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研论文

2020-03-03 10:26:4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规范民主程序,保障职工权益,规避矛盾冲突

——论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过程中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难免会遇到改制重组等涉及到企业、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如何谋求各方利益的平衡点,规避矛盾冲突,和谐融洽的处理好各种问题,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随着职工法律意识的逐渐增强以及多年长期矛盾积累抑制和面临生活压力情绪的纠结,处理不好或者群众不理解,冲突、极端事件的发生将成为必然。为此搞好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过程中的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工会工作的意见》(总工发[2004]12号),“改制企业的工会主要负责人要进入企业改制领导班子,并有专人参加企业改制工作机构,参与企业改制方案的调研、论证和制订并监督实施,以便职工的合理意见在改制方案和方案实施中得到体现。”“企业改制的方案、程序步骤、职工安臵、经济补偿、社会保障以及资产处臵、股权分配等重大事项必须向职工公开,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切实保障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定权、监督权,促使企业改制依法规范运作。”不能以“通报”或“告知”替代职代会审议程序。

职代会即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公有制企业中职工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通过民主选举,组成职工代表大会,在企业内部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一种制度。它是中国基层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的利益关系,行使在法律范围内赋予的职权,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和主人翁地位起着积极作用。

国家政策在处理这方面问题给予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和处理矛盾的方式方法,企业如何在政策框架下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呢?以下建议共同商榷

一、加强职代会在民主管理中的作用,切实起到上情下达、下

情上达的沟通主渠道作用,避免摆设或形式主义。

2011年6月10号新闻报道《百姓不理,尴尬了谁》,报到的是这样一件事:广东东莞市拟将居民用水价格上涨0.2元/立方米左右,物价部门为此发布公告征集听证会参加人,但直到报名截止日7日,仍无市民报名。百姓的不愿“配合走过场”,顿时让听证会变成官方的“独角戏”,这让当地有关部门很是尴尬和窝火,东莞市消委会秘书长甚至说出了“无人报名,只是说明消费者非常不成熟,民主素质有待提高”之类的话。民众的沉默,政府的尴尬,当听证会从一听就涨的“听涨会”、走过场的“听话会”变成无群众“配合”的“独角戏”,意味着公众对听证会的有效性和公正性已产生极大怀疑,听证会正面临着严重的公共信任危机。

曾有个相声,说的是戏曲《武松打虎》演出时,因角色之争,配角“老虎”对主角“武松”不予配合,致使老虎要么打不死,要么一打就死,要么未打就死,武松的独角戏变得极为尴尬。

有人说,这样可以树立领导者的威信,殊不知一旦群众的诉求得不到倾诉,得来的是领导者的不听或也听但不重视,而作为反应群众诉求的职代会一旦在群众中失去信任,诉诸媒体或上铁路、堵高速制造影响等突发事件将不可避免。

二、职工意见宜疏不宜堵,倾听群众意见,换位思考,了解问题的根源有助于化解矛盾。

一般情况下,对于部分群众的意见,领导者往往归结为个别人的不理解、个别行为、个别现象,改革过程中不存在反对意见是不现实的等等。诚然,确实在领导脑海里也有过这样的例子,个别同志找了,解释了一下,再拖拖,慢慢的群众因为耗不起就不再找了,事情也按领导意图去办了,可能这也成为领导艺术的一种典范。但企业改制改组过程中群众反应的问题,往往是共性的,特别是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对厂凝聚了很深厚的情感,企业改制重组,关系职工、企业切身利益,一厢情愿的认为是个人行为的,释放出漠然不管的信号,将会因为判断失误,群众的怨气慢慢积累,一旦找到激化点,将一发而不可收拾。

所以与其漠然臵之不如职代会共商,找出合理平衡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没有谈不拢的。

三、程序的规范性,切不可操之过急而省略过程,过程亦是职工慢慢接受的一种方式。

首先是程序上的规范性。企业改制方案应在改制标的企业职代会上审议,不能只在上级主管企业的职代会上审议;与会代表必须达到法定人数,不能采取部分职工代表开会审议、表决改制的相关方案。在企业中的分厂、车间进行改制的,不能以“部分改制”为理由规避将企业改制方案、职工分流安臵方案提交职代会审议和审议通过的民主程序。

职代会正式会议之前必须召开预备会,并至少在预备会召开前7天将改制方案和职工安臵方案(草案)以书面形式提交职工代表,让职工代表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召开职代会正式会议审议改制方案,必须在改制方案得到上级审批同意后,产权转让协议产生之前。

为审议企业改制方案而召开职代会的议程、主要内容和日程安排必须报上一级工会预审;职代会决议及相关附件要报上级工会备案。

然后是广泛宣传,发挥正面宣传的引导性,避免群众得不到应有的信息而停留在传播小道消息中。

再者是及时公告,确定下来的事项,采取有形的手段进行公示,以让群众明晰和放心,起到维稳的作用。其实大家在审议的过程中的参与,也是职工慢慢接受的一种极好的方式。

四、丰富载体,增强全面性。公开形式上,在强化职代会作用的同时,结合本企业实际,努力探索和创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新的实现途径和形式,采用民主议事会、领导接待日、热线电话、公开栏、意见箱、局域网和质询会、恳谈会、联席会等多种深受职工欢迎且便捷有效的公开形式,既公开有关政策依据和本单位的有关规定,又公开具体内容、标准和承办部门;既公开办事结果,又公开办事程序;既公开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又公开职工意见和建议的处理情况,使厂务

公开始终在员工的广泛参与和监督下进行,保证公开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不“打折扣”、不“搞精简”,为广大职工知厂情、参厂政、议厂事搭建平台。

加深职工群众对企业改革发展战略、经营管理理念的理解,提高参与管理的素质、能力和积极性,提高认知感。

突出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在厂务公开中的骨干作用。通过持续开展党员学习、教育和培训活动,提升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使党员成为组织带领职工群众参与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骨干力量。通过党建带工建,发挥企业工会组织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企业改制重组,是个敏感的话题,现代社会提倡和谐,和谐从广义上讲就是一种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企业来讲,构建和谐企业就是善待员工创造和谐的劳动关系。而“和谐“两字从字面上看,有禾入口,称为“和”就是民生,对企业员工来说就代表着工资、待遇,人皆可言,称为“谐”就是民主,对企业员工来说就是当家作主,做企业的主人翁。企业实行民主管理对员工来说不仅是一种制度,更是一项权利,一种生活,参与民主管理、协商民主管理是企业员工最直接、最现实、最基本的民主,又何况是在凝聚了职工心血与感情的企业前途问题上呢?善待职工,共谋和谐!

德棉保卫 刘建忠

政研论文

政研论文

政研论文

政研论文

政研论文

政研论文

政研论文

政研论文

政研论文

政研论文正文()

《政研论文.doc》
政研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