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沟通 读书心得

2020-03-03 12:33:2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读《印度能超越中国吗》心得体会

《印度能超越中国吗》这一书,主要阐述了作者在印度经商的经历,对印度社会、文化和经济较深的认识和理解,书中不乏真知灼见。印度和中国主流文化中的哪些方面不同导致其国民行为的不同?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和印度产生?中国为什么制造业异军突起,而印度却是软件业遥遥领先?印度能在哪些方面超越中国?中国和印度在经济发展上应该彼此学习对方的哪些优点?等一些问题和答案都令人深思。为什么印度人能够“以苦为乐”?为什么印度人能够忍受狭小的工作和生活空间?印度有几千年的历史,为什么马克思评价印度没有历史?中国的“君子”鄙视乞讨,印度的著名人物为什么却乐于乞讨?美国会成为印度的一个种姓吗?等一系列的问题和答案都令人深思。

看完这本书之时,让我陷入了深思,一直在想着印度真的能超越中国吗?这个话题,也许书上所说的多数都是作者个人观点和见解,但我想这不正是给我们开启了一扇正视印度并反思中国发展的窗口吗?同时也可以让作为读者的我们通过不同文化的反省和比较,能有一种多维的认识,从而通过印度这一面镜子更好的认清我们自身,让我们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也让我们能够更加的努力为我们的国家富强而奋斗。

这本书主要从历史到当代的各个方面讲述了中国和印度的差异。在21世纪初期,当我们审视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大国时,他们在“外形”上存在许多相似的地方。追溯至2000年前,两个国家在思想领域的诸多方面也有许多相近的地方。从公元纪年开始到公元500年左右,两国古人的不同选择,却使两国主流文化走上了不同道路。主流文化的不同导致两国国民行为的不同,中国主要强调的是“物质第一”,印度主要强调的是“精神第一”。这种思维和行为上的不同也造成了两个国家在近代政治、经济等方面发展模式的不同,同时也能让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从两国人民的不同主流文化体系中寻找属于自己不同行为的根源,从不同的行为中了解自己国家发展模式的选择。

对于中国和印度主流文化的不同造成历史上两国社会劳动分工的差异,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这种分工思想的影响。尤其突出的是中国注重的是“礼义分工”,而印度注重的是“神灵分工”,而且还把种姓制度作为神和世俗社会的梯子。然而中国和印度位置上都处于东半球,历史上的文化交流频繁,比如说千年以前,玄奘曾跋山涉水到达印度;近代,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到过中国,中国人对他非常友好。但这两个国家的文化体系却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印度就像是镜子里的中国,虽然外表看起来接近,但一个生活在现实中,一个生活在虚幻中。印度和中国在主流文化上本质的不同造成两国在近代的经济发展模式、政治模式选择等诸多方面的不同。中国和印度的竞争,本质上是两种不同文化体系的竞争,只是这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在竞争中又加入了西方的价值观念。这也就是说中国和印度两国间的交流都需要第三方来看待、观察对方,而误会、曲解、偏见随处可见,尽管中印两国国土相连,国情相似,但都没有面对面的直接的交流,体现出双方在交流时出现了第三方的参与都很有可能会造成双方的交流不充分,就可能会出现各种难以控制或是改变的情况。

在经济方面,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印度和中国都在为实现政治和经济上的独立自主而奋斗。当中国人采取主流文化中倡导的“舍生取义”方式获得独立时,印度却采用了“非暴力”的方式,并从其主流文化中找到了“非暴力”的源头。同样,中国人儒家“饿死不食嗟来之食”的方式影响到了建国后的经济发展;而印度主流文化中的“乞讨文化”却使其在经济发展上左右逢源。然而在七八十年代时,中国人“大一统”的文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开始在经济领域中进行“号令统一”的改革。同一时期,印度纷繁复杂的文化体系却不能使其迅速改变前进的方向,这种惯性使印度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落后了10年。同时文化上的差异使印度逐渐远离美国,这也是印度在这一时期发展滞后的直接外因。在九十年代,中印都在经历经济制度的变迁,文化上的统一使中国制造业相比印度产生了优势,但适合服务业发展的多元文化也使印度软件异军突起,也就意味着龙象共舞的时代开启了。

在当代的中国与印度中,而印度有几千年的辉煌历史,但为什么马克思说印度没有历史?这主要是因为印度人的时间观念淡薄。对于对为什么印度人能够“以苦为乐”?为什么印度人能够忍受狭小的工作生活空间?的解答主要是因为印度盛行“流浪”与“苦行”文化所造成今天印度的一种现象。在当代的中国逐渐开始强调“人文精神”时,中国的“仁者爱人”的文化传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西方人也称道的为人处事的“金律”之一,但在印度,“神文精神”却有长远的传统,这深深地影响了印度现代社会的发展。我认为造成今天的中国与印度差异的主要是由于两个国家有着不一样的文化体系从而导致了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不同。

读完《印度能超越中国吗》之后,我想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该多去思考,学习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要怎么与其他人或是做好交流沟通?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另外一面镜子,从而进行改进。不希望像中国和印度两国一样一个生活在现实,一个生活在虚幻中,反而希望两者之间能够做好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一起共同努力,那么我相信这两个国家一定会做的更好,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见解而已。回到我开始时深思的问题,通过看这本书让我明白其实在某些方面印度已经超越中国了,但是如果说在各方面完全超越中国的话,那么印度则还需要继续努力,而中国也会一直勇往直前。由于世界在发展,而中国和印度也一直都在发展,至于印度能不能超越中国可以说还是未知数,谁都不敢妄下定论。同时通过看这本书也让我明白了沟通的重要性,点燃了我学习的激情,积极发挥自己的团队精神,在学习中发现乐趣和惊喜,通过沟通让自己在学习的激情中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我相信在今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和印度也一定会创造出属于本国的奇迹的!

《有效沟通》读书心得

管理沟通心得

管理沟通心得

责任.沟通.执行力读书心得

《从心沟通》读书心得

管理沟通培训心得

管理与沟通 心得

项目管理心得—沟通管理

有效沟通的读书心得欣赏

读书分享会心得 非暴力沟通

《管理沟通 读书心得.doc》
管理沟通 读书心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