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对联

2020-03-03 18:26:3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十一章对联

【考点解析】

对联,也叫对子、联语,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表现形式,有着十分浓厚的文化意蕴,其语言含金量极高,被国人称为传统文化的瑰宝。

考生要想在考试中做好对联类试题,首先应当了解对联的一般常识,熟悉其特征。对联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字数相等。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对联可长可短,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求。

2.词性相对。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也需对称。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等。往细里说,颜色词要对颜色词,方位词要对方位词等。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上下联都是“二二一”式。

4.平仄相协。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5.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绝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格的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此外,对联通常用毛笔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中考设置对联考点,既能考查考生的想象、分析、理解和概括等思维能力,又能考查考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因此,近年来对联题备受青睐,出现频率较高,成为中考一道亮丽的风景。对联这一中考考点常见的题型主要有三种:拟写补全对联、修改组合对联、理解鉴赏对联。

【应对技巧】

对联是中华文化长廊中的一串璀璨的明珠,它能很好地体现出汉语的独有魅力。解答对联题,是一种语文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体现,考生不但要有丰厚的语文知识积累,还要有极强的语感和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此,考生很有必要掌握一些应对技巧。

这里谈一种对对子最简单而实用的方法――拆合法。即把一句拆成若干个词组,分别作对,最后又把分别对出的词组合成一句。如:①句“扫千年旧习”,就可拆为“扫――千年――旧习”三段分别对之。考生一看就知“扫”为动词,可以迅速地对出“除、革、扬、去、建、展、破、树、立、起、乘、积”等等一大串;“千年”为数量词,我们可以对出“百岁、万载、一代、四时、三秋、两辈、五暑、亿回”等等;“旧习”为偏正词,可以对之“新风、恶俗、丑行、怪癖、陋风”等等。从中选出一些组合成“除――百岁――恶俗”“革――万载――陋风”“展――一代――新风”等等。同理,“祖国――江山――好”,可以对之:“家乡――风景――美”“社会――政策――新”“人民――生活――美”“社稷――日月――新”“乾坤――日月――新”“黎民――心情――爽”“大地――气象――新”“百姓――喜事――多”等等。

以上“拆合法”是考生做对联题时所具体使用的方法,那么,考生平时如何练就对对子的功夫呢?考生不妨做到以下几点:

1.多读多记名言警句。其实,名言警句很多都是对句工整的句子,读得多,记得多,这难道不是一种对句子的练习吗?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等。

2.多关注一些名家高手的佳联、妙对。像王勃、苏轼、解缙、纪晓岚、郑板桥、郭沫若等的佳联妙对。如:王勃的千古绝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读后你不能不叹服。

3.多读一些民间楹联和诗联。

4.平时,可采用口头比赛或书法才艺展示等形式进行对联的训练。

笔者对近年来对联题的命题内容进行研究,不难发现命题内容逐渐形成了三个明显的材料内容指向,即深挖课文内容、直取经典阅读、巧用人文资源。现各举一例:

1.阅读《桃花源记》《醉翁亭记》,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陶渊明志寄□□□□;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2.《水浒》第十二回标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梁山泊林冲落草”,下联为()

A.青面兽北京斗武B.景阳冈武松打虎

C.急先锋东郭争功D.汴京城杨志卖刀

3.请你为长沙的名胜古迹选择合适的对联,将序号填入对应的横线上。

[提示]:麓山寺,位于岳麓山,是佛教入湘最早的一所寺院,至今已有1700多年。岳麓书院,位于岳麓山下,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号称“千年学府”。天心阁,位于城南,今天心公园内,是旧长沙的制高点,可俯瞰全城。杜甫江阁,位于湘江边,为纪念杜甫晚年漂泊湘江而建。

A.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B.四面云山皆入眼万家灯火最关心

C.江流楚韵阁驻唐风

D.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

①岳麓书院___②天心阁___

③麓山寺___④杜甫江阁___

答案:1.世外桃源2.D3.①A②B③D④C

鉴于此,考生除了要了解熟悉对联有关常识(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和深挖教材课文内容外,还要强化名著的阅读(回目、关键人物、重要情节等)、提高鉴赏能力(内容、情感、哲理、语言),还要积极关注与当地有关的名胜古迹、人文景观等,以此拓展自己的视野。

【真题讲解】

1.拟写对联、补全对联。

(2010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语文试题)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幕。山东馆以“齐鲁青未了”为主题,向世界展示山东的风采。班级开展“走进山东馆”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完成下面的对联,展示山东的人文底蕴和自然风光。

