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乐山导游词

2020-03-02 09:07:2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峨眉山乐山导游词 2006-11-05 20:01 四川“天府之国”,人们总是将两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自古,巴山蜀水、人杰地灵、风景秀丽。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数不胜数。那么这一次呢?将带大家去领略一下一次别样的旅行。我们将由成都出发前往峨眉山,途中游览乐山。距离呢?大约在160公里左右,行车时间要用三个小时。

那为什么要反此次旅行称为别样的旅行呢?因为,此次游览路线可以把它说成是一次佛教文化之旅,大家可以体验一种佛教文化始终贯穿于整个行程当中。乐山!有号称世界第一大佛之称的乐山大佛,“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体验一下它的辉宏气势,并且可以让大家置身其间,临时抱一抱佛脚。峨眉山!称“峨眉天下秀”、“仙山福地”,又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在中国,甚至国外,佛教徒或信教民众中影响极为深远。而且,在由成都出发至双流、新津、彭山、眉山、夹江。在夹并分道,一边前往乐山大佛,一边前往峨眉山。一路之上,大家可听可看的东西真的是太多啦!并能领略到川西南地区所特有的田园和“竹笼”风光。四川自古“天府之国”农业发达,“水旱从人,不知饥瑾”(那一个是四川地区的人民勤劳朴实,但是四川自古交通难为。这虽然是它的缺点,却也成为四川少有破坏,保留下众多的民俗,特有的风情。连抗战期间蒋介石先生也将自已的行政官邸搬到四川重庆)。而且,从成都不能超过乐山、峨眉的途中大家还可以看到川西坝子非常有特点的一种民居方式被称做“竹笼”式的建筑。在沃野千里的田野上,星星点点的房屋总是座落于葱绿的竹林当中,形成一种独特的景观。

好了!该言归正传介绍一下峨眉和乐山啦!先讲一讲乐山。乐山!古称嘉州。古语有云:“蜀之山水在嘉州,州之胜曰凌云”。这里山灵水秀,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会合于凌云山下,龟城山、凌云山、乌尤山、马鞍山临江屏列,风光雄秀西南。

凌云册位于乐山城岷江东岸,卓然秀拔,唐朝时在这里倚山开凿的佛像是当今世界上的第一大佛。大佛依山而建,威镇三江,面对峨眉,历经丢掉风雨,依然完好无缺,不得不让我们吧为观止!那大家认为这个世界第一大佛是雕凿的我们众多佛像中的那一位呢?它是一尊弥勒坐佛像。

在1989年,一位来自广东顺德的老先生在游历乐山大佛时,拍摄了一组照片,无意中发现乌山、龟城山、凌云山联接在一起时就好像是一尊佛像仰卧。乌尤山、形如其头,且五观、口、鼻、眼可以清晰可见。凌云山状如其身,龟城山状如其脚,游客观后,无不谓之其神似。还将其同三峡神女、云南石林的阿诗玛石像相比较。一时之间引来无数的游客纷纷前来一睹睡佛的尊容。

据史料记载,秦孝文王时,蜀郡守李冰凿离堆,以“避沫水之害”。而这离堆呢?就是今天的乌尤山,为睡佛的头顶。但无匚不成书的是,乐山碱化是人工与大自然在无意中的一种巧合吧!也可能不愿意如此,乐山碱化开凿的位置端坐于睡佛的心脏部位,是无意这中的一种匚合,还是古人在开凿时的一种刻意安排。现在我们已无从得知。

乐山大佛是当今上最大的古代摩崖造象。依凌云山而建,有“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之称。大佛始建于唐开元初年(公元731年)完工于唐贞观十九年(公元803年),历时九十年的时间。大佛造型伟岸高大,通高71.2米,头上发髻1021个,而且大佛各部位比例适度,巨细和谐,而这一切的却完成于1000多年以前。我们的古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使我们不得不为之佩服称之为奇迹。

