训班培训,提高其政策理论水平。二是对于缺乏岗位知识的,组织举办各类岗位知识培训班,强化现代经济、科技、社会管理、法律等知识培训,提高其履行岗位职责、业务工作的能力。

(二)建立制度,完善机制,加强和改进党外干部的选拔使用工作

1、完善推荐选拔机制,规范党外干部选拔工作。推荐选拔党外干部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实行民主推荐,公开选拔,充分进行协商和酝酿,注重社会公论。拓宽选配渠道,在选配人大、政府和政协工作部门领导班子或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时,要留出一定岗位定向推荐党外干事,或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形式定向选拔党外干部。建立健全由各级党组织、统战部民和民主党派推荐党外干部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公开推荐优秀党外干部。坚持备用结合,建立后备人选管理信息系统,任用党外领导干部一般

应从后备干部中选拔。

2、坚持干部标准,大胆选拔任用党外干部。任用党外干部要从贯彻党的统、战政策和改善领导班子结构出发,坚持选人用人标准,不搞降格以求,把那些真正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能共事而又不出事的优秀党外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不搞求全责备,对于政治业务素质较高,具有发展潜力的特别优秀的党外干部,要大胆任用,破格提拔,符合条件的可以安排正职。拓宽工作视野,创新工作领域,努力形成有利于优秀党外干部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

2011年元月18日

后备干部培养制度

后备干部培养制度

后备干部培养制度

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制度

后备干部培养推荐制度

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制度

党外后备干部推荐材料

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制度n

后备干部培养

后备干部培养

《党外后备干部培养制度.doc》
党外后备干部培养制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