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资料

2020-03-01 16:04: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选调生培养方式的两种选择

选调生培养方式的两种选择(原创首发) 2010-10-08 强国社区--人民网 叶语无声

http://bbs1.people.com.cn/

2010年9月,重庆市荣昌县委组织部召开了选调生座谈会。在这个简短的座谈会中,组织部的各位领导都对选调生们提出了希望和建议,鼓励选调生们扎根基层,使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社会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将自己的发展与荣昌的发展结合起来。在会上组织部领导针对选调工作的特殊性,要求选调生在基层工作一定要带着“三心”:面对基层艰苦的工作条件,要能够“静心”;在细致繁琐的基层工作中,一定要“用心”;在枯燥清贫的基层工作环境中,要保持“耐心”。

在大学生择业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公务员和选调生成为大学生比较看重的选择之一。因为公务员拥有稳定的收入待遇,明确的职业发展前景,这在金融危机时期成为吸引大学生选择的重要因素。更主要的是,受中国传统“官本位”思想的熏陶,在中国人的潜意识中存在着一种“万般皆下品,唯有做官好”的思想。公务员和选调生无疑是成为“官”的重要途径。这恰恰与国家选派选调生到基层工作的初衷相违背。国家选派选调生到基层工作,一方面是要充实和提高基层干部队伍,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干部整体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另一方面是让选调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文化水平,提高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对于选调生而言,一方面能够在基层获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另一方面也能够在基层工作中加深对民情民意的认识,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获得宝贵的基层工作经验。,怀着将基层当做自己升官发财的“敲门砖”的心态,是无法在基层潜心工作的。

正是针对这种形态,组织部领导在选调生座谈会上语重心长地告诫选调生,选调生在基层工作一定要带着“三心”。 第一,静心;选择在基层工作就要有勇气面对基层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复杂的工作环境,静下心来,克服浮躁情绪,脚踏实地的认真工作。人才到基层去,干部从基层来。干部首先在基层锻炼、成长,是领导干部成长的科学规律。真的静了心,也就坚定了工作信心,明确了努力的方向。要相信,到基层工作既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炼,更是人生一笔难得的财富。

第二,用心;既然来到了基层,就要把基层岗位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干。遇事多思考,多总结,多创新,做一个有心人,用心人。农村是一所大学校,农民群众是最好的老师。选调生要不断学习与工作有关的新知识,不断总结身边的好经验,将读书与思考相结合,在工作中大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第三,耐心;选调生在基层工作一定要“守得住清贫,赖得住寂寞”。刚走出高校大门的选调生都充满了活力与朝气,而在基层工作就意味着放弃了繁华的城市生活,选择了偏远寂静的乡镇。在白天,工作琐碎、平凡,夜晚,独守田野虫鸣。单调甚至于枯燥将是对选调生最大的考验。每当这时,要觉得住气,要赖得住寂寞,以学习开启心智之门,以坚持锤炼意志,别无它方,此为良药。不因艰苦而丧气,不因寂寞而哭泣,更不因未受重用或提拔而放弃,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选调生要在基层更出色地工作,真正做到融入基层、服务基层,在基层工作中还应该带着“二意”,即带着“诚意”和“情意”。

带着诚意,是指选调生选择到基层工作要带着诚意,是真心实意到基层工作,为基层服务,而不是带着其他的目的。只有这样,选调生在基层工作才会愉快高兴,在遭遇挫折时才不会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带着情意,是指选调生在基层工作中对人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同事要带着情意。在工作中对待人民群众要有感情,要理解和关注群众生活,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工作中要尊重基层的干部和同事,不能自持自己学历高而瞧不起基层的同事,更不能自命清高,孤芳自赏,要虚心向基层干部和同事请教。 如何确定自己的职业,怎样才能把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需要融合在一起,此时的选择对一生的成长都至关重要。有志气的青年人,要有勇气迎接挑战,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选调生在基层工作,不应该三心二意,而是要带着“三心”“二意”,才能够踏踏实实扎根基层,才能够在基层的广阔舞台上有所作为。

