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发电厂01

2020-03-01 23:25: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1.回热作功比:机组的回热汽流作功量占机组总作功量的比例.

2.能耗率:发单位电量所耗的能量

3 热耗率:.汽轮发电机组每发1干瓦时的电能所需要的热量。

4 热效率: 有效利用的热量与供给热量之比。

4.热电联产:将汽轮机做过部分功的蒸汽引出对外集中供热 热化发电比: X=Wh/W,供热机组供热汽流的发电量/总的发电量

热化系数:Xtp对于供热式机组的每小时最大热化供热量与每小时最大热负荷之比为小时计的热化系数。

燃料利用系数:输出电、热两种产品的总能量与输入能量之比,不能反应热经济性。tp=3600W+Qn/Btp*q1 5.加热器端差:加热器汽侧压力下的饱和水温与出口水温的差值,有称上端差.下端差: 离开加热器的疏水温度与加热器进口温度之差。

6.给水回热循环:是利用已在汽轮机中作过的蒸汽,通过给水回热加热器将回热蒸汽冷却来加热给水,以减少液态区低温工质的吸热,因而提高循环的吸热平均温度,使循环热效率提高。

蒸汽再热循环:是保证汽轮机最终湿度在允许范围内的一项有效措施。

7.热化发电比:X=Wh/W(Wh----供热气流产生的以热量计的内功,W---总功) 8.最佳真空: 在排气量、冷却水入口温度一定条件下,增大冷却水量使汽轮机输出功率增加,同时输送冷却水的循环水泵的功耗随之增加,当输出净功率为最大时,即输出功率与循环水泵功耗之差最大时,所对应的真空为凝汽器最佳真空。 9.自生沸腾:除氧器的所谓“自生沸腾”是指过量的高温疏水进入除氧器后,其汽化的蒸汽量已能满足或超过除氧器的用汽量,使除氧器内的给水不需要汽轮机抽汽加热就能达到出氧器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对这种现象称为“自生沸腾”。此时除氧器的加热蒸汽会减至最小或减至零,甚至违负值(自生沸腾蒸汽过剩),致使除氧器内的压力不受限制的升高,排汽量增大,工质和热量损失增大,水的逆向流动受到破坏,在除氧塔底部会形成蒸汽层,产生涡流,使分离出的气体难以逸出,因而引起除氧效果恶化。 防止:(1)将一些辅助汽水流量引至合适的加热器(2)设置高加疏水冷却器,降低焓值后引入除氧器(3)提高除氧器工作压力以减少高加数目,使疏水量,疏水比焓降低。

10.热化发电率: 它只与热电联产过程生产的热、电有关,是热电联合生产这股供热汽流所得到的质量不等价的两种能量的比值。ω=Wh/Qht 11.旁路系统:高蒸汽参数不进入汽轮机而是经过与汽轮机并联的减压减温器,将减压后的蒸汽送入再热器或低参数蒸汽管道或直接排至凝汽器的连接系统。 组成:(1)高压旁路:一级旁路(2)低压旁路:二级旁路(3)大旁路:整机旁路 作用:(1)保护再热器(2)回收工质和热量,降低噪声(3)协调启动参数和流量,缩短启动时间,减少汽轮机的寿命损耗,进汽机的蒸汽要有50度过热度,防止蒸汽在汽轮机内凝结成水(4)防止锅炉超压(5)电网故障或机组甩负荷后锅炉能维持热备用或带厂用电运行(停机不停炉),故障消除立即带上负荷。形式:(1)三级旁路系统(2)两级旁路串联系统(3)两级旁路并联系统(4)单级旁路系统(5)三用网络旁路系统。

12、提高初温,初压,降低排气压力对热经济性的影响?初温:(1)放热过程平均温度由排气压力单值决定,循环热效率T=1-q2/q1=1-T2/T1(T1---吸热过程平均温度)若T1提高则使循环热效率提高。(2)初温升高,使蒸汽比容v增大,D0v也就增大,叶高增加,叶高损失和漏气损失减少,提高了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初温升高还会使蒸汽湿度降低,湿气损失减少,更加提高了相对内效率。 初压:(1)工程上提高初压可以提高蒸汽循环热效率;(2)首先,初压提高使蒸汽比容减小,D0v也就减小,叶高降低,叶高损失增加,从而降低了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其次,初压提高使蒸汽湿度增加,湿气损失增加,更加降低了相对内效率。

降低排气压力:(1)排气压力降低使放热过程平均温度T2也跟随降低,从而提高了蒸汽循环热效率。(2)使湿气损失增加,降低了相对内效率。总之,降低终参数可使全厂热效率cp提高,但是受极限背压的限制。 给水回热循环;蒸汽再热循环;

13.混合式热经济性高,现场为什么采取表面式? 混合式工作过程是,一方面将水加热至饱和状态,另一方面被加热水的压力最终与加热蒸气压力一致。为了使水能继续流动到锅炉,每个混合式加热器后都必须配制水泵。为防止输送饱和水的水泵汽蚀影响锅炉可靠供水,水泵应有正的入水头,考虑负荷波动要设一定储量的水箱,为了可靠,还须有备用泵。这都使回热加热器的回热系统和主厂房布置复杂化,投资和土建费用增加,且安全可靠性降低。综合考虑,绝大多数电厂采用热经济性较差的面式加热器。 14.除氧器运行的方式:定压:(1)回热抽汽管上设压力调节阀(2)设计工况下,抽汽压力比除氧器内压力高(3)低负荷时,抽汽压力不能维持除氧器定压运行时,切换到高一级抽汽。滑压:(1)抽汽管道

