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积极防范电子银行风险

2020-03-02 00:30:0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全行防查案件工作 推进会发言材料

系统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积极防范电子银行风险

省分行电子银行部

近年来,省分行党委始终强调:在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的同时,要把风险防范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狠抓不放。行领导多次通过会议、批示等方式,明确要求不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增强防范能力,严肃查处弄虚作假行为。应当说,近年来业务发展总体形势是好的,合规经营意识也不断增强。但由于电子银行属于新兴业务,其风险特征有待于逐步识别和把握。加上业务的快速发展,银行业电子银行风险开始暴露,少数行违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兄弟行时有发生的电子银行案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电子银行合规经营及风险防范工作显得越发迫切。

一、认清现状,高度重视电子银行业务风险防范

在今年全行电子银行工作会议上,张行长要求:要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加强风险控制,加大培训力度,强化制度建设,杜绝事故案件, 1 促进电子银行又好又快地发展。在三季度经营形势分析会上,张行长再次明确要求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依法合规经营,坚决杜绝电子银行事故、案件和弄虚作假。

按照省分行党委的总体要求,今年以来,省分行在岗位制衡和职责、体系文件和制度建设、业务检查等方面,陆续出台若干规章制度和“五个严禁”,采取了不少措施。三季度以来,更是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狠抓管理,进一步强化了电子银行风险防范工作。但从队伍建设、运营管理、内控制度、经营方式等现状看,目前已采取的措施,与现代商业银行的要求相比、与日益严峻的形势相比,还远远不够,风险防范工作刻不容缓。

为此,我们要按照行党委要求,始终坚持“两手抓”,以转变经营理念为先导,规避法律、政策和声誉风险;以队伍建设为关键,防范关键部位的关键风险;以制度建设为基础,解决系统风险和产品风险,最终减少差错,遏制事故,杜绝案件和弄虚作假,确保高效安全运作。

二、全面识别电子银行风险特征,突出加强关键风险点管理 由于电子银行存在机构虚拟化、交易无纸化、操作客户化及法律环境不甚完备等特点,电子银行业务不仅面临着与传统银行业务同样的各类风险,其风险类型甚至超出了传统业务。从省分行及以下层面看,电子银行业务主要面临两大类、五种风险。

1、运营类风险。一是内部风险。如:人员不足、混岗操作等制

2 约机制不全造成的风险;现行操作流程缺陷可能引发的风险;载体下载保管等管理环节导致的风险;员工办理虚假签约、借用客户资金虚增交易导致的风险等。二是外部风险。如:客户在公共场所使用网银、交易密码丢失等引发的风险;商户有意无意的制度疏漏等外部事件引发的风险;法律环境不完善引起的声誉风险等。

2、产品类风险。这类风险主要反映在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因各项产品的具体风险各不相同,省分行近期将下发《电子银行产品风险提示》,这里就不再展开叙述。

对以上两类风险,具体到基层分支机构,当前最需关注的风险部位是后台管理和前台操作,最需把握的风险环节是前台的签约环节和后台的证书及载体管理环节,最为突出的风险点就是省分行年初提出的“五个严禁”所针对的五种风险,即:编造虚假客户信息及代客户办理签约;代客户保管证书及相关签约介质;复制、截留客户电子证书;证书参考号接收岗和证书授权码接收岗等岗位的混岗操作,由单人为企业客户下载证书;粗放经营或弄虚作假可能引发的风险。

三、依法合规经营,严格控制电子银行业务风险

1、转变经营理念,依法合规经营。一是要认真学习《电子签名法》、《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合规经营,避免出现法律纠纷。二是迅速转变传统思维和做法,果断摈弃粗放经营方式,切实落实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以开展营销活动,做市场、争 3 客户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建立正确的考核导向,逐步完善考评机制。三是完善防假打假措施。在继续执行 “五个严禁”的基础上,确保做到“六个不准”,即:不准将任务简单下达到员工个人;不准单纯为完成任务套取收入、积分、奖品;不准虚假、违规签约;不准人为拆分交易;不准以任何方式误导或诱导客户虚增交易;不准借用客户资金虚增交易。同时,将充实对风险违规事件的处罚标准,为处理违规行为提供更充分的依据。

2、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员工素质。一是按照省分行要求,尽快充实从业人员,减少因人员严重不足造成的风险。明确电子银行岗位设置和职责,执行关键岗位和关键人员轮岗和强制休假制度。二是要尽快提高员工素质。要实施全员培训计划,力争将电子银行纳入岗位资格考试,尽快解决员工对电子银行及其风险防范不熟悉的问题。三是结合“三基工程”建设,加强对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行群防群治,确保制度的真正落实。

3、规范业务管理,完善制度体系。一是制定、完善各类规章制度。把电子银行业务纳入全行风险管理体系,健全电子银行风控体系文件;定期开展不同形式的业务检查,建立检查规范;省分行正在梳理、建立电子银行业务核算与管理框架,并考虑将电子银行业务纳入稽核系统。二是加强签约管理。签约要符合规定、不得混岗。对客户资料、签名要严格把关,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三是规范证书及载体管理。证书载体填写要规范、载体及密码要双线传递、成品证书载体严

4 禁长时间滞留在客户经理或柜台、严禁在未收到客户签收单情况下进行关联。对此,省分行近期将专门发文细化管理。

4、加强系统建设,强化风险预警。一是提升管理手段。省分行已借助ECTIP平台,实现业务监控和客户交易预警,建立监控周报和月报制度,定期下达预警通知书。同时,正在组织开发《电子银行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对异常交易进行跟踪核查。二是防范外部风险。提高员工和客户防范外部风险的意识及技能,并借助媒体、短信通知等渠道,广泛告知客户,确保防范病毒、短信诈骗和黑客攻击等外部侵害。

我们相信:在省分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行上下共同努力,我行电子银行风险防范工作一定会取得新成效,从而实现电子银行提高客户占比、交易占比、EVA占比,降低、控制风险的“三提高一降低”的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目标。以上汇报,只是对电子银行风险防范工作的粗浅认识,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电子银行操作风险与防范

电子银行系统

浅谈网上电子银行结算风险与防范

浅谈网上电子银行结算风险与防范

银行风险防范心得体会

银行风险防范自查报告

电子银行业务风险与防范

电子票据风险与防范

对电子银行安全与风险防范的思考

全面质量管理实施计划

《系统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积极防范电子银行风险.doc》
系统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积极防范电子银行风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