向众多选调生发出了一个严重的警告

浅谈选调生的发展

2010-8-25 红网论坛 snoopy586 http://bbs.rednet.cn/

什么是选调生,也许大家还不是了解。选调生是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这批毕业生简称“选调生”。

十几年前,大学生这一词还是很有含金量的,但是近些年由于大学扩招,大学生人数激增,从前的天之骄子,如今也面临工作难的困境了。如今的选调生是否也面临同样的困境?前些年,每个县的选调生最多只有一个,但是由于响应解决大学生服务基层的号召,近些年的选调生人数也在不断的扩大,2009光是怀化市就招了170名,2010年也招了129名,平均每个县就有10个左右的名额,如此发展下去,是不是大家口中所谓的“龙宝宝”以后也会和当年的大学生一样,在以后工作中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很多人进了选调生队伍,都想着几年能到副科,几年能进正科,几年又能进县市领导班子,但是与日俱增的选调生队伍,向众多选调生发出了一个严重的警告: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勤奋工作。如果不加强学习,努力工作,觉得自己能进选调队伍就高枕无忧,等着当官了,那么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必然没有什么好的发展,一辈子待在基层都是有可能的。

没有统一规范管理选调生时,各地的晋升机制都不同,有的地方三五年都还没升副科,有的地方待不到半年就是副科,一两年就当乡长书记之类的,悬殊比较大,如今,为了统一规范管理选调生队伍,怀化市今年正在起草《怀化市选调生管理工作暂行办法》,期待《办法》的实施能给选调生带来公平和远大的更好发展前景。

选调生华丽光环的背后

所有的领导都是好领导(2010-09-22 10:43:08) 2010-09-22 Today is 展某某 http://blog.sina.com.cn/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

“所有的领导都是好领导”

“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

“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来看待”

这些已经用烂的句子都是公考辅导班模拟面试大家讲笑用的,就是到现在大伙在群里面也经常提起。

兴姐去了宣城,领导到了芜湖

小鱼回到六安,忘了发月饼的群主还在安庆

还有来自山东蹭课的王主任发誓十几年后能荣归故里

怀恋辅导班的十七位兄弟姐妹,怀恋培训第三天的晚上大家在一起喝完五箱啤酒。

半年前,南京实习的我,想都没有想到半年后的我会走上下基层,去机关工作的道路。毕业的时候,在朋友面前,一直比较回避这样的话题。选调生华丽光环的背后,我却付出了自己360度重新定位和信念洗牌的代价。暑假在家等分配通知,甚是无聊,去参加男生女生向前冲,第二关光荣落水,第一时间和辅导班的同学分享,因为我一直是一个传递快乐,分享喜悦的人。奔赴岗位前,领导请客,和涛哥、兴姐一起吃火锅,唱K,大家彼此之间都有着最诚挚的祝福和期冀。工作后,网络成为大家唯一的联系方式,分享故事,分享经验,分享认识。

工作满一个月了,免费的世博之旅,一千多双节奖金。我无法否认机关单位给生活带来稳定性和优越性,但是我看重的并不是这些。主任在接风宴上说:在党政办工作,笔头子要练好,要沉下气,以后发展的机会也多。做为一个理科生,加之之前表现极佳的选调师兄师姐,压力甚感颇大。而对于缺乏社会经验,特别是机关工作经验的我来说刚来的这几个月基本就是犯错的时候。每当犯错的时候,我自己就得反思“所有的领导都是好领导”,“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来看待”。

“多观察,善分析,会说话”也便成为这段时间的主修课程。相同的一件事情,这一位主任会表扬我工作细心,查的仔细,而却会收到另一个主任不满意的批评。不能否认领导的口味不一样,但是这样的问题会让我们新人很是纠结。而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就更不敢苟同了,所以也只能抱着“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万事OK”的心态了。

我是一个不安分的人,我不赞同“少说话”得“会说话”,我不赞同“办好事”得“会办事”。矛盾的是我同样也是一个缺乏主见的人,我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习惯一件事就不愿意再去改变。然而现在,工作性质决定我得好好磨磨自己的性格。一切不安分就此搁置。

所有的领导都是好领导,让一切都是shi吧!呵呵,光光领导,你晚上看秋晚要淋雨了!希望培训班的同仁们,好好加油!还有远在异乡的阿飞同学,中秋快乐!

