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红色革命之旅有感

2020-03-02 14:07:1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西柏坡红色革命之旅有感

8月25 日至 27日,党支部组织我们全体党员怀着无限的崇敬和向往,奔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去寻觅革命先辈的足迹,了解共和国建立的历史背景,接受革命传统的再教育。

走进保定的冉庄地道,我们就如走进了历史,走进了战火纷飞的年代。冉庄地道战遗址保护区30万平方米,现仍保留着上世纪

三、四十年代冀中平原村落环境风貌,完整保留着高房工事、牲口槽、地平面、锅台、石头堡、面柜等各种作战工事,并对冉庄抗日村公所、抗日武装委员会等进行了复原陈列,使人如置身于战争岁月。地下完整保留着当年作战用的地道3000米,以及卡口、翻眼、囚笼、陷阱、地下兵工厂等地下作战设施。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舍家弃业,投身革命,坚持真理,宁死不屈,成为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抗日战争时期,活动在白洋淀的抗日武装“雁翎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利用淀区芦荡遍布,沟河交错的有利地形,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以弱胜强,痛击日本侵略军,大长我中华民族之威风,显示出燕赵儿女的聪慧勇敢。

走进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是滹沱河北岸柏坡岭下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村。这个不起眼的村落,在那叱咤风云、瞬息变迁的战争岁月,一下成为全国和世界瞩目的地方。一场暴风骤雨式的中国革命,使这片沉寂的土地卷起了滚滚热浪,掀起了巨大的时代波澜,演出了威武雄壮的历史“大剧”:上世纪的40年代末,党中央、毛主席转移于此并在这里召开了历时两个月的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宣告彻底废除封建半封建性的土地剥削制度,实现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还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从此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并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设计了建立新中国的蓝图和构架。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处在历史转折关头,谨慎的领袖们敏锐意识到健康的党内生活,将是永远保持党组织战斗力和革命事业兴旺的“孵化器”。就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经毛泽东倡议,全会作出了称之为“六曰”的规定:“一曰不做寿;二曰不送礼;三曰少敬酒;四曰少拍掌;五曰不以人名作地名;六曰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并列”。这在送礼泛滥、敬酒成风的今天,这些看似平易却饱含深情的历史叮咛,再次显示出了它的深邃和凝重!

2011.9.27

参加西柏坡红色之旅有感

西柏坡红色之旅

西柏坡红色之旅

西柏坡红色之旅考察报告

红色之旅西柏坡观后感

西柏坡之旅有感

“西柏坡、冉庄、白洋淀”红色之旅有感

革命之路,红色之旅

红色之旅之西柏坡观后感

红色之旅西柏坡实践观后感

《西柏坡红色革命之旅有感.doc》
西柏坡红色革命之旅有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