上联:儒家仁墨家爱人文精华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拟写对联题,给出上联,补写下联。各地都有本地独具特色的人文资源和自然风光,考生应对自己的家乡有所了解,因为这些早已进入命题者的视线。题目提示语要求对联内容是展示山东的人文底蕴和自然风光的,上联的“儒家仁墨家爱人文精华”,揭示的是山东丰厚的“人文底蕴”,那么下联就要反映壮美的“自然风光”了,考生应想想山东有哪些自然风光,如:雄伟的泰山、壮观的黄河、美丽的微山湖等。内容确定后,考生利用对联常识就可组合出答案。

参考答案:泰山雄黄河壮自然奇观

2.修改对联、组合对联。

(2010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语文试题)对联是我国传统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请你围绕“庆世博,迎端午”主题实践活动并围绕该活动主题词,将下面所给的词和短语,组成一副对联。

世博端午盛会佳节临寰宇降神州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是一道组合对联题。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对信息的准确筛选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题干点明该活动的主题是“庆世博,迎端午”,那么对联上下联内容分别为世博、端午。世博是全世界的盛大展览会,“寰宇”常指代世界;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常用“神州”指代祖国大地。有了以上分析,考生利用对联相关知识,就能很快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世博盛会临寰宇端午佳节降神州

3.理解及鉴赏对联。

(2010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2010年上海世博会重庆馆设计主题确定为“山地森林城市”,面积600平方米的馆内设有“天生重庆”“人文重庆”“奇迹重庆”3个展示区,分别呈现了壮美的三峡景观、独特的人文元素以及未来重庆城市规划。观众可欣赏到刺绣、版画、川江号子、铜梁龙等具有巴渝特色的民俗文化,体验高科技产品„„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参观后欣然为重庆馆写下一副对联:上联是“三千年历史文脉尽现其中”,下联是“八万里山河新貌彰显眼前”,横批为“馆小乾坤大”。

问题:请写出你对黄市长这副对联的横批“馆小乾坤大”的理解。

解析:这是一道对对联内容分析理解的题目。即根据对联中的信息以及相关背景来解读对联中的内涵。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必须熟悉对联中涉及的区域地理、人文历史、人物事件等,然后结合题干和语境作具体分析。世博会重庆馆的3个展示区,分别呈现了壮美的三峡景观、独特的人文元素以及未来重庆城市规划。黄市长的下联展现重庆的壮美山河,上联交代重庆的悠久历史、文脉情况。依据横批有对对联内容简洁概括的特点,我们就可揣摩其意。

参考答案:展馆虽小,却将重庆的雄奇壮美山川,悠久灿烂历史浓缩在了其中。

【综合训练】

一、1.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样式。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情节和上联对出下联。

他忠心耿耿,为报知遇恩,为酬托孤意,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名成八阵图,鞠躬尽瘁,病死五丈原。

上联:忠肝义胆,关云长华容义释曹孟德;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今年端午节的时候,学校文学社举办征联活动。请根据所给的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喜迎盛世龙舟竞渡

下联:________________

3.选取《西游记》《水浒》《童年》《鲁滨孙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五部名著中的人物和相关内容,为给出的上联拟写下联。

上联:贝多芬呕心沥血谱名曲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0年5月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济宁市承办2014年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同时,市政府承诺:将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倾全部热情,把二十三届省运会办成一届有特色、高水平、最成功的运动会。为宣传好本次省运会,请你为下面这条宣传标语的上联拟写下联。

上联:手拉手当好东道主

下联: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福州市“城市名片”对联征集活动的获奖作品,其下联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上联:商贸繁荣两塔擎天光禹域

下联:□□□□三山载福毓榕城

A.人杰地灵B.四季如春

C.人文鼎盛D.海西明珠

6.某书店欲书一对联,已经想好了上联“藏古今学术”,请你为他们想一个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

7.补全对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海洋乃人类未来粮仓

8.补全对联。

上联:品千古美文

下联:__________

9.一位同学读过《水浒传》后,拟了一个上联,请你以《西游记》的内容拟出下联。

上联:梁山好汉,杀富济贫,梁山聚义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

[参考人物]孔明、悟空、武松、黛玉„„

上联:废寝忘食香菱苦学诗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与“沧海月明珠有泪”形成对偶的一项是()