考选调是逼的

『公务员』[生活札记]我的选调生涯 2010-6-17 天涯社区 作者:拾贰不器 http://www.daodoc.com/

今天正好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周,中午躲掉了一个饭局,一个人在办公室傻傻的待了一个上午,领导和同事们都下乡了,我独享了一上午的听雨乐趣。 听雨之余,看了几页电子书,说来真是惭愧,卓越上订的书还没有到,不知道快递会不会送到这个地方。电脑里几百本电子书从来没有翻过,我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太挑剔,只喜欢看纸质的书,觉得那样才有感觉。今天,被逼急了,终于也开始看起了电子书,可终究还是没有坚持多长时间。

抽了个时间,给自己做了几个表格,打算下午找个复印社装订一下,弄个封皮,把它制作成“工作日志”,感性的记录一些自己的所想所感。想了好久不知道该叫它什么名字,于是干脆就叫“选调之路”,弄好了,却是有点诚惶诚恐,怕自己贪图一时之嘴快,说了不该说的话,记下了不该记的事情,于是,又在最后的一页,打了几行小字:

1.本选调日志用于记录个人在选调生工作成长生涯中的一些个人的感受、思考

2.本选调日志内容不代表所在单位、组织、部门的意见

3.本选调日志为本人在工作、学习中感性的记录,仅代表当时的感受和不成熟的观点

4.本选调日志的所有权及解释权归江苏省2010届选调生铜山籍张超所有

5.本选调日志如有遗失,请与13912001533联系,邮箱luofeng0117@163.com

参加工作了之后,最大的一个感觉就是不敢说话了,开始走内向和腼腆之路,其实,装内向,我本来就有一套,天生内向后天腼腆的我,偶尔装装内向一般人还是很难发现的。但是自己又很想说话,没办法,就只能做个日志本了。

想忘记过去,刻意的去回避自己的种种大学经历,收起大学生的姿态,努力的去做个小学生。可是还是不知道怎么的,王子鸣同学知道了《遂缘追逐》的事情,于是,在徐州选调生里面,又有很多人知道我那不堪回首的大学生活。至于小王怎么知道的,貌似我喝了好多酒之后,他还是没有告诉我。结束了就结束了,那个属于大学的事情,我不愿提及。过去的种种,都已结束,我会用我自己的方式去铭记,但是我不想靠那些回忆生活。 每个人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省委组织部选调生这个身份又给了我们很多的角色,而这些角色给我的定义完全的不一样,不再是会长、班长、主席这些虚幻的头衔给我的感觉。一句小张于我的意义已然完全的不同。

机缘巧合,被胡老师一语言中。有时候会觉得,有些事情像是冥冥中注定的。去徐州市委组织部报到的时候,我一心想留在铜山县,陪我去的广静大哥在门口开玩笑的给我说,你啊,说不准会被分到邳州。进去了,低头一看,果然是邳州。来了邳州,以为自己会被分到党政办,那天王主任开车把我从邳州市委组织部接回炮车镇的时候,我一直在憧憬着炮车镇镇政府的样子。可是,自己还是被带到了一个厂房里,在这个厂房的二楼,我看到了一行字:邳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一打听,才知道,这是个刚刚成立不到两个月的部门,临时借用的办公室,新的办公室要等到十月份才能入住。在党政办公室待了一天,第二天被告知,我被分到了招商局。这个从一开始胡老师就说,你可能在招商局呢,到现在真的验证了。

学着生活,这是个从零开始的过程。从小家里兄弟姐妹就多,没有多少的时间一个人住。长大了上学了,也是和宿舍的人一起住。突然,让自己一个人住一个房间,却有点害怕。宿舍装修不是很好,但是装备却让我感到很欣慰,一张床、一个书桌、一个电脑桌、一个衣橱、一个小茶几、两张沙发。目前,好像网络暂时出了些问题,这也成就了我。越来越发现自己有点自闭的倾向了。每天最大的享受就是抱着本《南怀瑾大师经典文集》一边看,一边抄自己喜欢的话。憧憬着有一天,自己也有自己的三室一厅,在靠近阳台的地方,给自己整个豪华的书房。看书看累了,把电脑开着,看着那些自己看了三遍以上的电影,然后再电影里主人公的吵闹声中睡去。从来不关电脑,害怕,尤其是在这样的一个地方。

