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红色故事分享——井冈山之行

2020-03-03 12:59:0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红色经典红色故事分享——井冈山之行

下面介绍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曾志。

曾志的故事在这之前我就读过,读时被感动得流下了热泪。这次,井冈山学习之行,再次聆听了石金龙老师(曾志之孙)的讲述。

1998年6月21日,曾志走完了她87年的生命历程,魂归井冈山。后事完全按老人家的遗嘱办理。曾志的遗体火化时,尽管没有通知任何人,但还是有许多人得到消息后从四面八方赶到北京医院为她送行。没有灵堂、没有花圈„„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遗体火化过程,令人难以相信这是在与一位德高望重的功勋老人做最后的告别。望着老人家的遗容,许多人泪湿衣衫,哀祝声起伏不断、撼人心肺。

若问为什么她的一生会是这样感人,回答是:她不仅是一个战绩辉煌、功成名就的革命者,更是一个把大爱撒向人间的女神!复叙几个故事给大家听: 故事一:1949年,井冈山解放了!此时,石来发的外婆已经去世了,来发分了田,讨上媳妇,过上无忧无虑,丰衣足食的舒心日子。

平静的生活孕育着波澜,孕育着一出出人间悲喜剧。20年来,一直奔驰疆场、转战南北的曾志,无时无刻不思念她留在井冈山的骨肉,但因战争和工作原因,她没有闲暇去寻找。机会终于降临了。

石来发,在苦海里挣扎了二十几个春秋,从没有享受过母爱,听到此事后,不禁热泪盈眶:我有妈妈?他压根没想到自己的母亲还健在,而且是大首长!

阔别24个年头后,母子俩终于在广州相见,他们凝视着对方,似乎想从对方沟壑纵横的脸庞上找到二十年来的风雨和坎坷,他们的眼睛噙满了幸福的泪水!石来发了解自己的身世后,改名为蔡石红,因为他忘不了抚育他的石家,更忘不了养育他的这块深情的红土地。在广州,蔡石红吃住在母亲家里,没有任何特殊的照顾,但从母亲那里得到了温馨的补偿,他感到了从未享受过的母爱!

想想过去的苦日子,蔡石红斗胆向母亲提出希望能调到母亲身边,吃上皇粮。曾志一口回绝:“毛主席的儿子都去前线打仗,你为什么不能安心在家务农呢?!”蔡石红无言以对。

他三次南下广州,三次空手而归。从母亲严厉的目光、倔强的表情里他悟出了母亲的良苦用心;蔡家的光荣不应躺在烈士的名份上,而要靠自己的努力奋斗!

曾志何尝不心疼儿子?她总想设法补偿多年来对儿子的感情,以慰藉心中的歉疚。她也想给儿子安排一个工作,但她更清楚,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她不能这样做。

故事二:1931年,又是11月,曾志又生下了一个又黑又壮的男婴,取名铁牛。

铁牛太可爱了。曾志产后第6天就投入到紧张的斗争中去,铁牛便出奇的乖,不哭不闹。“这孩子多乖啊,我们自己能养大!”曾志当时改做白区工作,很有信心养大这个儿子。两个月后,她与丈夫一道,抱着小铁牛来到厦门,准备稍作停留后便送到母亲那里去,请母亲帮忙照看。

厦门中心市委书记王海平同志赶来看望蔡协民和曾志,见面就劝说:“孩子就不送他姥姥那儿去了,兵荒马乱,路途遥远,晕船不说,路上也可能发生意外„„”

“我怕什么?”曾志生性刚强,硬硬地顶上一句,“我这个人什么都不怕!”

王海平怔了怔,又低下头犹豫片刻,终于尴尬地吐出真情:“曾志同志,对不起了。市委急需经费,听说你生了一个男孩,已由组织决定,卖了200块大洋。现在钱已经差不多花光了,孩子你不给也得给了„„”

曾志愣住了,半天才像大梦初醒一般透过一口气。她茫然地望望丈夫,望望儿子,最后将目光呆呆地落在市委书记的脸上,久久不动一动。

市委书记无声地垂下头,等待那意料中的哭声和责骂。可是,传到他耳边的却是一声催人泪下的颤音:“服从组织决定„„”

坚定信念,忠于信仰,努力实践中国梦!

红色之旅——井冈山之行

红色井冈山

心灵之旅——红色井冈山之行体会

心灵之旅——红色井冈山之行体会

心灵之旅——红色井冈山之行体会

心灵之旅——红色井冈山之行体会

井冈山红色之旅

井冈山红色之旅

井冈山红色培训

井冈山红色之旅

《红色经典红色故事分享——井冈山之行.doc》
红色经典红色故事分享——井冈山之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