开凿乐山大佛的发起人是当时的海通法师。对于这位高僧的生平,已无法考证了。只知道他是贵州人,结束于凌云山。他见三次水汇聚山下,惊涛拍岸,过往船只时有船毁人亡之情。于是发宏誓,开凿佛像,欲仰仗无边法。“易暴浪为安流”。于是海通历尽艰辛,到江淮两湖一带募化钱财,动工凿佛。后人为纪念海通法师,就在巨佛左面约30米处将一座崖墓改造成“海师洞”。海通修大佛的业绩载于唐韦皋《嘉州凌云大佛像记》中,大佛修建完工,为当时的剑南西川节度使的韦皋,叙述了海通开凿大佛的缘由,及章仇兼琼继修,韦皋以“俸钱五十万佐其费”得以峻工的经过据史料记载,大佛建成以后,曾有一覆盖大佛全身的楼阁,名大佛阁,宁时称“天宁阁”,后毁于兵灾。

大佛历边为九曲栈道,左边为凌云栈道。瞻仰大佛,可沿九曲栈道而下,九曲栈道为唐时修建大佛开凿,共173阶。大佛脚下右侧有一洞,题为“天洞”。入“天洞”上凌云栈道。凌云栈道开凿于1983年全长500米是一条独具特色的路线,栈道出口,即名楼。壁津楼。

参观完乐山大佛后呢,各位游客可以通过峨乐高速公路直达峨眉山。天下名山僧占多,自古既是如此更何况峨眉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蜀国多仙山,峨眉藐难匹”。大诗人李白赞美峨眉山的诗句至今仍淬于民间。但峨眉册的百里秀色,那短短几句诗又怎能道其万一呢?欲识“庐山真面目”髯到峨眉走一遭。峨眉山海拔高度为3099米。与莽莽昆仑一脉相连。在平均海拔只有500米左右的四川盆地川西地区突然拔地而起,真可称得上是“雄秀西南”。《水经注》里记载:“从成都远望大峨、二峨两山相对屹立,细长俊美,好象美女的两道弯弯的蛾眉”。峨眉山由此而得名。

峨眉山远非一个“秀”字就可以将其所有的景色全部包含其中,是集“雄、秀、奇、险、幽”为一体的特色,故唐朝诗人李白将其尊称为“仙山”。“云海、日出、佛光、圣灯”四大胜景更是让峨眉远近闻名,为海内外游客所向往。

县以山为名。在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置县时,称峨眉山所在地为峨眉县,由此可见当时的峨眉山已是相当有名气的咯!到了明代,峨眉山又被人誉为“震旦第一山”。

有人把峨眉山称为仙家之地,在秦汉时期就有人在此驻足,并有方士在山上隐居,开坛设炉,结庐山终了。到了汉末三国之际,道教开始在峨眉山传教。而西来的佛教则是在两晋时开始在峨眉山上修建寺庙,佛道之争在峨眉山上也很激烈。唐宋时期,三教并存。可是到了明代,道教开始衰落,到了清初,一些道观更改为寺,从此神仙无踪无影,遍山菩萨金相。佛孝称峨眉山为“大光明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到清代为止全山先后所建大小寺庙170余座。

峨眉山全山较为有特点的寺庙比如起点寺庙报国寺,唯一的尼姑寺院,伏虎寺,金顶华藏寺,半山腰外的万年寺等都是峨眉山非常有特点的寺庙。

那么峨眉除了以它独有的佛教文化吸引着大家它还有其它的景观也是值和人们去游玩观赏的。比如说:报国寺门前的凤凰堡上安放的“圣积晚钟”是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所铸。重12.5吨,高2.3米,口径2米,仅次于中国最大的现存于北京大钏寺的大铜钟,有巴蜀钟王之称,钟上还刻有部份佛经《阿含经》以及历代统治者与峨眉山佛教的渊源泉关系,此钟表里共刻有61600余字,由于它铸造于圣积寺,晚上才敲,故名圣积晚钟。据说它第敲击一次,声音可延续1分50秒左右,可传音40里。

在峨眉山最有趣 又最受欢迎的动物是“峨山猴”。“峨山猴”称“灵猴”又叫“猕猴”。当地人叫它“山儿”,朝山的居士又把它叫做“猴居士”。可是,这猴子也和人一样咯!脾气有好有坏。它们有时向游人索要食物,但决不强抢估吃。它们常爱 嬉戏。但也有占山为王者,夹道抢劫,无所不为,实在让你哭笑不得。

当你游历完峨眉山的佛教寺院,从冥冥梵音中走出。从辉宏的殿堂当中走出来的时候,一定会为这四大佛教名山这一的峨眉山而感叹不以。再回首,遥望巍峨飘渺的山峰,你不尽回想到她秀丽的景色,壮阔的气势,深奥的佛教内含,玩味她幽深的意境。使人一时忆起明代诗人解缙的两句诗“两川风景世间少,令人长忆峨眉山”。让更多的朋友到峨眉山来游玩,将她的美景尽收眼底。将她的美景长记心中,留下一切最美的回忆。