上不设压力调节阀(2)在20%~30%负荷时,除氧器需切换到高一级汽源,并维持定压运行。

14.定压滑压热经济性比较:(1)在额定负荷或高负荷下,压力调节阀的压损使得本级抽汽量减少,高一级抽汽量增加,Xr降低,热经济性降低(2)70%负荷时,停用本级抽汽,切换到高一级抽汽,降低了回热经济性(3)回热系统设计时,为避免定压运行除氧器切换损失过大,往往减少除氧器内水的焓升,从而破坏了给水焓升的最佳分配(4)高加疏水低负荷时需要切换到低加,排除了低加抽汽,热经济性降低

15.滑压运行对热力系统的影响:(1)负荷骤升时,除氧器内压力上升,温度不能突变,水过冷,除氧器效果减弱(2)负荷骤升时,使给水泵运行更安全了(3)负荷骤降时,除氧效果更好了(4)负荷骤降时,给水泵容易汽蚀。

15现代机组都采用单元制,为什么单元制可提高机组的经济性和方便性。经济性包括投资和运行费用两方面。单元制系统既无母管,管线又短,阀门数量最少,不仅管道和阀门的投资费最少,而且相应的保温,支吊架的费用也减少。管线短,压损小,热损失少,检修工作量减少,因而运行费用也相对减少。单元制系统没有母管,便于布置,并有助于采用煤仓间和除氧间合并的主厂房布置形式,使主厂房的土建费用减少。

再热式机组都是大容量机组,其工作参数高的大直径新蒸汽管和再热蒸汽管均为耐热合金钢管,价格昂贵,有的还要耗用大量外汇来进口,此时单元制主蒸汽系统的管线短,阀门少,投资少等优点显得很重要。

单元式机组的控制系统是按单元设计制造的,个单元的情况不尽相同,而且同容量相同蒸汽初参数的再热式机组的再热参数却相互间有差异,所以再热蒸汽式机组或再热供热式机组应采用单元制主蒸汽系统。 16.疏水方式的选择,三种方式热经济性的差别,实际选用情况为什么这么采用? 答:(1)热量法:疏水自流方式与疏水泵方式相比较。由于j级疏水热量利用地点不同,引起高一级(j-1)级入口水温降低,水在其中的焓升△hw(j-1)及相应抽汽量Dj-1增加。而在低一级(j+1级)却因j级疏水热量进入,排挤了部分低压抽汽,使 Dj-1减少,这种高压抽汽量增加低压抽汽量减少的变化,使热经济性降低,即采用给水疏水泵的热经济性高于输水自流方式;当加装外置或疏水冷却器后,因j级利用了自身部分疏水热量,减少了对低压抽气的排挤,使热经济性有所改善,疏水泵方式因完全避免了对低压抽气的排挤,同时还预热了进入高级加热器的水流,使高压抽气有些减少,故热经济性最高。

17.减温水的引用方式:给水泵中间抽头的给水,引至再热器作减温水用。给水泵出口的水,有一路作为高压旁路减温,另有一路经过滤器后作为

一、二次过热器减温水。

18.主凝结水再循环:为防止凝结水泵汽化,保证轴封冷却器的冷却,在轴封冷却器之后设有主凝结水再循环。

19.用热量法分析蒸汽冷却器怎样提高热经济性:蒸汽冷却器有内置式和外置式两种,热量法分析认为,内置式蒸汽冷却器提高该级加热器出口水温,引起该级回热抽气量增多,高一级回热抽气量减少,因而可加大回热作工比Xr,使热经济性提高;采用外置式蒸汽冷却器,给水温度提高使其热耗下降,且这时给 水温度提高不是靠最高一级抽汽压力的增高,而是利用抽汽过热度的质量,故不会增大该级作功不足系数。同时采用外置式蒸汽冷却器的那级抽汽,因还要用来提高给水温度,抽汽量将增大,故外置式蒸汽冷却器可使热经济性提高更多。 20热量法分析.疏水冷却器热经济性:当加装外置或疏水冷却器后,因j级利用了自身部分疏水热量,减少了对低压抽气的排挤,使热经济性有所改善,疏水泵方式因完全避免了对低压抽气的排挤,同时还预热了进入高级加热器的水流,使高压抽气有些减少,故热经济性最高。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21.定滑压经济性:定压运行:抽汽压力高,关小调整门。70%负荷时,压力调整门可全开,>70%时,压力调整门关小;70%负荷时有节流损失,

滑压运行:除氧器压力随抽汽压力的变化而变化,>20%负荷时,采用本级抽汽,70%负荷时的节流损失,20-70%之间时,没有停用本级抽汽且没有节流损失。 滑压方式优于定压运行的表现在于滑压运行采用最佳回热分配方式。

热力发电厂

热力发电厂名词解释

发电厂热力实验题库

发电厂热力系统介绍

参观热力发电厂实习报告

热力发电厂复习题部分答案

热力发电厂终极无敌版

热力发电厂问答题(考试复习必备)

热力发电厂考试试卷(热动)

热力发电厂汽轮机部分总结[材料]

《热力发电厂01.doc》
热力发电厂01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