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机械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2020-03-01 23:45:5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达州市机械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行业现状

我市机械工业企业绝大多数创建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历经40多年\"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变化,已成为达州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生产的主要产品有:农用车、水泵、柴油机、风机、变压器、电机、压力容器、高低压电器、电线电缆、汽车离合器、汽车及摩托车配件、钢球、轴承、五金工具及消防、建筑机械等多门类产品系列。现已形成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为主的跨行业、跨地区的多功能生产行业。其中:汽车制造业,主要企业4家,云内动力华川汽车有限公司、宣汉汽车专用件厂、西南离合器厂和川东汽车配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具有年产轻型改装车、农用车2万辆、车架1万根、汽车钢板1万吨,∮180-- 472系列膜片离合器总成20万套的生产能力,汽车制造业资产规模占全行业过半,经营规模接近一半,是机械行业第一大产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主要企业有3家,新达泵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鼓风机有限责任公司、大竹轴承有限责任公司。具有年产水泵1.5万台套、柴油机2万台、罗茨风机1000台、离心风机600台,铬钢、碳钢轴承600万套的生产能力。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主要企业有3家,四川变压器厂、川东电缆公司、宣汉电机厂。具有年产电力变压器100万千伏安、电动机5万千瓦、布电线6万公里、铜芯铝绞线1万吨的生产能力。金属制品业,主要企业有4家,大竹工具有限公司、开江垣昌机电工具有限公司、开江宏达桌虎钳有限公司、四川佳丽消防器材厂,具有年产钢质防火卷帘门15万平方米、木质防火门4万平方米、大力钳300万把、台虎钳50万台的生产能力。

\"十五\"期间,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相继投入了生产,如川东电缆有限公司完成了耐高温特种电缆生产线项目;川环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超低渗透PR合金汽车空调软管项目等。一批重点产品的品牌优势逐步形成,如巨流牌S系列农用清水泵、华川牌DZ2815系列农用运输车、蜀峰牌L系列罗茨鼓风机和离心风机、黑象牌交联电缆等产品先后荣获并一直保持\"省级名牌产品\"称号;新达公司水泵50%以上的产品先后荣获国家、部、省优质产品称号;四川变压器厂已步入\"全国500强电工企业\"名单。\"十五\"末,规模以上的企业19户,平均从业人员4593名,资产总额为6.70亿元,负债总额为5.00亿元,固定资产净值余额为2.01亿元;全行业实现销售产值11.48亿元,比2000年增长22%;工业增加值2.5亿元,年均增长21%;利税总额4827万元,比2000年净增5946万元,其中利润1919万元,比2000年净增4911万元。

\"十五\"期间,我市机械行业虽然在治低、治散、治弱和加强管理等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忽视了行业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大企业不大不强,小企业不精不专,低水平重复建设,没有建立起合理的产业结构,行业生产集中度低,造成了资源的分散和浪费。二是产品技术水平低,结构不合理。一方面通用、中低档机械产品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不少企业产品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不足50%;另一方面市场研发能力差,新技术、新工艺运用滞后,导致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三是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薄弱。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严重滞后,缺乏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和物质技术手段,产品更新周期长,技术引进力度小,水平低,导致新产品开发落后。四是体制性障碍突出。\"十五\"期间,虽然我们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但部分企业,由于人员多,包袱重,资产变现能力差等多种原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滞后,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弱,企业总体竞争能力下滑严重。

二、\"十一五\"面临的发展形势

(一)发展趋势

从国际上看,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装备制造业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

求,当代高新技术成果的应用,机械产品不断高技术化,技术含量已成为机械产品市场竞争取胜的关键;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发展将取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节能、节水型产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必然趋势,对作为国民经济的装备工业提出了新课题,带来了我市机械行业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有利条件

1.工业产业升级对重大技术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一五\"期间,电力工业将围绕结构调整,努力消除对工业发展的制约,水电、火电和电网建设规模将大幅度增加,带动发电、新型输变电设备的需求加大。化工、冶金、煤炭、建材、纺织等行业的发展,对机电产品的品种、水平、质量和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具有高效、节能、低污染、智能化、成套化等特征的机电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提高。

2.农村经济发展为农业装备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对农业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的加快,先进适用的耕、种、收等各种农业机械,节水灌溉、退耕还林设备市场前景看好。

3.西部大开发战略将带动机电产品的需求增长。随着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将大大促进燃气发电设备、输变电设施的需求,并带动一大批通用机械(泵、阀、电线、电缆、管道等)的增长。

三、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重点

(一)发展思路

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突出机械工业品牌的优势,以技术进步和企业改革为动力,加快结构调整和产品开发步伐,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增强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能力,全面提升机械行业整体发展水平。

(二)发展目标

1.经济目标

2010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年均增长21%;实现工业增加值8亿元,年均增长20%;实现利税1.7亿元,年均增长20%;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年均增长18%。

2.企业发展目标

2010年,培育壮大具有龙头带动作用企业集团8户,初步形成大企业、大集团带动中小企业全面发展的格局,其中:

(1)培育超过10亿元的企业1户--云内动力达州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2)培育超过5亿元的企业2户--四川川环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川东电缆有限公司;

(3)培育超过亿元的企业5户--新达泵业公司、开江宏达桌虎钳有限责任公司、开江恒昌机电工具有限责任公司、大竹工具有限责任公司、四川鼓风机厂。

3.技术目标

2010年,重点骨干企业均要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中心\",创省级\"技术开发中心\"三个;技术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提高到3%以上;以机电一体化产品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率达30%;重点骨干企业主要产品实现升级换代,主要产品技术水平30%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技术水平;全部大中型企业、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及创名牌企业、出口企业全面贯彻ISO9000和ISO14000系列标准,争创2种国家名牌产品、5种省名牌产品。