。篇2:峨眉山乐山大佛导游词

峨眉简介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於四川盆地西南缘。有山峰相对如蛾眉,故名。包括大峨眉、二峨眉、三峨眉、四峨眉。主峰3079.3米,高出成都平原2,500~2,600公尺。为褶皱断块山地,断裂处河谷深切。一线天、舍身崖等绝壁高达700~850公尺。山势雄伟,隘谷深幽,飞瀑如帘,云海翻涌,林木葱茏,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多佛教寺庙,向为著名游览地。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境内,在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屹立于大渡河与青衣江之间,在峨眉山市西南7公里,东距乐山市37公里,是著名的佛教名山和旅游胜地,有“峨眉天下秀”之称,是一个集佛教文化与自然风光为一体的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峨眉山主峰万佛顶海拔3079.3米。全山形势巍峨雄壮,草木植被浓郁葱茏,故有“雄秀”美称。因为高度可观、面积庞大,登山路线几近百里,对普通攀登者形成有力挑战。近年来建成了登山索道,游人已可轻松登临,去极顶俯瞰万里云海,在金顶可欣赏“日出”、“云海”、“佛光”和“圣灯”四大绝景。佛光是峨眉山最壮美的奇观。峨眉山上共有佛寺数十处,寺内珍藏有许多精美的佛教瑰宝。许多笃信佛教的老人不辞艰苦,一步一歇,历经十数日始上山顶。无数慕名猎奇的游客远涉重洋,几经周折,始满数载愿惬意离山。峨眉山优美的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它成为人们探奇揽胜、求仙修道的理想处所。

1982年,峨眉山以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1996年,峨眉山与乐山大佛共同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2007年,峨眉山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

乐山,古称嘉州,又称海棠香国,历史上属古蜀国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首批对外开放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乐山是四川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早在秦汉时期,其盐业和冶铁业已相当发达。唐宋时期,农业和手工业更加繁荣,史书称山川秀发,商贾喧阗。现今的乐山市不仅是四川的粮食和副食品生产基地,而且是著名的煤炭、水泥、电力、机电产品、纸张和盐化工生产基地。

乐山风光秀丽,古迹众多,经济繁荣,物产富庶,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世界驰名的乐山大佛和峨眉山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旅游者。风光旖旎的蜀国水乡五通桥、建筑奇特的船形古镇罗城、以及夹江千佛岩。近年来又新发现了巨形睡佛自然景观。乐山又是一个地灵人杰的文化之乡,宋代大文豪“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以及当代著名的文学家郭沫若都是乐山人。

自古便有一说法“天下风光在蜀,蜀之胜在嘉州”。直接道出乐山风景冠绝天下。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为弥勒佛坐像,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

乐山大佛景区属峨眉山风景名胜区范围,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乐山大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专家赞誉“乐山大佛堪与世界其他石刻如斯芬克司和尼罗河的帝王谷媲美”。[1] 凌云山紧傍岷江,上有凌云寺,建于唐代。依山开凿大佛一座,通高71米,脚背宽8.5米,为当今世界第一大佛。大佛为唐代开元名僧海通和尚创建,历时90载完成。大佛为一尊弥勒座像,雍容大度,气魄雄伟,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麻浩岩墓系汉代墓葬,麻浩一带较为集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开放的是一个“前堂三穴”的大型墓。墓门上均有精工雕刻,飞檐、瓦当、斗拱,花纹图案,无一雷同,墓壁上还有许多历史故事和动物浮雕。是研究古代建筑雕刻、民俗、宗教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乌尤山与凌云山并肩立于岷江之滨,四面环水,如一堆碧玉浮于江水之中。山上有创建于盛唐的乌尤寺,寺内现存七座殿堂,寺周林木葱笼,尤显幽雅谧静。寺内尔雅台是汉代文字家郭舍人注释《尔雅》的地方。

近年,发现了以乌尤山、凌云山、龟城山构成的乐山巨形睡佛景观,隔江望去,酷似一巨大佛像仰卧于三江之上,卧佛直线长1300多米。巨型卧佛的发现,为大佛景区更添魅力。篇3:峨眉乐山导游词

