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实践——律师事务所实习报告

2020-03-03 06:37:4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律师事务所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样,实践也是检验知识的唯一标准。尤其是对于法律这门实践性的学科,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成为是否能培养出合格的法律人的关键。为了提高自我、积累经验,将所学知识回报社会,我在暑假期间来到xxx律师事务所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我遵守单位纪律,服从工作安排,积极完成律师交办的工作,在律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我了解和初步掌握了律师事务所的运作程序和律师的办案经过及技巧,弥补了知识上的不足,增长了社会见识,对自己学习和掌握法律、运用法律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实习经过

二、岗位介绍

我在实习过程中作为律师助理协助律师解决相关的业务。主要为:

1、处理律师业务活动过程中的一般事务性工作;

2、庭审前的准备工作;

3、案卷的整理工作;

4、在律师的指导下撰写法律文书;

5、处理简单的案件等。

三、实习过程

在为期两个月的实习过程中,按照所要了解的相关内容,我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实习计划,除了一般事务性工作外,主要包括一下几项内容:

首先,通过整理卷宗熟悉律师的整个办案流程和司法程序。卷宗的整理看似简单,实则包含着很多学问,装订次序和办案流程及司法程序相对应,不了解办案流程就无法正确的整理卷宗。以民事案卷为例律师承办案件首先是要有律师事务所的批单,然后与当事人签订委托代理协议,取得授权委托书;然后是根据案情所撰写的起诉书、上诉书或者答辩状;接下来是组织调查材料以形成的证据,包括谈话笔录、证人证言和书证物证;最后再综合形成律师代理词。如被法院受理或已结案,还会包括出庭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判决书等法院材料。通过整理卷宗我了解了律师的整个办案流程和司法程序,律师在各个阶段所起到的不同的作用以及在办案过程中需要特殊注意的几个环节,例如起诉状、证据、代理词等。

其次,通过协助律师咨询、律师开庭和律师会见获得实务技巧。对于已经掌握理论知识的我们,最需要学习的就是实务技巧。通过旁听律师咨询过程,学习接待当事人的方式、询问当事人的方法及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思维特点;通过旁听庭审,了解案件的审理过程以及律师在证据展示、法律辩论、最后陈述时的辩论技巧;通过参与律师会见,了解律师在接受刑事案件委托时的举措和会见的一般程序。在参与会见看守所的在押嫌疑犯时,我们并没有遇到会见难的情况,可见我国的法制环境正在逐步改善,向好的方向发展。

再次,通过撰写法律文书运用法律知识并弥补知识上的不足,积累实践经验。在律师所提供的各种法律服务中,法律文书的书写是一项对律师的法律功底、逻辑思维、文字表达能力等均有较高要求的工作,是衡量律师法律专业素质的一个重要尺度。无论在格式上还是内容上均有严格的要求,格式体现律师的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出现瑕疵会让当事人怀疑律师的能力。而内容则直接关系到委托人的切身利益,出现纰漏可能会导致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得不到实现,不仅关系到律师的职业道德,还有可能会出现法律责任问题。在律师文书的写作上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领会当事人的意图和目的,用法律的语言将其恰当的表述出来;

2、遵循法定或通行的格式,避免产生差池或无效;

3、内容要以事实为依据,对涉及的法律关系仔细的分析和定性,要经得起法律的推敲和考验;

4、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法律不外乎人情,简介的表达加上感情的流露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法律效果。

最后,通过参加案件讨论和理论学习,树立法律职业敏锐性和法律人思维。学习上永无直径的,律所每个星期都会安排一个下午组织所里的工作人员学习。包括宣讲最新出台的法律法规相关文件和棘手案件的分析讨论。这样的学习体现了律师工作的严谨和实事求是,也体现了律师思维的敏锐和创新。在案件讨论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的切入点,对于开拓思路和树立法律人思维有很好的帮助。参与学习的过程是法律知识进一步升华和融合的过程,也是汲取别人长处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学习,我的法律人思维方式有了极大的提高。