有一句话,自己记得很深刻。说,悲哀的是我没能改变这个世界,幸运的是,这个世界也没改变我。这如何的做人处事上,我还是坚持着自己心灵的一方净土。既唯上,更唯下。认认真真的做些自己该做的和力所能及做的事情。晚上回去,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记得给胡老师说过一句话,我说,每个成功的伟大的人背后都有其艰辛难忘的一万个小时。我也想有这样的一万个小时。胡老师说,那我就等着看一万个小时的成果吧。

从零开始,记录着属于我自己的艰辛难忘的一万个小时。

如何在众多的选调生中脱颖而出

选调生应主动培养三种习惯

2010年09月06日 来源:求是理论网 作者: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侯荣 http://www.daodoc.com/

这是在这个博客里的第一稿,就写写选调人生,从刚上大学对省委组织部选调生的羡慕到大学毕业自己走进了这个光荣的队伍,才明白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象的样子,就如同“幸福的选调有着相同的幸福,而不幸的选调各有各的不幸”。机遇巧合,因人而异,二十多年了,选调生这个群众中走出来不计其数的领导干部,上到省部级,下到乡股级,他们在国家的四面八方各行各业实践着自己的诺言,履行着神圣的使命,这是年轻的选调学习的榜样,也是前进的动力。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现在的社会充斥着太多的变数,许多刚参加工作的选调生,都知道选调生是国家公务员,是专门培养党政领导后备干部的公务员,他们为了文件上的一句话变得信心满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憧憬,刚参加工作的时间里意气风发,经过几年现实的磨砺,有的人变得沉默了,开始接受正在经历的生活,有的人崩溃了,开始逃离这样的生活,而有的人仍然坚守着执著的步伐,虽然没有曾经的满腔热情。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坚持下来的成就了自己,而沉默的依然在沉默,逃离的不断在逃离……结果自然是有了不同的人生。

虽然个人的能力才华以及为人处事的天赋各有差异,但是成功的人最后还是因为坚持了那么一点点,而于我而言,正在西部的一个小城经历着自己的选调人生,也有曾经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因为觉得与自己当初想的可真不太一样,但是既然走进这个群众,怎么着也要干出一番事业,即使真的厌倦,也要是在自己事业的顶峰辉煌的离开,这才是自己做人做事的风格,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可负天下人。

这个周日到延安万花山庄报到,市委组织部组织的培训,也说不上喜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去年11月份的选调生培训也是在万花,没什么太多的感觉。今年的公务员培训初了选调还有许多部门及乡镇上的公务员,选调甚至占了少数,还收费人民币一千二百无整,昨天一块的几个选调还挺头痛收费问题,因为我们许多都借调在不同的部门,像我在组织部都待了一年了,我不可能再回原单位去报销培训费,即使人家给报,咱也不好意思,毕竟没给人家干活,为人民服务,也看是在那个单位,你替那个单位为人民服务,那个单位就应该为你报销你培训的费用,否则还服务个什么劲,是人都这样想,可是现实啊,权力等级啊,,让想法只能是想法,不可能像我说的这样轻易表达出来。如果在官场上什么场合和什么人都可以畅所欲言,那许多仕途中的人还花那么大力气奋斗个什么劲,躺在家里睡大觉就好了,更何谈为这个国家做什么事了。就像有的人抱怨中国没有真正的民主一样,不要说,仔细想想,还真不敢有,多少地方的村委会选举,村民都是因为种种原因根本表达不了自己的本意,就莫名其妙的投出了在国法中定义为神圣的一票,以一般而窥全貌,还敢举行全国民主,那还了得,中国人这种从众心理缘于威逼利诱,更缘于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还是没有让这些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独立人格的人,和过去那个为了理想信念,为了自己的观点用生命来悍卫的年代,汗颜那,科技进步了,物质丰富了,那些让人敬畏和感慨的东西却越来越少了……