四川“天府之国”,人们总是将两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自古,巴山蜀水、人杰地灵、风景秀丽。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数不胜数。那么这一次呢?将带大家去领略一下一次别样的旅行。我们将由成都出发前往峨眉山,途中游览乐山。距离呢?大约在160公里左右,行车时间要用三个小时。

那为什么要反此次旅行称为别样的旅行呢?因为,此次游览路线可以把它说成是一次佛教文化之旅,大家可以体验一种佛教文化始终贯穿于整个行程当中。乐山!有号称世界第一大佛之称的乐山大佛,“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体验一下它的辉宏气势,并且可以让大家置身其间,临时抱一抱佛脚。峨眉山!称“峨眉天下秀”、“仙山福地”,又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在中国,甚至国外,佛教徒或信教民众中影响极为深远。而且,在由成都出发至双流、新津、彭山、眉山、夹江。在夹并分道,一边前往乐山大佛,一边前往峨眉山。一路之上,大家可听可看的东西真的是太多啦!并能领略到川西南地区所特有的田园和“竹笼”风光。四川自古“天府之国”农业发达,“水旱从人,不知饥瑾”(那一个是四川地区的人民勤劳朴实,但是四川自古交通难为。这虽然是它的缺点,却也成为四川少有破坏,保留下众多的民俗,特有的风情。连抗战期间蒋介石先生也将自已的行政官邸搬到四川重庆)。而且,从成都不能超过乐山、峨眉的途中大家还可以看到川西坝子非常有特点的一种民居方式被称做“竹笼”式的建筑。在沃野千里的田野上,星星点点的房屋总是座落于葱绿的竹林当中,形成一种独特的景观。

好了!该言归正传介绍一下峨眉和乐山啦!先讲一讲乐山。乐山!古称嘉州。古语有云:“蜀之山水在嘉州,州之胜曰凌云”。这里山灵水秀,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会合于凌云山下,龟城山、凌云山、乌尤山、马鞍山临江屏列,风光雄秀西南。

凌云册位于乐山城岷江东岸,卓然秀拔,唐朝时在这里倚山开凿的佛像是当今世界上的第一大佛。大佛依山而建,威镇三江,面对峨眉,历经丢掉风雨,依然完好无缺,不得不让我们吧为观止!那大家认为这个世界第一大佛是雕凿的我们众多佛像中的那一位呢?它是一尊弥勒坐佛像。

在1989年,一位来自广东顺德的老先生在游历乐山大佛时,拍摄了一组照片,无意中发现乌山、龟城山、凌云山联接在一起时就好像是一尊佛像仰卧。乌尤山、形如其头,且五观、口、鼻、眼可以清晰可见。凌云山状如其身,龟城山状如其脚,游客观后,无不谓之其神似。还将其同三峡神女、云南石林的阿诗玛石像相比较。一时之间引来无数的游客纷纷前来一睹睡佛的尊容。

据史料记载,秦孝文王时,蜀郡守李冰凿离堆,以“避沫水之害”。而这离堆呢?就是今天的乌尤山,为睡佛的头顶。但无匚不成书的是,乐山碱化是人工与大自然在无意中的一种巧合吧!也可能不愿意如此,乐山碱化开凿的位置端坐于睡佛的心脏部位,是无意这中的一种匚合,还是古人在开凿时的一种刻意安排。现在我们已无从得知。

乐山大佛是当今上最大的古代摩崖造象。依凌云山而建,有“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之称。大佛始建于唐开元初年(公元731年)完工于唐贞观十九年(公元803年),历时九十年的时间。大佛造型伟岸高大,通高71.2米,头上发髻1021个,而且大佛各部位比例适度,巨细和谐,而这一切的却完成于1000多年以前。我们的古人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使我们不得不为之佩服称之为奇迹。

开凿乐山大佛的发起人是当时的海通法师。对于这位高僧的生平,已无法考证了。只知道他是贵州人,结束于凌云山。他见三次水汇聚山下,惊涛拍岸,过往船只时有船毁人亡之情。于是发宏誓,开凿佛像,欲仰仗无边法。“易暴浪为安流”。于是海通历尽艰辛,到江淮两湖一带募化钱财,动工凿佛。后人为纪念海通法师,就在巨佛左面约30米处将一座崖墓改造成“海师洞”。海通修大佛的业绩载于唐韦皋《嘉州凌云大佛像记》中,大佛修建完工,为当时的剑南西川节度使的韦皋,叙述了海通开凿大佛的缘由,及章仇兼琼继修,韦皋以“俸钱五十万佐其费”得以峻工的经过据史料记载,大佛建成以后,曾有一覆盖大佛全身的楼阁,名大佛阁,宁时称“天宁阁”,后毁于兵灾。

