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门第观与唐传奇的创作

2020-03-02 10:46: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摘要:门第观念在唐朝盛极一时,不但影响了士人、才女的人生轨迹、价值观念,还严重干预到知识分子的文学艺术创作。作为唐朝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唐传奇在创作上显示出十分明显的门第观点。

本文将从唐朝的门第风气、传奇作者的个人经历,以及唐传奇中描写出来的门第现象这三个方面的论述中,表明门第观对唐传奇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门第观、五姓七望、唐传奇、传奇作家、传奇作品

浅谈门第观对唐传奇创作的影响

一、门第观与五姓七望

门第观主要是由社会对某一家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评估而来,即政治地位高、经济水平高、文化水平高的家族在当时社会的地位及影响尤为突出,从而使得他们在某些方面具有特权。

在我国,门第观念可谓源远流长。早在汉朝,社会就极为推崇家中人才济济、声名在外、历史悠久的氏族。时至三国,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规定士族子弟二十岁时就可以升作秘书郎,并且迁升极快,而寒门子弟到知天命之年才只能做小吏。这种不公平的选士制度不仅加深了把持政权的氏族制度,为望族得以入官提供便利,更使得门第之风大盛。魏晋南北朝时期,门第观得以兴盛。当时的朝廷极为重视家谱以及士族出身的人。当时的王谢家族之所以能够把持朝政,位居权力巅峰,甚至于在统治地位上超过皇权,也正是因为魏晋朝廷对以其两家为代表的氏族的重视。到唐朝时,门第观则发展到另一个高峰。中原形成了以崔、卢、李、郑、王为代表的五姓七望及以韦、裴、柳、薛为成员的“关中四姓”。《隋唐诗话》上记载唐朝某相云“平生有三恨:是不以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不得修国史。”由此可以看出唐代门第观念的盛极一时,以及唐朝男子以娶五姓女为荣的婚姻观。同时陈寅恪也在他的《元白诗证史之》中进一步阐述唐朝男子的这种婚姻观念,并将其概括为“人生阶段,中岁以前,重情感,即婚姻要配上高门第。”与此同时,身为望族的五姓内部则十分喜欢互通婚姻,并把娶嫁普通姓氏人作为耻辱。

唐朝门第观的兴盛,也引起了朝廷的重视。自唐高宗时起,政府不断下达政令试图削弱氏族力量。直到武则天当政时期,士族门阀实力才遭到大幅度削弱,科举制度更是使得进士后来居上,成为新兴阶级。用陈寅恪《隋唐之都渊源略论稿》上的话来概括这种形式,则是“唐代士大夫中其主张经学为正宗、薄进士为浮冶者,大抵处于北朝以来山东士族之旧家也。其由进士出身而以浮华放浪著称者,多为高宗、武后以来君主所提拔之新兴统治阶级也。”然而,所谓百毒之虫死而不僵,门第观的破灭也没能如统治者所愿般迅速。即使当时的社会形势十分不利,唐朝那些

名门望族的社会影响力也并未削减多少。到唐文宗时期,门第观念依然十分突出。当时的宰相郑覃宁违皇帝好意也要将孙女嫁给时为九品官的崔某,而不愿其下嫁当朝太子。以至于文宗十分无语,并质疑起民间的婚姻:“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乎?”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门阀制度的根深蒂固,以及它的难以打破。同时,为了减小朝廷政令对自己的影响,五姓七望开始实行榜下择婿的方法,希望借助进士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进士、名门渐成一家,而门第观念的影响也更加严重。

二、传奇作者的门阀经历

门第观的盛行不仅表现为社会底层人民崇尚名门望族的不良风气,还表现为士人进士对五姓七望的固执。唐传奇一般是由男性知识分子创作,而他们的个人经历则大都与门第相关。

从出身门第来看,传奇作者一般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是以“陇西三李”为代表的名门子弟;其二则是出身卑微,通过攀附五姓女而步入氏族的作家,如元稹。

“陇西三李”出身望族,生来便富贵加身。陇西李氏是李姓中最显要的一支,先后出现了飞将军李广、李渊等杰出子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与赵郡李氏、清河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为中原五大氏族。虽然随着时间的涤荡,陇西李氏逐渐衰落,但它依然在唐朝时先后出现10位宰相,引得无数百姓艳羡。唐太宗时期,李姓正式成为姓氏之首,位居国姓,并且由一个以血缘为基础组成的宗族演变成“多元一体”的庞大世族。南宋郑樵在《李氏源流》上更是记载说后世李姓子弟大多以陇西自居,“言李者称陇西”。由此不难看出陇西李氏声望、影响之大。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中,素有“陇西三李”美誉的李公佐、李复言、李朝威三人虽仅是进士出生,官位底下,但依然没有辱没陇西李氏的声誉。他们的传奇作品历经千年,魅力依旧。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的那句“唐人传奇留遗不少。而后来煊赫如是者,唯《莺莺传》及李朝威《柳毅传》而已。”更是将李朝威的《柳毅传》推向文学创作的极致。