四、实习总结

1、理论知识是基础,综合运用是关键

做律师首先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很难做好一项工作。足够的专业知识并不是需要律师把所有的法条都背下来,律师不是法典,律师需要做到的是面对一个案子可以很快的知道法律关系所涉及的相关法律,而对于法律的熟悉程度则是随着实践的运用而增加的。因此,理论知识的储备是第一要务。由于一个案子涉及的法律可能是多个,同时也可能涉及到出法律外的其它学科,如损害赔偿的计算可能涉及财会方面的知识。这就在律师对于知识的综合运用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除了具备法律的理论知识外,律师还需要经常涉猎其它学科,以充实自己的综合实力,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才能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2、良好素质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性

律师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和公平正义的法律工作者。为此,作为有志于从事律师行业的人,培养良好素质是极为重要的,这包括专业知识、执业形象和执业纪律、人格魅力等素质。同时,在中国本土做律师,考虑更多的可能是关系和人情,律师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因此必须与社会各行各业建立良好关系,这一方面是工作的需要,也是增加案源的途径之一。

3、专业性成为社会对律师的新要求

专业性不止是律师行业的要求,也是很多其它行业的要求,“因为专业,所以放心”,成了很多企业的口号。专业化使得律师在其所专业领域内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专业化法律服务,也能促进法律在这一领域的正确实施,更好的促进法制的建设和完善。专业化同时要求国家重视法律职业教育,培养特定专业方向的法律人才。国外法律教育是没有本科的,但是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做得很好,这一点需要我们加以重视

4、开放性思维

开放性思维是律师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法律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作为律师工作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因此应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记得一位老师说过,法庭辩论时,事实对你有利强调事实,法律对你有利强调法律,如果法律和事实对你都没利那就谈价值观。这句话直言不讳的指出了律师应该具备开放性思维,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采用最有利于实现当事人目的的方式方法。

5、非诉讼业务的广阔前景

律师事务所的业务有诉讼和非诉讼两种类型。在现代法治国家中,法庭并不是能展示律师法律技能的唯一舞台。相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和多元化的发展,非诉讼业务已成为越来越多律师事务所的主要业务组成部分和市场发展方向。很多律师事务所都与金融机构和大中型企业集团建立了长效的合作机制,为其提供合同起草与审查、土地转让、国有资产管理、股票证券、银行业务、企业破产、法律顾问等非诉讼服务。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非诉讼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五、实习思考

尽管实习时间只有短短的两个月,在了解律师事务的同时,我也对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一点点思考。

1、关于法治和人情

曾经一度认为律师办案只靠自己的能力,被电视上那些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律师所折服,因此爱上了这个职业。可当我真正接触它是才懂得,赢一场诉讼不仅仅是靠律师个人的能力,更多的是人情和关系。良好的社会关系对于办案和接案都是十分有利的,这一点在其他国家也一样。可是人情和关系成为影响案件结果的重要因素,成为评价律师能力的重要标准,这样的人情似乎有些过了头。有需要就有供给,法治对人情的妥协可能会导致律师更注重拉关系走后门,而忽略了对专业素质的提高,长此以往,不仅会危害到整个律师行业的发展,还会危害到中国的法治建设。治病要治本,改善中国的法治环境才是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

2、关于中国的法律人才的培养

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后的经济全球化竞争及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跨国的法律纠纷日益增多。而由于在中国的本土缺乏既懂西方法律诉讼又懂中国特定环境的律师,中国的企业只能向西方律师求助。这一尴尬境地来源于我国的法律教育并非职业教育而是通识教育。中国现在的法学教育所面临的矛盾一方面是学习法律之人过剩,而另一方面则是法律的高精尖人才紧缺,而法学教育的盲目性和中国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共同导致了现今法律教育的落后性和法律学生就业的瓶颈障碍。因此,应当按照法律的职业规划培养法律人才,而不是仅仅按某一特定模式给学生灌输法律知识。指导学生把职业方向的定位与社会的紧缺人才结合起来。我们社会缺乏的不是学习法学之人,而是学习法学后所被塑造成的高精尖法律人才。而只有这样的法学人才组成的律师队伍才是未来中国法治进程崛起和加快的最好保障和最佳依托。

律师事务所实践报告

律师事务所实践报告

律师事务所实习报告

律师事务所实习报告

律师事务所实习报告

律师事务所实习报告

律师事务所实习报告

律师事务所实习报告

律师事务所实习报告

律师事务所实习报告

《法律实践——律师事务所实习报告.doc》
法律实践——律师事务所实习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