大佛历边为九曲栈道,左边为凌云栈道。瞻仰大佛,可沿九曲栈道而下,九曲栈道为唐时修建大佛开凿,共173阶。大佛脚下右侧有一洞,题为“天洞”。入“天洞”上凌云栈道。凌云栈道开凿于1983年全长500米是一条独具特色的路线,栈道出口,即名楼。壁津楼。

参观完乐山大佛后呢,各位游客可以通过峨乐高速公路直达峨眉山。天下名山僧占多,自古既是如此更何况峨眉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蜀国多仙山,峨眉藐难匹”。大诗人李白赞美峨眉山的诗句至今仍淬

于民间。但峨眉册的百里秀色,那短短几句诗又怎能道其万一呢?欲识“庐山真面目”髯到峨眉走一遭。峨眉山海拔高度为3099米。与莽莽昆仑一脉相连。在平均海拔只有500米左右的四川盆地川西地区突然拔地而起,真可称得上是“雄秀西南”。《水经注》里记载:“从成都远望大峨、二峨两山相对屹立,细长俊美,好象美女的两道弯弯的蛾眉”。峨眉山由此而得名。

峨眉山远非一个“秀”字就可以将其所有的景色全部包含其中,是集“雄、秀、奇、险、幽”为一体的特色,故唐朝诗人李白将其尊称为“仙山”。“云海、日出、佛光、圣灯”四大胜景更是让峨眉远近闻名,为海内外游客所向往。

县以山为名。在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置县时,称峨眉山所在地为峨眉县,由此可见当时的峨眉山已是相当有名气的咯!到了明代,峨眉山又被人誉为“震旦第一山”。

有人把峨眉山称为仙家之地,在秦汉时期就有人在此驻足,并有方士在山上隐居,开坛设炉,结庐山终了。到了汉末三国之际,道教开始在峨眉山传教。而西来的佛教则是在两晋时开始在峨眉山上修建寺庙,佛道之争在峨眉山上也很激烈。唐宋时期,三教并存。可是到了明代,道教开始衰落,到了清初,一些道观更改为寺,从此神仙无踪无影,遍山菩萨金相。佛孝称峨眉山为“大光明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到清代为止全山先后所建大小寺庙170余座。

峨眉山全山较为有特点的寺庙比如起点寺庙报国寺,唯一的尼姑寺院,伏虎寺,金顶华藏寺,半山腰外的万年寺等都是峨眉山非常有特点的寺庙。

那么峨眉除了以它独有的佛教文化吸引着大家它还有其它的景观也是值和人们去游玩观赏的。比如说:报国寺门前的凤凰堡上安放的“圣积晚钟”是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所铸。重12.5吨,高2.3米,口径2米,仅次于中国最大的现存于北京大钏寺的大铜钟,有巴蜀钟王之称,钟上还刻有部份佛经《阿含经》以及历代统治者与峨眉山佛教的渊源泉关系,此钟表里共刻有61600余字,由于它铸造于圣积寺,晚上才敲,故名圣积晚钟。据说它第敲击一次,声音可延续1分50秒左右,可传音40里。

在峨眉山最有趣 又最受欢迎的动物是“峨山猴”。“峨山猴”称“灵猴”又叫“猕猴”。当地人叫它“山儿”,朝山的居士又把它叫做“猴居士”。可是,这猴子也和人一样咯!脾气有好有坏。它们有时向游人索要食物,但决不强抢估吃。它们常爱 嬉戏。但也有占山为王者,夹道抢劫,无所不为,实在让你哭笑不得。 当你游历完几眉山的佛教寺院,从冥冥梵音中走出。从辉宏的殿堂当中走出来的时候,一定会为这四大佛教名山这一的峨眉山而感叹不以。再回首,遥望巍峨飘渺的山峰,你不尽回想到她秀丽的景色,壮阔的气势,深奥的佛教内含,玩味她幽深的意境。使人一时忆起明代诗人解缙的两句诗“两川风景世间少,令人长忆峨眉山”。让更多的朋友到峨眉山来游玩,将她的美景尽收眼底。将她的美景长记心中,留下一切最美的回忆。

