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学设计

2020-03-03 00:07:3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初一语文《木兰诗》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第18课《木兰诗》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来源于《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

1、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2、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3、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4、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基于以上的理念,明确初一年级教学目标为:

1、养成良好的朗读文章习惯,在朗读中感知文章内容和思想,进行情感上的熏陶。

2、重视文本对话,由书本走向生活,树立大语文观念。

3、养成阅读积累的好习惯,对朗朗上口的美文进行背诵积累。

4、结合课文相关片段,运用合理想象,进行写作训练。 初一下册第三单元目标:

1、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现代国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和语言文化的爱国主义情操。

2、要学会细致分析、细心揣摩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汉语言丰富优美的表现力,饶有兴趣的锻炼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3、充分重视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感情,通过反复朗读,自行领会文意,培养语感。

4、结合课文相关片段,运用合理想象,进行写作训练。

在设计教学思路时,我们就注意体现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走进文本,走进生活,感受大语文学习的乐趣。在教学上设计“搜集木兰信息”“豫剧《花木兰》选段欣赏”“多彩朗读”“想象创作”等环节,力求多角度挖掘文本的内涵,全方位感知木兰形象。

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知识与能力目标:反复诵读,有感情地背诵全诗,并能体会民歌朗朗上口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体会诗歌情节曲折,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木兰诗》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首古诗,这一单元以祖国为主题,选编了五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从各个角度表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发愤图强的美好情操。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赏,辞官还家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的人物形象。本诗为乐府民歌,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结构分明,语言朴素,感情浓郁,是初中语文课本中优秀的篇章。

三、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在以前的语文学习中,学过一些文言诗词,但毕竟很少,对《木兰诗》中一些特殊的字词、诗句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生活在和平安泰的年代,而且生活经历短暂,所以对《木兰诗》的思想内涵的感悟也存在困难。所以教师必须灵活设计教学过程,精心指导学习内容,力求做到凸显个性,兼顾全体。简单的问题,由学生独立完成;稍难的,学生间讨论,教师点拨;难点,则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探讨。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回应学生当堂提出的各种问题,就此展开新讨论,或安排课后的活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反复诵读,有感情地背诵全诗,并能体会民歌朗朗上口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体会诗歌情节曲折,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在朗读的过程中鉴赏民歌。

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及体会木兰替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评价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对学生回答进行鼓励性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行师生平等对话,让学生做课堂真正的主人。

六、教学过程:

、搜集资料、激情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第18课《木兰诗》,我们的主人公是——花木兰。这是一个凝聚了千年文化、情感丰富的名字。几乎遍及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她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为了证明这一点,下面就请同学们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搜集到的有关木兰的信息吧。

(生介绍木兰信息后,师出示有关木兰信息的幻灯片)

我们看到这众多的木兰形象,几乎被所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所体现,虽有所差异、各具千秋,但它们却源于同一创作源泉,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南北朝民歌《木兰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个奇女子的传奇人生吧。、预习成果汇报

1、《木兰诗》选自_____代__________编写的__________________。 (师: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属叙事诗)

2、《木兰诗》叙述了木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3、“乐府双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4、你读对了吗?

唧唧( )机杼( )可汗( )鞍鞯( )辔头( )溅溅( )金柝( )阿姊( )

5、修辞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反复) (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顶真)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排比)

(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对偶) (5)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你能解释一下这种修辞吗,还能找出两句吗)(互文)

将军百战死,壮士二年归。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我思我读赏民歌

叙事诗是诗歌的一种,是用诗的形式来刻画人物形象,描述故事情节,表现现实生活的作品,突出特点是诗人满怀激情地歌唱一个故事,一方面是故事的叙述,另一方面是情感的抒发。

1、齐读课文。(注意字音及感情表达)

2、听读课文。 ☆朗读指导:

注意情感要到位,语速、语调、节奏等要符合主人公的情感或发展节奏。 小组合作

1、合作内容:讨论怎样读使文章更生动更精彩。

2、要求:派出一名中心发言人具体解说。派出一名朗读小能手做具体读的展示。

温馨提示:

我们组选的是第一段,这段主要写木兰的叹息读的时候语速要平缓、轻些读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我品我评说木兰 精读文章,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例:(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2)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师总结: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我想我创演木兰

播放豫剧常香玉《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现代木兰戏中,豫剧大师常香玉饰演的花木兰非常精彩地设计了木兰的12年征战。

小组合作:创作你心中的木兰

内容提示:可参照课本内容也可大胆发挥你的想象,进行创作表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也许你就是下一位著名的导演或演员哦。

、我情我心颂木兰

《木兰颂》 木兰

曾是怎样的一声叹息 让你选择了战场 为了一个坚定的信念 你身披战袍,奔赴远方 从此春花秋月

只剩下金戈铁马的英武悲壮 但凯旋归来只盼故乡 你是世上最美的姑娘 木兰我赞美你

你________________ 你________________ „„

你是世上最美的姑娘、作业设计

1、必做题:

将课文改写成一篇故事。

2选做题:查找《孔雀东南飞》阅读并背诵最后两段。、板书设计:

以帆船形式将内容圈起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

七、板书设计:

同教学过程中板书设计

八、巩固练习:

通过学案对本节课进行巩固。设计的习题既扣学习目标也有提升拓展。

《木兰诗》教学设计

木兰诗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木兰诗

木兰诗教学设计

木兰诗教学设计

木兰诗教学设计

22《木兰诗》教学设计

《木兰诗》教学设计[下学期]

木兰诗优秀教学设计

木兰诗教学设计[材料]

《《木兰诗》教学设计.doc》
《木兰诗》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