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发言稿)[小编推荐]

2020-03-02 09:56:3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学会感恩”主题家长会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大家早上好!首先,我仍然代表所有老师和管理员向大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今天是孩子们入小学以来第四次的家长会,这一年多以来,老师和大家的沟通都不少了,我们在熟悉之中又带上一点亲情,彼此之间的亲情显现,非常默契!大家依然能够像往常一样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引起重视,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准时参加我们的家长会,足可见大家对孩子和学校的支持,正因为有了大家的支持作为强大的背景,我们的工作才会开展得这样的顺利,孩子们的成长才会这样的长势喜人,大好的前程一定在召唤着我们可爱的孩子们,美好的未来也一定在等待着我们各位家长!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相互交流一下孩子们在校及在家的情况,以便老师能够及时调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促使家长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今天我们家长会的主题是:“学会感恩”。

一、教育孩子学会感恩

1、让孩子知道父母不容易,懂得如何去付出

在我们国家, 每年的情人节、圣诞节等其他“洋节”都是大节,光是这一天各大商场的节日消费就大大超出其他节日。而每年在西方的“感恩节”这一天,很多西方人则会赶回家里与父母团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感恩节并没有像情人节、圣诞节等其他“洋节”一样被中国人尤其是商家重视起来。记者发现,很多市民根本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洋节。在很多中国人眼里,“感恩”这个话题太严肃了,太做作了,感恩的话好像在许多场合说不出来。而中国的传统教育中也有“施恩不图报”的观念。但是,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的人抱有感激之心,的确是一种美德,对目前处在娇生惯养环境中的中国孩子尤为重要。现在众多学校开始推行“感恩教育”(也有的称之为“爱的教育”)。之所以要推出这样的教育,是为了改变现代家庭独生子女惟我独尊的心理状态,让孩子对周围给与自己关爱的人心存感激。而我 们学校 顺应这个教育理念,在每周的周末作业单上设置了感恩作业,不知道大家都有没有注意到,通过这个感恩作业的完成,可心增进与孩子的交流,增进与孩子的亲子感情,同时也培养孩子的高情商。希望大家今后都能够多多关注 。

有家长认为“感恩”这个词太严肃了,孩子是不能理解的。但众多的教育工作者却认为: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刘锡昆主任也说:“让孩子知道感谢爱自己、帮助自己的人,是德育教育中重要的一个内容。”

通过感恩教育,孩子有多少改变?不少孩子的家长觉得:孩子与自己更亲了,也变得懂事了。一位孩子的家长说:“通过感恩教育,孩子在吃饭时会给我们碗里夹菜,还会说„爸爸妈妈辛苦了‟,这种感觉真的特别温暖。”绝大多数家长认为,通过感恩教育,孩子说感谢的话多了,而且不是扭扭捏捏、应付了事,而是大大方方、发自肺腑地说出这些话。这个假期,(出示课件)

2、感激是一种生活习惯。

感激在我们大家中间,是阳光,是雨露,是头顶永远晶莹闪烁的星辰,也是我们首先要教会自己孩子的一种生活习惯。应当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需要得到精神和物质的回报的。一旦孩子懂得回报了,父母的爱才有积极的意义。 那么,如何教育孩子学会感恩呢?

首先,我们将感恩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让孩子从小就浸润在感恩的环境里,真心感受,再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使之耳濡目染,并内化于人格之中。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契机对孩子进行教,如:告诉他这件衣服是爸爸给你买的,你要感谢爸爸;这本书是哥哥姐姐送你的,你要谢谢哥哥姐,这双鞋是爷爷奶奶买的,你要感谢爷爷奶奶。时时言感谢,事事存感恩。

其次,要充分利用各种节日作为教育的载体。如:春节时要教孩子热情接受爷爷、奶奶及其他亲属送给他的礼物和压岁钱,并要表示感谢,不管价钱多少,回到家里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学会珍惜别人的情意;教师节,要让孩子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谢;父亲节和母亲节,要给爸爸妈妈说几句感谢的话(这个三八女神节的感恩的话,相信大家都收到了吧,这也是我们学校对孩子的一项要求,我记得好几位妈妈非常感动地给我反馈了孩子的出色表现。是的,礼物不一定要多,要好,关键是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爸爸妈妈的关爱,感谢亲朋戚友的关心,感谢老师的辛勤耕耘和耐心教育,只要表达了生活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就已经很不错了。 再次,可心积极参与相关活动,让孩子在对比中感知幸福,学会感恩。可比如以带小孩到孤儿院参观,可以鼓励、组织孩子与贫困地区的孩子结对交友等,让孩子在对比中体会过去不懂、不在意因而也不会珍惜的东西,改变孩子的冷漠,从而引发其慈悲心、惜福心、感恩心。让孩子在洋溢着浓浓的感激的氛围中茁壮成长,让他们体会到你们对他的关心,让孩子学会用感恩的心来汇报你们对他的爱。

3、感恩教育具体做法:感恩教育,家庭美德“十个一”

