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财务审计何时雄起

2020-03-03 16:49:4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农村财务审计何时雄起?

编辑:专一网 2016-03-22 来源:[专一网] 27次浏览 收藏

农村财务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要求高,必须一抓到底,才能有效防止反弹。为此,在做好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深化和完善工作的同时要以审计为主要手段,切实加强监督。只有内、外监督并重,审核、审计并用,才能充分发挥监督功能,确保财务管理制度落到实处;才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维护集体及其成员各方的利益;才能改善干群关系,促进基层政权建设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持续发展。在此,就农村财务管理调研过程中农村财务审计的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浙江省嵊州市农村财务审计案例分析

近年来,浙江省嵊州市全面实施了以“四统一”( 统一制度、统一管理、统一公开、统一建档) 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财务规范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如何清醒地认识农村财务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引向深入,已成为我们亟待思考、探讨的新课题。 ( 一) 嵊州市农村财务审计的现状

嵊州市现有五大集镇、四个街道、六镇六乡共21 个乡镇、街道,463 个行政村。现有农村人口61. 01 万 人。2012 年全市村级集体资产总值185103. 09万元,其中货币资金 28508. 60 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24518. 25 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当年收入在 10 万元以上的村有 345 个,其中年收入超过 100 万元的村 46 个。为防止村级集体资产流失,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监督,2004 年成立了嵊州市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中心,与农经总站合署办公,具体负责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直接实施和组织重大审计活动。乡镇( 街道) 建立审计小组( 分中心) ,为全面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具体做法有:

首先,为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农村审计队伍,审计监督中心先后组织 30 多名农经干部参加了浙江省农业厅和绍兴市农业局组织的业务培训,还举办了农村审计业务培训班,培训审计骨干 80 余人。另外,还多次召开了农村审计工作经验交流、业务探讨会议。到目前为止,已有 29 人领取了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资格证书,50 余人领取了农业部农村审计证书,做到持证上岗,依法审计。另外,市财政每年拨付审计专项经费 10 万元,解决审计工作的必需资金和办公设备。其次,该市审计监督中心成立后,每年度制订审计计划,整合审计力量,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全面完成审计任务。

具体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明确目标。每年对全市三分之一以上村的经济活动、财务收支和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规性、合法性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审计重点是土征收入上百万元、财务混乱、群众信访等三类村。审计方法是实行计划、委托和领导交办审计的三结合。二是抓面上审计指导。以乡镇为单位,根据各地实际,对63浙江省情 当代社科视野 2013 年第 6 期货币资金管理、其他收入、上级拨款、非生产性开支以及票据管理等实行以查代审。通过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确保了一定审计面。据统计,三年来,以查代审村累计达到 2053 个村,平均每年604 个。三是抓好委托审计。该市审计监督中心对部分难点村、重点村进行“专项直审”。据统计,三年来共完成审计项目 52 个,涉及被审资金总额 48489. 2 万元。再次,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制度,不断规范农村审计工作,具体抓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规范审计行为。制定《审计人员行为规范》、《农村审计工作程序》、《农村审计文书格式》、《农村审计档案要点》使审计工作在道德、纪律、程序、格式和归档上有章可依。二是强化管理。合理配置审计人员,明确审计责任,强化工作考核和奖惩。三是实行审计后续监督。及时了解审计报告或审计意见的落实,敦促对存在问题作出处理、整改,以此促进了审计工作的开展,提升了审计质量。 ( 二) 嵊州市农村财务审计的阶段性成果

据统计,2010 年至 2012 年,嵊州市、镇二级共审计了 2108个单位,审计面达到总行政村数的63.7% ,涉及被审单位资金总额 12.8 亿元,查出违纪违规资金 1148.9 万元,追回率达到 86% 以上。同时,对一批长期拖欠农村集体资金的单位和个人,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催收催交,取得了明显成果。如长乐镇近三年来加大了对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力度,共追回违纪违规资金 160 多万元,收回借款 295 万元,补交利息 2.66 万元。全市农村集体经济审计部门对违规违纪较严重的14 名村干部,建议当地党委政府进行了必要的纪律处分; 涉嫌经济犯罪的 4 名村干部,移送司法机关作出依法处理。

另外,在审计过程中,能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如,针对审计工作中存在的资金管理松懈的问题,以三江街道为例,进一步严格了资金使用、审批、专户存储、钱账分管、定期核对、盘点检查等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针对票据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仙岩镇根据市里规定,率先对统一收款票据进行了统一规范,实行一村一本、以旧换新和定期检查监督的办法,进一步强化了票据的管理; 针对集体资金规范使用的问题,三界镇进行了全面审计,审出接待交际费支出面广、量大的共90个 村,占 全 镇 总 村 数 的 87.4% ,累计金额547631元。为机关干部下村等管理性招待费一律实行零招待打下了基础。

针对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通过审计,有的放矢地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被相关部门和被审单位采纳。如浦口街道对审出的问题区别对待,分别采取了警戒、监控、代理等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健全了农村财务管理体系和运作程序。在审计过程中,能广泛听取财监小组和群众的意见,把问题摆上桌面,通过调查核实,搞清问题后,向群众回复交底,并公开审计结果。从而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和历史遗留问题,抑制了群众信访的上升势头,维护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剡湖街道禹溪村原来是个信访重点村,2003 年实施审计后,群众的疑问澄清了,干群关系得到改善,此后,财务信访案件大大减少。

二、新时期农村财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嵊州市的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阶段性成果,农村审计制度也在逐步完善发展,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不容忽视。 (一) 农村审计工作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做保障。

目前从农村审计的法律地位来看,农村审计还缺乏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法律法规,农村审计工作还处于无法可依的局面。从农村审计的定位来看,把农村审计定位为内部审计,农村审计还停留在农村经营管理部门的服务行为。从农村审计的实践来看,农村审计还没有形成工作制度化、队伍专职化。这必将阻碍农村审计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与农村集体经济的迅速发展是相互矛盾的。 (二) 审计手段不强,调查取证难,落实处理力度不够。

在农村审计过程中,由于村级组织档案管理的不健全,特别是在审计中涉及到年份较远的历史旧账,导致一些与审计相关资料的丢失,从而无法对问题进行取证。由于农村审计缺乏必要的权威和群众素质的不同,在走访中有的群众避而不见,有的以年数太久、记不清而推诿,有的当事人特别是一些村干部由于顾忌到个人利害拒绝提供相关资料,给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 审计程序不规范。

大多数乡镇没有合理的中长期审计计划,更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而且对于审计的资料和审计后的有关文件没有规范的送达文书和完整的审计档案记录。对审计通知书、审计报告、审计结论、审计取证、审计档案整理与保存等一系列审计程序没有作出具体规定或参照国家《审计法》规定执行。 (四) 审计内容不全面。

大多数乡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是查清了村级财务的收入、支出和清理乡镇债务,开展的只是财务收支审计,没有将任期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成,村级集体资产是否增值等任期责任目标、财经法纪执行情况和农民关注的热点问题纳入审计范围。 (五) 审计队伍建设需要加强。

乡镇村级会计的财务素质普遍不高,特别在村社换届选举后,许多村出纳业务不熟练或者是不会办理会计业务,目前村干部的审计由当地政府委托经管站进行审计,所以审计质量低,达不到预期的审计效果。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总结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总结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总结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总结

农村年度财务审计工作总结

加大农村财务的审计力度

财务审计

财务审计

财务审计

某年度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总结_1

《农村财务审计何时雄起.doc》
农村财务审计何时雄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