如果说前两天在九寨沟、黄龙是自然观光之旅的话,那咱们今天的旅行便可以称之为佛教朝圣文化游。我们旅游车现在所行驶的这条高速公路叫成乐高速,沿线将经过双流、新津、彭山、眉山、夹江等五个县市,全程约130公里,从这里到乐山只需一个半小时。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发现的眼光,去捕捉每一处风景线。 part 1【双流话二江】

我们的旅游车现在正驶往沿途经过的第一个县,也就是双流县。大家一会儿便可以看到道路远方田埂流水伴农家。这里没有北方农村那种凝重、厚实的感觉,也比不上江南水乡的灵秀,却有着蜀中农乡的淳朴和闲适。双流位于成都市西南部,古称广都县,隋仁寿元年(也就是公元601年)改名为双流县。古史中将双流与成都、广汉(樊都)并称“三都”。其地名正如左思在《蜀都赋》中所形容的“引二江之双流,抗峨眉之重阻”。“二江”是郫江、检江,即今天成都市区里的府河和南河。据史料记载,开明时期的古蜀国都位于双流境内,至开明九世,蜀都始由今天和双流、华阳一带迁至成都。双流地处成都之南,东南端局部为丘

陵和低山,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但古时常受水患之忧,因此经济相对较落后,在解放前便有“金温江,银郫县,叫化子出在双流县”的话法。早在古蜀国时期,开明已在岷江上游分水入沱,以除水豁。《水经*江水注》说:“(岷)江水东别为沱,开明之所开凿也。”在分水的基础上,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又筑都江堰,分洪减灾,引水灌田国,并于成都穿检江、郫江二江,平行于城南。至唐僖宗时高骈又筑糜枣堰,使府河绕城东流,在合江亭与南河汇合,平缓南去。明清两代帽形成了完整的疏浚制度。至此,双流水害之患逐年减弱。

两江在成都合江亭汇合后统称府南河,在这条河道中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那就是张献忠的财宝埋在何处?新中国成立前,在成都流传着一首歌谣: 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

从歌谣本身猜测,这应当是一段阿里巴巴宝藏图似的藏宝指引暗语,谁要找到这个宝藏,那么银子多得把成都到重庆所有东西都买下来,这是一笔多大的数字!这个歌谣说的正是一段藏宝故事,而且还同在成都做过一年零七个月“大西国”皇帝的张献忠有关。

据民间传说,张献忠在三百多年前败走成都时,大量的金银财宝无法带走,只能埋在成都的水路码头,并安置石牛和石鼓作为记号,打逄日后重返成都时再把它带走。哪晓得刚刚出城不久,就被清兵击毙,他的大宗金银因此成为一桩悬案。岁月沧桑,三百多年来都无人识破这藏金之地,并留下无数传奇故事。 据说当年张献忠逃离成都时,由水路启程,船少人多,大量金银财宝都无法携带,在莹华寺上船时,下令把财宝在石佛寺侧挖一个大坑埋藏起来。为了防止泄密,又将参加埋财宝的人全部杀掉。只有一个石匠侥幸逃脱,把埋藏的地点画成草图,交给他的孙子携带逃跑。从此这张草图成了无价之宝,并演出了一幕幕人间喜剧。

1938年冬天,成都学道街挂出一块冠冕堂皇的招牌--锦江淘江公司。消息传出,成都轰动。这是因那段黄金埋河传说引发的又一幕闹剧。一时间报刊广为宣传,目的是募集股金。有勘测埋金地点的,有招收工人的,并购置了抽水机和探测器。根据传说中的那张石匠描画的草图终于求出埋金地点是錦江下游石佛寺正面三角地段的左侧江中,并决定趁冬季河水较少,将宝藏挖出来。正式开工那天,各界知名人士参加了开工大内。河水被改道,河道里人声鼎沸。挖土声、抽水声、号子声响成一片。錦江两岸看热闹的人头攒动,不得不出动军警维持秩序。有人惊呼:挖出大石牛了!又有人惊呼:石鼓也挖出来了!消息传播开来,人们涌向东城门,顺着府南河去看稀奇。