选调人生,走入这个群众,一生就被打上这个烙印,不知道明年,后年,十年,二十年……我们会到达那一步,会变成什么样子,但是现实中的每一天我们都要坚守着曾经坚守的信念,踏踏实实的走过生活中的每一天,不要太注重眼前的利益得失,即使眼望前方,还是要抬脚走路,走入这个群众,经历这样的人生,应该还算得上光荣,国家公务员,国家干部,人民的公仆,最其码我们迈进了可以为老百姓做事的门槛,虽然职位高低决定了权力大小,进而决定了做事的大小,但是多大的碗盛多少的饭,多大的本事估多大的事,每一个行业都有特有的游戏规则,我们遵守这个规则,但是不能被规则奴役,还要展示自己的能力才华,能施展十分就不施展一分,人尽其才,这样走下去,抱负终有实现的一天。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最其码要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然后便是坚守,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为所有选择这种生活的年轻人喝彩……

选调生及选调生工作的现状 湖南省2007年选调生选拔考试笔试试卷 (申论卷)

总分100分

限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应考者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测试。

2、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位置。

资 料:

材料一:

据《人民日报》报道,到1986年,全国共选调1.27万名选调生,到2002年底,这个数字增长到近4万名,从2003年起,全国选调生总数量以每年1万名的速度在增长。1986年以前的选调生,目前有近七成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

1980年以来,湖南省陆续从高等院校选拔了23批近3000名优秀应届毕业生充实到基层。目前,这些选调生大多数已成长为各级领导干部或基层、机关工作骨干。据《湖南日报》报道,2007年选调生考试,我省共有2800多人报考,是历年来报考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报名者中,有187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3人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还有湘籍的韩国、澳门的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报名,高学历、名校学生报名是今年选调生工作的一大特点。

材料二:

《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选调生工作的通知》指出: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主要是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培养高素质的领导骨干,同时,为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培养优秀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

湖南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07年选调生工作的通知》指出:为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2007年继续选调一批品学兼优的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以下简称选调生)到乡镇(街道)工作。今年的选调生,原则上安排到乡镇(街道)工作,所需编制由所在县(市、区)从现有乡镇(街道)行政编制总额内调剂解决。选调生报到后,各市州委组织部要先组织培训,再派遣到所分配的单位工作。各地应将选调生安排到领导班子团结、党政主要领导热心培养年轻干部的乡镇(街道),在综合性较强、能较快熟悉全面工作的岗位上锻炼。

材料三:

几位选调生的自白:

1、基层很苦,那是参加工作前,朋友们给我的“忠告”。可是,2006年7月15日,当我被选调到宜昌市五峰县仁和平镇工作时,让我感觉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

车子在坎坷的石沙路上颠簸几个小时后,我全身像散了架一般,酸疼了好几天。镇上没几家像样的商店,连日常用品都不容易买到。

一间破旧的四合院就是我的家,夜晚独居一室,踩着木地板“吱吱”作响,让人提心吊胆。墙上的窟窿随处可见,老鼠、蟑螂、蜈蚣肆无忌惮地穿行其间。在这里,一住就是半年,许多男同事都对我佩服不已。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不仅坚持下来了,而且日益融入工作,现在每天都能感受到一种新的快乐。

有一次,在走访偏远山区的小山冲时,得知该村一名小女孩因家庭困难而辍学。于是,我从每月的工资中,抽一部分来资助该女孩上学。一个月后,女孩拎了一篮子鸡蛋,硬是要塞给我。那种淳朴而真实的感情,让我感动了很久。

在基层工作时间长了,与当地百姓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我越发感觉离不开这里。如今,我已在仁和平镇工作两年多,是该镇的党委组织、宣传委员。

2、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特别是从大学校门步入社会后第一份工作的选择,对每个人的人生至关重要,所以大学毕业生们对选择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比四年前他们选择报考的大学还要谨慎。城市的工作固然安逸,农村的工作也大有可为。农村的环境虽然艰苦,但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造就人才,越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回头看看我们身边那些从基层埋头苦干,一步步走向领导岗位的典型们,没有深厚的基层功底,就没有今天的辉煌成就。

3、我刚到四口镇时,在办公室值班,主要工作是接电话、收发信件、接待上访等。不久,就担任镇党委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党务和宣传工作。

