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乡村 构建幸福美好家园

2020-03-02 21:16: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建设生态文明乡村 构建幸福美好家园

—关于枣庄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调查报告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应从文化层面和社会进步状态层面的角度理解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着力抓好城市功能区的规划;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完善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措施;把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纳入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发展生态产业。

[关键词]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 措施 科学发展 引言: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十八大政治报告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番的目标。但是,这个“小康中国”的发展,并不是杀鸡取蛋式的盲目增长,而是科学发展。即在建设目标上,既要建成“小康中国”,也要建设“美丽中国”,使两者成为科学发展的两翼,两翼齐飞,发展的路子才能更坚实、更迅猛。

生态一般是指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环境、生命个体与相同和不同生命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形式,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上的具体体现。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为主旨,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注重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追求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关系协同进化,以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1

放眼今日世界,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严峻。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环视今日中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科学发展之路,已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党的十七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将生态建设放到了文明的高度,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说明我国对生态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重视。

一、现状

聚焦今日枣庄,经济社会发展已驶入快车道,正处于加速崛起的关键时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枣庄市的环境和资源压力也日渐增大。建设生态枣庄,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运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生态经济,开创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科学发展是新形势下江西在全国发展格局中获取应有地位的必然选择。

面对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发展态势,一个地方要加快发展,关键在于把握大势,找准定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山东最大的优势在于生态环境,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目标,既是对历届省委、省政府确立的发展战略的延续,更是对山东区域发展战略的升华,也必将为山东在全国发展格局中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更为灿烂的前景。

二、应对措施及意义

根据新一轮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枣庄市将大力推进宜居生态城市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无疑为枣庄建设宜居生态城市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源泉。

2

(一)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1、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坚持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有机结合,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2、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活动。

培育广大群众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人翁意识,推动公众参与群众性的生态文明创建活动,使枣庄建设宜居生态城市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恩格斯在100多年前就曾警告我们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因此,我们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要节水、节电、节能,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政府、企业、各类社会组织、家庭、个人等社会主体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转变与生态文明不相适应的生产和消费观念,树立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观念和行为规范,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2]

(二)着力抓好城市功能区的规划

1、抓好城市功能区的规划。

站在构建“一核两带三城九镇”城市大格局的高度,立足长远,科学布局,区分好、设计好、规划好工业、商贸、物流、教育等功能区,严格把握工业区不进市区、物流区不进中心城区的原则,避免因规划的滞后、盲目开工而导致先建后拆。

2、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网络和配套设施。

抓紧建设垃圾场、垃圾中转站、公厕、污水处理厂等环卫设施,抓好小街小巷的绿化和整治,畅通城区道路交通和管线网络,完善城市的配套设施。

3、不断提升绿化、美化、亮化水平。

围绕建设宜居生态城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做到“修一路绿一线,建一园绿一片”。着眼于恢复人与城市之间的良性作用,狠抓城市美化、亮化,不断完善城市整体功能,提升城市形象。

3

(三)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建立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1、发展生态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

兴修水利,改良土地,使用农家肥和生物肥,实施“两减三保”农业污染控制计划(减少农药、减少化肥,保产量、保质量、保环境),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有效控制农业污染。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规模化效应和竞争质量,促使农业突破传统的生产范围,向加工业、商业延伸,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3]

2、发展循环工业,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第一,坚决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第二,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注重引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创新型项目,推动产业向“高度化”和“轻质化”发展。

3、发展生态旅游,把枣庄建成生态旅游休闲胜地。

按照一流的绿色生态保护建设管理机制,建设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空气、一流的生态、一流的人居环境,对实施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战略进行具体部署,大力发展“五区一市”的旅游特色,例如:峄城区的“万亩榴园”、台儿庄区的“台儿庄古城”“红河湿地”,并力争用五年的时间把枣庄建成“山水最美、生态最优、环境最好”的城市,成为国内外著名的生态旅游休闲胜地。

(四)完善生态枣庄建设的保障措施

1、加强生态环境管理能力建设。

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建立各级社会经济与环境的综合决策机制,减少政府行为的环境损失和生态破坏。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生态环境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2、尽快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

4

推进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交易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在“总量控制”前提下,实行排污权有偿取得,使企业在利益驱动下,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促进清洁生产。

三、建设生态文明成果

图一 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宣传语

图二 洪绪镇龙庄村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

5

图三 “生态文明与森林文化”大课堂讲座

图四 台儿庄区优化城市环境促进文明城市创建

建设美丽中国,描绘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美好蓝图。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具体目标,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顺应了

6

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通过大力加强生态建设,为祖国大地披上美丽绿装,实现中华疆域山川秀美,让我们的家园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

[参考文献][1]胡锦涛.党的十八大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9(2) [2]宋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对策[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3):26-27 [3]翁志勇.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及对策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11):32-36

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构建幸福美好家园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家园

方正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构筑幸福美好家园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家园

建设文明家园 构建和谐社区

建设美丽乡村 打造生态家园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情况汇报

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责任书

建设生态文明还我绿色家园

《建设生态文明乡村 构建幸福美好家园.doc》
建设生态文明乡村 构建幸福美好家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