淘江工程日夜进行,河床中被挖了一个很深很大的坑,泥沙卵石被工人们一筐筐挑出。金属探测仪也令人心动地响起。人们惊喜万分,断定是探测到了宝藏!所有人都引颈以待产,包括我们在座的各位,都关注着挖掘进展。坑里果然挖出了金属。可是历史却给当时的人们开了一个莫大的玩笑,从泥里挖出的不是金银,而是整整三筐锈迹斑斑的铜钱。随着挖掘计划的深入,银两用去不少,而宝藏却杳无踪影。一场轰轰轰烈烈的锦江淘银工程就此结束。

斗转星移,时至今日,这个占地1103平方公里,人口85万人的双流县已跃升为全国首批年产值超百亿的全国百强县。那首民谣也变为“金温江,银郫县,流金淌银双流县”。双流的矿产以芒硝为首,农副产品以海椒驰名,家畜以“成都麻羊”闻名,西南地区最大的航空港双流国际机场也驻足于此,更有以“恩威”

为龙头的一批集团产业汇聚于此。双流可谓是因水而困、因水而兴、因水而荣、因水而发。

part 2【新津聊美好、岷江话江团】

我们的旅游车现已驶出双流境地,进入到成都市所管辖的最小的一个县——新津。新津在历史上曾是成都的“犄角”,成都平原现在的五个古都遗址证明,古新津曾经是重要的一个古都。所谓“津”就是渡口的意思。根据记载,北周以前,这儿曾有五个渡口,其繁荣状况由此可推。初唐四杰之一的诗人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道“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想必大有都很熟悉。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诗人为了表答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写下了这首诗,堪称经典。城墙和宫阙护持着三秦,这个三秦是当时长安附近的关中之地。古代是秦国,秦灭亡以后,项羽把它分为雍、塞、翟三国。故称“三秦”。这里点明送别之地,所谓的“风烟望五津”,据《华阳国志》记载,指的就是这里。由于其陆上是占据通往藏区的要道,水上又扼成都出川要冲,因而军事地位极为突出。可以推想在战乱频频中,是直指成都的狼烟烽火最后埋没了五津。经在1400多年前,有了新的渡口,即是现在的新津。“五津”则指包括新津在内的五个渡口,泛指“蜀州”,即四川,点明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

新津的得名是因为东汉年间,李严在此开凿渡口,古代渡口称为津,开凿一个新的渡口就称为新津。在这江流隔断的山与平原的接壤地带,古时由于交通不发达,人们隔岸相望也只能是“望津兴叹”,所以民谣有“走通天下路,难过新津渡”的说法。正是凭着这儿几条江流的阴隔,新津成为保护成都平原的一个军事要塞。根据推测,在秦移民入蜀时,古蜀国的土著悉数南迁。为防其卷土重来,司马错对蜀攻难宁的平原设置了边防重镇,古时的五津最适合这一选择。在三国时期,孟获趁诸葛亮北伐中原之机,频频侵侥蜀国,欲夺成都,当时就在此屯兵。90年代中期,成都平原发现了长江中、上游古明的大量遗址,其中之一的宝墩遗址,就是当地老百姓称呼的“孟获村”。

新津“山不高而堆绿叠翠、水不深而宽阔秀丽、城不大而四通八达、人不多而藏龙卧虎”,她是位于天府之国腹地的一方宝地,镶嵌在川西平原的一颗明珠。新津幅员330平方公里,人口29.4万,距成都市区28公里,距西南航空港双流国际机场仅18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古有“南方丝绸古道第一站”之誉,今有“成都南大门”之称。在最近的20年中,从这里崛起了一个全国有名的希望集团,随之带动了一系列的饲料厂家在行业中独领风骚。中国首富刘氏兄弟:刘永和、刘永好,使外人对新津刮目相看,希望集团的美好火腿肠广告,在成乐高速公路上我们随处可见。以前他们是靠猪饲料发财的,现在又卖火腿肠,喂了猪又来喂人,让人想着总觉得有些别扭。告诉大家吧,新津是全国瘦肉型猪的生产基地,占全国生产总量的近五分之一。所以这就不难理解刘氏兄弟成功的地域原因了。

古话说的“武阳咽喉地、雄浑踞西川”现今也要改词了,叫“新津饲料一树秀,成都各门酒肉臭”。此话并非夸张,现在的城市生活在肉食方面供大于求的矛盾也比较突出,所以才有了“卖肉难”的怪现象。

