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2020-03-02 02:01:1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城关一小 孙浩莉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文,全文语言准确生动,内容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但是这篇课文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但是对于恐龙的印象很多学生早已通过玩具、电视、网络等方面接触过,已经建立了初步的印象。因此,学生学习本课的好奇心会比较浓厚。在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扫除了字词障碍,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初步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现结合在第二课时的教学,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好的方面

1.目标的定位及课题的提炼

结合《课程标准》对中段“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的语言,能复述文章的大意,积累课文中的精彩句段”这一要求。结合教材的课后第二题,我将本篇课文的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重点学习第4自然段,抓住表示时间的词及描写恐龙特点的关键词句,理清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能有条理地复述,继续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特点,激发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针对目标的定位和课题的提炼还是比较精准的。 2.教学策略和目标的落实

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学提示引导学生默读第四自然段,圈出时间顺序的词,初步理清段落的介绍的顺序,理清作者介绍演变过程的脉络。随后,通过引导抓住第一句和第二句中的关键词,引导学生运用抓关键词的方法,理出第一种恐龙和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中恐龙的特点,借助表格先由学生自己填写庞大恐龙家族的特点,再放手让学生自学介绍“猎食性恐龙”的部分,整个过程由扶到半扶,再到全放。学生能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明白演变过程。在指导学生练习有条理的复述时,我主要按照先是镂空关键词,再依次减少文本中介绍恐龙特点关键词,最后以白板的形式出现,复述训练有铺垫,有过程,这一目标较好的落实了。

二、不足之处

1.时间的分配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给学生读书的时间不够,而且30分钟的课超时5分钟,显得前松后紧。

2.对教材的研读不够深入。主要表现在教学新知的主问题的设计上没有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比如:教学重点段的时候,应该抓住关键词“形态各异”,以此为突破口来进行设计,后面的教学就能实现轻松的放手,也能节省出时间。另外,课后的资料袋的运用,这应该放在第一课时的教学时,放在第二课时教学完了去了解,为时过晚,显得不够妥当。

3.对学生的放手还不够。虽然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借助表格理清恐龙的特点,但是在后面的第五自然段介绍科学家心愿的部分,内容浅显易懂,学生一读就能明白,完全可以“以读代讲”,无需精细。

4.语言的锤炼不能做到信手拈来。如: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衔接的不够紧密。

三、改进措施

1.关于时间不够用的问题,从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不拖时,节节课都能在40分钟之内,甚至是30分钟之内结束新课的教学。

2.加强学习,提高自身对教材的研读能力,及教学主问题的设计的能力,要坚持做到:精准,避免走弯路。

3.从平时的教学中,不断的锤炼自己的语言,也可挤出时间多读书,丰富自己的语言,实现课堂教学中的过渡语信手拈来,恰如其分。

针对这次第二课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想:在今后的备课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研读教材,精准定位学生的学情,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预设要全面,避免时间不够用。教学之路,任重道远,需要我一步一个脚印,勇往直前!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

《飞向蓝天的恐龙》的教学反思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

《飞向蓝天的恐龙》反思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教学反思.doc》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