向父母“问一声好”;给父母“敬一杯茶”;为父母“盛一碗饭”;为父母“洗一次碗筷”;为父母“搞一次卫生”;为父母“晾一次衣”;同父母“交一次心”;对父母“说一声再见”;跟父母“报一声平安”;给父母“写一封感谢信”等等。

下面就对以后日常教育孩子跟各位家长探讨一下做法,为了使我们的孩子有更大的发展,也为了我们携手教育好我们的孩子,希望我们的家长跟老师配合,做好下列工作:

1、多给孩子一点信心,做孩子成长的强有力的后盾。由于孩子的个体差异,免不了学生的成绩有好有坏,孩子由于不肯学习,导致成绩差,我们是该适当的批评,但是孩子很尽力,成绩却不怎么理想,我们更应该给他信心,而不是一味的给他泼冷水,这样反而会使他对学习产生反感的情绪,面对成绩差的孩子,家长不应该一味的责备,更不应该放弃,面对成绩不理想的孩子我们该做的是跟他一起努力,想想怎样才能把他成绩搞上去,多关心他的学习情况。

2、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家有家法,校有校规,班级也有班级的纪律。这些规定和纪律,是同学们提高成绩的保证,同学们只有好好的遵守这些纪律,才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才能够全面提高自己的水平。加强纪律观念,做到文明守纪,就显得格外必要。要教育学生明白,一个懂得规矩,并且自觉的遵守规矩的人,才能够时刻按照规矩办事,才能够使自己进步。风筝要想飞得高,必须由底下的线牵引着,假如没有了这根束缚它的线,风筝只能掉在地上。人也是这样,不要幻想什么绝对的自由,绝对的自由带来的是绝对的放纵,是绝对没有什么好结果的。假如哪个学生在遵守纪律方面做得不好,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一种伤害,对于那些刻苦学习,一心求学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伤害,对于我们班级也是一种伤害,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也是绝对不允许的。

3、(1)忌过分保护。一根独苗,捧在手中,贴在胸口,含在嘴里,样样事情包办代替(背书包,拿水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长大了,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师,能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等,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逐渐减少父母或其它成人的照顾,逐步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此中要做好老人的工作。 (2)忌过分宠爱。现在的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长往往明知无理,但经不住孩子哭闹,只能样样事情依着他,从而导致了孩子以我为中心,在不正常的环境中成长的现象,可是进入学校以后,是有约束和压力的,或许孩子回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一些挫折和批评,作为家长,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行为要让孩子受一些批评。

(3)忌过分期望。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希望孩子样样都争第一名,心愿是好的,但要提醒家长,次次测验得100不可能,孩子努力了就行,关键是帮助孩子找出失误的原因,并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提醒。



4、进一步提高学习质量的一点措施(家庭教育的角度)

(1)、给孩子树立自信、鼓励点滴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靠外部驱动,尤其低段孩子,他们更需要得到大人的赏识,有一位家长做得很好,只要有亲戚朋友来家做客,就把孩子画的画拿来给大家欣赏,客人们都把孩子夸奖了一番,后来孩子越画越好,取得了不少成绩。有家长注重孩子学习环境的布置,有专门的书架,放上孩子的书,让孩子能向别人展示自己的书,还有日记本需要准备专门的,以便能很快展示自己的作品。在别人面前,我们应该夸奖自己的孩子,孩子犯错误我们要关起门来耐心教育,给孩子面子。尤其在学习上,任何一个孩子都愿意取得好成绩,只是因为方法不当或是努力不够而暂时落后,教师和家长要为他们树立自信、指导方法,花时间帮助他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2)、加强与老师的联系和沟通。我们之间本来就是合作者,彼此信任、相互交流对学生全面进步很有帮助。希望我们经常交流,为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共同努力。

(3)、多与孩子交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检查孩子的作业,询问孩子在校的学习。抽读、抽背、听写、考题等。各位家长,你们的孩子需要我们教育,我们的学生也需要您的呵护。学校和家庭和谐配合才能培育出我们视听社会的新人才,为了我们的学生,为了你们的孩子,让我们合作愉快!!

(4) 周末时的教育有些家长对这个问题感到很苦恼,在我面前说孩子不听话,做作业不自觉。的解是存在这样的情况,假期收回来的作业很多是质量不过关的,甚至有些孩子不完成作业。其实我们这样的寄宿学校,一周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孩子回到家就会放纵自己。这时候需要家长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作出一个安排和计划,有措施就要有检查,有检查也就要有处罚的手段。不能随便应付,不能只听小孩一句做完了就了事,可以警告一下他们,如果老师打电话说没完成作业下周末就不带你出去玩等,这样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各位家长,你们的孩子需要我们教育,我们的学生也需要您的呵护。学校和家庭和谐配合才能培育出我们视听社会的新人才,为了我们的学生,为了你们的孩子,让我们合作愉快!!

感恩教育发言稿

感恩教育发言稿

感恩教育发言稿

感恩教育发言稿

感恩教育发言稿

感恩教育活动发言稿

学生感恩教育发言稿

感恩教育校领导发言稿

感恩教育的发言稿

感恩教育活动发言稿

《感恩教育(发言稿)[小编推荐].doc》
感恩教育(发言稿)[小编推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