A.望帝春心托杜鹃B.蓝天日暖玉生烟

C.竹坞无尘水榄清D.秋阳不散霜飞晚

12.王强同学学过下面几篇课文,拟出了上联,请你根据自己了解的知识,对出下联。

(1)(《我的叔叔于勒》)上联:十年思盼,于勒成摇钱树;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夜喜雨》)上联:绵绵春雨润万物;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岳阳楼记》)上联:岳阳楼上范仲淹借景抒怀;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面是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上联是“三尺讲台迎冬夏”,横批为“润物无声”,请拟出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面是某餐馆门口贴着的一副对联。请你运用小学学过的《悯农》中的有关诗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使之完整。

上联:_________________,弃之可惜

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15.根据下面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

(1)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

下联:_________________

(2)上联:书林须漫步

下联:_________________

二、1.根据对联的特点,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改后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联可分为春联、喜联、寿联、胜迹联、励志联,行业联等等。假如今天恰逢你的爷爷做大寿,请你从下面四副对联中选一副送给他()

A.祖国昌盛千般好大地更新万户春

B.红梅点点春意浓浓

C.福分洋洋如东海鹤寿悠悠似南山

D.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3.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一副对联。

读书须开阔眼界,做人胸怀应该坦荡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一副对联。

要热心迎接全国各地来的客人,用笑脸送别他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修改下联,使之与上联相匹配。

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

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这副对联的上联与下联对仗不够工整,请改动一下上联,使之符合对联的要求。

上联:登高望远,青山绿水千帆过

下联:放歌纵酒,日暖泥融万木春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花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中下联语序错乱,请你根据上联,调整下联。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错乱的下联: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下面的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为:______________

9.福州乌山的王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一弹流水一弹月。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

A.半入江风半入云B.一味清凉上月时

C.二分明月万梅花D.三月细雨春妩媚

10.品对联,填成语。下面是蒲松龄借项羽勾践以自勉的一副对联。请根据上联,在下联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成语。

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下联:苦心人,天不负,___________,三千越甲可吞吴

三、1.品读对联,联系选文回答问题。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问题:上联中的“酬”字体现了诸葛亮__________的人格魅力,下联中的“_____”两字突出了诸葛亮作为“一个历史伟人”的巨大影响。

2.阅读材料,对出下联。

在上海世博园的浙江馆里,有一个特殊的展区,那就是经过半年时间推选出的最能代表浙江30年发展与活力的6户“最浙江”家庭。在浙江省11个地市中,金华独占了两席。一个是义乌的周晓光家庭。30年来,周家人从小货铺起家,用双手创造出了一个拥有38亿产业的财富神话。另一个是武义俞源的俞凤法家庭。俞源村是历史悠久的古村落,俞家祖上就是书香门第,年近八旬的俞凤法与子孙们仍住在世代相传的祖屋里。他经常采集中草药,勤劳乐善,他的家庭是浙江乡村传统耕读文化的缩影。

上联:小货铺中创神话

下联:______________

横批:金华人家

3.苏东坡年轻时自以为已饱读诗书,便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经一老翁指点,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与自负,于是将对联改成:□□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以表明自己继续读书学习的决心。

(1)方框中要补写的词语是:___________

(2)请为苏东坡改后的对联拟个四字横批。横批是:______________

(3)上下联一般竖贴在门的左右两侧。上联应贴在门的____。

4.阅读下面这副对联,回答问题。

鸟居笼中,望孔明想张飞无奈关羽;

鱼离水面,置半山滚东坡如何陆游?

(1)这副对联上联包含了《三国演义》中哪三位著名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副对联下联包含了宋代哪三位著名文学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面一副对联的主人公。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_________

6.张强同学想在“父亲节”那天送给父亲一副赞联,他已经想好上联,请你帮助他写出下联。

上联:披星戴月耕农田

下联: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列对联,说说这些对联分别适用于什么场所。

(1)店满春风春满座,门盈喜气喜盈门。()

(2)巧成千家服,温暖万人心。()

(3)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

8.阅读下面的对联,写出对联所指的名著中的人物及名著名称。

(1)八卦炉中炼成精,五行山下心猿定。()

《》

(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9.写出下面对联所赞颂的名人。

(1)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2)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

10.古代有个姓王的老头很会作对联,邻村一个姓朱的秀才见王老头一身土气,有些瞧不起,便吟起:“王老者一身土气。”王老头也毫不示弱对道:“朱先生半截牛形。”秀才哑然。

你能看出这两人所对对子的奥妙之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一章行政复议

电子商务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和谐社会

第十一章试题

第十一章习题

第十一章练习题

第十一章监所检察

第十一章职业道德

第十一章 金融体系结构

第十一章 散文(优秀)

《第十一章 对联.doc》
第十一章 对联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