但是相比“陇西三李”的生而富贵,出身布衣的普通百姓想要跻身上流社会,往往只有参加科举与同望族结亲两种方法。然而,五姓七望大都喜欢互通婚姻,耻于同他姓之人通婚。武则天时虽颁布禁令严禁五姓通婚,但依旧效果不佳。在这样的政治氛围、社会风气中,如同元稹那般并非望族却娶妻关中四姓的实是凤毛麟角。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身为秘书省校书郎的元稹娶妻太子少保韦夏卿之女韦丛。可以说,在门第观盛行的唐朝这是一个绝对能够引起一时轰动的婚姻。姑且不论元稹出身低微,单就其在朝官职来看也绝对是高攀韦家。结合陈寅恪先生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概括“盖唐代社会承南北朝之旧俗,通以二事评量人品之高下。此二事,一曰婚。二曰宦。凡婚而不娶名家女,与仕而不由清望官,俱为社会所不齿”,以及崇望族、低进士的传统,元稹此举难免有遵从社会习俗的意味。然而门当户对、攀结名门是华夏传承五千年的诟病,因此元稹娶妻韦丛在人性的角度上实是无可厚非。当然时隔千年的我们,对于元稹的情感选择毫无盖棺定论的资格,而他迎娶韦丛是出于攀附权贵,或是两情相悦亦无从考证。但是我们依旧可以从他诗文的字里行间看出端倪。“紫垣驺骑入华居,公子文衣护锦舆。眠阁书生复何事,也骑羸马从尚书。”诗中的元稹同韦夏卿的关系显然是不和谐的,相比于韦夏卿的高头大马、锦衣绣袍,元稹的一骑羸马实是凄凉。然而面对着韦夏卿的低视,难堪、尴尬的元稹却带着他的清高不疾不徐的跟随其后,俨然一副趋炎附势的丑态。

三、唐传奇中的门第现象

众所周知,文学作品是社会意识形态在作者头脑中的反应,而作家本身的经历也将影响文学创作的进行。生活在门第观念蔚然成风的唐朝,作家的思想意识、生活经历自然会与门第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因此,唐传奇中的不少名篇都涉及到当时重门第的不良习俗。

《柳毅传》作者为“陇西三李”中的李朝威。书中的柳毅不畏强权、正直勇敢。他路遇荒郊放牧的龙女,帮她千里迢迢送书信到洞庭龙宫,同时约定“他日归洞庭,幸勿相避”这种明显夹杂爱慕的话语。但当钱塘君欲将龙女下嫁他时,他却愤然而起,坚决拒绝,同时说道:

奈何萧管方洽,亲宾正和,不顾其道,以威加人?岂仆人素望哉!若遇公于洪波之中,玄山之间,鼓以鳞须,被以云雨,将迫毅以死,毅则以禽兽视之,亦何恨哉!今体被衣冠,坐谈礼义,尽五常之志性,负百行怖之微旨,虽人世贤杰,有不如者,况江河灵类乎?而欲以蠢然之躯,悍然之性,乘酒假气,将迫于人,岂近直哉!且毅之质不足以藏王一甲之间。然而敢以不服之心,胜王不道之气。惟王筹之!

须知与龙女结亲的好处是无可计量的,不说其貌惊为天人,单就龙王的身份地位也是凡人高攀不起的,打个比方便好比是一个黔首黎民同天子结亲一样。但是,柳毅却不假思索的拒绝了。而后,在他的妻子张氏、韩氏先后逝世之后,他娶妻五姓七望中的范阳卢氏,而这位卢氏的母亲又是同属望族的郑氏。在这里李朝威还说他们二人成亲之时,因“俱为豪族”,所以“法用礼物,尽其丰盛。金陵之士,莫不健仰”。这里金陵人士健仰的不仅是婚礼排场,还有李朝威着墨较多的卢氏的家世。因此也可以说,柳毅第三次婚姻的亲家是唐朝绝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结亲对象。