上任后,我充分发挥主动性,收集整理了大量信息,开展宣传报道。以往,该镇在媒体上总是“默默无闻”,在我的努力下,当地报纸、电视台每周都有该镇的报道,有效地扩大了该镇的影响。

同时,我提出并协助创建四口信息网,在全县率先实现电子政务公开。此后,该网成为该镇招商引资的电子咨询平台,不少外地客商就是通过这个平台,认识四口,并到这里投资的。

由于表现出色,几个月后,我被调到市委组织部工作。2005年10月,我被推选为优秀选调生代表出席全省选调生工作座谈会并发言。

4、我是一名2004年河北省的选调生,2004年9月,我来到了冀西北最远的地方——竹云县,到县委组织部报到后,我们一行四人便来到了乡镇工作,不到九个月,就是今年5月,同来的四个人走了三个,只留下了一个女生,她的家是竹云的,所以没有走。我们现在都在外边打工。

当年,我个人的辞职理由主要是:

⑴待遇太低,每个月只有500多元,作为选调生,大多不是本地人,工作后面临吃饭,租房,社交等等,我们期盼已久的年终奖,已经减半再减半了。

⑵发展空间太小,人员流动性不大,论资排辈,想升职,等30岁后再说吧。

⑶省市里在搞选调时,对选调生有一定的培养计划,但在竹云,根本没有执行。到现在为止,发展得最好的也才进县直机关。

⑷地方对选调生不重视。一是对选调生的忠诚不相信。绝大多数优秀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加入到选调生队伍时都放弃了许多东西。我们加入到选调生队伍时都抱着一颗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同时也想在农村成就一番事业。但是地方党委不相信我们走进选调生队伍是真心想干事业的。他们不敢用、暂缓使用、不想用,更别提提拔重用!二是选调生的成长环境不好。有的本地干部为了媚上,让有关系、有后台、有背景、有门路的先上;有的为了保护小团体的既得利益,拉帮结派,堵住别人成长的道路;有的为了搞平衡,一个让上一个不让上;有的为了控制选调生,怕被原先由自己领导的选调生成为自己的上级,恶意诋毁,千方百计地阻挠选调生成长。

5、2年前,我毕业了。当时,我真的是满怀豪情,心想去基层之后,得到重用,一定努力干一番事业。2年过去了,什么都没有改变,想走了。以前的豪情都不知道哪里去了,只想快一点离开这个鬼地方。2年给我的感觉是:选调生只是一个名字,没有什么内容,连形式都没有多少。没有培养,省里有培训计划,但没有严格执行,市、县没有任何培养计划,乡镇就更不用说了。谈不上重视,有的话也只是口头上的。我感觉市对省、县对市、镇对县很多时候都是在应付,不知道他们对选调生政策真正理解了多少。

选调生辞职,如同共产党员退党一样敏感,是件大事。选调生是有很多顾虑的,有来自领导的压力,有来自家庭的压力,有来自是否有后遗症的担忧。入门好像容易,但出门就不那么从容了。20年前,大学生是社会精英,那时的选调生应该说是真正当作领导干部来培养的。今天,社会形势变了,大学生由象牙塔走向普通大众,变成很平常的人了,现在的选调生就不那么值钱了。国家更多的是出于就业的考虑来开展选调生工作,因而大规模的招录选调生,在分配资源的时候,平均分配,只是保障你的基本生活。事实上,我觉得基层容纳不了那么多所谓的后备干部,也不需要那么多。现在,还冒出了一个志愿者,并且宣传志愿者的声势远远大过宣传选调生。我认为,既然有了志愿者,就不要有选调生了,或者将志愿者与选调生合并到一起。总之,不管是志愿者政策,还是选调生政策,应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有必要改一改了,改成真正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的政策。

材料四:

为了解往届选调生锻炼、工作、生活的真实感受,回顾和总结选调毕业生到农村基层

选调面试

选调面试

选调工作总结

选调总结

选调六年

选调面试

选调申论

政审(选调)

选调之路

安徽合肥市遴选选调人机对话试题资料(二)

《选调资料.doc》
选调资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