(三)发展重点

\"十一五\"期间,重点围绕农用车、风机、水泵、电器、电线电缆及防爆柴油机车等名牌产品,引进先进技术改造工艺和设备,提升产品档次,满足市场需求。

1.农用车及汽车。以云内动力达州汽车公司、达宇汽车公司为龙头,完成云内动力达州公司年产5万辆汽车及其配套完善工程,提高农用车的安全和环保性能,加大农用车配套生产

能力,满足农用运输车配套生产需要,大力推进规模化生产进程。同时,对三轮农用运输车的传动系统,也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2.电气机械及器材。以川东电缆公司、四川变压器厂为骨干,引导、鼓励组建全市企业集团,统一品牌,扩大国内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对主导产品要提高技术含量,努力增强竞争能力,其中:电线电缆产品,重点发展特种漆包线,中压交联电力电缆、通讯电缆、光纤电缆、汽车用薄绝缘低压电缆等;输变电配电设备,重点发展新型高中压开关成套装置、真空断路器,干式变压器、箱式变压器、非金合金变压器等。2007年前完成四川川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欧洲环保4号高温管研制开发项目。

3.通用设备。以新达泵业公司为骨干,以巨流牌S系列农用化工泵、污水泵、蜀峰牌系列罗茨鼓风机和离心风机为龙头产品,以新达泵业公司退城进郊为契机,以降低泵类产品噪声,减轻重量,提高可靠性和寿命,实现产品升级换代为突破口,整合全市泵类产品生产企业资源,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2008年前完成新达泵业公司异地搬迁扩建项目,2009年前完成新达压力容器厂技改扩能项目。

4.五金工具。以开江县为重点,利用传统优势,培育龙头企业,组建五金企业集团,促进产业集聚,做大做强五金产业,搞好虎钳类产品的基地化生产,同步带轮、\"范氏\"台钳等的生产扩能,努力提高产品档次,扩大出口创汇能力。\"十一五\"期间,重点完成开江宏达桌虎钳有限责任公司、开江恒昌机电工具有限责任公司虎钳系列产品扩建、大竹工具有限责任公司大力钳异地扩能项目。

总之,\"十一五\"期间,将建成投产技术改造项目七个,总投资80050万元,其中贷款55100万元,自筹24950万元;实施后可新增销售收入225000万元,利税26600万元,其中利润13850万元,创汇2700万美元(详见附表)。

四、发展措施

(一)加快推进企业改革,努力提高竞争能力。一是加快所有制改革步伐。通过联合、兼并、破产、资产重组等多种形式,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管理先进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开展小型、直销式、针对性强的引资引智活动,着重瞄准和引进大公司、大集团、名牌企业、跨国公司的资金和先进技术,特别是争取外资参与我市国有经济的战略重组,嫁接改造国有大中型老企业。在\"十一五\"期间,力争完成四川鼓风机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新达泵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市场前景好的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促使其成为机电行业新的增长点。三是加快企业内部改革,转变企业经营机制。通过深化用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做到员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分配能高能低,建立起与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相适应的基本工资制度和分配方式,积极探索出一套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措施和办法,加快主辅分离步伐,减轻企业负担。

(二)加速结构调整,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围绕重点建设和主要用户需求,发展先进适用机械产品,运用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根据市场发展趋势来开拓市场空间,不断提高机械、农用车、泵、风机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二是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业、金属制品业、五金工具的科技含量,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体系建设,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支持、引导企业加快调整产品结构步伐,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开发新产品,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三)大力实施名牌战略。一是巩固现有名牌产品。名牌产品企业要巩固成绩,提高产品质量,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保证名牌产品的长盛不衰。二是大力宣传名牌产品。利用名牌产品的名牌效应加强宣传,扩大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达到名牌效益最大化。三是加强质量管理工作。积极开展IS9000和ISO14000系列的认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不断提高

机电产品的性能,为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条件。

(四)以人为本,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当前的竞争,实质上是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人才的竞争,为此,要加强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的企业家队伍。这些人具有专业知识、精通经营管理、思路开阔、开拓创新、依靠群众、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企业经营管理者要普遍接受工商管理的专业教育,有关法律知识、现代国际贸易、现代科技知识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二是建立一支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具有较高水平的优秀科技人才队伍。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是重要的基础工作,同时要培养选拨技术拨尖人才,特别是注竟培养选拨优秀青年科技专家和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优秀科技人才要加强现代高新技术、先进创新技术、现代自动化技术等专业理论学习,着力培养创新意识和科技开发能力;三是建立一支高技能的工人队伍。这支队伍是科技成果转为产品的关键,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重点是培养技能大师、高级技师、技术能手和青年岗位能手。要求高技能人才要掌握两个以上现代工业生产岗位的操作技能及设备维修技术,培养\"绝活\"。通过培养拨尖的能工巧匠,带动行业全体工人队伍素质的普遍提高。

(五)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改项目采用国产设备的,其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按有关政策规定可优先抵免企业新增所得税额。二是国家对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其所得税可减免征收。三是对研究开发出的国家级、省级新产品和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投产见效后,政府可适当给予奖励。四是对新办的高新技术工业企业,经认定后,3年内免收市、县所得行政事业性费用,按国家、省税收优惠政策其所得税实行前两年免征、后三年减半征收。五是列入规划的企业在项目、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协助企业在规划的时间内完成技改项目。

办事处十一五发展规划

经济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

办事处十一五发展规划

企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经济开发区十一五发展规划

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

指挥部十一五发展规划

外语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

中学“十一五”发展规划(-)

医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达州市机械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
达州市机械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