《枕中记》中的卢生因精于“六艺”却不得为官而闷闷不乐。在他看来士人活在这世上,应当是建功立名,在朝为官,令家族更加昌盛更加富裕。他的这种想法是唐朝几乎所有书生寒窗苦读的原因和最终目的,没有什么不对的。但正是这种想法的未曾实现才使得他郁闷不得,并强烈渴盼。因此当他得到吕翁施下道法的枕头时,他以前想过却从未实现的事情便在他的梦中成为事实。在卢生的梦里他高中进士,得以为官,并且不断高升,最终登上宰相一职。而他在建功立名的同时,还迎娶了五姓七望中清河崔氏的女子。这位女子的到来使得卢生“资愈厚”,同时“衣装服驭,日益鲜盛”。至此他在现实中的两个愿望到这里得以实现,卢生终于在朝为官,同时娶妻望族,家庭富裕。但是对于卢生而言这些还远远不够,他的儿子也要同他一样建功立业,并且“姻媾皆天下望族”。从这个故事里,我们不难看出门第与科举对唐朝士人的影响.当然唐传奇对门第观点的刻画并不仅限于此,歌姬假托姓氏,也是唐朝传奇小说重门第的重要表现。

霍小玉原为霍王小女,因其母为婢加之父亲病逝,被兄弟驱逐,由此由昔日贵人之女沦为贱籍。但纵然突逢大变,霍小玉也没有放弃自身的高贵与矜持。她虽为娼妓,却希望得到一个品格情调都与己相称的好郎君,同时她还易姓为郑,希望能够借助望族的姓氏实现自己的愿望。但她心心念念的郎君却轻易将她舍弃。李益不是无情,他可以在小玉死后“为之缟素,旦夕哭泣甚哀”,还可以在与表妹完婚后“感情伤物,郁郁不乐”。但他与霍小玉之间的感情却偏偏与当时的封建礼教、门第观念格格不入,同时与他的个人前途水火不容。所以当他的祖母决定撮合自己与表妹卢氏的婚事时,李益只是“逡巡不敢辞让,遂就礼谢”,毕竟“卢亦甲族”并且还是唐五姓七望中有名的一家,同时他的表妹可是货真价实的卢姓,可不同于霍小玉,假借豪族之名,实行娼妓之事。李益的行为可以说是唐朝士人婚恋观的反应,当他们的人生中出现“婚”与“宦”的矛盾时,他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将爱情视作仕途上的绊脚石,无情踢开。

另外像《柳参军传》、《李娃传》、《游仙窟》等传奇作品中也或以其为主体或间接隐含门第观点,令我们在阅读之余也能够窥得当时重门阀轻官品的社会风气。

结束语

门第观从形成到兴盛经历时间颇长,同时它对社会、百姓的影响也随着政府的敕令、氏族的地位、官员的选拔而逐渐加深,到了唐朝则直接表现到文学作品中,其中在当时的通俗文体—唐传奇中体现的尤为明显,传奇中的男性主人公或出身名门望族、或娶望族之女,女主角或是望族之后、或假托望族。唐传奇的作者也对望族之间的通婚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带有明显的艳羡之意,究其缘由,当在于作家难以超脱他所处的时代及其自身的家族背景,亦即其门阀经历使得其“传奇”带有明显的门第观念。

参考文献

[1] 王连文编著.唐传奇-跋扈王朝的飞扬旧事[M].安徽:黄山书社,2010年 [2] 陈虎、傅璇琮主编.爱情与狭义的倾诉—说传奇[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

[3] 关四平.唐代小说意蕴探微[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 [4]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上海:三联书店,1954年 [5] 张有鹤.唐宋传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致谢词

时光如梭,转瞬间便到了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了,而我三年的大学时光也即将结束。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文字去书写这三年的收获、失败、欢乐和痛苦,一如我不知道该怎样面对那一指毕业文书与光怪陆离、纷繁复杂的职场生活。但至少有一点我是清楚记得并了解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校时如此,毕业后也应如此。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承认我未尽到最大的努力,也正因为这种倦怠,我才会受到老师的批评。我深知师长的教导是十分重要并于己有益的,因此在文章的修改过程中,我极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听取老师的教诲,并最终将论文写完。可以说,如果没有老师毫无保留的批评和指导,我的这篇论文是无法成型的,而我消极懒散的缺点也将继续保留。因此,对于指导老师,我是十分感激的。他的教诲和鼓励,我一直记忆犹新。我想我会记得这些教导,哪怕踏足社会,再无法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坐在教室里。

唐传奇

唐传奇与1

唐传奇教案

第四章 唐传奇

观《枪神传奇》有感

观《自然传奇》有感

门第观后感

观“陆贞传奇”有感

观歌剧《盐井传奇》有感

经典台词,经典台词语录_《门第》经典台词

《浅析门第观与唐传奇的创作.doc》
浅析门第观与唐传奇的创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