虽说现今人们吃厌了猪肉,但新津的黄辣丁却始终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一道佳肴。所谓黄辣丁是它的俗名。其得名一是因为这种鱼的腹背部略显一道黄色;二是它的鱼鳍很锋利、扎人,有点像过去我们说的骂街双手叉在腰间那种气势汹汹的样子,四川人称这类情形为“火辣”,所以,但凡四川女孩子的个性方面也有“辣妹”的特征;第三个原因是它体态娇小,小的也就比指头长不了多少,体形呈三角形,故四川人称之为“丁”。这种鱼长年游弋江边,性凉、肥嫩,用四川的各种烹饪方法均可加工,味道十分鲜美。据说还有一定的中药疗效,其美名曰“清热、解暑”。它不只是新津的一道名菜,也是四川的一道佳肴。其实真要说鱼的珍贵,应是岷江上中游一带的“石板鱼”,又称“十八鱼”,谐音“十八”象征“要发”之意。这种鱼非常特别的一点就是肚子上有一个吸盘,类似于鱼嘴,长年吸附在岷江水域的岩石缝中吸食,是矿物质含量极高的生物,营养价值也很高。但食用之前必须在清水中喂养一周,将体内的石沙排放干净,这是目前四川最昂贵的鱼类。另外,在乐山岷江中下游段也有一种名贵鱼,叫“江团”。江团学名叫“长吻鳍”,是一种无鳞深水鱼,栖息在10多米深的水底,喜好岩缝石隙,靠吸食石浆、鱼虫为生。江团肥硕,体重大者可达8公斤。功东坡曾胜赞江团:“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挚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黄辣丁”、“石板鱼”、“江团”这三种鱼在四川算是名声显赫,来乐山能品一品这些珍贵鱼类,也算是一大幸事了。

part 3【彭山侃长寿】

人生从物质追求来看,其本质不外古人所说的“食色性也”。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后,人对精神的需求就更大了。在诸多的精神因素中,人们最大的精神恐惧和压力不外乎来自于死亡的威胁。人之将死,本难避免。但远古的人在心里却不愿承认这理儿。即使不得不承认,也是退而求其次,不能长生,总可以长寿吧?重庆不是有个长寿县吗?据传当年乾隆游江南,到了那里(这一听就知道是瞎编的,乾隆下江南怎么会跑到重庆去了呢?但龙门阵就是这样摆的),说乾隆在这个当年还不叫长寿县的地方微服私访,见一个白胡子老太爷在踢踺球,好生羡慕,于是上前打招呼,“大爷您高寿?”老人一边踢腿一边回答“不高不高,九十七了”。乾隆大惊,看他红光满面,呼吸匀称,近百岁的人了,还有如此脚力,心里不由感叹:了不得,了不得!这乾隆雄才大略,屡建奇功伟业,让他佩服的事除了高寿以外就不会有别的了。不由得脱口赞道:“老神仙,您真是长寿啊!”没想到老人把踺子一收,一脸严肃地说:“我这点年纪算什么,我父亲还在家中劈材呢!”乾隆惊得合不拢嘴,口在心地不断念叨:“长寿、长寿、长寿„”。由于乾隆是金口,吐出来的声音都是玉言,于是就有了长寿县的名称,并且是皇帝钦定。这一来,却埋没了真正的长寿县。

当我们看到高速公路旁边的“中国长寿之乡”广告牌时,我们也进入了彭山县。据统计,自1984年以来,彭山县共有百岁老人77人,年龄最大的寿星达114岁。目前,全县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6.7岁,现在仍有27位百岁以上的老人健在,百岁老人万人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17倍以上。因此,彭山便成了“货真价实”的长寿县。四川有彭山县,彭山县有彭山,彭山上有彭祖。彭祖生于彭山,长于彭山,晚年终老于彭山,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八百八十岁。可见彭山是个好山,不仅好,简直就是一座仙山。

峨眉山乐山导游词

峨眉山乐山大佛导游词(篇)

峨眉山乐山游记

峨眉山导游词

峨眉山导游词

峨眉山导游词

乐山导游词

峨眉山、乐山大佛大雄宝殿(篇)

峨眉山经典导游词

乐山大佛导游词

《峨眉山乐山导游词.doc》
峨眉山乐山导游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